刘毅;肖斌;张斌;姜疆
目的:采用手法治疗有颈椎管内外慢性软组织损害引起的颈肩背软组织疼痛. 方法:针对上、中、下颈段角度和水平的位置异常,分别实施颈部定点引伸归挤、颈椎牵引定点旋扳手法,同时对锁骨上窝、颈、肩、背部软组织压痛点应用点压、点揉、点拨、点顺等手法.结果总有效率94.06% 结论通过手法达到整复、松解、减压、矫正滑移祛痛致松、松则不痛的目的.
作者:王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骨质疏松症现成为全球关注的卫生保健问题.据美国流行病学统计,45岁以上的骨折患者70%属于骨质疏松症,而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常见的一类,几乎90%椎体骨折由骨质疏松所致.[1]椎体压缩性骨折如不早期治疗,将产生严重胸腰部疼痛.平背综合征,严重者将影响椎管,造成脊髓受压,产生神经症状等,由于考虑到骨质疏松,过去传统的办法均为卧床、腰背肌功能练习及胸腰部支具固定,但上述办法对于骨折复位均不令人满意.自2000年1月~2001年7月,我科应用AF内固定系统术后辅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兰青;付振德;张海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无晶体、无玻璃体眼再次手术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4例无晶体、玻璃体眼,在我院接受再次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随访时间6月~28个月,其中可折叠式IOL植入6只眼,带虹膜隔IOL植入2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1只眼,硅油取出2只眼,硅油取出联合可折叠IOL植入3只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1.0者2只眼,0.5~0.9者4只眼,0.1~0.4者4只眼,眼前指数3只眼,光感1只眼.结论:对无晶体、玻璃体眼再次手术能有效提高患眼视力,术中如何保持稳定的眼内压,避免脉络膜出血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锦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流量的增多和公路建设的相对滞后,行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在这样矛盾中,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增长,交通事故致脑损伤的病例也日渐增多.随着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制化的加强,交通事故中致脑损伤,伤残评定中送检智力检验的比例也逐年增加.测定的智商被各级司法部门法医作为脑损伤致残程度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在赔偿中发挥作用.
作者:任雨石;罗雪莲;严成华;陆纯明;钱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逆行颏下皮瓣修复下唇的治疗效果.方法:1993年以来对4例下唇缺损患者设计应用逆行颏下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宽度达7cm,切取面积小4cm(6cm,大6cm(12cm.结果:4例逆行颏下皮瓣转移均完全存活,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逆行颏下皮瓣可修复下唇不同程度的缺损,为下唇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赵焕童;王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PCNA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和表达的36K多肽,其表达和合成与细胞增殖周期有关.CEA是从结肠癌分离出来的一组酸性糖蛋白,其广泛存在于各种上皮性肿瘤,尤其是各种腺癌.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大肠癌进行研究,结果提示,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组织分化的降低,PCNA和CEA呈明显递增的趋势.对PCNA和CEA的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和估计肿瘤的恶性潜能,以判断预后.
作者:郭振海;陈晓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报道15例大脑中动脉瘤急诊早期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2000年4月~2002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位于M1~2段的有12例,M3~4段的有3例;HUNT-HESS分级Ⅱ~Ⅲ级12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果:随访3个月~2年,除1例死亡,1例遗留偏瘫外,其余的均恢复优良.结论:对大脑中动脉瘤进行急诊早期手术能有效预防其致命的再次破裂出血,及时清除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英斌;罗良生;林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适应临床需要研制一种比较理想的生理瓣.方法:对15只失功瓣膜进行病理研究,分析其失功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15只失功瓣膜基本病损为钙化,撕裂及穿孔,钙化是造成生物瓣功能失调的首要因素.钙化部位主要在右窦及三瓣叶交界处.结论:任何延缓生物瓣钙化的方法都可使生物瓣生命提高,而更趋理想化.所以我们采用环氧氯丙烷改性戊二醛处理生物瓣,取掉生物瓣右窦以另一瓣膜的无冠瓣与之匹配等方法,明显减轻钙化,应用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谭红梅;王晓莉;高照波;刘维永;易定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肛门直肠畸形可伴有脊髓栓系,同样可以影响排便功能,本文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方法:复习5例肛门直肠畸形伴脊髓栓系的诊断及治疗. 结果:5例经相应的肛门直肠畸形纠治术后,2例排便功能正常,3例仍有异常,再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后,2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 结论:肛门直肠畸形常可伴有脊髓栓系,并影响排便功能,因此若肛门直肠纠治术后排便控制仍不理想,或存在有脊髓栓系的高发因素时,应想到脊髓栓系的存在,并做相应检查.一旦确诊有脊髓栓系,宜及早积极治疗.
作者:鲍南;施诚仁;顾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经γ射线辐射的单层人羊膜作为生物敷料用于颜面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的有效保护作用. 方法我们对颜面105个创伤创面对照贴敷人羊膜和油纱条,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结果我们发现颜面浅II度创面用人羊膜治疗侧比用油纱条治疗侧平均提前愈合4天~5天;颜面深II度创面用人羊膜治疗侧比用油纱条治疗侧平均提前愈合5天~6天. 结论我们认为将新鲜人羊膜去除绒毛膜后,再将羊膜层干燥,修剪成型,制成不同规格的单层薄膜,再经γ射线辐射而成的单层辐射人羊膜(简称羊膜),在用于颜面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时,在防止创面感染,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降低颜面瘢痕畸形的发生,保护颜面皮肤的正常弹性和美观等诸多方面都比使用油纱条要优越、有效,具有良好的颜面创伤创面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作者:陈守丽;孙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45例45眼复杂多样的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病例,对于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角膜穿通伤均在显微镜下予以清创缝合,并采用前房穿刺、注入粘弹剂等辅助措施.一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8例;外伤缝合后经抗炎治疗,稳定3个月后,再行二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7例.结果:45例匀获得良好的疗效.外伤缝合均使创口达到水密状态、维持正常的前房深度及眼压.并成功地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于后房,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1以下3例,0.1~0.3为19例,0.3~0.5为17例,0.5~0.8为5例,1.0为1例.结论:角膜穿通伤的缝合是本病治疗的基础;而外伤性白内障的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对病人术后视力的恢复程度至关重要.
作者:姜仕先;孙士平;王玉国;陶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小儿颈部瘢痕挛缩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分别选用全日皮片移植术和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颈部瘢痕挛缩,对颌底部软组织瓣重建颏部与下颌骨下缘以及加深颌颈角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颈部皮片分区移植.结果:所有扩张皮瓣与移植皮片均100%成活,术后外形良好,功能满意.结论:以美学理论为指导,结合适当的手术技巧有助于小儿颈部瘢痕挛缩整复术后功能与形态的恢复.
作者:刘毅;肖斌;张斌;姜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建国以来,有关作者根据几次战争及局部冲突的战伤资料进行战后研究,并总结出战伤伤情特点,发生规律及救治体会指导以后战场伤员救治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而关于山岳丛林战区一些特殊伤、病发生原因和特点论述较少.本文是在广西边境,即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这一特定的地理、气候作战时,所发生的几种特殊伤、病,是迄今国内战伤资料未曾总结和报道过的伤例.故此进行总结以为广西边境局部战争战伤资料的补充和完善, 提高对这些伤、病防护和救治技术,从而减少战伤伤亡率,提高战斗力.
作者:李全岳;刘伟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闪光视网膜电图对黑核白内障术后效果的预测意义.方法:对21例28眼黑核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检测结果为:ERG各波形未引出或大反应引出低平波.结果:白内障术后随访三个月至两年,矫正视力低于0.1者2眼,0.1至0.5者17眼,0.6至1.0者9眼.结论:闪光视网膜电图虽可做为视网膜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可预测白内障术后效果,但该项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黑核白内障病人闪光视网膜电图波形可能极差,然而白内障术后却获得了良好的视力,所以该检查不能作为对视网膜功能的唯一评价指标,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增强黑核白内障病人接受手术的信心.
作者:李志坚;陈章明;张燕;张凤云;刘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泌尿系及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对90例男性直肠癌术后患者以调查表方式调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为保留盆腔神经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结果:保留神经组勃起及射精分别为94%、86%;未保留神经组均丧失性功能.泌尿系功能障碍在保留神经组尿潴留4%,无远期尿潴留.未保留神经组尿溜留近期发生率为97.5%,远期发生率为27.5%,以上结果经x2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泌尿系功能及性功能障碍.
作者:徐善勇;孙侃;徐雷;贾尔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自1995年~2001年间应用Dick钉及AF钉,共治疗84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段骨折病人,共中78例获完整病例资料,现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尹世昌;史成富;万年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对颅脑外伤患者,尤其颅脑外伤后的脑震荡综合征患者检测,观察是否有脑干器质性损伤.方法:56例颅脑外伤患者先作纯音听力测试,然后作ABR测试.结果:56例颅脑外伤患者中33例ABR波Ⅲ、波Ⅴ潜伏期、Ⅰ~Ⅲ,Ⅲ~Ⅴ及Ⅰ~Ⅴ波波间潜伏期延长.结论:56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38例诊断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结果发现有22例ABR异常,ABR异常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病人具有脑器质性损害,提供了一个电生理学指标.
作者:杨崇玲;薛晓红;高白云;王幼勤;李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的具体手术方法.方法:对31例规则性肝切除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规则性肝切除的第一、二、三肝门部的电刀解剖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而得以痊愈出院.结论:电刀解剖法具有省时、安全、出血少、解剖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对于肝脏胆管疾病的外科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岳树强;窦科峰;杨雁灵;帝振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各种腋部瘢痕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腋部瘢痕挛缩畸形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其适应证和疗效.结果:五瓣法和肩胛皮瓣岛状转移法疗效稳定,中厚植皮如果术后缺乏持续的功能锻炼,再次挛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轻度瘢痕挛缩宜采用五瓣法矫正,中、重度的瘢痕挛缩,如果肩胛部局部条件许可宜采用肩胛皮瓣岛状转移修复.
作者:汪锦伦;李叶扬;梁岷;黄峻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