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华;刘玉
大面积烧伤合并晚期妊娠病例较少,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本例属于大龄多年不孕患者,伤后在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妇产科的大力协助下,顺利渡过了休克、感染、创面修复关,后治愈出院.出院时孕妇及胎儿健康检测指标基本正常.孕妇妊娠39周产下一健康男婴.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卫卫;顾琨;王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体微粒表皮在深度烧伤肉芽创面上种植后上皮化再生修复创面的临床及病理过程.方法:利用自体微粒表皮种植在深度烧伤的肉芽组织内,采用MEBT/MEBO方法进行自体微粒表皮的培养再生,在术前、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创面组织的病理学和外观变化.结果:在种植自体微粒表皮后7~14天,肉眼可见肉芽创面上有新生的上皮岛,并有不断扩大生长趋势,40天相互融合封闭创面,外观平整、有弹性;病理学检查提示:自体微粒表皮种植后再生的皮肤不仅具有表皮的各层结构,而且出现了类似真皮的结构.结论:自体微粒表皮种植上皮化再生,对治疗自体皮源稀少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自体微粒表皮种植上皮化再生的机制,值得深入探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仁亮;刘英祥;陈永翀;王聪敏;李克乐;程鹏;麦凤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减少腕部电烧伤的致残率,提高伤后的生活、工作质量.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行无损伤性焦痂薄化、切开减张,创面涂MEBO,待创面残余坏死组织液化干净后,行中厚皮移植或皮瓣转移术.结果:83例腕部电烧伤全部恢复基本功能.结论:MEBT/MEBO与手术结合治疗腕部电烧伤能明显降低致残率和畸形形成,方法简单,易掌握.
作者:杜川;王时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犬咬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犬咬伤创面患者随机分为MEBO治疗组和对照组,MEBO组用MEBO治疗,对照组采用雷佛奴尔纱条治疗.结果:MEBO能控制犬咬伤创面感染,改善创面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MEBO组创面较对照组创面的炎性渗出要少(P<0.05),MEBO组犬咬伤创面的平均痊愈时间12.3±3.2 d明显短于对照组18.5±3.9 d(P<0.05).结论:MEBO治疗犬咬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好,应用方便.
作者:刘风华;刘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多人同时烧伤救治的经验及护理.方法:对多人同时烧伤的休克期处理以及抢救组织工作进行同顾性总结.结果:本组4例病人全部治愈.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避免气道阻塞等危险的发生,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救治多人同时烧伤只要组织工作、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得当,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海勤;张雪芳;杨丽;李宝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对包皮粘连剥离术后创面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包皮粘连分离后创面涂以湿润烧伤膏,每日一次,上翻包皮后涂药,包皮复位.结果:196例一周后全部愈合,创面愈合良好,另12例因包皮口狭窄反复扩张后两周愈合.结论:包皮粘连剥离术后创面涂湿润烧伤膏疗效较好.
作者:张彦桥;周洪月;魏若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MEBO)治疗褥疮的疗效.方法:15例23个部位褥疮全程应用湿润暴露疗法(MEBT/MEBO)治疗.结果:21个部位褥疮全部治愈,治愈率91.30%,2个部位褥疮行局部皮瓣修复封闭创面.结论:应用MEBT/MEBO治疗褥疮能大限度发挥濒临组织的自动修复能力,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作者:杨建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在乡镇卫生院应用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临床经验.方法:54例大面积(烧伤面积30%~100%TBSA)烧伤患者其创面规范应用MEBT/MEBO治疗,结合全身综合治疗.结果:除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1例因重度呼吸道烧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51例病人治愈,均未植皮,无功能障碍.结论:在乡镇卫生院正确运用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同样可以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
作者:许兴南;戴建中;韩彬;杨晓玲;邹其凯;陈麓;陈建东;许天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调控.方法:选用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及治疗组,伤后24h检测肺脏、肝脏及肠的含水量及血管通透性,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的浓度.结果:与烫伤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的肺脏、肝脏及小肠的含水量及血管通透性均显著降低,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的浓度显著降低.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使用川芎嗪,能下调TNF-α、IL-1β及IL-6在血浆中的总体水平,控制烧伤后过度全身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脏器水肿,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
作者:张春海;傅廷友;蔡莉;王光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O2激光照射与MEBO联合治疗阴茎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观察102例阴茎部尖锐湿疣病人,治疗先运用CO2激光气化治疗尖锐湿疣病灶,烧灼后创面外涂MEBO.结果:102例患者全部痊愈.术后未服用镇痛药;创面一期愈合;经随访未发现遗留瘢痕.结论:CO2激光照射与MEBO联合治疗阴茎部尖锐湿疣,使用方便,效果满意.
作者:肖荣军;白广申;陈金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寻求简单有效治疗口腔瘘的方法.方法:全程应用湿润暴露疗法(MEBT).结果:四例口腔瘘全部愈合.结论: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对口腔瘘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雷印涛;徐慧;孟宪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综合治疗的护理作用与效果.方法:根据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的部位、范围大小、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与护理措施治疗.结果:本组41例中除1例死于侵袭性感染外,其余病例均得到痊愈.结论: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应用MEBO局部治疗与加强护理能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左四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一、病例介绍患者林某某,男性,41岁,于2004年1月7日19时20分许不慎连续两次掉入中药沸水(为雷公藤多甙半成品)中,第一次头先入水,第二次足先入水.
作者:陈军;苏开新;李辉;沈建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在婴幼儿肛瘘瘘管切除术后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MEBO外敷治疗瘘管切除术后创面,以百多帮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愈合时间与止痛效果.结果:MEBO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百多帮组,有非常显著差异,且止痛效果明显.结论:MEBO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作者:刘翔;郑训淮;黄河;叶桓;戚士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纱条在包皮环切术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根据病人自愿原则,将96例患者分为MEBO纱条包扎组(A组),和凡士林纱条包扎组(B组),A组51例,B组45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24小时VAS评分:A组为4.10±1.29,B组为5.18±1.11;拆线时A组为4.16±1.36,B组为6.33±1.49,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MEBO纱条能有效减轻包皮环切术后痛苦,疗效满意.
作者:俞卫军;陈学璋;陆敏康;李彩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湿性医疗技术在严重烧伤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治疗中策略.方法:自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严重烧伤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12人,进行以烧伤湿性医疗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结果:治愈9人,死亡3人.结论:严重烧伤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的救治必须进行综合治疗;创面采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处理是救治成功的基础;及早行透析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及各器官功能维护,采用中医药治疗等是救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浩;罗成群;贺金勇;周鹏翔;朱颉;周建大;李萍;李高峰;陈铁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在面颈部创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开始,对8例面颈部擦、挫、裂伤外科处理后的创面应用MEBT治疗.结果:创面创口无感染、无明显瘢痕生成,无五官畸形.结论:外科处理后的面颈部创伤创面方法简便,效果确切,无显性瘢痕生成.
作者:董如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MEBT/MEBO治疗重度烧伤并呼吸道烧伤病人的疗效.方法:创面全程采用MEBT/MEBO治疗,同时根据病情给予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呼吸道烧伤采用常规治疗+综合治疗措施,未行气管切开.结果:治愈30例,2例死于急性肾功衰.结论:MEBT/MEBO+常规呼吸道烧伤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轻中度呼吸道烧伤病人,可避免不必要的气管切开.
作者:余凯;赵玉生;余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所收治的29例病例作同顾性分析,以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结果:烧伤瘢痕癌以溃疡表现为主,以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多见,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徐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神经外科病人并发褥疮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对2003年52006年6月,我科治疗的25例采用目前通用疗法附加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创面(观察组)的疗效进行同顾性总结,并与同期伤情相似,单纯采用日前通用疗法治疗及同等护理条件下20例褥疮(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30天的治愈率为92.0%,对照组30天的治愈率为40.0%.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有效的治疗神经外科病人所并发的褥疮,疗程缩短.
作者:杜晓红;刘铁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