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董彩霞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表.对郑州市中心医院在所辖社区居民中通过一个社区、两个系统、三级教育网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的实践效果进行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食盐摄入过量、饮食不规律等人数下降;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数明显下降.结论对社区居民开始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晚期癌症患者300例进行调查.①采用抑郁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情绪评定;②采用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对癌痛程度进行评估;③采用患者一般状况计分标准(KPS)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结果晚期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与癌痛、家庭经济状况、生活质量下降有关(P<0.01).结论抑郁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危机,应重视对患者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缓解抑郁的发生.

    作者:彭金莲;陈伟;王增英;韦若梨;陈亦欣;卢惠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我国每年新增肺结核病人145万

    作者:大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第十七届艾滋病预防与控制项目管理研讨班在香港举办

    作者:秋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北京市城镇居民1956~1998年饮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的变化

    为了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维持膳食平衡是必需的.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构成的膳食,这种膳食不仅能提供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而且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有利于吸收利用,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劳动效率,增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延长寿命.平衡膳食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而且是一个现实追求的目标.事实上,除了出生至6个月之内的婴儿用母乳喂养可以获得均衡膳食外,没有哪一种单一的食物能称得上是人类的平衡食物,只有相互匹配的多种食物才可以构成平衡膳食.本文试图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北京市城镇居民主要食品的消费情况的比较及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所推荐的食品消费量(以下称推荐量)的对比,来探讨我国城镇居民饮食结构的变迁及营养素摄入量的变化,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王晓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和行为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4个居委会,每居委建立一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每组20~30人.结果约23.51%的人表示愿意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参加自我管理小组的114位高血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遵医服药、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放松心情和清淡饮食等五项行为形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组织动员社区高血压患者参加自我管理小组,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不仅是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良好方法,而且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文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陕西省部分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

    为了解大学生对健康意义的理解和自身在健康行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对健康的认识和实际行动之间的距离,西北政法学院体育部群体教研室于2003~2004年对陕西省大学生主要健康行为进行了调查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翟水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的调适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机制的引入,青年军人所感受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根据当代青年军人特点,有的放矢地展开心理健康调适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苏进昌;强中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吸虫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肺吸虫病患者对该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为开展防治肺吸虫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34例肺吸虫病患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吸虫病患者对本病的发病原因、发展及转归过程都需要了解,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首选为健康教育处方及电视科教片,其次为小册子宣传及与医生个别交谈.结论采用针对肺吸虫病患者需求的知识和采取肺吸虫病患者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浩;邱持平;常正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职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各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及世界一些国家呈上升趋势.如果人们能学习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人类免遭艾滋病威胁,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艾滋病感染的人群来说,50%以上为10~20岁青少年.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有效的措施.艾滋病不仅是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外一些大专院校把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健康教育的形式纳入课程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对延续和大限度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为此,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3~6月对本院2968名高职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熊逸民;何宪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解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需求,使手术室护士做好子宫切除患者全程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于2003年1~10月间对156例来院就诊的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术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召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国28个城市60家医院共同构建医院糖尿病和并发症管理系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四川省15岁以上城乡居民吸烟和饮酒状况调查报告

    2003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了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需要,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对西部11个省扩大样本进行了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对15岁以上居民与健康有关的吸烟和饮酒等生活行为也进行了询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力晓蓉;易昜;冯昌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门诊抽血患者相关知识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门诊抽血患者的相关知识需求及其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做好门诊抽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随机抽取的300名抽血室抽血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以上的患者对五项与抽血相关的知识表明迫切需要了解,90%以上的患者认为容易接受及有效的方式是护士的讲解以及抽血后回单上的文字解释.结论门诊患者非常需要了解和知晓与抽血相关的知识.在抽血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

    作者:贾宏;吴清香;郭荣;林君兰;龚英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大连健康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挑战,WHO为此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的全球性行动战略.其主要目标是促使人们对改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卫生环境的重视,并为此作出切实的努力,真正使城市达到由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和完善的健康服务有机结合发展的整体.

    作者:夏春翔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贫困地区目标人群计划免疫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目标人群乡村医生、儿童母亲及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制定信息传播策略、提出合适的信息传播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黑龙江、河北两省随机抽取两个国家扶贫开发县的目标人群,共10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当地群众计划免疫知识匮乏,对麻疹、卡介苗和百白破3种疫苗可预防5种疾病的知晓率均在35%以下.乡村医生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缺乏,只有10.00%的人能完全正确回答出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结论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向当地群众普及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或维持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

    作者:周玉清;孙印旗;马玉杰;梁晓峰;王晓军;朱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下发

    作者:大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驻湛江市基层部队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驻湛江市基层官兵的吸烟状况,为部队有效控烟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驻湛江市的几十个部队的男性干部战士进行了问卷式调查,从人口学特征、吸烟量、吸烟者的动因、戒烟的动因、不戒烟的动因、不吸烟者对吸烟的态度来分析目前部队的吸烟状况.结果 82.10%的吸烟者每日吸烟数为10~20支以上,39.04%的吸烟者是当兵后染上吸烟嗜好的;基层部队干部吸烟率明显高于战士(P<0.01),海勤人员吸烟率明显高于陆勤人员(P<0.01);文化程度愈高,吸烟率亦高(P<0.01);70.44%的不吸烟者对吸烟者当场吸烟表现出不介意和躲开的态度;57.25%的吸烟者有戒烟的意向;吸烟动因和不戒烟的原因有着明显的共同点,重要的原因是受他人的影响,交际,无聊.结论环境因素是吸烟或不戒烟或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部队控烟的重点应放在创造一个良好的控烟人文环境上.

    作者:刘元德;曾淑华;鲁奕勤;胡明;陈太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火车站流动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已从传入期、播散期进入到快速增长期,形势十分严峻,已引起了全社会的警觉,开展全民教育是<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提出的有效的措施.在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的今天,流动人群数量增加,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反映了社会为活跃部分成员的状况;同时,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是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手段.基于此目的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于2004年在流动人群聚集的火车站候车区组织实施了宣传、教育活动,对部分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涛;佟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春期健康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性观念,采取科学、健康的行为.为完成此目标,哈尔滨市阿城师范学校于2003年3月将青春期健康教育安排为正式的课程,在从事授课及学生咨询工作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座谈、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了较为认真的研究.值得借鉴的方法如下.

    作者:袁丽丽;杨会春;石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目的探索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康定民族师专)大一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并对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康定民族师专大一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前后效果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比健康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上升,但对传播途径的掌握仍存在一些误区.结论通过课堂这一主渠道,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是提高大学生防治艾滋病和性病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游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