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5年开办继续医学教育的通知

本社培训部

关键词:中国, 健康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摘要: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大同市长途货运卡车司机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长途货运卡车司机是一类特殊人群,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高危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针对该人群进行的健康教育工作难度较大.为了解大同市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行为状况和行为意向,并为今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年7月对大同市长途货运卡车司机进行了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甘肃省大学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与分析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据资料显示[1]:体育课中伤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而体育课的运动特点,决定了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伤害事故很难在任何学校完全避免.兰州理工大学体育部收集了1999年2月至2002年12月甘肃省6所学校的大学生体育课堂中伤害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现叙述如下.

    作者:杨建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阜新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阜新市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为教育部门制定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阜新市一所中学611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90%左右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通过血液、共用注射器及性交途径传播,但知道艾滋病并不会通过同班上课和共用厕所传播的人相对较少,分别只有75.0%和44.9%.只有14.0%的学生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不足,只有6.6%的学生回答学校曾教过自己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结论应重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

    作者:陈大光;陈晶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宁德师专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掌握宁德师专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教育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于2003年在本校2000级的学生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济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对居民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为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群体实验流行病学方法,选择城市2个社区作为实验社区和对照社区.从2002年1月开始,对干预社区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社区干预.通过比较两个社区基线与2年后(2004.1)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及分布的改变,以及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社区高血压知识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排除年龄与性别的影响,两年后,高血压知识问卷积分的平均分在干预社区上升了1.07分(P<0.01),对照社区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社区2年后高血压知识积分4分以上(总分6分)的人数所占比例由43.9%上升到66.2%(P<0.05),对照社区得分构成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社区中,40岁以下组,女性和低文化者,2年后高血压知识提高尤为显著.以高血压知识积分为因变量的Logist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高血压知识水平的因素有年龄(OR=1.002)和文化程度(OR=0.617).结论高血压社区干预对一般居民的高血压知识水平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老年人和低文化水平者是社区高血压知识干预的重点人群.

    作者:徐琢;倪再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北京市汇文中学高中学生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态度

    目的了解北京市高中学生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态度,为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从北京市汇文中学随机选取127名高中学生,采用问卷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态度.结果1/3以上的学生认为肥胖少年人好、性格随和、乐呵呵的、喜好交友、待人温和、身体敦实、胃口好、食量大、喜好美食;超过20%的学生认为肥胖少年性格大大咧咧、日后就业难、身体虚胖、易衰老、行动迟缓、运动受限.10%~20%的学生认为肥胖少年滑稽、遭罪、懒惰、邋遢、不爱干活、不修边幅、易忘事、易得病等.对肥胖男孩正面评价排前十位的为:胃口好、食量大、喜好美食、人好、随和、乐呵呵的、有劲儿、实在、喜好交友、待人温和;对肥胖女孩的正面评价排前十位的则还包括体谅他人感情和讲究卫生,但不包括乐呵呵的和有劲儿.男生对肥胖女孩受欺负和将来就业难的评分显著高于对肥胖男孩的相应评价,女生则认为肥胖女孩勤奋、整洁有条理和讲究卫生,但女生认为肥胖男孩懒惰.结论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对肥胖少年有偏见,可能会对肥胖少年的心理和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作者:马冠生;李艳平;韩秀明;任浩;徐永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

    在社会学中,模式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1].

    作者:郭子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福建三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三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评价近年来三明市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机械抽样方法对三明市梅列区9个居委会所辖的14~59岁居民共3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晓率分别达86.95%和74.78%,其中14~18岁为低(56.40%),绝大部分居民愿意了解和获取有关艾滋病的知识(91.67%),但主动寻求和参与公众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仍有较多居民认为艾滋病对自己没有威胁,居民相关知识普遍来源于大众传媒.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到普及,但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相关预防措施存在薄弱环节.

    作者:曾恕妹;漆湘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湖北省戒毒、被收容教育人员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湖北省戒毒和被收容教育的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省内戒毒所和收容教育所中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各60名.结果①被调查人员中对艾滋病经性传播知晓率高,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分别达到95.0%和80.0%,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低,戒毒人员、被收容教育人员分别为60.0%和38.3%;②被收容教育人员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差;③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对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存在歧视;④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中一部分人承认有与传播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史,67.7%的未婚吸毒者承认他们有过性行为.结论①注意采取减少每次健康教育的信息量、增加健康教育次数等方法,使目标人群均衡、全面地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②消除这部分特殊人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应是对他们进行的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胡晓云;夏庆华;熊妮娜;徐冬冬;徐静东;张楚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儿童肥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育儿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儿童肥胖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儿童肥胖症已成为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儿童肥胖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作者:郑云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学校暴力的研究进展

    目前关于学校暴力的报道较多,有的可以说是怵目惊心.世界各国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暴力事件发生,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暴力是故意使用武力,对自己、他人或者对一个团体、社区进行威胁或采取实际行动,造成或有较高的可能造成身体的、精神的伤害、死亡,发展为破坏或抢夺行为[1,2 ].而学校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暴力虐待行为,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间的,形式有集体和个体之分.

    作者:刘宇珠;马迎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家庭自我防护教育模式初探

    目的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教育和家庭护理技能培训.方法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依需求编写使用手册,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结果共培训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患者183名,其家庭成员385名,涉及152户人家.经过知识和技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其知晓率和掌握情况均有很大提高.结论由于目前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及其他医疗干预、生活关怀等基本上全部在家庭内进行,本项工作对提高其家庭成员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和对患者的关爱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洁;韩丹;窦东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山西省侯马市公众艾滋病知信行调查分析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也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Anderson等提出的性病流行动力学理论,通过对公众健康教育,降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率,是控制艾滋病传播感染的重要措施.侯马市是世行贷款卫Ⅸ项目市,近年来本市已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例,为了解本市公众艾滋病知识水平,为卫Ⅸ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利的依据,实现<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的目标,山西省侯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年7~8月对本市3个乡镇的378名居民进行了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申学武;秦志雄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南京市秦淮区食品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为掌握食品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并为进一步在此类人群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基本资料,2004年3~4月,南京市秦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秦淮区健康教育所对前来办理健康证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昆明市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昆明市城镇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危险因素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28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而且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知识、信念、行为均高于非高血压人群,但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仅48.8%,低知晓率影响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结论昆明市城镇居民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健康行为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张茂镕;龚鹤琴;杨昭;李云涛;鄢志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如何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多年来,很多人都在从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但真正以科学为基础来设计、实施和评估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的却不多.

    作者:吴尊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的实施与探讨

    城市困难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可及性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卫生政策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困难群体的卫生保健问题日益突出.

    作者:尹利军;丁国伟;刘桂生;黎百灵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艾滋病信息资源中心网站运行的启示

    艾滋病信息资源中心(China HIV/AIDSInformation Network,CHAIN)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全国艾滋病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为所有参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机构、组织或个人提供信息服务.其宗旨是促进艾滋病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推广艾滋病预防教育、监测治疗和政策倡导方面的佳实践,促进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府及非政府机构、组织、团体和个人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陈晓宏;刘雁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湖州市120名美容美发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知识调查

    湖州市于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截至2003年11月底,共发现1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其中较大部分是通过吸毒和性传播感染的.卖淫嫖娼和静脉吸毒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作者:金玫华;李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西沙部队开展恙虫病健康教育的探讨

    恙虫病是通过恙螨的叮咬而将恙虫病立克次体传给宿主和人类引起感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海南岛为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流行季节从6月份开展,8~11月达高峰,12月停止[1].通过对西沙医院连续7年门诊就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时发现,恙虫病在所有就诊疾病中排序第9位,而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系统疾病中占疾病构成比的51.22%,位居首位,是该岛影响官兵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就如何在西沙部队开展健康教育做如下探讨.

    作者:夏菱;吴新文;潘文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