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取出胃内螺丝杆1例报告

毛国昌;全俊杰;李国梁;王秀兰

关键词:腹腔镜下, 丝杆, 现报道如下, 腹腔镜技术, 胃内异物, 应用, 外科
摘要: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各个领域,2006年6月我们在腹腔镜下成功取出胃内异物1例,现报道如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手术治疗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35例报告

    目的 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的经验及近期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11月显微手术治疗35例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均行脊髓和马尾神经的松解,硬膜成形,8例患儿同时进行终丝切断,10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35例均成功实施了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脊髓和马尾神经松解.10例术前存在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中,术后3例直肠功能好转,余7例大小便情况同前.术前足部畸形9例,术后4例足内翻张力减低,余5例无明显功能变化.2例术后发生切口脑脊液漏,余切口一期愈合.10例合并明显脑积水患儿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二期进行分流术的9例治愈,1例一期进行分流术的患儿术后发生感染,二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及早采取手术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合并脑积水的患儿,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安全有效;硬膜修补成形和皮下组织的处理是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关键.

    作者:张家涌;鲍圣德;张扬;赵晓文;张彦芳;汤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6例高危型HPV感染合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进行LEEP治疗,术前及术后3个月通过杂交捕获二代(hybridcaptureⅡ,HC-Ⅱ)方法分别定量检测其宫颈HPV-DNA的含量,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结果 不同CIN分级的术前HPV含量差异无显著性(χ2=1.143,P=0.565).术后HPV转阴率47.7%(41/86).术后宫颈HPV-DNA含量下降幅度在50.1%~99.9%者占77.9%(67/86),其中下降幅度>90%者51例(59.3%);下降幅度<50%者占10.5%(9/86);未降反而上升者占11.6%(10/86).不同CIN分级的HPV变化幅度差异无显著性(χ2=6.418,P=0.170).术前HPV-DNA负荷量越高,术后HPV下降幅度越大(χ2=17.373,P=0.008). 结论 LEEP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降低宫颈HPV-DNA负荷量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洁文;王建捷;蔺莉;朱玉凤;殷秀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的临床经验

    目的 总结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应用超声引导行经皮肾穿刺经验.方法 在实时B超引导下用18G穿刺针经皮肾穿刺至肾盏或肾盂43例,将穿刺针道扩张后建立皮肾工作通道,镜下完成对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碎石和取石.结果 本组43例中,肾穿刺成功率100%.1例经皮肾穿刺后出血不止改开放手术,建立皮肾工作通道成功率97.7%(42/43).总的结石取净率为100%(42/42),其中38例一期取石成功,4例二期取石成功.无大出血及周围器官损伤.术后1个月B超或KUB未见结石残留.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可靠.正确使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技术是保证能顺利建立皮肾工作通道、完成对上尿路结石PCNL的关键.

    作者:何立红;李燕;洪景范;叶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妇科宫、腹腔镜的现状、展望和存在问题

    妇科内镜系现代微创医疗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先驱者们(前者为时代赋予的机遇且做出贡献或付出代价,或者攀登于众多后者的肩上所造就)曾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才发展演进成现代实用的妇科内镜器械设备及其相关诊疗技术.

    作者:冯缵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妇科非气腹腹腔镜手术5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妇科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10月~2005年10月对59例有心肺疾病有气腹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克氏针和自制的腹壁提拉装置提拉腹壁,施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25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9例,附件切除术3例,输卵管切除术6例,输卵管妊娠部位局部药物注射2例,输卵管绝育手术4例.结果 手术时间:附件手术15~110min,平均55min;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75~110min,平均90min.10例因盆腔粘连较重术中辅以低压气腹(压力7~8mm Hg),余49例均在非气腹腹腔镜下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除子宫切除术外患者均术后6 h下地活动.随访3个月~7年,平均2.3年,术后恢复好.结论 非气腹腹腔镜手术可在非全麻下进行,对心肺功能干扰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斌;王焕英;朱晓星;鲁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与子宫切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和子宫切除术(AH)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异常子宫出血80例分为MEA组和AH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前后白细胞变化. 结果 MEA和AH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39/40 vs 40/40,χ2=0.000,P=1.000).MEA手术时间短[(4.8±1.2)min vs(102.5±34.6)min,t=17.848,P=0.000];术中出血少[0 ml vs(138.3±40.6)ml,t=21.544,P=0.000]. 结论 MEA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有效且微创的手术.

    作者:张燕;王惠兰;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对比分析——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98年8月~2004年12月术前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60例分为2组,分别施以腹腔镜下及腹式广泛子宫切除,术中根据子宫肌层受侵情况决定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前瞻性研究两组围手术期及生存情况.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247.8±77.8)min vs(196.6±63.7)min,t=2.789,P=0.007],术中出血量相近[(265.0±187.6)ml vs(350.0±210.9)ml,t=-1.649,P=0.104],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相近[(22.0±5.0)个vs(22.8±5.2)个,t=-0.607,P=0.54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0/30 vs15/30,χ2=1.714,P=0.19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44.3±11.1)min vs(55.2±12.8)min,t=-3.524,P=0.000],住院时间短[(8.7±3.2)d vs(10.2±2.0)d,t=-2.177,P=0.034].腹腔镜组随访(28.6±17.4)月,均无瘤存活;开腹组随访(28.9±16.6)月,3例因转移或复发死亡.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效果,可以作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术式之一,但应在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开展.

    作者:陈晓红;黄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腔镜微创诊治婴儿阴道肿瘤2例报道

    女婴的生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不能按常规行阴道检查,婴儿阴道流血原因的诊断及治疗一直无恰当方法.Smith等[1]报道对幼女阴道异物采用宫腔镜检查及取出获得成功.我们对2例不明原因的婴儿阴道流血应用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报道如下.

    作者:许为;于雪飞;马艳;王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3000例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4月~2005年5月输尿管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机对3000例上尿路结石进行腔内碎石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输尿管镜下一次碎石成功率:肾盂100%(44/44),输尿管上段83.2%(810/974),中下段97.0%(1922/1982).2例发生输尿管穿孔,1例输尿管撕裂(金属导丝穿通1例当即留置双J管,输尿管镜戳孔1例观察2天后开放手术,输尿管镜断裂1例当即转开放手术).810例碎石成功的上段输尿管结石及44例肾盂结石3个月内结石排净839例(98.2%);1922例碎石成功的中下段结石3个月内结石排净1919例(99.8%).结论 使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处理为适宜.

    作者:石家齐;贾本忠;谷江;顾昌世;汪柏林;陈方敏;吴志平;宋昭祥;唐平;由慧娟;谢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占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20%~40%.手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基本方法,而腹腔镜手术是卵巢型内异症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喇端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泌尿系统损伤5例报告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泌尿系统损伤的教训与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2月~2006年1月415例LAVH中5例出现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2例膀胱损伤;术后3例输尿管损伤:2例术后第4天出现腹痛而发现,1例术后30d因无症状阴道大量排液发现.并发症发生率1.2%(5/415).结论 LAVH并发症高危因素有肿瘤直径>5 cm,肿瘤突向阔韧带及接近宫颈峡部水平,手术修补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作者:冯静;李晓伟;周蓉;王世军;崔恒;王建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孕症的宫、腹腔镜手术治疗

    女性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很多患者经多次不孕症常规检查均不能找出原因,只能消极等待或盲目治疗.国外学者建议将宫腔镜检查列为女性不孕症诊疗常规项目,也适用于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诊刮、MRI等提示可疑异常者的核实和排除[1].宫、腹腔镜技术为妇科医师治疗不孕症提供一种微创技术[2].

    作者:杨波;冯缵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的内镜手术治疗

    虽然子宫肌瘤切除术已有150多年历史,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经腹部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才被大多数妇科医生所接受.80年代以后,随着腹腔镜、宫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这两种主要的妇科内镜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已经使许多妇科医师的子宫肌瘤手术观念发生改变[1].

    作者:隋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腹腔和肿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1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进行腹腔和肿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价值.方法 2000年3月~2005年10月对16例晚期卵巢癌在超声引导下分别进行腹腔和肿瘤穿刺,抽出腹水和肿瘤内液体,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和瘤腔,分别注入化疗药物.结果 CR 9例,PR 6例,治疗有效率93.8%(15/16),治疗后0.5、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13/16),68.8%(11/16),43.8%(7/16),25.0%(4/16).结论 腹腔与肿瘤内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能内外并举,有效发挥药物的佳作用,疗效满意.

    作者:王树松;刘思新;曲建新;颜翠兰;楚昭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风险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目的 评价高风险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安全性、效果及术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5年12月OPCAB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模型(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计算每一病例的风险分数,>5分者作为高风险病例进入本研究,共113例,以同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rdiopulmonary bypas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的76例高风险患者作为对照.分别统计两组的手术前风险因素,并对手术中情况、手术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EuroSORE分别为9.0±2.6和8.3±2.1(t=2.016,P=0.045).移植血管数OPCAB组(3.2±0.9)少于CCAB组(3.8±0.9)(t=-4.267,P=0.000).术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OPCAB组[570(61~8246)U/L、20(1~282)U/L]显著低于CCAB组[870(246~8155)U/L、55(12~300)U/L](Z=-3.648、-5.767,P=0.000).输血量OPCAB组显著少于CCAB组[(775±693)ml vs(1088±712)ml,t=-2.887,P=0.004].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死亡率OPCAB组3.5%(4/113),CCAB组6.6%(5/76),差异无显著性(χ2=0.925,P=0.336).结论 对于高风险病人采纳OPCAB的方法是安全的,临床效果满意.但对于有不同风险因素的病人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作者:高峰;杨碧波;高文德;马旭东;崔仲奇;胡瑞荣;郝兴海;刁国华;张文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腔镜诊治幼女阴道异物17例报告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幼女阴道异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小心将宫腔镜放入阴道内3~5cm,以5%葡萄糖液作为膨宫介质,阴道充分膨胀后观察阴道黏膜的颜色、皱襞、有无创伤、出血,阴道内有无异物及赘生物. 结果 放置宫腔镜过程顺利,无处女膜损伤.7例阴道异物宫腔镜检查前已确诊,在宫腔镜下取出异物;10例宫腔镜下发现阴道异物并取出.阴道异物类型:5号电池2例,谷粒2例,麻杆1例,花生米3例,塑料弹珠3例,别针1例,钮扣2例,啤酒盖内的塑料垫2例,短塑料绳1例.17例异物取出后随访1个月,10例阴道出血停止,6例阴道分泌物少,1例阴道水样流液停止. 结论 宫腔镜诊治幼女阴道异物可行,对幼女阴道异物,久治不愈的阴道炎,阴道出血患者,宫腔镜可作为首选的诊治方法.

    作者:陈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12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2年11月~2006年6月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26例.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肾动脉和静脉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输尿管在近髂血管处切断.结果 2例因出血,1例因粘连较重,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60~25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2 ml(20~1000 ml),2例须输血.并发症7例(精索静脉损伤1例,副肾动脉损伤1例,下腔静脉损伤1例,肾动脉残端出血1例,肾静脉损伤2例,胰尾损伤1例):1例腔静脉损伤,术后随访2年,对健康无影响;1例胰尾漏术后随访1年,肾窝无积液,无胰腺炎;余5例并发症恢复顺利无异常.术后平均住院5 d(4~8 d).病理报告:117例肾透明细胞癌,3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盂移行细胞癌,1例嫌色细胞癌,2例错构瘤,1例嗜酸细胞瘤.1例肾癌术后半年发现肝转移,术后1年因肝转移死亡;其余125例平均随访27个月(1~43个月),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结论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作者:罗康平;马潞林;黄毅;张树栋;田晓军;侯小飞;赵磊;卢剑;洪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腹腔镜在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中的联合应用(附6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价值.方法 对66例130条输卵管(2例既往一侧输卵管妊娠切除)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证实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插导管加压注入亚甲蓝,诊断输卵管通畅34条,近端阻塞45条,伞端阻塞51条.结果 15例未见盆腔粘连,其中3例诊为双角子宫;2例子宫肌瘤压迫输卵管导致不通,肌瘤剔除后输卵管通畅;单纯输卵管系膜囊肿9例,剔除术后输卵管通畅;卵巢畸胎瘤1例,剔除术后输卵管通畅.其余51例均有不同程度盆腔粘连,输卵管增粗、迂曲、僵硬及伞端闭锁,镜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游离输卵管及卵巢,输卵管伞端整形造口术成功49条;对宫腔镜下加压通液宫角不张者及峡部、壶腹部阻塞(即输卵管近端阻塞)34条行镜下输卵管导管疏通治疗,成功29条.96条阻塞的输卵管术后腹腔镜下注入亚甲蓝,通畅78条,复通率81.2%(78/96).66例随访1年,妊娠29例(43.9%),其中4例输卵管妊娠,其余25例正常宫内妊娠.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检查、诊断、治疗三位一体,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红;周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0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2年9月~2005年8月对320例输尿管结石采用德国Wolf F98输尿管硬镜和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经尿道置镜碎石,碎石针直径0.8mm或1.0mm,碎石压力200~300kPa,采用单次或连续击发的方式碎石.结果 6例结石冲回肾盂,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5例插输尿管镜、碎石失败,改开放手术.碎石时间2-1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3~15ml,平均7ml.309例碎石成功,成功率96.6%(309/320).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5d.24例输尿管黏膜损伤,4例形成假道,置双J管1个月后痊愈.309例随访1~10个月,平均4个月,1个月内结石全部排净,未出现输尿管狭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李建昌;张会清;张英杰;刘沛;余沁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改良电刀头电切治疗尿道肉阜34例

    目的 探讨改良电刀头电切治疗女性尿道肉阜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橡皮筋将5号长针头固定于电刀头前部,使之成为针状电刀头,电刀功率40~45W,由上向下慢速切至尿道外口,基底部彻底切除肉阜.术后置尿管3~5d.结果 手术时间5~30 min,平均16 min.34例拔尿管后排尿通畅,症状消失,无尿路感染,术后无再次出血.34例随访4~8个月,平均6个月,33例无复发及尿道口狭窄,1例术后4个月复发.

    作者:周帆;邱国光;姬西宁;刘锋;严春晖;朱亮;郭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