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耀军;蒋平;游涛;孙维建;卢明东;郑志强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的可行性. 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5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除术31例,其中根治性远端胃癌根治术2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5例. 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1例,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28例.D1+β淋巴结清扫2例,D2/D2+ 淋巴结清扫 29例,联合肝脏部分切除1例.中位手术时间5 h(4.5~7 h).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50 ml(100~600 ml).术中输血1例.术中脾损伤1例.清扫淋巴结数目的中位数为20枚(14~33枚).本组无术后死亡.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中位数4 d (3~6 d).术后胃无力1例,经保守治疗后3周恢复;1例全胃切除,回肠储袋出血1例;环甲关节半脱位1例;无吻合瘘及肺部感染.31例随访2~8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无复发和转移.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行.
作者:傅卫;袁炯;王德臣;孙涛;李磊;王港;张同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对29例肾肿瘤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5例采用经后腹腔途径,4孔法操作,游离出肾动脉,血管束带绕过肾动脉后经套管引出体外,暂不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表面及周围的肾脂肪囊,超声刀沿瘤体边缘外0.5 cm处分离,由浅入深,边切割边止血,直到完全切除肿瘤.若切除肿瘤过程中肾脏创面出血过多影响操作,可暂时阻断肾动脉并计时,迅速切除肿瘤,双极电凝止血后,即可开放肾动脉.止血纱布块填压肾脏创面,2-0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肾实质创面,表面喷洒生物蛋白胶.4例采用经腹腔途径,肾下极找出输尿管,挑起后向肾门处游离,找出肾动脉,余步骤同腹膜外途径. 结果 29例均完成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20例未阻断肾动脉,9例阻断肾动脉,平均阻断时间14 min(5~20 min),平均手术时间165 min(105~240 min),平均出血量90 ml(20~800 ml),2例输血,无尿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7~17 d).18例肾癌平均随访9个月(1~26个月),肿瘤无复发. 结论 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可靠,但应选择未侵及肾脏集尿系统的外周型肿瘤.
作者:董隽;高江平;徐阿祥;王威;郭刚;朱捷;宋勇;蔡伟;郝通利;洪宝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Nyhus后入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1年8月~2007年2月,行182例Nyhus后入路疝修补术,包括Ⅱ型34例,Ⅲ型116例,Ⅳ型32例.由腹直肌后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利用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作间断缝合或用单层网片修补. 结果 手术时间(38.3±13.8)min (23~96 min),术后住院时间(2.6±0.8)d (1~9 d).术后2~24 h下床活动.2例阴囊积液,3例急性尿潴留,均治愈.手术后切口无红肿、渗液,术后伤口仅有轻微疼痛,均未使用镇痛药.全部病例随访2~40个月,平均19个月,无明显的腹股沟区不适及异物感,复发1例. 结论 采用Nyhus后入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是治疗成人斜疝、直疝、股疝,特别是复发疝、巨大或复杂疝、嵌顿性疝合并肠梗阻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斌;张育超;赖东明;陈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滔罗特Taurolite)对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溶石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2003年10月~2004年12月,对滔罗特胶囊(含牛磺熊去氧胆酸250 mg)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受试者为体检查出,无症状或仅有轻度饭后上腹饱胀不适,结石<2 cm,胆囊有功能的胆固醇结石患者.所有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进入4个月的双盲期.试验组应用滔罗特胶囊1粒/次,3次/日,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胶囊1粒/次,3次/日.每2个月复查B超,口服胆囊造影(OCG),血常规与肝肾功能检查,以对滔罗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4个月时揭盲,对照组终止试验,试验组继续服药2个月(疗程6个月).疗效评估按国际统一标准:全溶(complete dissolution,CD),OCG示结石充盈缺损全部消失,B超示胆囊无异常回声;大部分溶(greater part dissolution,GPD),OCG和B超示结石的数目或直径或总体积减少50%以上;部分溶(partial dissolution,PD),OCG和B超示结石的数目或直径或总体积减少<50%;无效(no change,NC),OCG和B超均示结石的数目或直径或总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CD+GPD为显效,CD+GPD+PD为有效. 结果 两中心共纳入123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64例,对照组59例.试验期间脱落和退出试验11例(8.9%),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9例.112例完成疗程和观察,其中试验组62例,对照组50例.①滔罗特4个月时显效率27.4%(17/62),有效率56.5%(35/62);6个月时显效率41.9%(26/62),有效率67.7%(42/62).对照组4例(8.0%)有溶石反应,46例无效.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28.678,P=0.000).②试验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2组在试验期间共出现不良反应4例,试验组3例(4.8%,3/62),对照组1例(2.0%,1/50).2例与服用药物有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8%(2/112).③试验组服药前与服药后2、4个月后血常规与肝肾功能7项生化指标(ALT、AST、ALP、Tbil、ALB、Cr、BUN)的变化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与肝肾功能7项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服用滔罗特无关.④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服药2、4个月时血常规与肝肾功能7项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与肝肾功能7项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服用滔罗特无关. 结论 滔罗特为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傅贤波;林三仁;范竹萍;邱德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报道我科2003年8月~2005年8月96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 intrafascial Semm hysterectomy, CISH)中18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8.8%(18/96),其中15例(83.3%)发生在开展CISH前50例.并发症主要是膀胱损伤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3%(7/96)和10.4%(10/96).作者认为选择合适的病例,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是减少CISH并发症关键.
作者:周静;胡鸣;戴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平片无张力修补术(Lichtenstein)与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atch repair,TAPP)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行Lichtenstein术223例及行TAPP术12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 TAPP组术中发生胸腹腔内器官损伤率高于Lichtenstein组[5.8%(7/121)vs 0.4%(1/223), χ2=7.626,P=0.006],而腹壁器官损伤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8%(1/121)和3.1%(7/223),差异无显著性(χ2=0.969,P=0.32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APP组低于Lichtenstein组[14.0%(17/121)vs 36.3%(81/223), χ2=18.881,P=0.000].TAPP组随访(14±7)月,1例(0.8%)复发,Lichtenstein组随访(16±8)月,2例(0.9%)复发,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 结论 Lichtenstein与TAPP各有优缺点.在进行疝修补时外科医师应选用个体化的方案,严格掌握各种方法的适应证.
作者:俞耀军;蒋平;游涛;孙维建;卢明东;郑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术前焦虑程度和术中镇静药需要量的关系,以及何种焦虑评估系统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方法 ASAⅠ级膝关节镜手术病人60例,术前30 min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VAS)焦虑评分评估病人的术前焦虑程度,记录术前心率变异性的低频功率(LF)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血浆浓度从1.5 μg/ml起始,每30 s增加0.5 μg/ml,至OAA/S评分达到4级为意识消失时点,记录丙泊酚用量、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丙泊酚靶控输注持续30 min,维持BIS值于50左右,记录麻醉中LF和LF/HF值和丙泊酚输注总量. 结果 病人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与状态焦虑(SAI)评分、特质焦虑(TAI)评分、Zung焦虑评分、LF和LF/HF之间符合直线相关(r=0.362、0.285、0.315、0.274、0.411,P<0.05),病人意识消失时的BIS值与SAI评分、LF/HF之间符合直线相关(r=-0.305、-0.272,P<0.05),麻醉中丙泊酚的平均泵注速度与SAI评分、TAI评分和LF/HF之间符合直线相关(r=0.291、0.318、0.290,P<0.05),既往无手术史的病人的SAI评分、Zung焦虑评分和LF/HF高于有手术史的病人(P<0.05). 结论 病人的术前焦虑程度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镇静药的用量均存在相关性,术前焦虑评估系统中,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心率变异性LF/HF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倪诚;张利萍;李民;吴长毅;吴任刚;徐志鹏;赵艳;孟秀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联合应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和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探讨理想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方法. 方法 2006年1月~12月,对30例成人腹股沟疝行腹腔镜下修补.以腹壁下血管内侧缘为界,把疝薄弱区纵行分成内侧和外侧,内侧采用改进的TAPP方法,外侧仍用IPOM方法.沿腹壁下血管内侧缘纵行剪开腹膜后向内侧游离的区域内基本上是无血管区,亦无重要的神经,组织疏松极易游离,数分钟内即可分离出所需要的面积(7.5 cm×6.5 cm).补片的材料亦分为内侧和外侧,内侧是聚丙烯材料,外侧应用Proceed补片. 结果 30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时间单侧30~40 min,平均35 min,双侧50~6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1~5 ml,术后第2天可离床活动,术后3~4天出院,术后2周均恢复工作.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9个月,无粘连性肠梗阻,腹股沟部和全身无不良反应. 结论 联合应用TAPP和IPOM后,能体现微创的原则,易掌握,损伤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
作者:李文滨;李宇洲;吴畏;伍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和电切2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 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63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腺性膀胱炎,其中经尿道钬激光治疗35例、经尿道电切治疗28例,术后均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18个月并评价其疗效. 结果 与电切组相比,钬激光组手术时间短[(15.3±5.1)min vs (20.8±6.3)min,t=-3.83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2.4±1.7)d vs (4.0±1.5)d,t=-3.909,P=0.000],并发症发生率低[0%(0/35)vs 14.3%(4/28), χ2=5.339,P=0.021].术后6个月,钬激光组治愈率高于电切组[82.9%(29/35)vs 60.7%(17/28), χ2=3.871,P=0.049],复发率低于电切组[5.7%(2/35) vs 25.0%(7/28), χ2=4.725,P=0.030]. 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操作简便,安全,还可同时去除下尿路梗阻等诱因,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曹正国;亓林;诸禹平;孙友文;董晓程;苏红;吴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者可累及输尿管,引起尿路梗阻症状,但发病率低,起病隐袭,临床上常缺乏典型的症状,不易确诊.2001年7月~200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治疗5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肾盂积水,本文旨在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李春艳;范秀玲;刘海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创面是大面积组织损伤、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顽固性创面治疗有中医中药、西药创面处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民间经验疗法等,其中手术修复效果为肯定,恢复迅速,一直以来都是全身条件尚好患者的佳选择.
作者:潘柏林;李健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迅猛发展,各类疝修补材料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给疝的治疗带来深刻变化[1].手术者应熟悉各种修补材料的特点,这样才能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修补材料[2,3].以下就当前国内外临床上使用的各类疝修补材料的特性做一比较和讨论.
作者:陈双;杨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2005年8月~2007年1月对26例胫骨骨折采用MIPPO技术治疗.其中胫骨近端骨折8例,远端骨折7例,骨干骨折11例. 结果 手术切口长4.0~8.5 cm,平均6.6 cm;术中出血量80~400 ml,平均180 ml;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87 min;术后肿胀消退时间1~6 d,平均2.5 d;伤口均一期愈合.26例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4.2月.无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无软组织坏死及骨外露,无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等并发症.膝踝关节功能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优19例,良4例,中2例,差1例. 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软组织损伤轻,创伤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钢板内固定技术.
作者:江水华;郭开今;陈树祥;赵华;汤重喜;周景福;刘鹏;朱宗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惟一有效的方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始于1990年,经过10多年的术式改进和技术成熟,目前应用多的是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和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TEP).我院2005年3月~2006年3月行TAPP治疗腹股沟疝39例(45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军;李智涛;李嘉根;方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胸腺素β4(thymosin β4,Tβ4)基因片断mRNA在人包皮及其他部位正常皮肤、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Tβ4基因片断 [BM005698(EST)基因]探针,利用组织切片的原位杂交技术显示Tβ4 mRNA的表达,分别进行定性和体视学半定量分析4组标本的Tβ4表达情况.结果 Tβ4基因片断的mRNA在大部分包皮及其他部位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表达,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表达Tβ4的阳性标本比率(2/10)仅为包皮(8/10)的25%,为其他部位正常皮肤(7/10)的28.6%,其真皮的表达多于表皮;Tβ4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表达较多.表达阳性标本真皮的平均光密度值,Tβ4基因片断在瘢痕疙瘩的表达为0.03±0.01,比它在正常皮肤0.09±0.03和增生性瘢痕0.09±0.02的表达分别明显减少(P=0.000;P=0.000);包皮组Tβ4基因表达为0.30±0.08,比其他部位正常皮肤增高231.5%(P<0.001).4组的积分光密度值分析结果与平均光密度值比较结果基本相同.Tβ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组中的表达阳性率(3/10)与包皮外其他部位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但4组的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Tβ4表达量在包皮组中高,在其他部位的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次之,瘢痕疙瘩表达少. 结论 Tβ4基因片断mRNA在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均有表达.Tβ4基因片断在瘢痕疙瘩中表达减少,在包皮中表达增加,说明Tβ4基因片断可能涉及瘢痕疙瘩形成的病理机制,可能是一个影响瘢痕疙瘩的重要因素.
作者:翟晓梅;聂兴举;秦泽莲;赵霞;李健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是泌尿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后腹腔镜下取肾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止痛药(麻醉药)的使用少,康复快,使供肾者更容易接受.后腹腔镜途径取肾对腹腔干扰小,不易造成腹腔脏器损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1].我科2003年10月~2006年6月通过后腹腔镜途径活体取肾33例,现将手术配合的方法、要点及其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荣新;柳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和20例(open appendectomy,OA)的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LA组手术时间(75.8±11.6)min明显长于OA组(54.8±9.5)min(t=6.264,P=0.000).LA组术后进食时间(1.8±0.5)d明显短于OA组(2.6±0.5)d(t=-5.060,P=0.000).LA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3.8±0.7)d显著短于OA组(6.3±1.2)d(t=-8.048,P=0.000).LA组住院时间(5.8±1.1)d显著短于OA组(11.6±1.6)d(t=-13.359,P=0.000).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LA组(0/20)与OA组(3/20)无显著差异(Fisher确切概率法,P=0.115). 结论 LA治疗穿孔性阑尾炎较O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抗生素用量少等特点,可作为穿孔性阑尾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育和;刘家峰;徐大华;李非;孙家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 方法 38例DVT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12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按我院疗效观察标准:治愈,造影检查示血栓完全溶解,静脉壁光滑;显效,静脉回流通畅,静脉内有附壁血栓,管腔内径≥2/3;有效,静脉内仍有血栓残留,管腔内径<2/3;无效,造影检查示静脉回流不通畅. 结果 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4例随访3~24个月,其中3~6个月7例,7~12个月12例,13~24个月15例,血栓复发2例,经再次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部分再通. 结论 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田鹏;张喜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与经验.方法 2004年4月~ 2006年8月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采用食指钝性分离建立空间行腹腔镜TEP治疗腹股沟疝269例(294例次),其中斜疝175例,直疝40例,双侧疝25例,复发疝29例.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3.1±37.5)min,术中出血量(12.3±8.2)ml,术后住院时间(3.7±1.4)d,腹膜撕裂发生率8.2%(24/269),腹股沟血肿发生率2.4%(4/269),异物感发生0.7%(2/269).269例随访6~12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复发率1.0% (3/294). 结论 TE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戎祯祥;陆光生;陈小伍;剧永乐;伍锦浩;朱达坚;张才铭;耿岩;欧阳满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4年5月~2007年5月,对13例胰腺假性囊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持续留置导管外引流治疗.13例穿刺15次,均穿刺成功,穿刺入路包括腹前壁11例(13次),侧壁2例.共放置引流管15根.8例1~5个月囊肿消失拔管,随访1~10个月,平均6.7月,症状消失,囊肿无复发;4例外引流1~4个月转行手术治疗;1例治疗1个月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囊肿消失,引流量>10 ml/24 h,患者要求拔管后失访.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外引流术损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王文辉;李奋强;郭铮;田晓虹;苏东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