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海县成人疫苗接种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帆;章海斌;王斌

关键词:成人疫苗, 接种, 态度,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调查成人疫苗接种态度及不同支付形式下的接种愿意,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成人疫苗宣传、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海县11个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工作及就诊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人疫苗接种率为23.90%,70.75%的人表示不知道需要接种;63.16%相信接种疫苗对身体有好处,48.80%表示曾获取过或少量获取有关信息,68.71%期望从医生处获取相关信息.不同的文化程度、收入、认知、享有的医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疫苗接种率较低,不知道要接种为主要原因,包括医务人员在内对疫苗的认知情况不足,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务人员继续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开展基层医务人员继续医学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包含依法行医、积极健康观、医学模式、医德医风、医疗风险、医患沟通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并通过专题面授、视频教学、自学等途径实施.

    作者:吕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以人为本”理念在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在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将义乌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180例“以人为本”护理模式应用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采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工作需求评分(19.76±3.48)分,自由程度评分(25.83±3.98)分,社会支持评分(27.23±2.89)分,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情绪耗竭评分(8.32士1.13)分,消极怠慢评分(7.66±1.02)分,低效能感评分(8.13±1.23)分,上述评分均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学习主动性(16.43士2.31)分,护理管理理解(17.16±2.44)分,护理管理接受(17.54士2.18)分,护理管理态度(16.93±1.97)分,护理工作价值观(18.17士2.05)分,上述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例,护理投诉1例,护理满意度97.78%;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0例,护理投诉8例,护理满意度87.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在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可以提升护士积极性和职业效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投诉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宁海县成人疫苗接种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成人疫苗接种态度及不同支付形式下的接种愿意,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成人疫苗宣传、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海县11个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工作及就诊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人疫苗接种率为23.90%,70.75%的人表示不知道需要接种;63.16%相信接种疫苗对身体有好处,48.80%表示曾获取过或少量获取有关信息,68.71%期望从医生处获取相关信息.不同的文化程度、收入、认知、享有的医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疫苗接种率较低,不知道要接种为主要原因,包括医务人员在内对疫苗的认知情况不足,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帆;章海斌;王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检测与药敏分析

    目的:对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分析,并检测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宁波市第四医院治疗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600例,经衣原体试剂盒定性检测衣原体抗原、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分析9种抗生素对支原体敏感性.结果:600例疑似NGU感染患者中,288例检出各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48.0%,Ct阳性率为9.5%,支原体阳性率为38.5%;NGU感染患者的活跃人群主要集中在20~30岁及31~40岁年龄段,发病率为70.49%;女性患者Ct、Uu及Ct+Uu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2.6%、40.5%、6.0%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株支原体对9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且检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率高的为环丙沙星,其次为红霉素、左旋氧氟氟沙星;敏感率较高的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结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主要为Uu,且女性检出率较高.根据药敏结果,首选抗菌药物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或克拉霉素.

    作者:郑文颖;陈海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后的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岭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血压改善情况、SDS评分、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两种备皮方法对手术部位感染及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改良备皮方法与传统备皮方法对手术部位感染及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诸暨中医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术前由手术室护士行改良备皮方法,即备皮时不剃除毛发,仅实施皮肤清洁与消毒,B组患者术前由手术室护士行传统备皮方法,即备皮时将术野内毛发剃除,再实施皮肤清洁与消毒.观察护士备皮时间及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00%,低于B组6.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士备皮时间同B组比较,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术后切口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0%,同B组9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备皮方法,改良备皮方法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风险,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钟萍儿;赵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龄化背景下加强山东省老年医学建设的对策分析

    截止2014年年底,山东省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1.56%,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鉴于老年疾病具有症状不典型、一人多病、并发症多、发展迅速等特点,而且目前临床医学越来越细分,不利于老年疾病的治疗.文章认为,在此基础上要政府增加对老年医学的投入,完善老年医学从业人员培养模式,提高老年医学从业人员待遇,增加老年医学从业人员的供给,培养一批专业的老年医学人才,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全省人口老龄化现象.

    作者:姜小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评价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评价.方法:借助医联体这个平台,通过对居民进行心理知识的健康宣教、心理咨询、专家的定期坐诊、双向转诊等方式进行干预,并将知晓率调查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结果作为干预前后的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前后知晓率较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卫生水平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作者:劳幼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从一起投诉举报剖析暗示疗效的消毒产品与假药的差异

    通过一起对具有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号的冻疮膏投诉举报的查处,剖析暗示疗效的消毒产品和假药不同的鉴别方法,为卫生监督机构更好地开展消毒产品生产经营行为监管提供参考.

    作者:张东红;付刚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的相关风险探讨

    随着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剖宫产率急剧上升,主要是二次剖宫产率上升.文章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及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与研究,以更好地处理临床实际遇到的相应问题,更好地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浙西地区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目的:掌握浙西地区精神病防治工作人员培训需求,为改进培训方式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浙西地区80家专业机构和社区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社区精防工作者86.51%认为有培训必要,90.48%愿意参加培训,要求年度内培训次数≥2次占92.86%.培训需求中,培训形式以参观与讲课结合、讲课与演练结合更受欢迎,均占到76.19%,培训内容需求以服药知识(84.13%)和管理知识(83.33%)为主,77.78%的社区精防工作人员认为发放讲义能提高培训效果.不同年龄、学历、职称、从事精防工作时间和专兼职的精防工作人员在关于“培训必要性”的认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精防队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推动浙西地区精防工作.

    作者:刘江燕;万月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手外科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

    目的:评估舒适护理在手外科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舟山医院手外科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0例(82个断指)为舒适护理组,给予舒适护理措施,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手外科行断指再植术的40例患者(70个断指)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再植手术后断指的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的82个断指中,80个断指再植成功,断指再植成功率为97.5%,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61/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无患者出现感染、出血、血管危象、血管痉挛和血管吻合口栓塞并发症,而传统护理组有3例(7.5%)患者出现感染和出血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舒适护理组患者均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9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舒适护理组80个断指的功能恢复评分示:优秀(56个断指),良(16个断指),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16个断指为优秀,31个断指为良,优良率为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使断指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均达到舒适状态,有效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断指功能恢复.

    作者:袁斐斐;苗英;胡启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余杭区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余杭区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现状,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择余杭区健康人群作为检测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结果:余杭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48%,保护率61.90%.20~、3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50%、90.12%,保护率分别为55.00%、53.09%,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结论:余杭区麻疹抗体水平总体水平较高.20~、30~岁年龄组的成人是目前该区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积极开展成人麻疹类疫苗接种是当前麻疹防控的有效措施.

    作者:曹银兰;鹿凤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补偿机制研究——基于利润中心的视角

    在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中,依然存在着补偿机制不足的现状,这是导致人们医疗总费用并没有明显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亟需建立与创新一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该文提出了建立利润中心的方式以补偿公立医院在改革过程中损益的观点,以实现有效降低人们就医的医疗总费用,减轻就医者经济负担、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和实现公立医院改革的总目标.

    作者:俞双燕;黄凯;李坦英;孙汉;尚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吉林省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吉林省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和延吉市的864名流动儿童为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吉林省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9.7%,检出率较高的因子是学习焦虑(54.98%)、自责倾向(24.07%)、孤独症状(17.71%)、身体症状(16.90%);方差分析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分和因子在性别、年级和家庭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吉林省流动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孤独症状和身体症状4个因子上问题较多;性别、年级和家庭结构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作者:卓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杭州市余杭区初中一年级学生慢性病知信行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初中生慢性病知识知晓、态度、行为及需求现状,为该地区中学生慢性病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余杭区所有公办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共1 47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病知晓率为30.7%;想通过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只有65.8%;每周锻炼3天以上的占71.8%;34.3%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慢性病课程.结论:初中学生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低,意识淡薄,缺乏运动存在慢性病隐患,需引起重视.

    作者:张宝津;沈旭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信平台教育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教育对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MHD的中青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而微信干预组患者则利用微信平台接收健康教育知识;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运动锻炼、饮食控制、认知症状管理、与医生沟通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PF、RP、GH、EB、RWE、SF、Energ等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平台教育能提高中青年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董伯素;王艳萍;程盈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探索

    吉林医药学院自2006年起对千余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集中培训,毕业后能与多数学员长期联络合作,创建了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信息反馈体系及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网上培训,重回校园或医院见习、实习,安排老师、专家走进乡村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指导与培训.经过该校培训的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作者:王宇;梅继文;王宏伟;穆尚强;黄锐;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某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某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大一到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编制的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共20个项目,发放问卷280份,收回274份,有效问卷262份,有效回收率93.57%.采用Excel 2003和SPSS20.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父母感情、父亲文化程度、性格、自我认知、困难处理方式显示研究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意义.结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父母感情、性格是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父母感情.

    作者:郝峰;郑锴;王柳行;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绿色通道护理联合抢救案例分享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护理联合抢救案例分享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院内绿色通道常规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院内绿色通道联合抢救案例分享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89例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治疗的时间(催吐或洗胃、漂白土灌入、血液灌流、激素静脉输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首次催吐或洗胃时间和首次激素静脉输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15.7%,低于对照组的3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20.7±8.2)d,低予对照组的(29.4±1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分以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绿色通道护理联合抢救案例分享缩短了百草枯患者开始治疗的时间,降低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陈丽丽;吴显群;金倩倩;金盈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