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洁;杨素;石杨茹;潘益琳;潘疆疆;林晓骥
目的 探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医院收治的98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3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糖尿病足的感染进行预防及控制;对比分析干预后两组风险优先数(RPN)、患者感染糖尿病足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的隔离认识薄弱;未按规定对患者足部检查;隔离措施不及时;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家属发现患者皮肤破损或溃疡时未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诊治环境消毒不彻底;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以及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力度不足等共八项,分别针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RPN评分,并制定相应措施.经干预后八项风险因素的RPN评分均低于行动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感染率2.64%小于对照组的4.46%(P<0.05);试验组的治愈率100.00%大于对照组的95.45%(P<0.05).结论 行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防控效果优于普通治疗.
作者:郭秀婷;王笑青;张爱鸣;林怡梦;诸安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清洗换药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VSD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56.7%与有效率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26.7%;治疗组创伤面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高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常规的清洗换药治疗方法相比,VSD治疗效果更佳,应在骨科创伤感染治疗中得到推广.
作者:范卫星;韩飞;陈亮;刘骏;李战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头孢西丁预防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以降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方法 选择201 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肛肠外科手术临床路径于围术期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试验组在对照组预防切口措施基础上,再于术前、术后给予头孢西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分析比较两组术后一个月切口愈合、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试验组发生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1.67%,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4例,感染率6.67%,试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构成比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头孢西丁能有效预防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且不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肛肠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莹;金纯;诸葛林敏;傅凌雪;王奕英;赵蔚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进行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联合组联合rhG-GS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联合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中性粒细胞高于治疗前(P<0.05),PCT、CRP、IL-6低于治疗前(P<0.05),且以上指标水平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G-GSF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有助于快速改善炎症反应,缩短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郑洁;杨素;石杨茹;潘益琳;潘疆疆;林晓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家属探视模式对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为找到科学的人性化的探视方法做支撑,从而满足患者和家属的探视需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弹性探视制度;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组采取限制性探视制度;记录并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对ICU空气环境进行监测,分析空气中病原菌菌株分布,研究限制性探视模式对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有3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7.69%,对照组34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6.5%;研究组36例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102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2株占70.59%,对照组34例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99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2株占72.7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每次探视时间、每天探视人数能够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每天仪器表面消毒剂擦拭次数及每天动态空气消毒次数则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P<0.05).结论 和弹性探视制度相比,限制性探视制度未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为科学的人性化的探视方法.
作者:臧舒婷;芦良花;韩涵;王亚昌;张扬;胡明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效手段.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于医院骨科收治行骨科人工物体植入手术的患者2 668例,对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 668例骨科人工物体植入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植入物感染51例,感染率为1.91%;51例手术植入物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3株,检出率为84.31%,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占60.47%,革兰阳性菌17株占39.5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室条件、手术时机、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临床表现多样,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为常见病原菌,临床治疗时应重点关注危险因素.
作者:贾曼;金文姬;李娜;吕畅;王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诊断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心绞痛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各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以及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以及IgG水平的差异,分析IL-6、CRP、Fg与心绞痛危险评分的关系,分析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与IL-6、CRP、Fg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IL-6、CRP及Fg水平高于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患者随着危险分数的升高,IL-6、CRP及Fg水平也呈上升的趋势(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心绞痛组肺炎衣原体特异抗体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IgG阳性患者IL-6及CRP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阳性与IL-6、CRP及Fg呈正相关关系(r=0.441,0.472,0.39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升高,并且IgG与炎性指标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推断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海燕;毛静飞;吴常裕;俞晓军;俞怡;沈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Hp感染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胃病患者104例,统计分析不同类型胃病患者的Hp感染率、上皮细胞凋亡率及IFN-γ、IL-4蛋白表达情况,按照是否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阴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上皮细胞凋亡率、IFN-γ、IL-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胃炎患者Hp阳性率高为92.86%,胃溃疡患者为75.76%,胃癌患者低为82.76% (P <0.05);胃炎、胃癌患者的IFN-γ蛋白表达高于胃溃疡患者,胃癌患者高于胃炎患者(P<0.05);胃溃疡患者的IL-4蛋白表达高于胃炎和胃癌患者,胃炎患者高于胃癌患者(P<0.05);Hp阳性组患者上皮细胞凋亡率、IFN-γ蛋白表达高于阴性组,IL-4蛋白表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Hp感染增加了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为胃肿瘤的发生提供了细胞增殖、凋亡异常的基础,其凋亡与促进IFN-γ蛋白表达和抑制IL-4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周婵萍;张普;孔丽敏;周伶俐;林立本;罗晓智;李向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应用抗菌药物、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等情况予以全面深入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5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28例,感染率为18.67%;28例妇科肿瘤手术泌尿系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3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4株占70.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应用抗菌药物及留置导尿管是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50%.结论 应注意引起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分布为主,临床上应根据具体耐药情况科学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郑芝;李小萍;淮丽;金小青;赵宇;胡越;王丽芳;姚招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信公众号管理手术室辅助人员手卫生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2月于医院同一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58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14年9月-2015年10月为对照组284例,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为试验组301例;对照组手术时手术室辅助人员使用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手术时手术室辅助人员使用微信公众号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辅助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不同手术时间段手术室中细菌数、两组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平均住院日比较.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辅助人员洗手的执行率为93.56%,高于对照组手术时辅助人员的洗手执行率68.91% (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室空气中菌落数均比对照组低(P<).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率为1.33%、平均住院日(7.42±2.36)d,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率6.34%、平均住院日(8.94±2.98)d.结论 应用微信公众号管理手术室辅助人员手卫生,可以增加辅助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减少手术室细菌数,从而降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和住院时间.
作者:钟奕;张军花;卜文君;郑莉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及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期间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分析两组在术前与苏醒期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与苏醒期的HR、MAP、SpO2、SBP、DBP指标水平有差异(P<0.05),且试验组苏醒期的HR、MAP、Sp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麻苏醒期,试验组躁动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的31.67%(P<0.05);术后试验组的TNF-α、CRP与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率为8.23%,低于对照组的23.33% (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率及改善脉搏指标水平,同时可以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并改善预后,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余建英;张明晓;王充;邵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开胸术后合并胸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开胸手术的6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患者术后胸腔感染的发生率,对发生胸腔感染患者的引流液体或胸水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对与开胸手术合并胸腔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16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发生术后胸腔感染,感染率为13.0%,在感染患者的标本共检出病原菌8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2株占65.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胸手术合并胸腔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前肺功能、术后创口污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开胸手术合并胸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均具有一定的特征,临床医生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和密切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选取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减少病原菌耐药的目的.
作者:董淑敏;邵仲凡;戴建华;陈光辉;孙海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手术室行耳鼻喉手术的423例患者,根据强化消毒隔离实施前后分组,在2016年1月-2016年6月为实施前组共205例、2016年7月-2016年12月为实施后组共218例,实施前组实施常规消毒措施,实施后组实施前后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观察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手术室内病原菌菌落数量、感染病原菌的种类.结果 实施前组感染率为18.05%,实施后组感染率为9.63%(P<0.05);两组患者均以手术部位感染为主;实施前组术前、手术开始10 min、手术结束时病原菌菌落数均高于实施后组(P<0.05);实施前组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25株,实施后组检出病原菌16株.结论 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可降低手术室内细菌数量,有助于降低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将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实施,以降低各科室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作者:张贵;袁泉良;邵静;赵静;代密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抗菌肽(GBB)替代传统抗菌剂,制备新型湿性抑菌水凝胶敷料.方法 将聚丙烯酸钠固定于无纺布上作为抑菌敷料的基底,并用涂抹方式在基底表面吸附上0.004 mg/cm2~1.00 mg/cm2不同浓度的抗菌肽.参照标准YY/T0471.1-2004中的方法测定敷料的吸水率、含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率;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0952黏附力测定第一法,测定初粘力表征材料理化性能;同时采用接触法及抑菌圈法检测敷料抑菌性,评价抑菌敷料抑菌作用大小,并与商业化含银敷料抑菌率进行比较;用噻唑蓝(MTT)法评估检测材料有无明显细胞毒性.结果 敷料吸水率平均值可达404.59%,含水率平均值可达80.09%,水蒸气透过率平均值可达1476.67 g/m2/24 h,能黏附大钢球质量10.10 g,敷料表面GBB含0.20 mg/cm2,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率为100%,MTT法检测材料无明显毒性.结论 材料基本满足湿性抑菌水凝胶敷料要求,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故有望作为抗感染的创面敷料.
作者:刘川生;陆佳俊;凌建群;余海;顾卓敏;赵玲;张谷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医院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用药现状和趋势,旨在为头孢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医院药学部药品库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13年6月-2016年5月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销售数量、销售金额、构成比以及用药频度(DDDs)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各年度头孢类抗菌药物中常用药品销售金额中首位为头孢硫脒注射液,三个年度头孢硫脒注射液销售金额分别为4287394.4、6917626.9、4584950.4万元,其分别占35.1%、45.4%和31.6%;头孢硫脒注射液销售数量以及比例均处于首位,头孢硫脒、头孢唑林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排序均靠前;2013年6月-2016年5月各年度中头孢硫脒注射液B/A(销售金额排序序号B/DDDs排序序号A)均为1(1/1,1/1,1/1),2014年5月-2016年5月头孢替安、头孢哌酮舒巴坦B/A比值接近1(6/6,4/3)、(2/2,3/2).结论 医院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和规范化,然而个别品种依然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以便促进临床用药有效、经济和合理.
作者:戴丽;施国农;夏立义;丁坚明;李玉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切开挂线联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对肛周脓肿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及病原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感染患者7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联合切开挂线治疗,观察分析病原菌、血浆内毒素、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病原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68.57% (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11.43% (P<0.05).结论 对肛周脓肿感染患者,切开挂线联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改善肛周病原菌数量,防止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志鹏;宋寿安;姜叶舟;潘雷;王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分析121例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多种耐药菌耐药性情况,以期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及感染的后期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患者489例,对其中121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取其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术后感染多种耐药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489例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患者中121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4.74%;传统开放性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率高,感染率为40.32%;121例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12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4株占73.44%;128株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72株,占56.2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结论 为减少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后切口感染率,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郭姝馨;苏晓萍;张燕美;施美珍;蔡翠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住院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住院骨折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两组,于2013年6月-2014年11月接受治疗的87例住院骨折患者为常规组,于2015年12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81例住院骨折患者为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干预方法,试验组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为患者建立集束化干预策略;统计两组患者感染率,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分析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依从性、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结果 常规组感染19例感染率为21.83%,高于试验组感染9例感染率为11.11%(P<0.05);28例感染患者分离出16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41株占83.93%;试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操作规范程度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利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所做出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对住院骨折患者的肺部感染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通过科学决策制定较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医护人员治疗操作规范程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终达到降低住院骨折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的目的.
作者:吴洪霞;赵君静;李欣欣;王光敏;李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分离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变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耐药率、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送检标本1 316份,收集分离的各类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信息,回顾性分析这些病原菌的分布变迁及耐药率的变化.结果 1 316份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46株,以痰液标本为主,共495株占58.5%;菌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89株占57.8%;革兰阴性菌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呈下降趋势,真菌波动不明显;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较高的敏感;革兰阴性菌总体耐药率升高,尤其是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逐年升高,甚至超过90.00%.结论 医院分离自NICU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逐年升高趋势;病原菌的耐药率变化依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利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帮助有效及时地控制感染.
作者:王秀英;张军;刘磊;冀蓁;陈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菌群构成及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点,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哈尔滨市12家三级医院(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2016年全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细菌的送检标本5 620份;送检标本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及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比较分析四个季度的差异性.结果 2016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6 8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 961株占74.4%,革兰阳性菌6 190株占23.1%,真菌673株占2.5%;其中第一季度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5);全年共检出多药耐药菌4 009株,其中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 414株占35.27%、分离率55.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11株占20.23%、分离率25.86%.结论 2016年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第一季度肺炎克雷伯菌的构成比高于其他季度,全年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高.
作者:尹光昕;曹子晶;舒东娇;张丽娜;王颖;刘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