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5株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黄娥;范文;段六生;雷鸿斌;易光明

关键词:胆道感染, 病原菌, 构成比,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胆汁培养与菌种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按K-B法进行.结果 胆汁标本细菌阳性分离率为60.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9.0%;革兰阳性球菌占31.0%;药敏试验表明,除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以外,155株病原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显示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应按照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容皮肤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防范策略

    目的 预防美容皮肤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分析目前美容皮肤科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防范.结果 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美容皮肤科内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采取可靠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防范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对于所有美容皮肤科患者,都应该采用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感染,医务人员在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因素后,应大限度地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作者:李建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供应室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为了改变供应室原始的手工管理模式,我们借鉴了电子物流的管理方法,开发了供应室管理系统软件,并针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开发商取得联系,不断改进,使供应室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扩展到适应医院感染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要求.1 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1.1 供应室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 统计全院使用物品的种类、产地、库存量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录入完善电脑字典;结合供应室物品的入库、申领、回收、灭菌、发放的运转流程,设置了日常业务处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查询系统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等;软件的设计侧重人性化,尽量简便操作界面.

    作者:柴剑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点监督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有效的手术预防用药管理办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2010年1-12月通过增加用药环节问责点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干预效果.结果 1年中Ⅰ类切口手术共2532例,正确用药时机比例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升高,12月份与1月份相比,由10.71%升至55.86% (P<0.01),正确用药品种比例和用药时间虽也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点监督有助于改善手术预防用药,尤其是改善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但预防用药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谭晓风;王春莉;王卫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推拿科牵引床病原菌的监测

    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手段.患者牵引时平卧于牵引床上并用牵引带固定与腰腹部,用电脑控制面板调节好牵引重量后开始牵引.我科有6台牵引床,平均每日有<30例做该项治疗,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对牵引床进行病原菌的监测与消毒对切断传染源非常重要.

    作者:黄学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405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分布与耐药研究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can AS-4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同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阳性198株,阳性率为48.89%;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所测抗菌药物显著高于产ESBLs阴性菌,并且出现5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医院产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存在相当比例,ESBLs阳性菌的耐药率远较阴性菌更加严重,应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寿叶女;陈建江;单平囡;甄国东;娄晓寅;鲁玲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医院收治的30例产褥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30%,阴道分娩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产褥感染的发生与分娩方式不相关;产褥感染主要与妊娠、分娩的并发症相关,有妊娠并发症患者产褥感染率为1.04%,明显高于无妊娠并发症的0.05%(x2=51.6292,P<0.01),可能是由于妊娠并发症致机体的免疫及防御功能下降而致病.结论 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及时治疗妊娠相关并发症,是降低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邹杰;高志英;卢彦平;孙婷婷;熊丽华;李亚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药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数据,评价监测与干预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监测与时时干预,利用x2检验比较2009年及2010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分离率、医院获得性MRSA(HA- MRSA)的构成比及在ICU分布.结果 2009年共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165株,检出MRSA75株,检出率为45.5%,其中HA-MRSA为53株,占70.7%;2010年共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228株,检出MRSA 61株,检出率为26.8%,其中HA-MRSA为33株,占54.1%;两年的MRSA检出率及HA MRSA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4.792,P<0.01;x2=3.972,P<0.05).结论 监测和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作者:张明霞;许铮;周惠琴;余勇;吴永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置换术后季也蒙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旦发生感染,终导致手术失败,有的被迫移除假体,甚至要做膝上截肢,给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造成很大的负担.但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的早期深部感染,如处理及时,一般预后较好.现将某院骨科成功治疗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季也蒙假丝酵母菌感染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莎;薛菊兰;艾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7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327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56.27%,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占18.96%,泌尿道、皮肤切口、血液感染分别占8.87%、5.20%、4.89%;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年龄、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抗肿瘤治疗、恶性肿瘤、腹腔穿刺引流、使用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白细胞数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住院时间、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恶性肿瘤、白细胞数和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的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显著关联.结论 医院感染与患者高龄、住院时间长等多因素有关,必须加强对易感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熊杰;白生华;汪璐;朱冰;邹自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肠球菌属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肠球菌标本的来源分布与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法 选取2009年感染患者的肠球菌属分离株,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粪肠球菌检出20株,占57.1%,屎肠球菌共分离到15株,占42.9%;21株多药耐药肠球菌中,阳性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Ⅰ、ermB、tetM分别检出19、11、11、19、10株,检出率分别为90.5%、52.4%、52.4%、90.5%、47.6%.结论 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多药耐药严重;携带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菌株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姝;莫非;黄志卓;渠巍;梁璐;夏曙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利福平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利福平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州市6所医院共47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5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该组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3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结论 携带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3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是该组菌对利福平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马兆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吸痰环节致感染的控制

    机械通气是现代呼吸支持技术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VAP).因此,做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是控制VAP流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1 VAP发生的原因1.1 内源性感染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胃-肺感染途径和体位的影响易致VAP.1.2 外源性感染 接触吸入性传播、侵入性检查与呼吸机环路的污染导致VAP.

    作者:田玮;田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老年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结果 老年肺炎患者分离的158株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1.0%、25.9%、20.9%、12.0%;以上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也产生了耐药性,耐药率为14.3%、18.4%.结论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杨金平;陶宏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PAE分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依据CLSI新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167株PAE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居首位,占68.2%,在泌尿道标本居第2位,占12.6%;药敏结果表明,PA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耐药性,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30.5%,PAE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3.8%.结论 应重视PAE耐药性的监测工作,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PAE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刘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膝关节液中产气巴斯德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产气巴斯德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 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l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分离的1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应用头孢硝噻吩(Ncf)试验检测其β-内酰胺酶(BLs),多底物纸片法分类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PhoenixTMl00细菌鉴定仪鉴定该菌为产气巴斯德菌,可信度(ID)为94.0%;对氨曲南、头孢他啶耐药,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多黏菌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BLs的分类检测中,氨曲南为6 mm,耐药,与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均无协同及拮抗,头孢他啶为10 mm,耐药,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及头孢噻肟均为14 mm,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为16 mm,头孢西丁为28 mm,均敏感.结论 该产气巴斯德菌临床分离株仅对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耐药性较低),其机制为产BLs,耐药表型及克拉维酸协同试验阳性,推测为产某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作者:梅海燕;明德松;朱焱;谢尊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及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制定相关的医院感染干预对策.方法 细菌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新版本.结果 712株革兰阳性球菌中分离率居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各占40.6%、31.9%、10.9%;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对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0%敏感;MRSA检出率为60.9%,MRCNS检出率为61.2%.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力度,遏制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的不良趋势.

    作者:鲁艳;李从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CU下呼吸道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ICU下呼吸道感染者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ICU下呼吸道感染者1562份合格痰标本中培养的515株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 51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25株,占63.1%,革兰阳性菌156株,占30.3%,真菌34株,占6.6%;革兰阴性菌中,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18.6%、13.4%、7.0%、6.8%;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l6.1%;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耐药结果显示,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多药耐药严重.结论 医院ICU的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部分病原菌呈现高耐药和多药耐药的特点,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作者:王福兰;李福玲;王桂荣;刘素娟;孙瑞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科患者输血与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输血对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试验方法,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患者的输血量、输入血的性质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选择200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17例,其中未输血组251例,输异体血187例,输自体血79例;对3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未输血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39%,输异体血组医院感染率为9.63%,输自体血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80%,不同输血方式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输异体血组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两组,未输血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与输自体血患者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异体血量各组之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自体血量各组之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自体血患者与输异体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输血成分及输血量等有关;在保证患者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输注自体血.

    作者:张楠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55株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胆汁培养与菌种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按K-B法进行.结果 胆汁标本细菌阳性分离率为60.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9.0%;革兰阳性球菌占31.0%;药敏试验表明,除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以外,155株病原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显示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应按照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

    作者:黄娥;范文;段六生;雷鸿斌;易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与变异情况.方法 收集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30株,先用改良三维试验同时检测头孢菌素酶(AmpC)、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3类β-内酰胺酶活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24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 3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TEM、ADC、OXA-23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60.0%、80.0%,30号株ADC基因为新亚型;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ADC、OXA-23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作者:姜如金;朱健铭;吴康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