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ohnarin2010年度报告:0~14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杨青;陈晓;孔海深;张伟丽;魏泽庆;沈萍;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

关键词: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儿童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2010年<14岁儿童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 59所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成员单位对<14岁儿童临床分离的细菌常规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自动化细菌鉴定系统测定细菌的耐药性,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并采用WH0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11 490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4%,革兰阳性菌占41.6%;前6位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6.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8%,肺炎克雷伯菌占11.7%,表皮葡萄球菌占7.0%,铜绿假单胞菌占6.9%,肺炎链球菌占6.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比例分别为24.4%、77.6%,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非脑脊液标本中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检出率为11.0%,β-溶血链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均高度敏感,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70.0%;仅检出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1株和屎肠球菌2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9.9%、64.9%,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3.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12.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20.0%,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6%、13.3%,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4.0%;流感嗜血菌、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43.8%、72.7%.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感染呈上升趋势,应警惕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增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2例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应用米卡芬净,剂量100~150mg/d静脉滴注,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68.2%,临床诊断病例有效率为68.7%,拟诊病例有效率为66.7%;2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米卡芬净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温景芸;魏丽;林曲;董敏;马小琨;陈展洪;李星;吴祥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目的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08年医院制定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结果 2008- 2010年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论 领导重视,各部门互相配合,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严格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传播,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杨国存;徐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在护理操作中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近年来医院感染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医护操作过程中,怎样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要求每一名护理人员认真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1)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使用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液体须注明时间,>2h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24 h不得使用.(2)医护人员严格掌握消毒灭菌知识,对诊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应达到以下要求: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物品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作者:邢颖娜;黄颖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危重患者留置导管管理及感染的预防

    目的 考察使用管道观察表预防有多管道危重患者发生管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3月109例置入多种管道危重患者,应用管道观察表,实施多种特殊管道护理,及时进行检查与维护,预防医院管道感染.结果 109例危重多管道患者在使用特殊管道观察表后,对要定期更换的特殊管道时间一目了然,无1例因护理不到位而并发管道感染.结论 应用特殊管道观察表能加强危重患者多管道的管理,预防管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贻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嘉兴地区支原体属感染率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嘉兴地区支原体属感染率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嘉兴地区1869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鉴定,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 支原体属感染总阳性率为38.5%,其中单纯Uu感染占89.6%、单纯Mh感染占1.1%、Uu+ Mh混合感染占9.3%,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感染率为43.2%,男性为28.5%;药敏结果显示,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那霉素99.2%、交沙霉素97.9%、多西环素95.4%、四环素93.8%、克拉霉素79.7%、阿奇霉素65.3%、红霉素62.2%、氧氟沙星9.0%及环丙沙星3.9%.结论 嘉兴地区支原体属感染以Uu为主,且女性高于男性,定期总结和分析病原菌及其药敏监测资料并及时向临床反馈,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国蓉;吴晓燕;倪侃翔;陈松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层血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

    医院血库为患者提供血液,也接收患者的血液标本和进行末梢采血定型,血液标本有的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体,属于生物危险品.我院血库虽然对医院感染极为重视,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为有效预防医院血库感染的发生,对血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1 危险因素1.1标本传染性 血液标本有的含有强传染性或多药耐药性的病原体,可以直接或通过手污染周围环境,从消化道、伤口、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致病.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CU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及干预效果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医院痰标本分离的908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定,并针对多药耐药性进行干预.结果 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比2008年增加,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耐药率>90.0%,2010年通过干预措施后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比2009年有延缓趋势,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耐药率<75.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呈多药耐药性,应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加强口腔护理和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炜;屠传建;金玲玲;罗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62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前瞻性调查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18个临床科室1620份住院病历按照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前瞻性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620例住院患者中,1268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其中单一用药占46.5%、二联占44.0%、三联占3.7%、≥四联占5.8%;抗菌药物使用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胸外科、普外一、儿科、呼吸科、五官科;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指征过宽,围术期使用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低.结论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并不规范,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现状,前瞻性调查分析能及时发现各种不合理使用现象,可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小明;李红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7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327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56.27%,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占18.96%,泌尿道、皮肤切口、血液感染分别占8.87%、5.20%、4.89%;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年龄、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抗肿瘤治疗、恶性肿瘤、腹腔穿刺引流、使用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白细胞数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住院时间、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恶性肿瘤、白细胞数和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的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显著关联.结论 医院感染与患者高龄、住院时间长等多因素有关,必须加强对易感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熊杰;白生华;汪璐;朱冰;邹自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酶清洗液在医院的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多酶清洗液在医院的合理应用.方法 带有有机物残留医疗器械在清洗消毒前使用合适浓度的多酶洗液浸泡,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残留.结果 多酶清洗液可以有效的去除有机物残留,保证了清洗和消毒效果.结论 多酶清洗液可以温和性的去除医疗器械上的有机物残留,不但有效地防止了医疗器械的生锈老化,提高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医院成本,而且保证了消毒效果,防止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工作质量及效率.

    作者:邢启德;邓永强;孙心宁;王晓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强医学生医院感染管理

    目前,医院感染管理临床带教工作尚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带教管理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已迫在眉睫,有效对实习生进行管理不仅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将产生较大影响,也使他们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得力助手.

    作者:任莲花;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膝关节液中产气巴斯德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产气巴斯德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 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l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分离的1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应用头孢硝噻吩(Ncf)试验检测其β-内酰胺酶(BLs),多底物纸片法分类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PhoenixTMl00细菌鉴定仪鉴定该菌为产气巴斯德菌,可信度(ID)为94.0%;对氨曲南、头孢他啶耐药,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多黏菌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BLs的分类检测中,氨曲南为6 mm,耐药,与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均无协同及拮抗,头孢他啶为10 mm,耐药,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及头孢噻肟均为14 mm,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为16 mm,头孢西丁为28 mm,均敏感.结论 该产气巴斯德菌临床分离株仅对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耐药性较低),其机制为产BLs,耐药表型及克拉维酸协同试验阳性,推测为产某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作者:梅海燕;明德松;朱焱;谢尊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56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按收治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针对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24%、10.75%,干预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加强对侵入性操作和消毒隔离的管理控制,对于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卫兵;周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55株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胆汁培养与菌种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按K-B法进行.结果 胆汁标本细菌阳性分离率为60.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9.0%;革兰阳性球菌占31.0%;药敏试验表明,除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以外,155株病原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显示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应按照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

    作者:黄娥;范文;段六生;雷鸿斌;易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 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接受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中,5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2.25%;VAP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占61.9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各占25.40%、12.70%,革兰阴性菌中,占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占23.81%、16.67%、7.14%,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87%;革兰阴性菌存在严重耐药性,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 VAP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存在明显的耐药现象,应加强VAP预防控制细则实施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慧宁;王鲜平;张娜;吕岩;高敏;杨玉兰;吕晓丽;李爱玲;曹安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Mohnarin2010年度报告:ICU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我国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数据中明确标明ICU来源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ICU共分离到病原菌14 712株(按患者首次分离株进行统计),其中革兰阴性菌10 864株占73.8%,革兰阳性菌3848株占26.2%,前5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3185株占21.6%、铜绿假单胞菌1802株占12.2%、肺炎克雷伯菌1543株占10.5%、金黄色葡萄球菌1519株占10.3%、大肠埃希菌1390株占9.4%;标本主要来源于痰、血和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9.4%、73.9%和91.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0.8%和4.9%对万古霉素耐药,0.8%和2.3%对替考拉宁耐药,0.5%和0.9%对利奈唑胺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比率分别为68.5%和79.0%;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80.0%.结论 我国ICU来源细菌以非发酵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细菌的耐药状况进一步恶化,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沈萍;魏泽庆;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和减少SMA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患者130例,其中发生SMA医院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一时期同一病区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SM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医院感染SMA的发生率为6.15%;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提示,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恶性肿瘤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恶性肿瘤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年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恶性肿瘤为医院感染SMA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宋晓玉;张莉;叶波;李力;全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属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属的菌种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属培养和药敏试验,支原体属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lasma IST2支原体检测与药敏试剂盒.结果 2431例女性患者中,支原体属检测阳性率为51.0%;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率高,占80.8%,人支原体(Mh)感染占1.7%,Uu和Mh混合感染率占1 7.5%;支原体属耐药率高的是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低的是普那霉素、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高,应加以重点预防控制.

    作者:叶湘;张真;王群兴;彭传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美容皮肤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防范策略

    目的 预防美容皮肤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分析目前美容皮肤科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防范.结果 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美容皮肤科内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采取可靠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防范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对于所有美容皮肤科患者,都应该采用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感染,医务人员在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因素后,应大限度地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作者:李建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科患者输血与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输血对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试验方法,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患者的输血量、输入血的性质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选择200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17例,其中未输血组251例,输异体血187例,输自体血79例;对3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未输血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39%,输异体血组医院感染率为9.63%,输自体血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80%,不同输血方式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输异体血组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两组,未输血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与输自体血患者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异体血量各组之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自体血量各组之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自体血患者与输异体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输血成分及输血量等有关;在保证患者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输注自体血.

    作者:张楠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