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7例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临床分析

刘辉;刘晓红;刘芳芳;王金锁

关键词:烧伤患者, 创面感染, 分析
摘要: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通常发生于烧伤48 h以后,是烧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我院目标性监测烧伤患者,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1.3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全面地查阅2007年1月-2010年1月全部烧伤患者病历,结合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及监控措施效果评价记录资料,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情况进行统计总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实施消毒供应中心(CSSD)行业标准情况,为贵州省卫生行政部门加强CSSD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医院CSSD行业标准,设计调查表对贵州省各级医疗机构CSSD、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20所医院,集中管理模式的医院仅7所,51.0%的消毒员不具备资质,88.0%医院的手术器械在手术室清洗,仅6.0%医院的临床医疗器械由CSSD、消毒供应室完成,使用外来器械的医院仅18.0%由CSSD、消毒供应室全程清洗灭菌,有非手触式洗手设施的医院仅15所,有65所医院具备独立的敷料打包间,15所医院有带光源放大镜,7所医院有全自动清洗机,59.0%的医院对待灭菌包进行清洗质量检查,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生物学监测39所.结论 贵州省CSSD、消毒供应室管理滞后,建筑设施不合理,设备不足,器械清洗不规范,监测力度不够,需要加强管理,增加投入,规范培训,持续整改.

    作者:徐艳;牟霞;王萍;杨怀;龚廉坚;陈京;杨锦玲;郑金鼎;石春怀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004-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与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变迁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常见的2种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结果 2004-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75%、39.87%、49.69%、45.46%、37.25%、32.49%;2009年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30.00%,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40.00%;不动杆菌属的分离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已非常严重.结论 注重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迁的抗菌药物压力和减少该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有效防止该菌耐药率增高产生的关键.

    作者:冉素平;张洪姣;王惠;易勇;李东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7832例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及分布,为预防治疗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被检者的标本用ELISA初筛,阳性者再用TPPA确诊.结果 27 832份血清标本中,经TPPA检测阳性900份,阳性率3.23%;不同性别患者梅毒血清学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组感染率高,为5.6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1,P<0.01);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在各科室分布不均衡,分布于各个临床科室,内科系统高居首位,感染率为4.44%,其次为普外科,感染率为3.82%.结论 目前住院患者中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其检测梅毒抗体很有必要.

    作者:叶振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妇产科门诊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为了充分发挥消毒供应中心的职能,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卫生资源,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笔者从2005年6月开始将妇产科门诊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感染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环境布局 符合规范要求的消毒供应中心环境是工作质量和职业防护安全的基本保证.根据专业流程的要求,对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采用十万级净化空气,气压呈由高到低的气流分布,三区有实际物理屏障,流程合理并严格执行由污到洁的流水作业方式.

    作者:梁云连;周小花;周群玉;杨素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Taqman实时定量PCR检测产毒艰难梭菌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以毒素基因A/B为靶基因的产毒艰难梭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设计艰难梭菌毒素A/B基因的特异引物及探针,建立标准产毒菌株DNA(ng)含量与Ct值的标准曲线.结果 该方法仅对产毒艰难梭菌进行特异性扩增,11种其他常见的致病菌及非产毒艰难梭菌均不能扩增; tcdA和tcdB基因扩增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75、0.9984,检测低限均为2.5×10-3ng.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等优点,可用于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的定量检测.

    作者:吴琳;王毅谦;邵景东;吴福平;傅春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限制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限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对ICU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入住ICU的所有可疑或确诊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研究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1-12月)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不限制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第二阶段(2009年1-12月)限制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尽可能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两阶段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不受限制;比较两阶段细菌耐药性的变化,了解限制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结果 第二阶段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明显降低,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由第一阶段的69.2%、76.9%、90.2%、91.3%降至第二阶段的49.6%、61.6%、69.3%、79.2%(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由93.1%降至80.0%(P=0.043).结论 在ICU限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能降低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同时能降低MRSA的检出率.

    作者:邵俊;郑瑞强;卢年芳;林华;陈齐红;於江泉;窦英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4011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参照CLSI 2008年版判定.结果 临床分离病原菌401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47株,占36.1%,革兰阴性菌2340株,占58.3%,真菌224株,占5.6%;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6.1%和62.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7.1%和45.9%;分离出7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11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4%和2.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敏感性检出率高,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高.结论 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但首次发现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

    作者:刘莉;马燕军;李桂侠;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Mohnarin2010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

    目的 掌握全国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法 方法监测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国59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细菌敏感性测定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测定方法,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按照监测方案,59所医院共获得131 668株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结果,其中革兰阳性菌39 506株,占30.0%,包括24 672株葡萄球菌属、9942株肠球菌属及4439株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92 162株,占70.0%,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不动杆菌属分别为22 955、16 167株及15 50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4%、68.3%,较2008年 度有所减少;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89.4%;肠杆菌属细菌对大多数被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50.0%,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67.6%,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5.0%;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6.8%~56.5%,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一步增加.结论 全国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且耐药率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等十分普遍,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

    作者:肖永红;沈萍;魏泽庆;陈云波;孔海深;杨青;张伟丽;陈晓;李兰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压力蒸汽灭菌器湿包形成原因

    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首选的灭菌方法,具有控制方便、效果可靠、费用经济等优点.但压力蒸汽灭菌属湿热灭菌,灭菌过程中有一定量的冷凝水产生,偶尔灭菌后会发现有湿包现象,不能保证灭菌质量,就要重新处理.为了保证压力蒸汽灭菌物品的质量,经排查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原因与措施:(1)蒸汽含水量高,进气管道内残留有冷凝水,灭菌程序运行时,被压入锅内,导致进气口处多个灭菌包潮湿.经过干燥程序,有的灭菌包外包布潮湿,被消毒员及时检出;有的灭菌包外包布干燥,发往临床使用,打开后发现内部潮湿不能使用,使我们的工作非常被动.请工程师进行检查处理,在进气口处加入滤网,延缓进气速度;与蒸汽房沟通,取得他们的合作,降低蒸汽内水分.经过处理,潮包现象消失.(2)排气管道不通畅,滤网清洁不及时,蒸汽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湿包现象发生.经清洁滤网,湿包现象改善.(3)错误的装载,是导致湿包的又一主要原因.消毒员不重视正确装载,灭菌器内灭菌包摆放过于拥挤,影响蒸汽流通;敷料包、器械包混放,甚至金属灭菌盒、储槽放在敷料包的上面及物品包碰到消毒锅内壁,蒸汽遇到器械、消毒锅内壁形成冷凝水,滴落在敷料包上,导致湿包发生,使灭菌失败.

    作者:汪荣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农村糖尿病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糖尿病(DM)患者并发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制定农村糖尿病综合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10月-2010年9月体检的705例DM患者发生过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有103例患者发生136例次感染,感染率为14.6%,例次感染率19.3%,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和和皮肤黏膜;共分离病原菌144株,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7.6%,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占29.2%和13.2%;高龄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较长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存在其他合并症等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建立农村社区糖尿病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和随访;开展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社区责任医师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诊断和救治的技术水平等综合措施干预,是减少DM患者并发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夏建娥;钱岸锋;钱小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Mohnarin2010年报告:西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目的 了解2010年西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构成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西北10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17 101株,革兰阳性菌占29.4%,革兰阴性菌占70.6%;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6.5%和77.4%,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2%、0.4%;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6%、0,无利奈唑胺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分别为74.0%和46.2%,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高度敏感,敏感率97.5%~100.0%: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41.4%和45.9%,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者的耐药率为26.0%和22.5%;米诺环素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为97.2%.结论 西北地区医疗机构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 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陈晓;杨青;张伟丽;孔海深;陈云波;魏泽庆;沈萍;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PDRAB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PDRAB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61例PDRAB医院感染患者,感染多发生于入院后1~3周,感染类型以肺部感染为主,占70.5%,其次为创面及血液感染,分别占16.4%、6.6%;单因素分析显示,PD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气管切开(OR=31.0)、呼吸机通气(OR=31.0)、气管插管(OR=16.5)、人住ICU(OR=11.3)、其他插管(()R=2.3)及输氧(OR=2.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出PDRAB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气管切开和呼吸机通气.结论 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减少或规避侵入性诊疗操作,是有效预防和控制PDRAB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郭毅;王倩;焦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妇科检查床细菌污染与对策

    检查床是妇科患者检查治疗中常用的医疗设备,因其患者多,使用频率高,消毒隔离工作常被忽视,为了解妇科检查床细菌污染状况,对使用中的检查床进行了消毒前、消毒后的微生物监测,为有效控制医源性交叉感染,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随机采集住院部、门诊使用中的妇科检查床8张,分别进行消毒前、消毒后采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在检查床脚踏架、扶手、床垫部位进行往返涂擦,以无菌操作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试管中,立即送检.

    作者:黄成凤;姜菲;张爱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组(CSII组)38例,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MSII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感染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II组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均低于MSI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感染控制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安全有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锦欢;孙鹏飞;覃灿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检测技术及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病原体中,真菌占18.0%~26.0%,多数医院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是近几年增幅大的病原体[1].在致病的医院感染真菌中,尤以假丝酵母菌属中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常见[2].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机体后可侵犯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危害性大、病死率高,如果能做到早期准确诊断,并及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就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3].目前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但这些方法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需要一些新的方法辅助早期诊断[4].当前针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治疗尚无统一的规范,传统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逐渐增加,新的治疗方法开始出现[51.笔者对近年来医院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检测技术、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怀;苑天红;刘玉江;郑金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耳鼻咽喉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与分析耳鼻咽喉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0-11月耳鼻咽喉门诊处方592张,对使用抗菌药物的352张处方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耳鼻咽喉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4%;用药不合理处方282张,不合理率为80.1%,其中无指征用药130张,占46.1%,改变用药途径98张,占34.8%,用药指征不强54张,占19.1%.结论 耳鼻咽喉门诊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严重;抗菌药物的使用亟待卫生行政立法并制定专科用药细则指南,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合理化.

    作者:叶高峰;单庆顺;焦玉冰;张宇哲;王向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供应室是医院传染物品回收处理的集中点,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和传播的关键科室.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难免受伤,因此,加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1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 生物性危害 对接触带有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各类器械,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和清点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尖锐的器械损伤而被传染.1.2化学性危害各种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对供应室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消毒液60%过氧化氢溅到皮肤上,可灼伤皮肤,暴露在空气中易引起头痛,皮肤发痒,胸闷气短.60%过氧化氧残留在物品上的气体,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作者:程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N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目的 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N1CU的2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器械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并与国际数据加以对比.结果 NICU患者的例次感染率为21.76%,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6.60%,根据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的患者日感染率为4.30‰;呼吸机、留置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率分别为15.12%、80.40%和33.81%,而相关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3.44‰、2.20‰和0.结论 NICU有其特有的危险因素,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远高于国外水平,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干预措施.

    作者:李海英;李淑娟;胡文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手术室外来器械的管理

    我院根据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完善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自2010年1-12月对外来器械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现介绍如下.1 目前我院外来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1.1 外来器械清洗质量难以保证几乎所有器械公司均存在同一器械先后在>2所医院使用,由于时间紧急,外来器械代理商对器械清洗流程不了解,常出现重灭菌轻洗涤现象,可能出现器械未清洗或清洗不彻底,而直接进入灭菌状态.1.2有多个厂家的外来器械在手术室内使用 同一日内多台骨科手术,有多个外来器械在手术室内使用,且数量较多,植入物及工具亦不同,容易混淆;骨科医师因工作繁忙与外来器械代理商沟通不到位,造成外来器械迟送或未送等,影响选择佳消毒灭菌方法的时机,延误手术进行时间,有伤口感染的安全隐患存在.

    作者:尹立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自2010年6月以来,我科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成立CQI小组,CQI小组由病区护士长任组长,科室14名护士为组员,收集分析本科护士在治疗护理中对手卫生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观察改进效果.1存在问题及原因1.1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手卫生知识是手卫生行为的基础,由于受传统惯性工作理念的影响,且日常工作繁忙,大部分护士每天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对院感控制意识不强,对医务人员的手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认识不足.

    作者:徐建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