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相升;宁乐平;彭少华
目的 探讨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信息化管理,对产品的质量跟踪及性能等方面有更加全面的掌握.方法 结合医院一次性医疗消耗材料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介绍医院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范化管理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结果 对进货量、出库数、使用量、库存量实施动态管理,使全科年度成本降低,收益增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 采用计算机网络对一次性医疗耗材进行标准、规范的全程管理,有利于建设数字化医院,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信息共享,对促进医院获得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胡艳波;黄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受伤患者救治过程的分析,探讨紧急状况下帐篷医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及其在大型拯灾中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借鉴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12-26日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57例患者情况,结合帐篷医院的建立、完善过程,及其规范的管理流程、方案,从而总结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经验与教训.结果 总病例1557例,医院感染29例,占1.86%,无医院感染流行及局部暴发;感染病例137例,占总病例8.80%,无1例交叉感染及感染并发症;转出的104例感染患者中,感染基本得到控制48例,好转50例,痊愈6例.结论 特大地震伤具有患者量大、住院集中、开放性患者多、危重患者比例高、帐篷医院医疗环境条件差等特点;高度重视、高层协调、科学的管理流程、早期介入及有效的执行力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关键.
作者:王东;冯琦;宋诗铎;杨又力;谢步东;杨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鲎试验检测方法在输液反应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利用鲎试验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制,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结果 对23例输液反应进行鲎试验检杏结果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有液体制备过程热原超标,联合用药配伍不当,添加药物过多或添加药物本身热原不合格;输液器具、治疗室空气污染;操作时违犯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药物配制太久,输液时间过长和输液速度过快等.结论 输液反应的预防应从各环节抓起,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技术,提倡单剂量输液,杜绝或减少输液反应.
作者:盛健玲;周菊芬;彭艳华;朱珍梅;陈林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降低职业危害.方法 分析原因、加强宣教、规范操作、配备专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制度.结果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无职业伤害事件发生.结论 在供应室工作中,做好职业防范,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是保障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基础因素.
作者:范徐红;董必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BV NRAg)用于临床乙型肝炎诊断的实验价值及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432份,ELISA法检测血清HBV NRAg、HBV血清标志物,FQ-PCR检测HBV DNA,同时进行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 HBV NRAg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为90.70%;86例HBV DNA阳性样本中,HBV NRAg阳性率为95.35%,显著高于PreS1(79.06%)和HBeAg(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NRAg与HBV DN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HBV感染的筛选及判断HBV复制的有意义的补充项目.
作者:张华;罗振元;黄圣文;刘强;叶震璇;刘广宣;费蓉;许泽华;李贵芳;王树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手段之一,而临床使用的颈椎牵引带不易消毒,所有牵引的患者用同一个牵引带,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故我科自制颈椎牵引垫用于牵引.
作者:柏玉荣;王琴;姜业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苛养菌及链球菌鉴定的常规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300份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4株,检出率41.3%,其中苛养菌78株,占病原菌数62.9%;流感嗜血菌对克拉霉素70.0%、复方新诺明60.0%、氨苄西林66.7%耐药率高;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96.2%、克林霉素92.3%、复方新诺明92.3%、阿奇霉素(92.3%)耐药率高;酿脓链球菌对四环素100.0%、克林霉素94.45%、阿奇霉素83.33%耐药率高.结论 苛养菌和酿脓链球菌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珍;冯海娥;沈国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危险因素,以制定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72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9.50%,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5.25%;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中≥60岁老年患者感染率高达61.11%;平均住院日为28 d;医院感染部位的分布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 E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基础疾病严重、侵入性诊疗操作多、大量使用抗菌药物、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均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性干预对策,以切实降低感染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敬;丁宁;陈小雄;田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是确保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操作程序(SOP)是临床实验室内部以文件的形式对质量活动用规定的方法进行连续而又恰当的控制.
作者:王伟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003年10月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明确了医疗废物类别、特征、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仍经常遇到一些难以界定是否为医疗废物,属于哪一类医疗废物,笔者对此进行总结与原因分析.
作者:桑翠;柏艳;马昌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51株CNS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51株CNS中甲氧西林敏感凝崮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检出率为12.7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7.25%;MRCN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SCNS,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和中介的菌株.结论 实验室应做好CNS的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新动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王顺;龙峥嵘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杆菌性医院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应用常规鉴定流程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依据CLSI 2006年折点判读.结果 399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居第1位,为24.1%;革兰阴性杆菌均已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其中,鲍氏不动杆菌为严重,除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9.7%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42.4%、39.2%.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病原菌以耐药菌株为主,应加强防范、监测与控制.
作者:卢江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分析真空采血系统在临床采集血标本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收集医院门诊4000例患者采血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产品不合格率为0.1%,标本采集不合格12例,无1例操作者被刺伤或患者发生静脉感染,无医源性污染现象.结论 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系统安全可靠,规范真空采血操作,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黄朝晖;邱素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特征,提供治疗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VRE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11例感染VRE,感染率为8.1%,其中腹腔感染4例,血行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多部位VRE感染3例;共分离出31株VRE,其中屎肠球菌26株,粪肠球菌5株;药敏监测显示,VRE感染的11例患者中4例对替考拉宁敏感,7例耐药;4例患者应用替考拉宁治疗,7例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其中2例腹腔VRE感染患者行剖腹腹腔感染病灶清除;11例VRE感染患者中,10例存活,1例死于脓毒症诱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肝移植术后VRE感染有增加的趋势,应尽可能降低VRE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待VRE更应该强调进行有效的预防.
作者:郎韧;陈大志;贺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医院肝移植术后感染乙酸钙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酶烯酶的基因型.方法 用WHONET 5.4软件分析自肝移植患者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收集对亚胺培南耐药且具有多药耐药性的乙酸钙不动杆菌8株;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确定耐药株的亲缘关系;对TEM、SHV型基因及碳青酶烯酶基因OXA、IMP、VIM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的耐亚胺培南乙酸钙不动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性高,PCR及序列分析证实8株菌均产生OXA-23型碳青酶烯酶(pI=6.7);PFGE发现器官移植病区有耐药株的克隆传播.结论 医院器官移植病区存在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乙酸钙不动杆菌的克隆株播散流行,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康;王海英;冯品宁;曾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CMV)重症肺炎的发病特点和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肾移植术后CMV重症肺炎患者的发病经过、入院前后的临床表现、各种辅助检查、治疗过程和预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发病特点相似,包括:术后1~3月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基本无痰,发热早期憋气症状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血清CMVpp65后均为阳性,发热7~10 d后.肺部出现炎性浸润灶,发展迅速,以间质性病变为主;肺部感染加重时,肾功能随之恶化;6例患者均经历了多种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等治疗;第3~6例患者CMV病原学诊断较早,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抗CMV病毒和激素维持治疗,后存活,前2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CMV重症肺炎具有相似的发病特点;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坚持抗CMV病毒和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文雄;陈惠德;王小文;赵松;郑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它对甲氧西林在内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由于该耐药性的遗传物质能够在细菌之间传播,易使所致感染呈暴发流行.
作者:任利珍;干迪郁;朱立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安必洁多酶清洗液是一种含有蛋白水解酶等多种酶的清洗液,能同时消化人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黏多糖和脂肪类物质等.该产品在我科使用4年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术前备皮方法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方法 将530例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术前2 h清洁局部皮肤,不剃毛备皮法;对照组采用术前1 d清洁局部皮肤加术野剃毛备皮法,分别于手术消毒皮肤前采样手术部位皮肤作细菌培养,并统计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 试验组术前手术部位皮肤细菌菌落数、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2 h内清洁皮肤不剃毛备皮法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备皮方法.
作者:陈超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找出检验科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和对策.结果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通过制定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成花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