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室分散式管理转型集中式管理模式满意度调查

吴可萍;高传江;王建英;于翠香

关键词:满意度, 转型集中式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促进分散式管理转型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发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转型初期(2005年)满意度为90.6%,转型中期(2006-2007年)满意度为97.3%,转型后期(2008年)满意度为99.1%.结论 集中式管理是医院消毒供应室发展的有效管理模式,是无菌物品质量与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感染科防范针刺伤的护理管理

    临床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针刺伤的危害性强,后果严重,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护士的职业安全,从2005年11月加强了预防针刺伤的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田建华;曾祥铨;黄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tnp513转座酶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分离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转座酶基因(tnp513)存在状况.方法 对2007年11月-2008年2月从住院患者中分离的62株MDR-AB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tnp513基因.结果 62株中有35株阳性,阳性率56.45%;任选2株tnp513基因PCR阳性产物经直接伞自动荧光法测序,并作BLASTn比对,与美国NCBI中已登录的94条tnp513(orf513)一致.结论 MDR-ABA存在严重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多药耐药状况,与tnp513转座酶基因携带率高有关,在MDR-ABA中检出的tnp513基因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报道.

    作者:朱健铭;褚雪莲;姜如金;吴康乐;孔海深;糜家睿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优化工作流程控制手术室感染的管理

    目的 优化感染控制流程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方法 根据手术室相关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确定手术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获得佳证据,以科学、系统的方法优化手术室感染控制流程.结果 优化后的流程,符合国家卫生部感染规定要求,可操作性强,使护理人员易于按标准执行;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器械清洗隐血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两组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锐器伤发生P<0.01;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手术室感染控制流程,为手术室提供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作者:王建敏;刘爱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现状及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科学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尿液培养中分离出的168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泌尿系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0.40%;肠杆菌科及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严重,其中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耐药率为0~10.00%;氨曲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分别为0~70.00%、10.00%~30.88%、10.00%~57.14%、37.50%~64.71%;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普遍耐药,其耐药率为57.69%~100.00%,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 泌尿系感染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秀静;黄佳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分析

    目的 了解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2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然后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肠杆菌科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9%、9.2%和12.9%;非发酵菌中鲍氏不动杆菌、脑膜脓毒金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7.7%、8.1%、20.4%、21.5%和34.1%.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菌及非发酵菌中的鲍氏不动杆菌和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具有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也均<40.0%,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文丁;胡龙华;熊建球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供应室工作人员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近5年的研究,综合分析供应室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有意外损伤、化学消毒剂、环氧乙烷、电子辐射、噪声干扰、毛絮粉尘、环境温度、湿度等专业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的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防范制度,全程监控,改善硬件条件,加强防护监督,对有效保护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超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二氧化氯用于牙科水道消毒灭菌的效果评估

    目的 调查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抑制牙科水道内细菌生长、定植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2个有独立供水系统的牙科水道单元,其中3个单元以及自来水作为对照;分别在水道处理前、处理后每周1次连续5周采集23个水道的样本;将这些水样本系列稀释、置于R2A琼脂培养板并设平行对照,于37℃孵育7 d,计数菌落.结果 3个对照水道的菌落数中位值为8440 CFU/ml,而19个经消毒处理水道的菌落数中位值为9160 CFU/ml;1周后,19个处理水道中的18个菌落数<200 CFU/ml,到4周时,所有处理水道中的菌落数均为0 CFU/ml,并维持到第5周;扫描电镜检查显示类似结果,即经过化学消毒处理的牙科水道样本中几乎无生物膜,而未处理的对照水道有明显的生物膜形成.结论 在牙科水道中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和定植,使牙科用水达到美国牙科协会(ADA)制定的<200 CFU/ml的目标.

    作者:金爱琼;赵俊颖;宁克勤;张磊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术前患者皮肤准备进展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14.0%~16.0%[1],是外科住院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8.0%[2].

    作者:沈泳;黄靖雄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ICU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ICU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ICU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做细菌培养,获得鲍氏不动杆菌128株,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噻吩(99.22 %)、头孢西丁(96.09%)、头孢呋辛(94.53%);耐药率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6.25%).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是ICU内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作者:陈明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肠外营养支持中感染的发生率,为选择不同途径置管及留置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颈内静脉置管(1组)、锁骨下静脉置管(2组)、周围静脉置管(3组);观察3组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法、脱管、留置时间、发生静脉炎,局部感染率及菌血症的发生率及相关性进行观察.结果 1、2、3组发生感染率分别为25.0%、16.3%、6.0%,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为11.3、12.5、50.2 d;1、2组相比局部感染、导管源性菌血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局部感染、导管源性菌血症发生率均较1、2组低(P<0.01),而导管的留置时间长(P<0.01).结论 经周围静脉置管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便于固定,导管留置时间长、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师兰香;王栩轶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戊二醛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对目前我院各科室使用的低效消毒剂(苯扎溴铵)浸泡消毒器械改用高效消毒剂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

    作者:李红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分析

    目的 调查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08年1-12月从医院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K-B法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并对结果做回顾性调查.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堵南的耐药率极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检测到1株弗氏柠檬酸杆菌,3株沙雷菌属细菌体外对美罗培南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脑膜脓毒金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堵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48.81%、94.12%、21.85%和31.72%.结论 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总体上体外抗菌活性低.

    作者:徐建铭;贾坤茹;胡龙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两种内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可拆洗与不可拆洗的两种内镜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选择手术室中度污染的内镜器械300件,按可拆洗、不可拆洗分为两组,每组150件,均按卫生部内镜清洗规范要求清洗.结果 清洗后可拆洗组内镜器械的洁净度和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4.7%和5.3%;清洗后不可拆洗内镜器械的洁净度和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49.3%和69.3%;可拆洗组明显优于不可拆洗组(P<0.05).结论 可拆洗内镜器械清洗质量有保证,是医院内镜手术的首选器械.

    作者:陈卫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调查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标本细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54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333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93株,占53.37%;革兰阳性球菌216株,主要为肠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其中大肠埃希菌ESBLs(+)的比例占大肠埃希菌的36.86%,MRCNS占CNS的81.91%;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大肠埃希菌ESBLs(+)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氨曲南等敏感率均<50.0%,而ESBLs(-)菌对上述药物敏感率明显高于ESBLs(+)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CNS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H.结论 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和研究,规范临床用药,加强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耐药基因的传播.

    作者:张富玉;杨亚敏;阚志超;陈毅丽;龙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厄他培南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抑菌活性

    目的 分析厄他培南和常用抗菌药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WalkAway40和NC21板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鉴定并同时做常用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推荐的标准方法确认产ESBLs菌株,厄他培南K-B法药敏试验和E-test试验同时进行.结果 各病房均分离到产ESBLs菌株,肾内科高为18.67%,其次依次为脑外科、呼吸科和ICU,分别为11.14%、9.34%和9.04%;产ESBLs菌株以痰液、尿液、分泌物和血液标本为主;产ESBLs菌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63.42%、61.14%、45.22%、61.78%,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5.29%、11.46%,对亚胺培南100.00%敏感;厄他培南对产ESBLs菌株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MICs00.032μg/ml、MIC901.0μg/ml.结论 厄他培南对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较高,较亚胺培南稍弱,有可能成为产卡巴培南酶菌株的筛选抗菌药物.

    作者:刘小平;王潇;刘泽滨;董晶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下呼吸道分离的多药耐药非发酵菌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多药耐药(MDR)非发酵菌来源、细菌学特征、清除情况、复合感染以及其在下呼吸道内定植与感染的关系.方法 从呼吸科病房自2008年1-9月的住院患者中采集到27株多药耐药非发酵菌进行耐药监测,收集多药耐药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7株耐药非发酵菌中,25株多药耐药菌,2株广泛耐药(PDR)菌,74.1%来自重症监护病房,高于普通病房的25.9%(X2=12.519,P=0.001),3种细菌完全清除率44.4%;在复合感染的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6%,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5.9%;3种细菌病死率分别是鲍氏不动杆菌23.1%、铜绿假单胞菌37.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7.5%(X2=3.346,P>0.05).结论 多药耐药非发酵菌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清除率低,易发生复合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转归.

    作者:吴本权;李雅茜;黄静;刘慧;周宇麒;饶宪;张天托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透明敷料在护士职业防护措施中的应用

    笔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受伤3次,3次伤口部位分别在左手背、右示指指腹、左中指指腹,伤口长度均约1 cm,但仍坚持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手上的伤口没有因为反复洗手而导致伤口感染,也未影响护理质量,尤其是未影响静脉穿刺这一难度较高的护理操作.

    作者:贺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苍白密螺旋体Tp0751黏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目的 表达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黏附蛋白Tp0751,纯化表达产物并进行免疫反应性分析,为探索Tp0751重组蛋白在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去除Tp0751信号肽序列,构建原核表达体进行诱导表达;Ni亲合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28a(+)-0751原核表达载体,经表达、纯化后获得了相对分子量约为26×103的融合蛋白,其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30%,并且主要可溶性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检测其能与梅毒患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重组表达的Tp0751黏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Tp0751黏附蛋白在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和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双全;汪世平;吴移谋;高冬梅;赵飞骏;周帅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临床2005年1月-2008年10月,236例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数据采用X2检验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率为44.36%,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以肺部原发肿瘤医院感染率高为69.39%;放疗结合化疗医院感染率较高为56.96%;感染部位绝大多数为呼吸道占51.27%;医院感染率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随着住院天数的增加,感染率增高;营养状况差、肿瘤期别高、进行侵入性操作、白细胞低下、使用抗菌药物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普通疾病,也高于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原发肿瘤部位、治疗方式、住院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

    作者:金璋;王海英;沈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宁夏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统计分析宁夏医院感染监控网2003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276株,其中G-菌1752株(53.48%),G+菌1471株(44.90%),真菌53株(1.62%);其中大肠埃希菌(90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09株)、表皮葡萄球菌(260株)、粪肠球菌(258株)、铜绿假单胞菌(206株)占前5位.结论 大部分医院感染病原菌为多药耐药菌,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宝忠;朱琪;栾丽莉;温言;祁学祥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