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照射装置

韩雪玲;唐宗椿;胡淑芳;张文香;华梅;岳增文

关键词:紫外线, 强度指示卡, 照射装置
摘要:在医院等很多公共场所都使用紫外线灯消毒,作为紫外线消毒的基本要求是保证足够的辐照强度.目前在紫外线强度检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人员多数情况根据经验目测距离,缺乏准确性.(2)照射时间以手表计时,精确度差.(3)测试人员在紫外线灯管开启状态下进行检测,长时间置身于紫外线下,紫外线被上皮细胞吸收后产生光化学效应,造成组织细胞凝固变性,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一般照射后3~8 h产生症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手术中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源筛查指标

    目的 选择手术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源筛查指标.方法 以手术中HBV感染阈值、传染源和外科医生易感性为基础,选择HBV传染源筛查指标.结果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前,HBsAg阳性者和HBeAg阳性者中传染源分别为19.2%和83.9%,阴性者为0和3.2%;以HBsAg筛查传染源的灵敏度显著高于HBeAg,而特异度显著低于HBeA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HBsAg阳性者和HBeAg阳性者中传染源分别为0.6%和3.2%,阴性者均为0,HBeAg为指标筛查传染源的灵敏度与HBsAg相同,但特异度显著高于HBsAg.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前筛查手术中HBV传染源应以HBsAg为指标,而其后应以HBeAg为指标.

    作者:宫丽莉;王效雷;赖学俊;姜曼岚;孙佩;杨双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型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照射装置

    在医院等很多公共场所都使用紫外线灯消毒,作为紫外线消毒的基本要求是保证足够的辐照强度.目前在紫外线强度检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人员多数情况根据经验目测距离,缺乏准确性.(2)照射时间以手表计时,精确度差.(3)测试人员在紫外线灯管开启状态下进行检测,长时间置身于紫外线下,紫外线被上皮细胞吸收后产生光化学效应,造成组织细胞凝固变性,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一般照射后3~8 h产生症状.

    作者:韩雪玲;唐宗椿;胡淑芳;张文香;华梅;岳增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泰安地区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不同耐药表型,测定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及诱导耐药基因.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并判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srA、Vgb、sat4、ermA、ermB、ermC耐药基因.结果 326株葡萄球菌属中,162株(44.12%)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68株(20.86%)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42株(12.88%)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为阴性,耐红霉素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属中,显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中的比例分别为40.00%、56.25%、63.38%和66.67%;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占85.29%,ermA、sat4基因均为7.35%,而其他基因均阴性.结论 泰安地区耐红霉素葡萄球菌属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霉素B类(MLSB)抗菌药物.

    作者:魏绪廷;杨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舟山海岛地区3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对336例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336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177例,感染率为52.7%,其中Uu、Mh以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0.5%、2.4%和9.8%,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χ2=21.9,P<0.01),支原体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的是交沙霉素(JOX,99.4%),其次是米诺环素(MNO,98.3%)、多西环素(DOX,98.3%)和氧氟沙星(OFX,88.2%);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一Uu感染(χ2=25.3,P<0.01).结论 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主要由解脲脲支原体引起,占76.9%,交沙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马红松;林奇龙;夏邦世;杨晓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与环境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方法 收集自ICU临床标本分离的耐药革兰阴性杆菌58株,同时在ICU环境及医护人员手部采样,分离革兰阴性杆菌,采用质粒指纹图谱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及肠杆菌科细菌重复系列PCR,对临床与环境分离的同种耐药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从临床和环境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经质粒指纹图谱及ERIC-PCR基因检测均存在同源性菌株,且神经外科存在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暴发.结论 ICU中存在着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交叉污染与感染流行,必须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观念及病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作者:吴华;李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目的 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联用其他药物时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的表象进行汇总、分析获得资料.结果 除已知的在少数病例中可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光毒性、肝毒性、溶血性贫血等外,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致QT间期延长引发严重室性心律紊乱;对血糖有影响,尤其在与糖尿病治疗药同时发生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等.结论 有指征地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性增长、延长该类药物使用寿命的关键,在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应受到关注.

    作者:孙慧萍;蔡力力;阎赋琴;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婴幼儿洗浴抚触、游泳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

    21世纪儿童潜能开发已全面启动,婴幼儿洗浴抚触、游泳可促进要儿脑神经的生长发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促进要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提高要儿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增强抗病能力,有益于孩子早期的发育,提高其智商、情商.

    作者:何彩凤;刘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1 200株病原菌在临床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1 200株病原菌,掌握医院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分离的菌株,分析其分布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 检出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首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70.0%及76.0%,铜绿假单胞菌居革兰阴性菌首位,分别为11.8%及12.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30.5%及35.5%,分离真菌菌株数分别占13.4%及19.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多.结论 检出的病原菌仍然是医院患者的常见感染菌,同时,MRSA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临床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刘娟;臧大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耐氨苄西林肠球菌β-内酰胺酶及基因的检测

    目的 采用不同方法检测耐氨苄西林肠球菌的β-内酰胺酶,以提高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指导临床选药治疗.方法 根据美国CLSI指南做药敏试验,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和试管法检测β-内酰胺酶及PCR检测blaZ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检测pbp4的基因突变.结果 耐氨苄西林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86%、76%}46%、44%;84%、74%;100%、94%;54%、58%142%、36%;62%、5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50株粪肠球菌纸片法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8%,试管法26%;PCR检测blaZ基因的阳性率为88%;50株屎肠球菌纸片法未检测出阳性菌株,试管法检出的阳性率为2%;PCR检测blaZ基因阳性率为22%;50株粪肠球菌经SSCP分析及测序未发现有义突变位点.结论 由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氨苄西林粪肠球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CR法优于头孢硝噻吩法,头孢硝噻吩法中试管法较纸片法检出阳性率高.

    作者:许淑珍;童乐艳;于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FQ-PCR检测生殖器外尖锐湿疣患者HPV

    我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28例临床诊断为生殖器外尖锐湿疣(CA)患者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颜丹;李燎;邓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对体温的影响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具有确切和长期疗效的药物之一,但在注射过程中,常引起发热的不良发应,已成为临床上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治疗效果.笔者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使用α2b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变化进行观察并加以分析,以利于指导临床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清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连续病例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114 243例住院患者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9月--2007年8月,该院住院患者40 382例,发生医院感染803例,感染率为1.99%;医院感染893例次,感染例次率为2.2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为38.97%;科室分布以ICU感染率高,为16.16%;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自2005--2007年,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医院感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白色假丝酵母菌则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需要医生、护士、患者、管理人员等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

    作者:王少利;袁晓宁;赵心懋;申玉玲;杨雪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操作护理人员手部病原菌污染的调查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处于静脉输液过程中手部病原菌分布状况.方法 对护理人员处于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随机和干预后采样,分析护理人员手部微生物分布状况及两种状态下护理人员手部病原菌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人员处于静脉操作过程中手部共培养出病原菌2774株,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0.65%,革兰阴性杆菌占21.63%,革兰阳性杆菌占5.48%,真菌占2.24%,干预后与随机采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操作前洗手依从性差,静脉输液工作中护理人员手部卫生有待提高.

    作者:刘永华;祝洪珍;李红芹;王伯莹;牛俊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与防护

    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地方,因各种疾病导致交叉感染,而护士是与患者接触多的群体,在高危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才能更好地护理患者.

    作者:赵锦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医院住院128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部位以肺部常见,占69.4%;假丝酵母菌属是主要的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高,占61.1%;原有糖尿病、并存肿瘤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营养状况差、透析不充分、透析导管留置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存疾病,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充分透析,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尽量减少透析导管留置是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的关键.

    作者:杜红卫;马大庆;吴红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UF-100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真菌的感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抗菌药物的高使用率必然出现常见病原菌耐药谱的更迭、耐药率的不断增加;预防性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可使菌群失调而继发真菌感染.而尿沉渣检验是住院患者的必查项目,探讨用UF-100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中的类酵母菌与尿中培养出真菌的符合率,无疑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3年间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特点,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3年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了分析,从患者年龄、疾病种类、标本、菌种分布、科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4.32%,患者年龄在7~96岁,以男性老年患者多,均患有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其次为泌尿道、消化道;检出的真菌种类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约占93.38%,且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66.19%,丝状真菌占6.62%.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正在发生改变.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属引起的感染正在逐年增加.

    作者:冯文莉;杨静;奚志琴;朱永乐;张润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感染病例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病例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06年1-12月住院患者各类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336株,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检出率高,占60.1%;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33.3%,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6.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0%,其中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75.0%.结论 加强感染患者病原菌监测和药敏试验,对减少抗菌药物滥用、降低病原菌耐药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作者:刘艳秋;崔婧;赵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与防护策略

    目的 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护策略.方法 分析ART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结果 ART实验室在管理体系、防护环节、实验室环境、ART程序、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分析ART实验室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与探讨防护策略,对指导医务人员加强自身防护与预防患者间发生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浩;李国屏;张丽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004-2007年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的监督与监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医护手卫生监测资料.结果 4年共监测医护人员手卫生962人次,总合格率为91.4%;医生手卫生监测合格率89.8%,护士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6.7%,Ⅱ类环境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3.9%,Ⅲ类环境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85.9%;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5.2%,实习、进修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81.0%.结论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改善洗手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强化手部卫生观念,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雅琴;高书义;郭丽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