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雪莲;YU Shi-fang;杨国辉;REN Hui
笔者于2007年7月到湖北某县医院协助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现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整改,使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作者:陈一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术后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4年8月--2006年12月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的512例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等15项变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用X2检验和四格表检验作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率为11.13%,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吸烟、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方式、发热、术后白细胞等与术后感染有显著的关联(P<0.05),而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肿瘤TNM分期、心血管疾病等与感染的发生无显著关联;多因素分析筛选出4个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吸烟、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方式、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方式、发热与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有关,手术前后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尚国;ZHAO Bao-sheng;吕靖民;QIN Xiu-guang;齐博;LU Jian-guo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方法 收集医院2005年5月--2006年12月自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检测,试验数据处理使用x2检验.结果 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的阳性率为13.3%,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阳性率为28.37%,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医院感染(P<0.05),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8%和3.54%,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菌株除庆大霉素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菌株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非产ESBLs菌株除亚胺培南、氨苄西林外,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率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株,尤以ICU显著,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及病原菌的检测,规范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李芳;ZHANG Jin;贾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针对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范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笔者对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期对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尹亚;赵爱萍;李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类及药敏试验结果,以探讨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 使用博赛科玛嘉CHROMagar作为假丝酵母菌属分离培养基,DADE WalkAway-40鉴定仪、RY-ID真菌鉴定板鉴定假丝酵母菌属菌种,药敏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结果 共分离出702株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0.0%,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0.8%,热带假丝酵母菌占6.3%;各种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但在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中光滑假丝酵母菌比例有所上升;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制霉菌素敏感率高,而5-氟胞嘧啶及酮康唑的耐药率相对高些,临床经验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作者:ZHANG Yan-bei;何凤莲;XU Ke;胡碧丹;XU Yuan-ho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在监控管理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达到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目的.方法 查找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每个环节问题,分析影响清洗消毒效果的原因;制定落实持续改进在内镜清洗消毒的过程中具体措施;修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加强清洗消毒质量监督.结果 在监控管理中认真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使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内镜监测灭菌生长均达到合格的标准,保证了医疗安全.结论 持续改进内镜清洗消毒的监控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殷积美;LIU Bing-rong;刘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综合医院急诊科是传染病光顾的重灾区,平时急性传染病绝大多数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而非传染病医院,其中大部分又首诊于综合医院急诊科,经初查怀疑有传染病可能时方转到传染病专科医院.为此,我们不得不深思:急诊科如何面对传染病的挑战.
作者:孔质彬;刘洁;张平文;张磊;刘翔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药剂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 对医院感染管理中药剂科承担的职责进行分析.结果 药剂科在消毒药品的配制、供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临床提供药物信息等方面的工作与医院感染管理密切相关.结论 强化管理,提升药剂科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深部真菌感染以条件致病菌较为常见,如假丝酵母菌属、隐球酵母菌属、曲霉菌属、毛霉菌属,平时在呼吸道或消化道内定居,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致病,可以继发于细菌感染,也可两者并存.通过对39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旨在探讨其发病特点,以便更好地预防.
作者:胡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特征.方法 血液培养采用BD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采用复星公司FOUTUNE IMS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结果 分离菌构成比中革兰阴性杆菌处于优势,占64.9%,革兰阳性球菌次之,占18.9%,真菌占16.2%,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药敏耐药性相对较低的药物为碳青酶烯类、加酶抑制剂和万古霉素.结论 近两年败血症患者血液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球菌属和真菌占一定的比例,病原菌对临床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作者:邹桂玲;YAO Yu-hong;石连仲;LU Juan;孟晓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安尔碘黏膜消毒剂结合湿性愈合敷料处理伤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124例伤口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选用安尔碘黏膜消毒剂、湿性愈合敷料;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换药方法,4周后分析创面愈合情 .况.结果 试验组创面愈合总疗效达到96.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药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尔碘皮肤黏膜消毒剂结合湿性愈合敷料处理伤口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阮瑞霞;LIU Xiao-ming;吴永红;WANG Gai-ya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方法 对神经外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原因、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3年出院患者2448例,发生医院感染277例,感染率11.32%,医院感染329例次,感染例次率13.4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首位,构成比为57.14%(其中上呼吸道为31.00%,下呼吸道为26.14%),其次为细菌性脑膜炎,占24.62%,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以G-杆菌为主,占78.56%,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占47.06%.结论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患者接受多项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彦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为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金属器械、敷料、导管等物品采用不同材质的独立小包装,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我们体会:(1)使用方便、便于储存:由于小包装物品便于放置,宜于临床储存备用,在行诊疗操作时不需要到供应室临时借用,减少了时间,同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合理组配所需物品.(2)降低对金属器械的损耗以延长使用寿命: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合理组配所需要的物品,减少了诊疗器械的重复回到消毒供应室进行再消毒、再清洗和灭菌,减少了金属器材与各种化学消毒剂、洗涤剂高温等化学物理因素接触机会,降低了对金属器械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3)减少科室开支:过去使用的诊疗包,都是由供应室统一制作,有些器械、敷料等物
作者:张新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外科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集2001年1月一2006年12月从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年间从手术切口感染标本中共培养出24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42株,占57.7%;革兰阳性球菌84株,占34.1%;真菌20株,占8.2%;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4.5%和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45.1%和35.0%;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为34.6%和38.1%,经药物敏感试验测定发现以上耐药菌株均显示了严重的多药耐药性;但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仍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结论 外科切口术后感染较为严重,感染菌株多为多药耐药菌株.
作者:ZHU Zheng-ming;朱培谦;SHAO Jiang-hua;李红浪;毛盛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为了解本地区宫颈癌患者感染HPV16、18情况,我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对在四川多所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丹;颜海婴;邓茂;赵家兰;黄文才;卿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抗菌药物耐药日趋严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流行,使临床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出现无药可医的局面.我院自2007年1月起,建立了特限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反馈机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姜赛琳;詹亚梅;王春燕;张晓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肠道门诊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对肠道门诊实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肠道门诊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宁;郑洪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590名妇女采用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进行筛查,初筛异常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 590例样本中,细胞学及HPV均阴性者无高度病变发生,细胞学阴性、HPV阳性者中大于等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检出率为10.1%,细胞学阳性及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大于等于CINⅡ的检出率为39.4%,而仅细胞学阳性、HPV阴性者CINⅡ检出率为12.3%,无CIN Ⅲ及以上病变发生.结论 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准确、快速、敏感,可用于大规模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且阴性预测值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
作者:李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监测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为控制病原菌耐药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6年住院1180份病历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年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70株,位于前5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耐药性严重;MRSA和MRCNS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0%,对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0.0%耐药;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结论 病原菌耐药性逐年增加,且产生多药耐药性,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耐药性的增加.
作者:LI Dang;张丽荣;WANG Xiao-feng;黄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切口感染率为10%~30%,坏疽穿孔者>70%.肥胖患者阑尾切口感染率更高.为此于术中应用硫酸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50 ml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来预防感染,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东生;张皙;岳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