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芹;郭庆华
目的了解洁芙柔消毒凝胶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该消毒凝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杀灭率均为100%;洁芙柔消毒凝胶对手上自然菌作用3 min,杀灭率为99.02%.结论洁芙柔消毒凝胶是一种凝胶状醇类消毒剂,杀菌力强,且具护肤成分,消毒后手感干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外科手消毒剂.
作者:李春梅;钟晓祝;杨金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I)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或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的建立而出现,随着医学的发展而日益严峻.目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得到普遍的关注与重视.耐药菌株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发挥令人满意的作用.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实验诊断方法,成了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基因芯片技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并日益成熟.在众多的基因芯片技术领域里,压电基因传感器芯片因在医院感染诊断方面具有其他检测手段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而倍受人们青睐.
作者:王云霞;府伟灵;陈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医院感染(HAI)的易感因素、防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3例初治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后的医院感染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减低、年龄>60岁患者医院感染率增高;抗生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使化疗后AL患者发热及ANC恢复天数分别缩短为(7.0±1.8)d和(9.8±2.0)d.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ANC和患者年龄是医院感染主要易感因素,抗生素加用G-CSF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屈玲;府伟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掌握医院感染现状,以便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高医疗质量,我院连续7 d进行了医院感染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兰;刘宝环;刘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指数级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是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一项筛选技术,是一种研究核酸结构与功能的有效方法.它应用大容量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并结合体外PCR扩增技术,以指数富集能与靶分子特异结合的寡核苷酸,经过多轮筛选后,获得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寡核苷酸适配子(aptamers),具有库容量大、靶分子范围广、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多种靶分子的筛选,除用于核苷酸序列、蛋白质、氨基酸外,还可用于染料、药物小分子(如茶碱)、生长因子、肽链、类固醇、糖类,甚至可用于完整的细胞、病毒、孢子和朊病毒等.其中蛋白类靶分子应用多,包括酶、生长因子、抗体、转录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等.完整的病毒颗粒和细菌病原体也可通过SELEX技术筛选出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寡核苷酸适配子.目前通过此技术筛选到的靶物质目的基因有近200种,SELEX技术为生物界、生物化学界、医学界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检测手段,特别是为小分子靶物质目的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府伟灵;姚春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以亚甲蓝(MB)为光敏剂,研究RNA包膜病毒光诱导灭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登革热病毒为指示病毒,以单波长点阵式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将指示病毒与不同浓度的MB工作液混合后,收集不同光照时间和距离的MB/病毒混合液,空班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MB<10 mg/ml时,病毒灭活效果并不理想;MB≥1.0 mg/ml时,在5min的光照时间内即可完全灭活2.5 m光照距离内的病毒,当光照距离≥3.0 m时,较高浓度的MB(2.0 mg/ml)可在较短时间内(20 min)完全杀灭病毒,而较低浓度的MB(1.0 mg/ml)则需要更长的光照时间(25 min)才可完全杀灭指示病毒.结论MB工作浓度和光源光强度、光照时间和距离是影响RNA包膜病毒光诱导灭活效果的4个关键因素,前三者与病毒灭活效果正相关,后者则负相关.
作者:黄庆;府伟灵;周来新;黄君富;陈鸣;姚春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留置针的不断应用,留置针的感染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将导致留置针感染的相关微生物、血样标本及导管标本采集、检验结果判断等问题作一总结,以供参考.
作者:胡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采用SPA法在镀金电极表面进行抗体固定,探索压电免疫传感器再生使用的佳条件.方法对压电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时间、特异性,及再生试验的佳试剂、时间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构建的压电免疫传感器检测时间为15min,无交叉反应;NaOH溶液再生10次后,频率响应下降为原有的75%.结论所构建的压电免疫传感器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NaOH溶液用于石英晶体再生的效果较好,极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
作者:姚春艳;府伟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区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及现场查看方式,对27所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消毒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垃圾分装、污水处理等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27所乡镇卫生院均无组织管理体系,消毒隔离、垃圾分装工作不到位且无专人负责监管.结论乡镇卫生院应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落实人员、强化培训、提高意识;卫生执法部门应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督查.
作者:俞琬如;许淑琴;单东良;张彩凤;孙迎芳;张莲娣;沈小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KDjH型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在手术室中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测定该机在手术间内有人、无人状态下(即动、静态条件)对空气的消毒效果.结果KDJH型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在约125m3的空间中,温度24~27℃,相对湿度为80%~85%时,无人情况下开机1 h(强风)对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消除率为90.1%,消毒处理后空气平均菌落总数为62.3CFU/m3;有人情况下非感染手术过程中控制室内人员流动平均在9.3人,开机2 h(弱风)室内空气平均菌落总数为167CFU/m3,较紫外线灯消毒效果明显.结论KDJH型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明显,按产品说明书的使用方法用于手术间(≤150 m3)空气的消毒,静态条件下空气菌落总数可达到卫生部Ⅱ类环境空气卫生学标准(≤200 CFU/m3)的要求;动态条件下非感染手术控制室内人员流动约10人,术中开机持续弱风亦可保证空气菌落总数在较低水平.
作者:文珊;何振惠;陈爱娟;黄杰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CT)、人支原体(MH)感染状况,感染人群中性别、年龄的分布及支原体耐药谱.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IST2试剂盒检测支原体耐药谱.结果1 026例患者中检出衣原体、支原体阳性者共816例,总感染率为79.53%;其中CT感染率15.46%,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率48.83%,MH感染率11.90%;男女性别感染率分别为39.83%和60.1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以中青年(20~40岁)为主,占阳性患者的57.60%;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有多西环素、普那霉素(原始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结论解脲脲支原体是常见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药敏试验可用于筛选敏感药物,以便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罗阳;张雪;黄君富;夏涵;府伟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发热性急性传染病,其型别甚多,主要以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71型为常见,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常在婴幼儿造成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以出疹、发热为特征,斑丘疹常发生于口腔黏膜及手足远段部位.2003年夏秋季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2例,经过我们精心护理和严格的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未发生医院感染新增病例,体会如下.
作者:张爱芹;郭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RI)的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34例导管培养阳性病例,针对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插管部位、插管次数、临床表现、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确诊为CRI,其中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确诊病例中分别为22.7%、20.0%、16.7%;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酿脓链球菌在临床未确诊病例中分别为60.7%、14.3%、7.1%;与未确诊病例相比,CRI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导管留置时间、插管次数、插管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CRI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长时间放置导管、反复插管及经颈内静脉置管可增加CRI的危险性.
作者:邹琳;俞森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常用空气消毒方法的临床消毒效果.方法在各实验部门分别在开机前、开机后30、60、120、180min将琼脂平板置各采样点暴露5min,而后放37℃孵箱48 h,观察结果并记录平板菌落数.结果人员流动的地方应选用持续动态消毒设备;ICU等有重患者卧床的部门应当选用紫外线反光罩消毒灭菌灯;不能开窗的治疗室、处置室等部门应选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灭菌器.结论选择合理的空气消毒方法,同时应加强工作场所空气消毒灭菌工作的技术管理.
作者:胡安建;尹湘毅;汤黎明;杨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18个月血培养中分离菌株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方法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Alerti 120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系统进行鉴定和K-B法做药敏.结果在1 821份标本中,分离菌株246株,阳性率为13.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32%,革兰阳性菌占37%,念珠菌属占31%.结论对血培养中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很有必要.
作者:廖扬;张晓兵;龚雅利;府伟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我院2004年上半年临床标本中分离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敏试验用K-B纸片法,根据2003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5软件对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对所监测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应重视医院感染、规范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对医院感染菌的治疗非常重要,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陈翠敏;府伟灵;张晓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消毒液医护人员经常使用,但容易疏忽,因此在使用中测定消毒液染菌量,是评价消毒灭菌是否达标、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手段.因此,消毒液含菌量的监测,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子群;王玉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B-D测试是专门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的检测.本院采用自制测试包监测,以往因B-D测试纸直接贴于布面,经高温蒸汽后图案的部分染料粘在布面上,引起图案不均匀白色斑点,误认为试验失败.工作中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了一种切实可行办法,既提高了B-D测试的成功率,又保证了灭菌的安全性,现将真体方法和优点介绍如下.
作者:杜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142例呼吸科真菌感染阳性标本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以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萨布罗培养基培养标本,用ID真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42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高,占74.7%;分离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酮康唑的敏感率较高,均为100%;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高,白色念珠菌为1.9%,白吉利毛孢子菌为50%.结论对于加强对真菌感染的认识、及时进行真菌的鉴定和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真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颖;张晓兵;王威;府伟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流行和耐药特点,初步对产ESBLs细菌进行基因分型,确立耐药基因的位点和种类.方法收集分离鉴定菌株,通过K-B法药敏实验初筛以确认产ESBLs菌株,并对ESBLs基因进行初步分型.结果分离到产ESBLs细菌88株,检出率为38.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43.1%、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33.3%;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氨曲南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约为90%~100%,加用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或他唑巴坦后耐药率降为18.7%~46.8%;PCR初步分型结果表明:大多数产ESBLs细菌携带TEM型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单独携带TEM型基因的占42%,单独携带SHV型基因的占12.5%,携带两种基因的占31.8%.结论产ESBLs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都携带TEM和(或)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绝大部分产TEM型β-内酰胺酶.
作者:张晓兵;府伟灵;廖扬;陈斌;龚雅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