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屏;许利军;严正;郑伟
匹克假单胞菌为极生单鞭毛的革兰阴性杆菌,偶见两端鞭毛.可从环境、人工肾用水、高压锅冷凝水、静脉内用液、透析液等处分离.本菌与败血症有关,可引起非致死性膜脑炎、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本院1994年9月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生产的5%葡萄糖注射液发生输液反应,经血培养及剩余液培养,结果培养出6株匹克假单胞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琴;朱善军;秦梅;郁文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以进口药注射用西力欣(头孢呋辛的商品名)为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敏感致病菌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分段随机对照平行试验方法,两组共完成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计 12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方案为试验组注射用头孢呋辛1.5g/次, q8h,疗程7~14 d;对照组注射用西力欣1.5g/次,q8h,疗程7~14 d.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细菌分离率分别为90.0%和88.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0%,注射用西力欣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0%;试验组细菌阴转率为96.3%,细菌清除率为96.4%,对照组细菌阴转率为96.2%,细菌清除率为96.3%,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仅有1例用药后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西力欣组2例发生轻度腹泻和肝功能异常ALT和AST轻度升高,发生率为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对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进口西力欣相近.
作者:唐英春;张扣兴;娄探奇;陈珠江;陈正贤;郭纪全;史伟;郝文科;韩晓雯;王秀萍;牛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的病原体.我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对来自性病门诊及妇科门诊的患者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勇;袁远;吴春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我院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及合理性.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1年围手术期病例163份,从抗感染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的时间和数量、术后用药天数及术后感染等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病例共151例,联合用药占79.75%;应用1种或2种药物与应用>3种药物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前0.5~1 h或术中给药与术后当日给药患者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用药时间1~4 d与>5 d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感染药物共涉及7类25种. 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作者:唐志华;曹国建;陈辉;王依心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如果使用后处理不当,将会对社会、人民健康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因此,我院从2002年9月起,以医疗废物加强管理,取得较为显著成效.
作者:蒋桂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特点与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入我院NICU 106例新生儿,从上呼吸机治疗第1~7天行呼吸机管路及附属部件和病儿气管深部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同时随机将患儿分成2组(研究组56例,对照组50例),采用2种不同消毒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方法,比较不同消毒方法优劣. 结果呼吸机管路细菌阳性率随通气天数增加而增加,上机≤3 d细菌监测结果均为阴性,>3 d、≤7 d细菌培养有64例阳性;采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管路及附件细菌培养监测有8例阳性,需重新消毒灭菌,采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细菌监测均为阴性. 结论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更换消毒时间应在1~3 d内为宜;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消毒应采用初步浸泡消毒,严格清洗后干燥经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才能确保无菌,防止VAP的发生.
作者:邓庆萍;谭南;叶永青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医院感染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现介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体会.
作者:于万泉;李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山区基层医院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采集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137株,进行了细菌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和KB法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137株葡萄球菌分为7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率高,为35.8%;137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U总数的34.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总数的31.8%;药敏结果显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耐药率明显低于MRS株. 结论山区基层医院同样存在MRS感染,且比较严重,应采取切实措施,以有效监测与控制MRS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肖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概念灭菌:指杀灭所有形式微生物的过程.鉴于微生物的消亡是以几何级形式,因此评价医疗产品的灭菌程度常用无菌保证水平(SAL)10-6来表示;也就是说,在每百万件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要《1件.生物指示剂就是为了保证整个灭菌过程达到SAL水平而应用的,它能综合反映导致灭菌失败的各种因素.
作者:黄靖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 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根据诊断标准、患者群体等的不同可达9%~70%[1].
作者:张庆玲;刘明华;王仙园;府伟灵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影响消毒剂使用质量的危险因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方法针对6个关键环节,即消毒剂使用品种、配制、盛装容器、使用过程、监督检查、培训教育,实施重点质量控制. 结果使用中消毒剂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有效地杜绝了消毒剂使用质量问题造成的外源性医院感染. 结论消毒剂在医疗使用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职能机关和医疗科室要齐抓共管.
作者:王鲜平;张红鹰;曹力;段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对糖尿病的防治水平. 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96例糖尿病出院者中有6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61%,其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肺部为多见占39.34%,其次为泌尿道占29.51%;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住院周期长、血糖值过高、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 结论糖尿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治.
作者:吕大力;董寒香;张诚;邵文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喉癌手术的患者年龄偏大、病情重、术后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及治疗感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很易发生医院感染,而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愈后.现就喉癌术后医院感染因素、感染部位及治疗护理对策阐述如下.
作者:荆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方法成立以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全院职工依法管理医疗废物的培训;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原则;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将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并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之中. 结果通过以上措施,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结论依法管理医疗废物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姚林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监测方法. 方法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建立感染监测日志,对1999年8月~2000年5月资料进行前瞻性监测. 结果共监测355人感染 156例次;患者感染例次、调整患者日医院感染率分别是21.97% 、18.77‰;与呼吸机、尿管及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调整日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2.56‰、5.25‰、2.24‰;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是3.74%. 结论感染科专职人员与ICU感染监测医师、护士良好配合,通过前瞻性监测可及时获得准确资料,掌握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 便于制定有效地感染控制措施,前瞻性目标监测是一种科学的监测方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李荔;高哲平;祖丽媛;陈德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来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变迁,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应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及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增效筛选试验,部分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 结果近5年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肠球菌 255株,其中痰液42.6%、尿液34.2%、脓液11.2%、胆汁4.9%、其他标本7.1%;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5年中对肠球菌均保持强的抗菌活性;氨苄西林、青霉素、呋喃妥因对肠球菌也保持较强抗菌活性,5年中耐药率均<20%,耐药率上升快的是环丙沙星和四环素,5年中分别上升了43%和33%,高剂量庆大霉素和高剂量链霉素耐药率虽有上升,但近两年趋于稳定. 结论肠球菌在临床各标本中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氨苄西林、青霉素和呋喃妥因对肠球菌有较稳定的抗菌活性,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肠球菌有强的抗菌活性,但临床已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值得重视.
作者:胡龙华;贾坤茹;陈东红;胡晓彦;徐建民;桂炳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对出院病历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性调查中,发现有1例缺陷涉及面较宽,因此,将其整理,加以分析,以提高医疗质量等目的.
作者:徐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现状和变化趋势,为防治该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将广州地区13所综合医院1998~2000年间在临床标本收集的 728株铜绿假单胞菌, 对12种抗假单胞菌常用抗生素动态监测并对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所监测的12种抗菌药物敏感率均>50%,敏感率>70%有9种,较敏感的有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部分监测抗菌药物敏感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较明显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另外,不同部位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值差异较大,胆汁及尿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值较其他部位的低,差别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本次药敏监测结果显示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高,可作为本地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有部分抗菌药物敏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值得注意.
作者:赖福才;张豫明;耿穗娜;白英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到种,采用配套的GNS-120卡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所有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情况,并用EDTA协同抑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 结果共分离到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44株,占全部非发酵菌35.8%;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病区以ICU为主,菌种以铜绿假单胞菌多25株,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次之8株,所有耐亚胺培南的非发酵菌有52.3%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低(38.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8.2%)和美罗培南(72.7%). 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对于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经验治疗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充分认识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丁玎;吕火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引起广大医务人员高度重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监测,掌握其耐药特性,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其耐药性的产生. 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革兰阳性菌鉴定药敏复合板(PC11),对1998~2000年分离的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监测. 结果 1998~2000年分离的MRSA菌株中,有4株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其中1株对万古霉素的MIC=8μg/ml;3株对万古霉素的MIC>16μg/ml. 结论在我院监测中出现1株万古霉素中介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3株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
作者:任文贵;邹云;王东;闫兴辉;张晓兵;娄俊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