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陈世勇;袁远;吴春龙

关键词:淋病奈瑟球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脲支原体, FQ-PCR
摘要: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的病原体.我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对来自性病门诊及妇科门诊的患者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株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来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变迁,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应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及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增效筛选试验,部分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 结果近5年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肠球菌 255株,其中痰液42.6%、尿液34.2%、脓液11.2%、胆汁4.9%、其他标本7.1%;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5年中对肠球菌均保持强的抗菌活性;氨苄西林、青霉素、呋喃妥因对肠球菌也保持较强抗菌活性,5年中耐药率均<20%,耐药率上升快的是环丙沙星和四环素,5年中分别上升了43%和33%,高剂量庆大霉素和高剂量链霉素耐药率虽有上升,但近两年趋于稳定. 结论肠球菌在临床各标本中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氨苄西林、青霉素和呋喃妥因对肠球菌有较稳定的抗菌活性,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肠球菌有强的抗菌活性,但临床已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值得重视.

    作者:胡龙华;贾坤茹;陈东红;胡晓彦;徐建民;桂炳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的病原体.我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对来自性病门诊及妇科门诊的患者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勇;袁远;吴春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方法从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及研究3个方面,剖析与比较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发展水平及现状. 结果我国在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建设、人员层次、监测技术标准、标准预防及相关研究领域,尚存在许多不足. 结论人员管理与教育、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等是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韩黎;朱士俊;魏华;陈运奇;陈世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细菌学疗效

    目的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细菌学疗效. 方法以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为对照药,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对照平行试验设计方法,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细菌学疗效. 结果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组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组细菌分离阳性率分别为77.42%和80.99%;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7.92%和97.96%;对不同致病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3.33%~100%和80%~100%;以上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纸片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的细菌敏感率分别为93.81%、93.30%、91.24%、84.54%和87.11%;从MIC90结果看,加替沙星对多数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略强于左氧氟沙星. 结论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具有良好的细菌学疗效.

    作者:崔俊昌;王睿;裴斐;刘庆锋;余秉翔;段蕴铀;高和;陈萍;王选锭;张健鹏;梁蓓蓓;方翼;柴栋;刘又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体会

    医院感染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现介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体会.

    作者:于万泉;李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到种,采用配套的GNS-120卡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所有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情况,并用EDTA协同抑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 结果共分离到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44株,占全部非发酵菌35.8%;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病区以ICU为主,菌种以铜绿假单胞菌多25株,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次之8株,所有耐亚胺培南的非发酵菌有52.3%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低(38.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8.2%)和美罗培南(72.7%). 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对于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经验治疗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充分认识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丁玎;吕火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浙江省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医务人员防治艾滋病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浙江省17个市县不同级别医院近千名医务人员采取随机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但对一些基本知识,还存在一些欠缺;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态度不一致. 结论对非艾滋病诊疗医院及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有待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治的认识,进行分专业、分期分批、有目的培训的必要.

    作者:吴南屏;许利军;严正;郑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内艾滋病的预防

    目的增强医护人员艾滋病(AIDS)的预防意识,减少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生. 方法对医院可能引起HIV感染的环节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加强医院HIV预防与控制意识减少误诊,HIV可作为常规检测项目,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预防HIV感染的关键. 结论严格控制HIV感染的环节,就可有效预防HIV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曹伟;李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肠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肠球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 结果肠球菌的分离率以呼吸道、中段尿和生殖道标本为主,占总分离率的79.5%;76株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占分群率81.6%,其中粪肠球菌占60.5%;肠球菌对红霉素、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为86.9%,庆大霉素高耐株占59.2%,对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的敏感率只有27.6%和30.3%. 结论肠球菌仍是临床感染标本中的重要致病菌,尤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是群体中高的,治疗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采用联合用药(β-内酰胺类加喹诺酮类),万古霉素是治疗肠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修礼;李涛;孙怡群;张惠;樊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加强供应室灭菌质量管理

    在拥有现代化设备的综合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不仅要为临床一线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用品,还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执行供应室的各项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绝对无菌和各种穿刺包物品齐全,功能完好,以及全院急救任务的完成.如何加强供应室灭菌质量管理,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于静敏;池金风;付式勒;王培荣;李义民;杨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内产β-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的检测

    目的了解医院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阴沟肠杆菌的流行情况. 方法用改良三维实验检测86株阴沟肠杆菌中表型可疑产酶的菌株. 结果检出产酶菌26株,其中高产AmpC酶17株,ESBLs 4株,同时高产AmpC酶和ESBLs 5株;产酶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菌. 结论及时准确检测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株,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缓对细菌耐药的选择性压力、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清芳;丁兆明;任福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消毒剂在医疗使用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分析影响消毒剂使用质量的危险因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方法针对6个关键环节,即消毒剂使用品种、配制、盛装容器、使用过程、监督检查、培训教育,实施重点质量控制. 结果使用中消毒剂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有效地杜绝了消毒剂使用质量问题造成的外源性医院感染. 结论消毒剂在医疗使用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职能机关和医疗科室要齐抓共管.

    作者:王鲜平;张红鹰;曹力;段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临床电脑鼠标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

    笔者对全院临床科室的42部电脑鼠标,分别在消毒前、75%乙醇消毒及0.05%有效氯消毒后,采集标本进行监测.

    作者:吴陈英;胡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加强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如果使用后处理不当,将会对社会、人民健康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因此,我院从2002年9月起,以医疗废物加强管理,取得较为显著成效.

    作者:蒋桂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与耐药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方法以亚胺培南为代表,应用逆转录(RT)-PCR方法并设置内参照,分别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株和亚胺培南敏感株的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中OprM的结构基因OprM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耐药组OprM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 结论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的表达水平增高或异常增多与铜绿假单胞菌对以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密切相关.

    作者:金正江;彭少华;李从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药物过敏1例

    患者,女,34岁,因患盆腔炎多年,自诉身体不适,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白带多、有腥臭.于2003年7月突然高热,下腹部剧烈痛,疑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来本部就诊.

    作者:王小连;陈燕燕;陈湘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感染病例调查

    对出院病历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性调查中,发现有1例缺陷涉及面较宽,因此,将其整理,加以分析,以提高医疗质量等目的.

    作者:徐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以进口药注射用西力欣(头孢呋辛的商品名)为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敏感致病菌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分段随机对照平行试验方法,两组共完成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计 12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方案为试验组注射用头孢呋辛1.5g/次, q8h,疗程7~14 d;对照组注射用西力欣1.5g/次,q8h,疗程7~14 d.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细菌分离率分别为90.0%和88.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0%,注射用西力欣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0%;试验组细菌阴转率为96.3%,细菌清除率为96.4%,对照组细菌阴转率为96.2%,细菌清除率为96.3%,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仅有1例用药后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西力欣组2例发生轻度腹泻和肝功能异常ALT和AST轻度升高,发生率为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对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进口西力欣相近.

    作者:唐英春;张扣兴;娄探奇;陈珠江;陈正贤;郭纪全;史伟;郝文科;韩晓雯;王秀萍;牛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山区基层医院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调查

    目的了解山区基层医院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采集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137株,进行了细菌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和KB法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137株葡萄球菌分为7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率高,为35.8%;137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U总数的34.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总数的31.8%;药敏结果显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耐药率明显低于MRS株. 结论山区基层医院同样存在MRS感染,且比较严重,应采取切实措施,以有效监测与控制MRS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肖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碘伏膀胱冲洗防治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探讨

    目的探讨0.5%碘伏(聚维酮碘)膀胱冲洗(IB)防治重症监护患者尿管相关医院泌尿道感染(UTI)的效果及方法. 方法预防组:碘伏组以0.5%碘伏做IB,3次/d;对照组不做IB;治疗组:碘伏组及对照组处理同预防组. 结果预防组:0.5%碘伏IB可显著减少尿管相关医院UTI的发生率(P<0.05);治疗组:0.5%碘伏IB治疗尿管相关医院UTI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0.5%碘伏IB可有效防治尿管相关医院UTI.

    作者:张黎明;王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