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连;陈燕燕;陈湘萍
患者,女,34岁,因患盆腔炎多年,自诉身体不适,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白带多、有腥臭.于2003年7月突然高热,下腹部剧烈痛,疑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来本部就诊.
作者:王小连;陈燕燕;陈湘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的病原体.我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对来自性病门诊及妇科门诊的患者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勇;袁远;吴春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科病房不同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到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是否由同一起源的菌株传播. 方法用双纸片确定法测定是否产ESBLs;用K-B法测定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通过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ep-PCR),对产ESBLss大肠埃希菌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分离到的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属3个基因型. 结论本院呼吸科病房确实存在同一基因型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流行.
作者:杨朵;马列婷;李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山区基层医院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采集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137株,进行了细菌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和KB法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137株葡萄球菌分为7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率高,为35.8%;137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U总数的34.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总数的31.8%;药敏结果显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耐药率明显低于MRS株. 结论山区基层医院同样存在MRS感染,且比较严重,应采取切实措施,以有效监测与控制MRS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肖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方法成立以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全院职工依法管理医疗废物的培训;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原则;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将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并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之中. 结果通过以上措施,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结论依法管理医疗废物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姚林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海口地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的种类及其分布,为控制其扩散、预防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双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3年中从临床各类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ESBLs,比较菌种、病房及标本间ESBLs阳性率差异. 结果产ESBLs的菌种已达28种,阳性率高达60%,常见菌的阳性率均达约50%,且3年间的变化多数无统计学意义;ESBLs阳性菌分离率在病室间的差异不大,门诊患者相对住院患者较低,在标本间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结论 ESBLs阳性菌已在海口地区广泛存在,并已成为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作者:欧阳范献;陈允凤;卜平凤;林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自身预防SARS的措施及防护效果. 方法制定医务人员自身预防的措施,提高每个医务人员对SARS的认识,构建良好的心理防御体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正确戴好防护设施;定期服用利巴韦林等预防SARS的药物. 结果 424名医务人员中,有235例与SARS 患者密切接触者;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呈支气管炎改变者8例,陈旧性肺结核改变者3例;随机抽取92名一线医务人员的血清,检测冠状病毒抗体IgG和IgM,无一例阳性. 结论做好各项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正确使用防护设施、配合预防性服药,是保持医务人员不被SARS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
作者:江捍平;周伯平;陆普选;余卫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波在兔保脾手术对抗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微波行兔脾部分切除(PSM)术后细菌廓清功能与假拟手术(SO)、全脾切除(TS)比较. 结果 PSM与TS比较,10min、 2h及 4h菌落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1h差异有显著性(P<0.05);PSM与SO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O与PSM做细菌廓清功能48h内无死亡. 结论微波行兔脾部分切除术有较好的抗感染能力,并可能预防切脾后暴发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鞠新华;孙继梅;魏林;刘勇;张激扬;夏振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笔者对全院临床科室的42部电脑鼠标,分别在消毒前、75%乙醇消毒及0.05%有效氯消毒后,采集标本进行监测.
作者:吴陈英;胡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对糖尿病的防治水平. 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96例糖尿病出院者中有6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61%,其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肺部为多见占39.34%,其次为泌尿道占29.51%;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住院周期长、血糖值过高、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 结论糖尿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治.
作者:吕大力;董寒香;张诚;邵文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能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酶类,通常由细菌的质粒所介导,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散,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强且易传播,为临床控制感染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加强对此类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控制感染的播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永习;马玉香;李君;丁丽丽;葛玲侠;刘培跃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头孢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质粒β-内酰胺酶的分布及耐药性,寻求佳的检测方法. 方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法和三维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 结果 182株KPN中,ESBLs检出率双纸片协同试验为42.85%、三维试验为45.05%,两法总符合率为95.12%;表型筛选法显示9株(4.9%)产AmpC酶,三维试验则为7株(3.8%);4株(2.2%)同时产两种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交叉耐药率也很高,对氨基糖苷类有一定敏感性,尚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 结论 KPN质粒β-内酰胺酶以ESBLs为主;双纸片协同试验操作简便,为检测ESBLs常用方法;AmpC酶表型筛选法只能作为初筛,确证还需用三维试验证实.
作者:朱旭慧;孙自镛;叶嗣颖;陈如;熊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为加强对供应室内废弃物品的统一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改善环境卫生,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定》,对医院废弃物品采取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方法,由供应室专人检查,效果很好.
作者:邓立华;阎晓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目前首选的消毒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因为它具有安全、可靠、高效、彻底、无污染、无残留物及对物品的耗损低等优点,凡是适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均首选此法.
作者:于云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影响消毒剂使用质量的危险因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方法针对6个关键环节,即消毒剂使用品种、配制、盛装容器、使用过程、监督检查、培训教育,实施重点质量控制. 结果使用中消毒剂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有效地杜绝了消毒剂使用质量问题造成的外源性医院感染. 结论消毒剂在医疗使用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职能机关和医疗科室要齐抓共管.
作者:王鲜平;张红鹰;曹力;段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特点与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入我院NICU 106例新生儿,从上呼吸机治疗第1~7天行呼吸机管路及附属部件和病儿气管深部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同时随机将患儿分成2组(研究组56例,对照组50例),采用2种不同消毒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方法,比较不同消毒方法优劣. 结果呼吸机管路细菌阳性率随通气天数增加而增加,上机≤3 d细菌监测结果均为阴性,>3 d、≤7 d细菌培养有64例阳性;采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管路及附件细菌培养监测有8例阳性,需重新消毒灭菌,采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细菌监测均为阴性. 结论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更换消毒时间应在1~3 d内为宜;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消毒应采用初步浸泡消毒,严格清洗后干燥经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才能确保无菌,防止VAP的发生.
作者:邓庆萍;谭南;叶永青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对SARS患者诊疗工作中的感染和防护措施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观察医务人员的发病,采用EPI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北京胸科医院SARS救治中心在2003年3月27日~6月24日,共收治SARS确诊患者418例,疑似患者35例,约1 861名医务人员参加了SARS救治工作,其中仅9名医务人员被感染,感染率为0.48%,显著低于全国水平. 结论北京胸科医院SARS救治中心采取的防护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作者:伍冀湘;李六亿;徐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方法从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及研究3个方面,剖析与比较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发展水平及现状. 结果我国在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建设、人员层次、监测技术标准、标准预防及相关研究领域,尚存在许多不足. 结论人员管理与教育、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等是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韩黎;朱士俊;魏华;陈运奇;陈世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在拥有现代化设备的综合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不仅要为临床一线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用品,还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执行供应室的各项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绝对无菌和各种穿刺包物品齐全,功能完好,以及全院急救任务的完成.如何加强供应室灭菌质量管理,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于静敏;池金风;付式勒;王培荣;李义民;杨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到种,采用配套的GNS-120卡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所有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情况,并用EDTA协同抑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 结果共分离到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44株,占全部非发酵菌35.8%;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病区以ICU为主,菌种以铜绿假单胞菌多25株,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次之8株,所有耐亚胺培南的非发酵菌有52.3%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低(38.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8.2%)和美罗培南(72.7%). 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对于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经验治疗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充分认识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丁玎;吕火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