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剂在医疗使用中的质量控制

王鲜平;张红鹰;曹力;段红

关键词:消毒剂, 医疗,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消毒剂使用质量的危险因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方法针对6个关键环节,即消毒剂使用品种、配制、盛装容器、使用过程、监督检查、培训教育,实施重点质量控制. 结果使用中消毒剂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有效地杜绝了消毒剂使用质量问题造成的外源性医院感染. 结论消毒剂在医疗使用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职能机关和医疗科室要齐抓共管.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匹克假单胞菌引起6例输液反应

    匹克假单胞菌为极生单鞭毛的革兰阴性杆菌,偶见两端鞭毛.可从环境、人工肾用水、高压锅冷凝水、静脉内用液、透析液等处分离.本菌与败血症有关,可引起非致死性膜脑炎、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本院1994年9月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生产的5%葡萄糖注射液发生输液反应,经血培养及剩余液培养,结果培养出6株匹克假单胞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琴;朱善军;秦梅;郁文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与耐药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方法以亚胺培南为代表,应用逆转录(RT)-PCR方法并设置内参照,分别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株和亚胺培南敏感株的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中OprM的结构基因OprM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耐药组OprM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 结论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的表达水平增高或异常增多与铜绿假单胞菌对以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密切相关.

    作者:金正江;彭少华;李从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患者的护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能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酶类,通常由细菌的质粒所介导,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散,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强且易传播,为临床控制感染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加强对此类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控制感染的播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永习;马玉香;李君;丁丽丽;葛玲侠;刘培跃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浙江省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医务人员防治艾滋病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浙江省17个市县不同级别医院近千名医务人员采取随机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但对一些基本知识,还存在一些欠缺;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态度不一致. 结论对非艾滋病诊疗医院及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有待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治的认识,进行分专业、分期分批、有目的培训的必要.

    作者:吴南屏;许利军;严正;郑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依法管理医疗废物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方法成立以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全院职工依法管理医疗废物的培训;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原则;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将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并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之中. 结果通过以上措施,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结论依法管理医疗废物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姚林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监测

    目的为了引起广大医务人员高度重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监测,掌握其耐药特性,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其耐药性的产生. 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革兰阳性菌鉴定药敏复合板(PC11),对1998~2000年分离的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监测. 结果 1998~2000年分离的MRSA菌株中,有4株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其中1株对万古霉素的MIC=8μg/ml;3株对万古霉素的MIC>16μg/ml. 结论在我院监测中出现1株万古霉素中介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3株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

    作者:任文贵;邹云;王东;闫兴辉;张晓兵;娄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生物监测方法的选择

    1概念灭菌:指杀灭所有形式微生物的过程.鉴于微生物的消亡是以几何级形式,因此评价医疗产品的灭菌程度常用无菌保证水平(SAL)10-6来表示;也就是说,在每百万件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要《1件.生物指示剂就是为了保证整个灭菌过程达到SAL水平而应用的,它能综合反映导致灭菌失败的各种因素.

    作者:黄靖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方法从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及研究3个方面,剖析与比较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发展水平及现状. 结果我国在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建设、人员层次、监测技术标准、标准预防及相关研究领域,尚存在许多不足. 结论人员管理与教育、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等是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韩黎;朱士俊;魏华;陈运奇;陈世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药物过敏1例

    患者,女,34岁,因患盆腔炎多年,自诉身体不适,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白带多、有腥臭.于2003年7月突然高热,下腹部剧烈痛,疑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来本部就诊.

    作者:王小连;陈燕燕;陈湘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现状和变化趋势,为防治该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将广州地区13所综合医院1998~2000年间在临床标本收集的 728株铜绿假单胞菌, 对12种抗假单胞菌常用抗生素动态监测并对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所监测的12种抗菌药物敏感率均>50%,敏感率>70%有9种,较敏感的有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部分监测抗菌药物敏感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较明显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另外,不同部位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值差异较大,胆汁及尿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值较其他部位的低,差别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本次药敏监测结果显示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高,可作为本地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有部分抗菌药物敏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值得注意.

    作者:赖福才;张豫明;耿穗娜;白英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供应室医用垃圾的管理

    为加强对供应室内废弃物品的统一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改善环境卫生,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定》,对医院废弃物品采取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方法,由供应室专人检查,效果很好.

    作者:邓立华;阎晓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卡他布兰汉菌菌血症1例报道

    卡他布兰汉菌为人类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该菌至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非致病菌.1972年,Verger和Rior通过对痰细菌定量研究,首次证实其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之一,世界各地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该菌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尤以肺炎、中耳炎多见,菌血症少见.我室于2003年9月从一患者血液中检出1株卡他布兰汉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正祥;李建华;宫荣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山区基层医院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调查

    目的了解山区基层医院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采集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137株,进行了细菌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和KB法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137株葡萄球菌分为7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率高,为35.8%;137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U总数的34.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总数的31.8%;药敏结果显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耐药率明显低于MRS株. 结论山区基层医院同样存在MRS感染,且比较严重,应采取切实措施,以有效监测与控制MRS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肖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β-内酰胺酶的筛选及其耐药性

    目的了解头孢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质粒β-内酰胺酶的分布及耐药性,寻求佳的检测方法. 方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法和三维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 结果 182株KPN中,ESBLs检出率双纸片协同试验为42.85%、三维试验为45.05%,两法总符合率为95.12%;表型筛选法显示9株(4.9%)产AmpC酶,三维试验则为7株(3.8%);4株(2.2%)同时产两种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交叉耐药率也很高,对氨基糖苷类有一定敏感性,尚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 结论 KPN质粒β-内酰胺酶以ESBLs为主;双纸片协同试验操作简便,为检测ESBLs常用方法;AmpC酶表型筛选法只能作为初筛,确证还需用三维试验证实.

    作者:朱旭慧;孙自镛;叶嗣颖;陈如;熊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务人员的SARS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自身预防SARS的措施及防护效果. 方法制定医务人员自身预防的措施,提高每个医务人员对SARS的认识,构建良好的心理防御体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正确戴好防护设施;定期服用利巴韦林等预防SARS的药物. 结果 424名医务人员中,有235例与SARS 患者密切接触者;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呈支气管炎改变者8例,陈旧性肺结核改变者3例;随机抽取92名一线医务人员的血清,检测冠状病毒抗体IgG和IgM,无一例阳性. 结论做好各项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正确使用防护设施、配合预防性服药,是保持医务人员不被SARS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

    作者:江捍平;周伯平;陆普选;余卫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肠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肠球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 结果肠球菌的分离率以呼吸道、中段尿和生殖道标本为主,占总分离率的79.5%;76株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占分群率81.6%,其中粪肠球菌占60.5%;肠球菌对红霉素、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为86.9%,庆大霉素高耐株占59.2%,对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的敏感率只有27.6%和30.3%. 结论肠球菌仍是临床感染标本中的重要致病菌,尤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是群体中高的,治疗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采用联合用药(β-内酰胺类加喹诺酮类),万古霉素是治疗肠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修礼;李涛;孙怡群;张惠;樊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

    目的调查本地区产β-内酰胺酶(Blac)葡萄球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 方法采用酸试剂纸片法检测产Blac的葡萄球菌;采用ESBLs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 结果 326株葡萄球菌检出Blac阳性菌237株,检出率为72%;787株革兰阴性杆菌检出ESBLs阳性菌111株,检出率为14.1%;它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呈现极高的耐药性. 结论产Blac的葡萄菌及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极高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检测葡萄球菌产Blac酶、革兰阴性杆菌产的状况,并探讨它们的耐药谱,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葛德珊;李海珠;李南洋;陈捷;黄玉环;蔡建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临床电脑鼠标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

    笔者对全院临床科室的42部电脑鼠标,分别在消毒前、75%乙醇消毒及0.05%有效氯消毒后,采集标本进行监测.

    作者:吴陈英;胡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加强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如果使用后处理不当,将会对社会、人民健康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因此,我院从2002年9月起,以医疗废物加强管理,取得较为显著成效.

    作者:蒋桂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以进口药注射用西力欣(头孢呋辛的商品名)为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敏感致病菌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分段随机对照平行试验方法,两组共完成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计 12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方案为试验组注射用头孢呋辛1.5g/次, q8h,疗程7~14 d;对照组注射用西力欣1.5g/次,q8h,疗程7~14 d.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细菌分离率分别为90.0%和88.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0%,注射用西力欣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0%;试验组细菌阴转率为96.3%,细菌清除率为96.4%,对照组细菌阴转率为96.2%,细菌清除率为96.3%,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仅有1例用药后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西力欣组2例发生轻度腹泻和肝功能异常ALT和AST轻度升高,发生率为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对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进口西力欣相近.

    作者:唐英春;张扣兴;娄探奇;陈珠江;陈正贤;郭纪全;史伟;郝文科;韩晓雯;王秀萍;牛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