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蒋桂娟

关键词:医疗机构, 医疗废物, 管理
摘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如果使用后处理不当,将会对社会、人民健康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因此,我院从2002年9月起,以医疗废物加强管理,取得较为显著成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2003年国家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毒性废物.

    作者:覃金爱;黄小红;张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内艾滋病的预防

    目的增强医护人员艾滋病(AIDS)的预防意识,减少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生. 方法对医院可能引起HIV感染的环节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加强医院HIV预防与控制意识减少误诊,HIV可作为常规检测项目,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预防HIV感染的关键. 结论严格控制HIV感染的环节,就可有效预防HIV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曹伟;李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生物监测方法的选择

    1概念灭菌:指杀灭所有形式微生物的过程.鉴于微生物的消亡是以几何级形式,因此评价医疗产品的灭菌程度常用无菌保证水平(SAL)10-6来表示;也就是说,在每百万件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要《1件.生物指示剂就是为了保证整个灭菌过程达到SAL水平而应用的,它能综合反映导致灭菌失败的各种因素.

    作者:黄靖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山区基层医院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调查

    目的了解山区基层医院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采集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137株,进行了细菌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和KB法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137株葡萄球菌分为7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率高,为35.8%;137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U总数的34.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总数的31.8%;药敏结果显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耐药率明显低于MRS株. 结论山区基层医院同样存在MRS感染,且比较严重,应采取切实措施,以有效监测与控制MRS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肖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β-内酰胺酶的筛选及其耐药性

    目的了解头孢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质粒β-内酰胺酶的分布及耐药性,寻求佳的检测方法. 方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法和三维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 结果 182株KPN中,ESBLs检出率双纸片协同试验为42.85%、三维试验为45.05%,两法总符合率为95.12%;表型筛选法显示9株(4.9%)产AmpC酶,三维试验则为7株(3.8%);4株(2.2%)同时产两种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交叉耐药率也很高,对氨基糖苷类有一定敏感性,尚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 结论 KPN质粒β-内酰胺酶以ESBLs为主;双纸片协同试验操作简便,为检测ESBLs常用方法;AmpC酶表型筛选法只能作为初筛,确证还需用三维试验证实.

    作者:朱旭慧;孙自镛;叶嗣颖;陈如;熊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以进口药注射用西力欣(头孢呋辛的商品名)为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敏感致病菌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分段随机对照平行试验方法,两组共完成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计 12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方案为试验组注射用头孢呋辛1.5g/次, q8h,疗程7~14 d;对照组注射用西力欣1.5g/次,q8h,疗程7~14 d.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细菌分离率分别为90.0%和88.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0%,注射用西力欣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0%;试验组细菌阴转率为96.3%,细菌清除率为96.4%,对照组细菌阴转率为96.2%,细菌清除率为96.3%,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仅有1例用药后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西力欣组2例发生轻度腹泻和肝功能异常ALT和AST轻度升高,发生率为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对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进口西力欣相近.

    作者:唐英春;张扣兴;娄探奇;陈珠江;陈正贤;郭纪全;史伟;郝文科;韩晓雯;王秀萍;牛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糖尿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对糖尿病的防治水平. 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96例糖尿病出院者中有6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61%,其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肺部为多见占39.34%,其次为泌尿道占29.51%;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住院周期长、血糖值过高、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 结论糖尿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治.

    作者:吕大力;董寒香;张诚;邵文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依法管理医疗废物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方法成立以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全院职工依法管理医疗废物的培训;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原则;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将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并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之中. 结果通过以上措施,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结论依法管理医疗废物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姚林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新生儿呼吸机管路细菌学监测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特点与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入我院NICU 106例新生儿,从上呼吸机治疗第1~7天行呼吸机管路及附属部件和病儿气管深部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同时随机将患儿分成2组(研究组56例,对照组50例),采用2种不同消毒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方法,比较不同消毒方法优劣. 结果呼吸机管路细菌阳性率随通气天数增加而增加,上机≤3 d细菌监测结果均为阴性,>3 d、≤7 d细菌培养有64例阳性;采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管路及附件细菌培养监测有8例阳性,需重新消毒灭菌,采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细菌监测均为阴性. 结论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更换消毒时间应在1~3 d内为宜;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消毒应采用初步浸泡消毒,严格清洗后干燥经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才能确保无菌,防止VAP的发生.

    作者:邓庆萍;谭南;叶永青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听神经瘤切除术后与面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探讨

    1 临床资料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多数病例并发面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我院1998~2003年,切除听神经瘤19例,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龄33~52岁,左侧13例,右侧6例.全组病例均实施了手术治疗,完全切听神经瘤15例,其中保留面神经8例;大部切除肿瘤4例.

    作者:唐运涛;刘伦波;陈宏刚;韩杨云;文素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加强供应室灭菌质量管理

    在拥有现代化设备的综合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不仅要为临床一线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用品,还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执行供应室的各项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绝对无菌和各种穿刺包物品齐全,功能完好,以及全院急救任务的完成.如何加强供应室灭菌质量管理,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于静敏;池金风;付式勒;王培荣;李义民;杨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的情况,找出传染源、传播途径,防止再流行. 方法对某院烧伤科创面感染的6例患者及医院环境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烧伤科患者MRSA感染的罹患率31.58%,患者创面MRSA和环境中培养的MRSA耐药菌谱基本一致;环境细菌培养结果:烤灯架、陪护手、门把手、床面均分离出MRSA,提示通过污染的烤灯架、陪护手而引起传播. 结论警惕区域性暴发的同源性交叉感染;不容忽视陪护手、门把手、公用医疗用品的消毒.

    作者:张兴华;孙洪芹;孟庆慧;苏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药物过敏1例

    患者,女,34岁,因患盆腔炎多年,自诉身体不适,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白带多、有腥臭.于2003年7月突然高热,下腹部剧烈痛,疑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来本部就诊.

    作者:王小连;陈燕燕;陈湘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方法从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及研究3个方面,剖析与比较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发展水平及现状. 结果我国在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建设、人员层次、监测技术标准、标准预防及相关研究领域,尚存在许多不足. 结论人员管理与教育、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等是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韩黎;朱士俊;魏华;陈运奇;陈世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患者的护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能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酶类,通常由细菌的质粒所介导,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散,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强且易传播,为临床控制感染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加强对此类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控制感染的播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永习;马玉香;李君;丁丽丽;葛玲侠;刘培跃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2次排汽法可有效提高灭菌温度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目前首选的消毒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因为它具有安全、可靠、高效、彻底、无污染、无残留物及对物品的耗损低等优点,凡是适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均首选此法.

    作者:于云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的病原体.我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对来自性病门诊及妇科门诊的患者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勇;袁远;吴春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监测方法. 方法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建立感染监测日志,对1999年8月~2000年5月资料进行前瞻性监测. 结果共监测355人感染 156例次;患者感染例次、调整患者日医院感染率分别是21.97% 、18.77‰;与呼吸机、尿管及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调整日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2.56‰、5.25‰、2.24‰;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是3.74%. 结论感染科专职人员与ICU感染监测医师、护士良好配合,通过前瞻性监测可及时获得准确资料,掌握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 便于制定有效地感染控制措施,前瞻性目标监测是一种科学的监测方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李荔;高哲平;祖丽媛;陈德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陕西省血液中心消毒质量监测

    血站站内消毒是预防站内采血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对站内消毒效果监督检测是控制站内采血环境感染、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提供安全采供血环境的有效措施.为此,对我站成分室、机采室、血检室、供血科、储血冰箱、流动采血车、采血人员手消毒效果质量进行监测.

    作者:蔡磊;吴霞;王俊平;张亚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加强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如果使用后处理不当,将会对社会、人民健康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因此,我院从2002年9月起,以医疗废物加强管理,取得较为显著成效.

    作者:蒋桂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