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红;沈黎;张亚英;吴超
目的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方法对我院1999年1~12月我院的6 543份病历进行了调查.结果有217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32%.检出致病菌88株,细菌检出率40.55%;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7.73%,革兰阳性球菌为23.86%,真菌为28.41%.结论 NI重在预防,应加强环境质量控制,加强洗手管理,加强对感染病原菌的分析鉴定及对抗生素的耐药动态监测,加强医务人员宣传教育.
作者:徐廷模;杨薇;赵和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再生物品清洗、包装质量,严格灭菌物品装放,正确选择灭菌方法,加强无菌物品储存和发放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加深了供应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张晓春;许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5年10月~2000年12月分别用75%酒精和3%双氧水气管切开伤口换药122例,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22例住院患者,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995年10月~1996年12月收治的30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8例,Glasgow计分均≤8分,年龄19~50岁;高血压性脑出血12例,年龄51~70岁,以75%酒精行气管切开伤口换药.观察组: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92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62例,Glasgow计分均≤8分,年龄18~63岁,高血压脑出血30例,年龄36~80岁,以3%双氧水行气管切开伤口换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营养状况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治疗方法气管切开手术均按照正规方法进行,换药方法相同,即用消毒剂棉球自伤口向外环形消毒,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伤口,然后以4层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作者:吴亚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灭菌发生湿包致湿因素以便减少或杜绝湿包的发生.方法采用半自动式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过程操作控制观察法,对989柜次、12 042个无菌包分组进行对照试验.结果 12 042个无菌包中,常规组6 140个无菌包中,湿包发生率11%,控制组5 902个无菌包中,湿包发生率为0.41%,χ2=616.87,P<0.005,控制组湿包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结论开机前排尽送气管道内的冷凝水、预热、抽真空、灭菌时严密观察供汽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干燥时间,是减少湿包、提高灭菌合格率的有效途径,对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飞宇;张雷锋;李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同源性.方法对我院临床分离的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13株、大肠埃希菌35株,共48株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在48株产ESBLs试验菌株中,有2株大肠埃希菌被证明是亲缘关系密切的同源菌.结论 PFGE是研究临床菌株流行情况、分析菌株间同源性理想的分子分型方法.
作者:崔岩;沈定霞;周贵民;李广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农村人群中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现状.方法收集郴州市辖区12所主要服务于农村人口的医疗机构,1999年1月~2000年7月期间分离、鉴定的4 226株细菌并作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常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占24.6%,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志贺菌、变形杆菌属等;大部分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羧苄西林(羧苄青霉素)、红霉素、妥布霉素等耐药,对阿米卡星(丁胺卡那)、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复达欣)等敏感;对头孢唑林、头孢拉丁、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达5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菌必治)耐药率达80%;耐苯唑西林(苯唑青霉素)的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52.1%和61.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淋球菌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等高度耐药.结论基层医院同样需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的新动态,以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
作者:陈亚光;龙秀官;吴志坚;欧阳育琪;罗志坚;吴润常;蒋晶星;苏湘兰;林杰;徐雨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限制性使用抗生素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在医院各科住院环境、条件及感染监控措施等均未改变的情况下,对20余种三线广谱抗生素进行限制性使用后,并将两年度医院感染变化作对照研究.结果1999年度比1998年度抗生素使用率降低14.77%,三线广谱抗生素使用率降低28.55%,医院感染率降低2.23%,医药费用降低25.87%.结论限制性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医院感染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作者:刘建钧;刘传木;王秀华;石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监测血液透析中心布局、透析液(水)污染及透析机、透析器消毒情况.方法对我市28所血液透析中心进行了本底情况调查,并对存在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全市140台机器,平均每台机器治疗2.5个患者,年平均治疗200~600次不等,存在以下感染危险因素:监测情况显示,透析液存在不同程度污染,过氧乙酸有效含量合格率仅为5.71%;布局不合理,三区划分不严;未定期对患者进行肝功及肝炎等感染情况检测;透析机超负荷运转,不做消毒;反渗水系统消毒处理不及时 ;未定期开展自检工作.结论我市血液透析中心存在感染隐患,应制定严格规范.
作者:战贤梅;徐萍;孙亚惠;洪雅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早期感染的综合防治.方法总结56例次HSCT患者经过肠道净化、层流室隔离、无菌护理等预防措施后合并感染的发生及治疗.结果 56例次合并感染35例次,于(+8.24±7.52) d出现,部位集中在口咽部、肠道、呼吸道,感染前口服氟康唑(大扶康)组真菌感染6例,未服氟康唑组真菌感染13例.结论 HSCT后感染的发生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关系密切,口咽部清除细菌对降低感染有重要作用,口服氟康唑可预防真菌感染,足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对HSCT早期感染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平;韩晓萍;周绮;王全顺;吴晓雄;楼方定;张伯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Weinstein教授[1]回顾了过去100年来住院患者中细菌耐药性的3个变化趋势.他表示,第1个变化趋势发生于1920~1960年间,当时出现的问题是住院患者中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但由于医药界很快生产出较好的抗生素,其耐药问题得到了解决.至70年代革兰阴性菌成了难题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它们成为医院难对付的细菌.当时,人们开始应用越来越多的头孢菌素对付这类革兰阴性菌.第3个变化趋势是革兰阳性菌耐药问题的再次出现.头孢菌素的应用似乎诱发了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增加,而静脉导管的使用也增加了患者皮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
作者:张杰;王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4年间出院的31 422人进行调查,确诊患医院感染者1 783例,对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进行药敏试验测定.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5.67%,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占46.4%,其次为手术伤口18.58%和泌尿道16.3%;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以G-菌为主,占58.22%,G+菌为27.85%,真菌为13.93%.结论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以G-杆菌为主;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耐药菌株出现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多文;张显忠;刘慧;李丰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了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性肺炎发生率.方法采用临床统计分析,对感染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患者的9.1%,与入院时应用抗生素、病房消毒和原发病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新生儿病房应建立严格消毒制度,对患两种疾病以上患儿,应加强护理与支持治疗.
作者:白梅;关富山;程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的产生及对11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并对临床针对性治疗产ESBLs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提出了建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GNS-506药敏卡及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从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66株革兰阴性菌作ESBLs的检测,比较亚胺培南等11种抗菌药物对产ESBLs耐药菌体外抗菌作用.结果产ESBLs耐药株占全部分离菌的21.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6.1%,大肠埃希菌占27.8%,阴沟肠杆菌占25%,铜绿假单胞菌占8.3%;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外产ESBLs耐药菌均表现出强抗菌作用;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他产ESBLs耐药菌对头孢西丁呈全部耐药;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结论产ESBLs革兰阴性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不容忽视;对产ESBLs革兰阴性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李真;戴丽;张亚莲;刘颖;甄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气管全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条件.方法对临床3 027例气管全麻术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病原学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查3 027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357例,医院感染率为11.79%,尤以肺部感染为主,伤口感染次之;手术时间与手术伤口类型与各部位感染有明显关系;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为59.61%,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占35.58%,真菌感染占4.8%,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发现引起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与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染性,包括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和免疫防御功能等有关外,另外医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均与感染发生都有关,明显增加感染的机会,从而针对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气管全麻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吴超;张亚英;沈黎;李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快速多酶清洗液是一种含有蛋白水解酶等多种酶的清洗液,可有效的分解人体的各种分泌物蛋白质、粘多糖、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我院应用3M安必洁快速多酶清洗液对表面含有血污,齿缝、关节处含有污垢的器械及术后纱布按一定比例进行清洗,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应用3M安必洁多酶清洗液,常用手术器械,腔镜手术器械,纱布.
作者:曹依群;阚蜂玉;陆风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重症肝炎大多病情凶险,病程长,并发症多.合并细菌性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应用抗生素受到很大限制.笔者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合并肺炎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998年6月~199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病例中合并肺炎3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1~52岁,其中亚急重症肝炎1例,慢性重症肝炎2例,全部为乙型肝炎.大叶型肺炎1例,支气管肺炎2例.3例都在用鱼腥草注射液前,用过抗生素4~9 d无效而改用本治疗.
作者:王军;于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发生率和药敏情况,为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产ESBLs细菌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 174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48株产ESBLs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27株,肺炎克雷伯菌21株,总检出率为27.6%;检出的产ESBLs细菌对所有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等其他抗生素有极高的耐药性,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丁胺卡那)耐药性较低,对亚胺培南(亚胺硫霉素)全部敏感.结论在中医院产ESBLs细菌的发生率也较高,产ESBLs细菌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易引起区域性暴发流行.
作者:陈茶;黄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难治性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对难治性医院下呼吸道感染31例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进行检测,并设置同期对照组31例.结果难治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难治组PBMC分泌IL-2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难治性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其PBMC分泌IL-2的活性低下.
作者:郭世春;吴蕊;王国俊;褚晓静;周明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和比较活性炭体外对万古霉素等7种抗生素的吸附能力.方法采用在普通培养瓶中加(FAN)或不加活性炭(SA),用于培养含有各种抗生素的模拟标本,在全自动血培养仪上测定其阳性报警时间.结果活性炭瓶(FAN)中的细菌生长繁殖情况明显好于普通瓶(SA),活性炭对红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吸附浓度为16 μg/ml;对阿米卡星为8 μg/ml;对左氧氟沙星为4 μg/ml;对万古霉素、青霉素为2 μg/ml;而对亚胺培南只有1 μg/ml.结论活性炭对7种抗生素体外都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选择活性炭瓶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赵旺胜;唐新;童明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重危中风患者尿路真菌感染的基本情况.方法回顾调查神经内科1998年1月~2000年5月住院重危中风病例,重点复习发生尿路真菌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 305例重危中风患者中发生尿路真菌感染25例,发生率8%;25例具有基础病情重、卧床期长,应用广谱抗细菌药及留置导尿时间长等真菌感染易患因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死亡13例,死亡率52%.结论重危中风患者是尿路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尿路真菌感染提示预后不良,临床中应重视尿路真菌感染的诊治.
作者:李长安;霍金莲;陈晓东;王津存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