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贲门癌切除术后口服优福定辅助化疗临床效果分析

薛金县;任建林

关键词:肿瘤/外科学, 贲门/外科学, 胃肿瘤/药物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摘要: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至1996年贲门癌术后60例接受优福定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58例做对照.结果:两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3、5年生存率化疗组分别为60%和43.3%,对照组分别为37.9%和24.1%(P均<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优福定做为贲门癌术后辅助化疗,费用低,勿需住院,易被农村患者所接受,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用于头颈部癌的诱导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在头颈部癌手术前诱导化疗中的价值,对手术前诱导化疗的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方法:1986年~1998年,对213例头颈部癌进行手术前诱导化疗.以顺铂+平阳霉素+甲氨蝶呤(DPM方案)或以顺铂+5-氟脲嘧啶(DF方案),用1~2个周期.结果:诱导化疗后的有效率为:DPM组为42.4%,DF组为4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总的3年生存率为51.5%,5年生存率为44.8%.结论: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头颈部癌是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对头颈部癌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秀春;柳月安;李玉芳;李春岚;彭左良;项宇峰;靖士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游离肌皮瓣移植行下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8例报告

    对8例累及皮肤范围较广的下肢恶性肿瘤采用游离肌皮瓣移植的保肢术.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2年生存率75%,5年生存率25%.研究结果提示,采用游离肌皮瓣移植的保肢术使累及皮肤范围较广的下肢恶性肿瘤保存肢体,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朱小雷;齐加欣;张十一;高聿同;种振岳;朱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常见胸外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护与治疗

    胸外科手术因其解剖、生理、手术刺激、缺氧、胸内负压改变等原因,而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类手术,要求医务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仔细查找原因,及时地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使病人转危为安,方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高尚海;唐惠;裴庆英;李颖;张丽;王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60例骨转移癌放疗止痛疗效观察

    我科1995年10月~2000年12月对60例骨转移癌的疼痛应用60 Co进行放射止痛治疗,止痛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1.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54岁.所有病例原发肿瘤均经病理证实,其中乳腺癌25例,肺癌22例,鼻咽癌5例,食管癌3例,大肠癌3例,宫颈癌2例.

    作者:刘克分;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颈淋巴结N2、N3鼻咽癌康莱特预防远处转移的初步研究

    1999年6月~2000年6月对32例首次根治性放射治疗颈淋巴结临床分期N2、N3鼻咽低分化鳞癌进行前瞻随机分组研究,观察放疗同时使用康莱特预防远处转移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初诊病理确诊的鼻咽低分化鳞癌,颈淋巴结临床分期N2、N3(92分期),年龄在28~65岁,中位年龄50岁,治疗前常规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

    作者:薛卫平;刘宜敏;白守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Mx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1996年3月~2000年7月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4例,应用MxA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对其分析,结果总有效率70.6%,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初步研究结果提示,MxA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区域化疗预防中晚期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1990年1月~1997年12月,我对42例Dukes'B、C期直肠癌进行随机分组:20例进行单纯根治术,22例进行根治术配合围手术期区域化疗.术后随访3年,发现区域化疗能明显降低中晚期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在不具备放疗条件时可以作为防止局部复发的有效手段.

    作者:把永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贲门癌切除术后口服优福定辅助化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至1996年贲门癌术后60例接受优福定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58例做对照.结果:两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3、5年生存率化疗组分别为60%和43.3%,对照组分别为37.9%和24.1%(P均<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优福定做为贲门癌术后辅助化疗,费用低,勿需住院,易被农村患者所接受,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薛金县;任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癌肝段栓塞与常规栓塞化疗致急性肝功能损害的酶学变化

    目的:探讨肝段化疗栓塞与常规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对肝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通过两组各20例肝癌病人分别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栓塞后3 d,对复查肝功能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不同的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常规组ALT、AST、ALP、TBIL的改变(P<0.001)较节段组变化大(P>0.05),GGT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肝段化疗栓塞与常规化疗栓塞对肝功能的影响,后者较之前者变化明显.肝癌的介入化疗栓塞,应尽可能行肝段栓塞,以减轻肝功能的损害.

    作者:薛德文;王艾秋;谢印法;刘素贞;李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cadherin和PCNA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上皮钙黏附素(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HCC病人手术后的存档石蜡切片组织中E-cadherin、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57.14%(28/49)的HCC病例E-cadherin的表达减弱,42.86%(21/49)的病例E-cadherin的表达正常.48.97%(23/49)的HCC病例PCNA呈高表达,51.03%(26/49)的病例PCNA呈低表达.二者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正常对HCC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E-cadherin的表达减弱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加;E-cadherin对H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不完全的.

    作者:丁印鲁;赵荣宇;由翠珍;李兆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树状突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机制

    树状突细胞(DC)具有强大的抗原递呈能力,并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是目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DC在抗肿瘤免疫治疗策略中的变迁则源于对其抗肿瘤免疫机制的认识,就其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晓冰;汪运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延期胸带压迫加654-2湿敷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延期胸带压迫加654-2湿敷与术后直接压迫进行皮瓣坏死治疗分析,结果延期胸带压迫加654-2湿敷能显著降低皮瓣的坏死率.

    作者:朱士臣;田岩;姜宗臣;娄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巨大纵隔肿瘤切除后复张性肺水肿抢救成功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发现纵隔肿瘤16年,胸闷憋气3年,加重并夜间不能平卧3个月于2000年9月13日入院.查体:T36℃,P 92次/min,R 32次/min,Bp127.5/82.5 mm Hg,老年男性,体质一般,呼吸稍促,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气管向右侧移位,胸廓对称,左肺无呼吸音,右肺呼吸音清,心音听诊区向右侧移位,未闻及器质性杂音,余无特殊.胸部CT检查示纵隔巨大实性占位突向左侧胸腔,左肺不张.

    作者:巴宁;李京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龄大肠癌的外科治疗——附78例分析

    通过对78例高龄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认为高龄大肠癌患者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预后好,就诊时间晚,误诊率高,并存病发生率高,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围手术期重要脏器检测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吕其安;张明伟;魏兰杰;王绪美;孙永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湖南医学》改名为《医学临床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比较艾迪注射液加联合化疗(观察组)与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对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对观察组15例化疗同期采用艾迪注射液50 mL溶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入,每天1次,连用10~14 d;对照组14例采用单纯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0%,高于对照组35.7%,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胃肠道症状及血液学毒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卡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初步研究的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在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作用是肯定的.

    作者:俞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p16及Rb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p16、Rb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了2种基因在43例骨肉瘤和15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并在2种肿瘤之间及骨肉瘤不同分化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抑癌基因p16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69.8%)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的阳性率(20%),P<0.01;Rb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阳性率(55.8%)显著低于骨软骨瘤组的阳性率(86.7%),P<0.05.在骨肉瘤中,p16与Rb基因表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605,P<0.01).2种基因表达率在骨肉瘤不同分化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地存在p16、Rb基因的表达异常,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骨肉瘤分子水平研究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高大新;张海燕;原银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热放化综合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随机研究

    目的:随机分组比较热放化综合与放化配合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行放疗+化疗+热疗与32例行放疗+化疗对照,观察肿瘤的消退率和皮肤反应.结果:颈转移淋巴结的全消率在热放化组为65.71%(23/35),放化组为40.62%(13/32);放射的皮肤反应两组相似.结论:热疗配合放疗和化疗较放疗和化疗能显著提高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的全消率(P<0.05),热疗不会加重皮肤的放射反应.

    作者:邵汛帆;莫志文;陈冬平;刘锦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青年肺癌与老年肺癌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1992~2001年收治的≤40岁肺癌40例及近5年收治的≥60岁肺癌90例临床资料.结果青年肺癌与老年肺癌分别占同期肺癌的10.6%及69.2%,临床表现均以咳嗽、胸痛、咯血、胸闷为多见,青年肺癌以腺癌居多、未分化癌次之,而老年肺癌则以鳞癌为多,腺癌次之,且青年组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短、较早发生胸膜及全身转移、预后差,此外老年肺癌的发生还与吸烟有关.

    作者:杨志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周期大剂量化疗辅以外周血干细胞支持对难治性卵巢癌的治疗探索

    卵巢癌的复发和耐药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仍没有较为可靠的治疗手段,多周期、大剂量化疗辅以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支持,作为复发或难治性卵巢癌的巩固或一线治疗方案,则能够明显减少大剂量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缩短化疗周期,国外已进行了多中心、多周期、多方案的临床探索,有望成为治疗此类卵巢癌的有效方案.

    作者:傅士龙;张国玲;李子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