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芳;万美珍;朱友群
为探讨单纯放疗或放化疗对肺癌的疗教,对我院1983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980例肺癌进行分析、照射剂量60~70 Gy/6~7周,其中放疗777例,放疗加化疗128例,介入化疗加放疗50例,肺上沟癌25例放疗或放化疗.化疗主要方案为CAP、CAF或加VDS、DDP(CBP)+Vp-16等.结果:777例放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14.28%,5年为7.2%,10年生存率为3.7%;临床分期Ⅱ期5年生存率11.88%,Ⅲ期为7.3%,Ⅳ期为0;病理分型:鳞癌5年生存率8.56%,腺癌3.76%,小细胞肺癌4%.男性5年生存率为6.7%,女性11.94%;放化疗128例3年生存率为14.84%,5年生存率6.25%;介入化疗加放疗5年生存率为6.0%;肺上沟癌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0,单纯放疗为13%,放疗加化疗为30%.初步结果认为,正确的TNM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应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郑晓;陈秀勇;许亚萍;裘国勤;王跃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我们选择了32例乳腺癌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及胸腔内给予化疗药和/或生物反应调节剂,结合全身治疗和对症处理.结果:经过1~3次治疗,胸腔积液均完全消失,有效率达100%.结论:本组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有效的化疗方案,配合对症治疗,使有效率达100%,而治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通过对症治疗均能完全或大部分克服.
作者:刘继锁;吕丽;李延玲;吴新五;高先满;冯秀琪;左文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乳头溢液的临床发生率约占乳腺疾病的8%左右,是多种乳腺疾病的共有症状.总结近几年有关乳头溢液临床报道和中西病因病理学说,分析了溢液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多种乳腺疾病的关系.
作者:李静蔚;刘晓菲;宋爱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5年3月~1999年10月我们对40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组织检查,取得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刚;邸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于2000年12月~2001年月日2月对妇癌根治术后行盆腔超声检查,诊断出盆腔淋巴囊肿28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焦方莲;王福德;李嫚;李小芳;孔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误诊率高,死亡率高.我院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10例TTP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钱红兰;俞康;江松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肺癌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3p、9p丢失以及将其应用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DNA特异的3p、9p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对21例短期培养的肺癌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3p、9p丢失进行分析.结果:3p、9p丢失在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为14.29%(3/21)、28.57%(6/21);在肺癌细胞中为66.67%(14/21)、80.95%(17/21).3p、9p均丢失者在肺癌细胞中占57.14%(12/21),在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为0.结论:①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可以检测肺癌及癌旁上皮细胞中3p、9p的丢失;②3p、9p的丢失在肺癌细胞中是频发事件,明显高于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③检测3p、9p的丢失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高树庚;董向阳;程书钧;汪良骏;张德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α-及β-连接素(catenin)联合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BC染色法在同一胃癌术后标本上进行α-及β-catenin抗体染色,计数胃癌组织中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全部表达α-及β-catenin.38例胃癌组织中α-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9%(11/38)和50%(19/38).存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其α-及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及26.1%,均远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α-与β-catenin共同阳性表达占30%,共同阴性表达占36.9%.α-catenin(-)/β-catenin(-)表达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α-catenin(+)/β-catenin(-)表达者易发生肝转移.结论:检测α-,β-catenin联合表达可以更为精确灵敏地预测胃癌侵袭转移.
作者:翟博;吴德敬;胡志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了解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Tf、PA的含量,以研究其对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淑兰;刘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告7例恶性食管气管瘘的治疗经验.方法:气管环行切除对端吻合同期食管癌根治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4例;食管癌旷置银夹置标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2例;用带蒂大网膜分别修补瘘口术1例.术后4~6周根据银夹标记及纵隔淋巴结癌转移者共4例行60Co放射治疗,总量50~60Gy/5~7周.结果:术后1周均可正常经口进食,肺部炎症消退5例,好转2例,术后4周体重平均增加2.08 kg.生存1年7例,3年4例,5年以上2例.结论:对于肿瘤组织仅侵犯食管气管而无远处转移,肺功能又能胜任开胸手术的病例,积极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为放、化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前生;高长虹;王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肝各血清学模式中发生癌变的风险.方法:应用ELISA法对436例AFP介于20~400 ng/mL的乙型肝炎患者及64例有乙肝感染史的肝细胞癌患者(AFP:431~897 ng/mL)进行了乙肝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测定.结果:乙肝血清学指标各模式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436例乙肝患者中HBsAg(+)、HBeAg(+)、HBcAg(+)模式占27.3%,HBsAg(+)、HBeAb(+)、HBcAb(+)模式占48.1%,HBsAb(+)、HBeAb(+)、HBcAb(+)模式占6%,HBeAb(+)、HBcAb(+)模式占18.6%;64例肝细胞癌患者中HBsAg(+)、HBeAg(+)、HBcAb(+)模式占25.0%,HBsAg(+)、HBeAb(+)、HBcAb(+)模式占45.3%,HBsAb(+)、HBeAb(+)、HBcAb(+)模式占10.9%,HBeAb(+)、HBcAb(+)模式占18.8%.结论:乙肝各种模式AFP的增高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王翠红;山海鹰;谭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显示野中心坐标与定位光标结合定位法并与扫描技术、呼吸配合技术相结合.结果:采用该方法穿刺者126例,其中肺部103例,纵隔20例,腹部3例,穿刺确诊率为98.41%(124/126),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显示野中心坐标与光标结合定位法的CT导引细针活检细胞学检查技术,是一种简便、准确、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武;谢海柱;吴玉芬;刘裕;郭守芳;付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红细胞(RBC)免疫功能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黏附酵母菌花环法,检测11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RBC 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RBC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患者血清sIL-2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相比较.结果:消化道肿瘤组、胸腺瘤组RBC-C3bR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肺癌组、淋巴瘤组RBC-C3bRR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各肿瘤组RBC-IC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各肿瘤组间RBC-C3bRR、RBC-ICR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L-2R水平明显增高(P<0.01),各肿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RBC免疫功能和sIL-2R,可了解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肿瘤分期、疗效及预后作出正确的评估.
作者:邹爱民;张盈华;张利朝;殷缨;陶秦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健择、诺维本、顺铂三药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Ⅲ期及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健择、诺维本及顺铂方案化疗后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生存期.结果:30例患者化疗3~6个周期后,Ⅲ期及Ⅳ期的有效率分别为65%和30%,总有效率为53.3%.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Ⅲ期及Ⅳ期的1年生存率为65%和20%,总的1年生存率为50%.副作用主要为Ⅱ~Ⅳ度的骨髓抑制及Ⅰ~Ⅱ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健择、诺维本、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地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茹;于涛;孙彦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肺癌若已侵犯到心包或心包外肺动静脉,按一般手术方法已不能切除,从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能提高中晚期肺癌的切除率.手术治疗345例中晚期肺癌中,有158例常规手术不能切除,通过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既切除了肿瘤又能在直视下清除纵隔淋巴结,提高了切除率和生存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提示,对中晚期肺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癌切除是育效的方法.
作者:杨宝岭;金峰;王明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1993年6月~1996年6月共收治93例术后病理为Ⅰ~Ⅱ期的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对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加放疗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单纯手术患者57例,术后放疗36例,放疗剂量为45~55 Gy.术后随访≥5年,40例复发.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87.7%、70.1%、42.1%;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88.9%、82.3%、7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Ⅰ~Ⅱ期食管癌术后复发与TNM分期有关,区域淋巴结和食管瘤床失败与食管原发部位有显著关系,辅助放疗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作者:李大宏;张清法;刘民杰;吴希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占综合性医院胸腔积液病例的25%~50%,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为6个月.近几年我们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胸腔积液后,胸腔内灌注博莱霉素(BLM)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156例甲状腺疾病的二维超声及CDFI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对照.结果: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86%,甲状腺腺瘤的诊断符合率92%,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93%,毒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100%,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100%.结论: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类型、后方回声特征及血流特点对甲状腺病变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茹;李活霞;丁永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2000年10月至今应用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以减轻化疗时的骨髓抑制及心脏毒性反应,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庄娥;徐妮;张继红;卓培英;蒋树丽;李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56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MVP方案化疗,参麦注射液、三苯氧胺、硝苯吡啶配合MVP方案用于试验组,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为试验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58.5%,高于对照组(3O.9%),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中位缓解期为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中位缓解期为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两组比较试验组中位缓解期、中位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育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参麦注射液、三苯氧胺、硝苯吡啶联合应用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提高化疗疗效,延长中位生存期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有逆转MDR作用.
作者:林胜友;钦志泉;徐颖扉;吴良村;刘鲁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