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测定的意义

殷淑兰;刘豪

关键词:卵巢肿瘤, 急相蛋白质类/分析
摘要:为了了解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Tf、PA的含量,以研究其对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COX-2及其抑制剂与结直肠肿瘤

    动物实验、细胞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资料皆证明COX-2抑制剂可以在早期阶段阻止结直肠癌的发生.就COX-2理化特征、表达与调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郑燕;管杰;徐忠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测定的意义

    为了了解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Tf、PA的含量,以研究其对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淑兰;刘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癌980例放疗与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为探讨单纯放疗或放化疗对肺癌的疗教,对我院1983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980例肺癌进行分析、照射剂量60~70 Gy/6~7周,其中放疗777例,放疗加化疗128例,介入化疗加放疗50例,肺上沟癌25例放疗或放化疗.化疗主要方案为CAP、CAF或加VDS、DDP(CBP)+Vp-16等.结果:777例放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14.28%,5年为7.2%,10年生存率为3.7%;临床分期Ⅱ期5年生存率11.88%,Ⅲ期为7.3%,Ⅳ期为0;病理分型:鳞癌5年生存率8.56%,腺癌3.76%,小细胞肺癌4%.男性5年生存率为6.7%,女性11.94%;放化疗128例3年生存率为14.84%,5年生存率6.25%;介入化疗加放疗5年生存率为6.0%;肺上沟癌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0,单纯放疗为13%,放疗加化疗为30%.初步结果认为,正确的TNM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应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郑晓;陈秀勇;许亚萍;裘国勤;王跃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放射性直肠炎出血治疗的临床观察

    63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庆大霉素16万IU,地塞米松10 mg,利多卡因100 mg加入温稀米汤50 mL保留灌肠,每日2次.B组给予10%硫糖铝悬浊液2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C组给予10%硫糖铝悬浊液20 mL保留灌肠,每日2次,并给予内镜下热极治疗,每周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A组治愈率分别为2500%、30.00%;B组治愈率分别为33.33%、66.67%;C组治愈率分别为63.64%、86.36%.第1个疗程后,A组、B组、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27,P<0.05),C组与A组、B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98,P<0.05).第2个疗程后,A组、B组、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4.41,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硫糖铝保留灌肠疗效优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灌肠:硫糖铝保留灌肠联合内镜下热极治疗对放射性直肠炎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俊;张红;严正平;王笑秋;金祖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艾迪配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我院2000年10月至今应用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以减轻化疗时的骨髓抑制及心脏毒性反应,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庄娥;徐妮;张继红;卓培英;蒋树丽;李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维生素C作用的防癌与致癌双重性

    本文对维生素C(VitC)在癌症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的新进展作了简要综述,认为VitC可能具有双重作用,应用VitC预防癌症应持慎重态度.

    作者:魏秀春;柳月安;房居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剖宫产并卵巢肿瘤切除术63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年来行剖宫产合并卵巢肿瘤切除术63例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黄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MRP及GST-π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胰腺癌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2种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胰腺癌中上述2种蛋白的表达.结果: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和59%,并且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π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二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同时有2种蛋白阳性者的生存期短于相应阴性者.结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在胰腺癌的多药耐药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常新忠;丁印鲁;王占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分析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达特征,为该肿瘤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L26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580例手术切除脾脏标本中恶性肿瘤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43岁.7例恶性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恶变、恶性血管瘤和纤维肉瘤各1例.病变完全局限于脾内和仅累及肺门淋巴结,组织学以淋巴细胞性淋巴瘤预后较好.恶性血管瘤、纤维肉瘤预后较差.结论: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肿瘤.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治疗应首选脾切除和放疗加化疗.

    作者:张仁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后胸腔内灌注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8例

    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占综合性医院胸腔积液病例的25%~50%,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为6个月.近几年我们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胸腔积液后,胸腔内灌注博莱霉素(BLM)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方法的研究

    目的: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是否需合并全脑照射.方法:41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前瞻性的分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全脑照射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者,先行全脑放疗,全脑放疗结束后休息7~14 d,再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KPS的改善及死亡原因等.结果: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3个月和10.6个月,中位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和8.6个月,中位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分别为6.7个月和8.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0%和88.9%,KPS的改善率分别为82.6%和88.9%,死于脑转移瘤复发或新转移灶者分别占50.0%和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除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然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出现颅脑新病灶的6例患者,予以挽救性治疗,均得到较好地控制.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合并全脑照射的效果相似.

    作者:李宝生;于金明;王立英;翟利民;周涛;尹勇;王亚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男性乳腺癌15例报告

    为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对我市1986~1999年的15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6.7%,5年生存率46.7%,Ⅳ期2例均在1年内死亡,接受标准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44 4%.男性乳腺癌预后较差,其治疗方法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于来永;邵书元;陈乾德;黄加国;李承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的应用进展

    生物芯片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生物技术,它将大量的核酸或蛋白质等的探针同时有序的固化于固相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样品进行杂交,可以实现对核酸、蛋白、细胞等生物组分进行快速、准确、平行、大量的检测.这些芯片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无污染、分析速度快、所用样品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新基因发现、基因组文库作图、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基因测序等领域.本文就其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闫实;韩金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膈疝2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隔疝的临床特点,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自1958以来9 32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发生的24例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发生率为0.26%.在术后4 d内早期发生的9例中,仅1例出现相关症状,而在其余15例中11例有明显症状.本组3例为绞窄性疝,4例为滑动疝.21例通过正侧位胸片或床旁相确诊,2例通过钡餐灌肠确诊,1例则在因其他并发症二次开胸时发现.23例行手术治疗,15例经胸部切口,6例经腹部切口,2例为胸腹联合切口.21例修补成功,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为9.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膈疝是一个相对少见,但有较高死亡率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出现的膈疝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及时清晰的床旁相是诊断的关键.膈疝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手术入路以经胸途径为佳.膈疝发生的原因既有手术操作的不当,也有患者自身素质的因素.

    作者:赵峻;张德超;汪良骏;张汝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直肠癌放射治疗不良反应的防治与护理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放射治疗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积极的防治和护理是保证放疗顺利进行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我院1998年5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直肠癌放疗患者59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芬;吴晓玲;任军华;吴希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肺癌组织3p和9p丢失的研究

    目的:探讨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肺癌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3p、9p丢失以及将其应用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DNA特异的3p、9p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对21例短期培养的肺癌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3p、9p丢失进行分析.结果:3p、9p丢失在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为14.29%(3/21)、28.57%(6/21);在肺癌细胞中为66.67%(14/21)、80.95%(17/21).3p、9p均丢失者在肺癌细胞中占57.14%(12/21),在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为0.结论:①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可以检测肺癌及癌旁上皮细胞中3p、9p的丢失;②3p、9p的丢失在肺癌细胞中是频发事件,明显高于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③检测3p、9p的丢失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高树庚;董向阳;程书钧;汪良骏;张德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瑞白与惠尔血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为比较瑞白和惠尔血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对182例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的患者,使用不周的升血药瑞白和惠尔血,观察造血刺激因子对白细胞升高作用及毒副作用.瑞白组与惠尔血组升高白细胞所用时间无明显差异.白细胞上升后稳定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毒副反应瑞白组和惠尔血无明显差异.瑞白相对价格低,惠尔血价格昂贵.瑞白为国产药,价格低于进口药惠尔血,可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选择用药.

    作者:金秀华;郭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腔内注入顺铂和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DDP和IL-2联合用药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入.化疗方案为DDP40~60 mg,IL-2 50~60万U,每周1次,2~4周为1疗程,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SD)2例,总有效率(CR+PR)为90%.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发热.DDP和IL-2联合化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副作用.

    作者:李成芬;李兴菊;陈春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健择与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健择、诺维本、顺铂三药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Ⅲ期及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健择、诺维本及顺铂方案化疗后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生存期.结果:30例患者化疗3~6个周期后,Ⅲ期及Ⅳ期的有效率分别为65%和30%,总有效率为53.3%.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Ⅲ期及Ⅳ期的1年生存率为65%和20%,总的1年生存率为50%.副作用主要为Ⅱ~Ⅳ度的骨髓抑制及Ⅰ~Ⅱ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健择、诺维本、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地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茹;于涛;孙彦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GF-β1升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差异,探讨血清TGF-β1含量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入与肺癌患者的血清,血清TGF-β1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结果:68例肺癌患者血清TGF-β1的含量为(37±13)ng/mL,16例正常人血清TGF-β1的含量为(30±13)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TGF-β1的含量与肺癌TNM分期有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Ⅰ期、Ⅱ期和Ⅲ期肺癌患者的血清TGF-β1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肺癌TNM分期的升高,血清TGF-β1的含量逐渐升高.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GF-β1含量可能与肺癌的病情进展有关,由于TGF-β1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TGF-β1的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肺癌晚期患者较早期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更为明显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玉梅;李卫东;靳全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