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刚;邸军
目的:CARBO 300 mg/m2静脉滴入,d1;PDD25mg/m2静脉滴入,d2-5;5-FU 500 mg/m2静脉滴入,d1-4,28 d为1周期,治疗2~3周期后评价疗效.CR为32.8%(19/58),PR为50.0%(29/58),CR+PR为82.8%(48/58);转移淋巴结有效率87.9%(51/58);吞咽困难有效率80%.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生率69.0%(40/58),其中3~4级为41.4%(24/58);血液学毒性为中性粒细胞下降,2~3级者29.3%(17/58),无4级者.结论:CPF方案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中海;仝运科;张成辉;韩东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比较瑞白和惠尔血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对182例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的患者,使用不周的升血药瑞白和惠尔血,观察造血刺激因子对白细胞升高作用及毒副作用.瑞白组与惠尔血组升高白细胞所用时间无明显差异.白细胞上升后稳定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毒副反应瑞白组和惠尔血无明显差异.瑞白相对价格低,惠尔血价格昂贵.瑞白为国产药,价格低于进口药惠尔血,可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选择用药.
作者:金秀华;郭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非随机分组方法,联合化疗组32例与单纯化疗组35例,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症的临床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两组病例均为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Ⅳ期患者,已失去手术指征或术后复发、转移广泛,行为状态按Karnorfsky评分30~50分.康莱特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莱特联合化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毒副反应两组存在明显区别,单纯化疗组明显高于康莱特联合化疗组.提示康莱特联合化疗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有减低化疗毒副反应作用,并且在对患者体力状态的观察中也支持这一结果.
作者:张树梅;孟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156例甲状腺疾病的二维超声及CDFI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对照.结果: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86%,甲状腺腺瘤的诊断符合率92%,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93%,毒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100%,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100%.结论: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类型、后方回声特征及血流特点对甲状腺病变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茹;李活霞;丁永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近年来行剖宫产合并卵巢肿瘤切除术63例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黄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DDP和IL-2联合用药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入.化疗方案为DDP40~60 mg,IL-2 50~60万U,每周1次,2~4周为1疗程,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SD)2例,总有效率(CR+PR)为90%.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发热.DDP和IL-2联合化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副作用.
作者:李成芬;李兴菊;陈春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对维生素C(VitC)在癌症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的新进展作了简要综述,认为VitC可能具有双重作用,应用VitC预防癌症应持慎重态度.
作者:魏秀春;柳月安;房居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7年6月~1999年12月用艾迪注射液治疗33例术后肺癌患者,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有巩固疗效,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且副作用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家荣;甄运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肺癌若已侵犯到心包或心包外肺动静脉,按一般手术方法已不能切除,从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能提高中晚期肺癌的切除率.手术治疗345例中晚期肺癌中,有158例常规手术不能切除,通过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既切除了肿瘤又能在直视下清除纵隔淋巴结,提高了切除率和生存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提示,对中晚期肺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癌切除是育效的方法.
作者:杨宝岭;金峰;王明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妇女病普查使妇女的两癌(宫颈癌、乳腺癌)、两病(妇科疾病、乳腺疾病)得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亦是妇女保健的主要工作之一.方法:对1998~1999年第十二届武钢妇女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届普查34 302例中,查出各种妇科疾病17种,患病人共5 766例,查出子宫内膜癌1例.其中以宫颈疾病和阴道疾病多见分别占患病构成比的43.94%和29.12%,查出乳腺疾病6 885例,其中5例乳腺癌,患病率为14.58/10万.结论:宫颈糜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乳腺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妇女病普查是保障妇女健康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青;朱锡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化疗前后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JI)及DNA拓扑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6例宫颈癌.结果: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GST-JI、P-gp的表达率分别由化疗前的57.14%升高到92.86%,28.57%升高到82.14%,而TopoⅡ在化疗后表达强度降低.化疗前GST-JI的阳性率与化疗后癌组织的化疗反应呈负相关(P<0.01).结论:GST-JI、P-gp及TopoⅡ的表达与宫颈癌多药耐药性相关,GST-JI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耐药中起主导作用,检测宫颈癌组织中GST-JI、P-gp及TopoⅡ的表达有助于预测化疗效果及指导化疗用药.
作者:阮永华;魏万里;粱正南;杨西敏;刘宝源;陈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肿块大小及有无腋淋巴结转移对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手术前3~6 d抽取外周静脉血,FCM检测CD+3总T淋巴细胞、CD+4辅助T细胞、CD+8杀伤/抑制T细胞、CD+4/CD+8比值、CD+56NK细胞、CD南总B淋巴细胞、CD+25白介素-2(IL-2)受体细胞比例.结果:乳腺癌T2N1M0组较T2M0M0组CD+4辅助T细胞显著增高,其他淋巴细胞无显著性变化;T1N0-1M0和T2N0-1M0两组间、T1N0M0和T2N0M0两组间比较,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早期肿块大小及腋淋巴结转移对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未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蒋友华;邹德宏;冯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于2000年12月~2001年月日2月对妇癌根治术后行盆腔超声检查,诊断出盆腔淋巴囊肿28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焦方莲;王福德;李嫚;李小芳;孔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药三棱、莪术的提取物SC修饰构建的肿瘤细胞疫苗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抗瘤效应及联合新城鸡疫病毒疫苗的实验杀瘤疗效.方法:对SGC-7901胃肿瘤细胞进行系列处理,用SC(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eh hum、Curcuma zedoaria rosc-SC,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及NDV(新城鸡瘟病毒)对其进行生物构建,修饰构建的瘤苗经免疫小鼠(1次/周×4)28 d后,接种SGC-7901胃肿瘤细胞,观察抑制肿瘤肺转移、皮下结节形成及生存时间状况.结果:经SC修饰构建的SC-SGC-7901瘤苗能明显阻止胃癌细胞的肺转移,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结节形成,能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NDV构建的疫苗的抗瘤作用低于SC瘤苗组,在延长荷瘤鼠生存期方面和单瘤苗组相近,SC与NDV联合构建的瘤苗其抗瘤未呈生物放大及相加效应.结论:SC修饰构建的SGC-7901新型疫苗可以增强胃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对胃癌有较好的实验治疗效果.
作者:徐立春;陈平;孙振华;陈志琳;刘晓丹;朱海航;卜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对近两年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共20例给予Vp16及顺铂联合化疗,探讨PE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行性.
作者:田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红细胞(RBC)免疫功能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黏附酵母菌花环法,检测11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RBC 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RBC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患者血清sIL-2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相比较.结果:消化道肿瘤组、胸腺瘤组RBC-C3bR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肺癌组、淋巴瘤组RBC-C3bRR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各肿瘤组RBC-IC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各肿瘤组间RBC-C3bRR、RBC-ICR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L-2R水平明显增高(P<0.01),各肿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RBC免疫功能和sIL-2R,可了解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肿瘤分期、疗效及预后作出正确的评估.
作者:邹爱民;张盈华;张利朝;殷缨;陶秦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2例初治舌癌患者采用超分割外照射结合高剂量率192Ir局部插植.1年生存率为91.7%(11/12),总的3年生存率为25%(3/12),T1、T2患者3年生存率为100%(3/3).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早期舌癌患者对于原发灶的处理可采用外照射结台组织插植.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l syndrome,SVCS)为肿瘤临床常见的急症,需要紧急处理以缓解症状.我科1993年6月~2000年11月共收治上腔静脉综合征28例,由于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琴;崔莉;申向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A)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用的相关机理,为寻找其新的药物用途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3H-TdR同位素示踪测定细胞DNA合成.结果:ASA对SGC-7901细胞株的细胞作用具有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ASA对细胞DNA合成有抑制作用,并可使SGC-7901细胞周期中S期及G2/M期比例升高,G1期比例下降,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未见典型的阶梯状凋亡条带.结论:阿司匹林对SGC-7901细胞株存在着细胞毒作用,其细胞毒作用可能与抑制DNA的合成、阻止细胞周期有关系.
作者:刘兴;高青;王丕龙;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118例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89例2~15年,14例复发,误诊14例.手术是本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不当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治性切除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张春生;张经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