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生;张经中
生物芯片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生物技术,它将大量的核酸或蛋白质等的探针同时有序的固化于固相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样品进行杂交,可以实现对核酸、蛋白、细胞等生物组分进行快速、准确、平行、大量的检测.这些芯片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无污染、分析速度快、所用样品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新基因发现、基因组文库作图、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基因测序等领域.本文就其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闫实;韩金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隔疝的临床特点,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自1958以来9 32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发生的24例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发生率为0.26%.在术后4 d内早期发生的9例中,仅1例出现相关症状,而在其余15例中11例有明显症状.本组3例为绞窄性疝,4例为滑动疝.21例通过正侧位胸片或床旁相确诊,2例通过钡餐灌肠确诊,1例则在因其他并发症二次开胸时发现.23例行手术治疗,15例经胸部切口,6例经腹部切口,2例为胸腹联合切口.21例修补成功,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为9.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膈疝是一个相对少见,但有较高死亡率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出现的膈疝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及时清晰的床旁相是诊断的关键.膈疝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手术入路以经胸途径为佳.膈疝发生的原因既有手术操作的不当,也有患者自身素质的因素.
作者:赵峻;张德超;汪良骏;张汝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超声介入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及中药口服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114例,分两组治疗:序贯治疗组76例;单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38例为对照组.结果:0.5年、1年、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7.3%、82.8%、71.10%及19.3个月;对照组0.5年、1年、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1.5%、68.4%、52.6%及10.8个月.两组间0.5年、1年、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瘤体变化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两组比效序贯治疗优于单纯插管化疗栓塞(P<0.001).
作者:李善义;申方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7例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早期症状为痰血、干咳、低热者分别为63%、29.6%和7.4%.以上三症状成为早期中心型肺癌的重要信号.X线表现为段性肺炎、肺不张、肺门影增浓和局限性肺气肿者占63%、X线阴性者占37%.早期中心型肺癌有价值诊断方法是纤维镜和痰脱落细胞检查,其阳性率为100%和81.5%.
作者:阎申;毕耜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是否需合并全脑照射.方法:41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前瞻性的分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全脑照射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者,先行全脑放疗,全脑放疗结束后休息7~14 d,再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KPS的改善及死亡原因等.结果: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3个月和10.6个月,中位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和8.6个月,中位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分别为6.7个月和8.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0%和88.9%,KPS的改善率分别为82.6%和88.9%,死于脑转移瘤复发或新转移灶者分别占50.0%和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除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然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出现颅脑新病灶的6例患者,予以挽救性治疗,均得到较好地控制.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合并全脑照射的效果相似.
作者:李宝生;于金明;王立英;翟利民;周涛;尹勇;王亚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肺癌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3p、9p丢失以及将其应用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DNA特异的3p、9p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对21例短期培养的肺癌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3p、9p丢失进行分析.结果:3p、9p丢失在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为14.29%(3/21)、28.57%(6/21);在肺癌细胞中为66.67%(14/21)、80.95%(17/21).3p、9p均丢失者在肺癌细胞中占57.14%(12/21),在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为0.结论:①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可以检测肺癌及癌旁上皮细胞中3p、9p的丢失;②3p、9p的丢失在肺癌细胞中是频发事件,明显高于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③检测3p、9p的丢失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高树庚;董向阳;程书钧;汪良骏;张德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5年3月~1999年10月我们对40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组织检查,取得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刚;邸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差异,探讨血清TGF-β1含量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入与肺癌患者的血清,血清TGF-β1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结果:68例肺癌患者血清TGF-β1的含量为(37±13)ng/mL,16例正常人血清TGF-β1的含量为(30±13)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TGF-β1的含量与肺癌TNM分期有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Ⅰ期、Ⅱ期和Ⅲ期肺癌患者的血清TGF-β1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肺癌TNM分期的升高,血清TGF-β1的含量逐渐升高.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GF-β1含量可能与肺癌的病情进展有关,由于TGF-β1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TGF-β1的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肺癌晚期患者较早期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更为明显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玉梅;李卫东;靳全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综述了SLNB的意义和方法,着重介绍了SLN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和进展,并展望了SLNB的发展前景.
作者:丁洪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我们选择了32例乳腺癌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及胸腔内给予化疗药和/或生物反应调节剂,结合全身治疗和对症处理.结果:经过1~3次治疗,胸腔积液均完全消失,有效率达100%.结论:本组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有效的化疗方案,配合对症治疗,使有效率达100%,而治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通过对症治疗均能完全或大部分克服.
作者:刘继锁;吕丽;李延玲;吴新五;高先满;冯秀琪;左文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超对睾丸恶性淋巴瘤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Aloka-ssd-2000型B超仪,探头频率7.5 MHz.结果:8例被怀疑睾丸肿瘤的患者,根据B超影像特征,结合年龄、病史均于手术前报告中给予有意义的提示,其中5例报告提示与病理结果符合.结论:由于B超可重复性及其特殊的声像图谱,可对睾丸恶性淋巴瘤进行早期有意义的提示,给合CT成MRI亦可为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判断类型与分期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玄绪军;滕剑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癌强化表现与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放射治疗肝癌患者35例,对治疗前CT强化表现和临床近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82.86%(29/35),均匀强化、结节强化和周边强化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87.5%和20.0%(χ2=14.05,P<0.01).结论:肿瘤强化反映肿瘤供血,肝癌的CT强化表现可初步预测放射治疗效果.
作者:张映辉;张静婕;马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68岁.因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3个月余,逐渐增大于2001年4月22日就诊.
作者:温海滨;吴秋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A)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用的相关机理,为寻找其新的药物用途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3H-TdR同位素示踪测定细胞DNA合成.结果:ASA对SGC-7901细胞株的细胞作用具有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ASA对细胞DNA合成有抑制作用,并可使SGC-7901细胞周期中S期及G2/M期比例升高,G1期比例下降,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未见典型的阶梯状凋亡条带.结论:阿司匹林对SGC-7901细胞株存在着细胞毒作用,其细胞毒作用可能与抑制DNA的合成、阻止细胞周期有关系.
作者:刘兴;高青;王丕龙;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告7例恶性食管气管瘘的治疗经验.方法:气管环行切除对端吻合同期食管癌根治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4例;食管癌旷置银夹置标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2例;用带蒂大网膜分别修补瘘口术1例.术后4~6周根据银夹标记及纵隔淋巴结癌转移者共4例行60Co放射治疗,总量50~60Gy/5~7周.结果:术后1周均可正常经口进食,肺部炎症消退5例,好转2例,术后4周体重平均增加2.08 kg.生存1年7例,3年4例,5年以上2例.结论:对于肿瘤组织仅侵犯食管气管而无远处转移,肺功能又能胜任开胸手术的病例,积极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为放、化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前生;高长虹;王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7年6月~1999年12月用艾迪注射液治疗33例术后肺癌患者,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有巩固疗效,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且副作用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家荣;甄运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探讨单纯放疗或放化疗对肺癌的疗教,对我院1983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980例肺癌进行分析、照射剂量60~70 Gy/6~7周,其中放疗777例,放疗加化疗128例,介入化疗加放疗50例,肺上沟癌25例放疗或放化疗.化疗主要方案为CAP、CAF或加VDS、DDP(CBP)+Vp-16等.结果:777例放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14.28%,5年为7.2%,10年生存率为3.7%;临床分期Ⅱ期5年生存率11.88%,Ⅲ期为7.3%,Ⅳ期为0;病理分型:鳞癌5年生存率8.56%,腺癌3.76%,小细胞肺癌4%.男性5年生存率为6.7%,女性11.94%;放化疗128例3年生存率为14.84%,5年生存率6.25%;介入化疗加放疗5年生存率为6.0%;肺上沟癌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0,单纯放疗为13%,放疗加化疗为30%.初步结果认为,正确的TNM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应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郑晓;陈秀勇;许亚萍;裘国勤;王跃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1993年6月~1996年6月共收治93例术后病理为Ⅰ~Ⅱ期的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对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加放疗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单纯手术患者57例,术后放疗36例,放疗剂量为45~55 Gy.术后随访≥5年,40例复发.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87.7%、70.1%、42.1%;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88.9%、82.3%、7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Ⅰ~Ⅱ期食管癌术后复发与TNM分期有关,区域淋巴结和食管瘤床失败与食管原发部位有显著关系,辅助放疗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作者:李大宏;张清法;刘民杰;吴希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了解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Tf、PA的含量,以研究其对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淑兰;刘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胰腺癌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2种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胰腺癌中上述2种蛋白的表达.结果: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和59%,并且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π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二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同时有2种蛋白阳性者的生存期短于相应阴性者.结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在胰腺癌的多药耐药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常新忠;丁印鲁;王占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