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中心型肺癌的发现与诊断

阎申;毕耜宝

关键词:肺肿瘤/诊断
摘要:27例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早期症状为痰血、干咳、低热者分别为63%、29.6%和7.4%.以上三症状成为早期中心型肺癌的重要信号.X线表现为段性肺炎、肺不张、肺门影增浓和局限性肺气肿者占63%、X线阴性者占37%.早期中心型肺癌有价值诊断方法是纤维镜和痰脱落细胞检查,其阳性率为100%和81.5%.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紫草等中药油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紫草等中药油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Ⅲ、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个对照组,42例Ⅲ度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29例Ⅳ度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3例.结果:紫草等中药油膏组和庆大霉素+康复新组创面愈合时间:Ⅲ度分别为(7.05±1.36)d和(16.75±2.08)d;Ⅳ度分别为(16.69±3.11)d和(32.92±4.39)d,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紫草等中药油膏组疗效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康复新组,表明紫草等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损伤有明显效果.

    作者:田世禹;于甬华;陈延条;梁超前;孙新东;林兆华;李建彬;罗立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分析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达特征,为该肿瘤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L26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580例手术切除脾脏标本中恶性肿瘤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43岁.7例恶性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恶变、恶性血管瘤和纤维肉瘤各1例.病变完全局限于脾内和仅累及肺门淋巴结,组织学以淋巴细胞性淋巴瘤预后较好.恶性血管瘤、纤维肉瘤预后较差.结论: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肿瘤.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治疗应首选脾切除和放疗加化疗.

    作者:张仁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放射性直肠炎出血治疗的临床观察

    63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庆大霉素16万IU,地塞米松10 mg,利多卡因100 mg加入温稀米汤50 mL保留灌肠,每日2次.B组给予10%硫糖铝悬浊液2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C组给予10%硫糖铝悬浊液20 mL保留灌肠,每日2次,并给予内镜下热极治疗,每周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A组治愈率分别为2500%、30.00%;B组治愈率分别为33.33%、66.67%;C组治愈率分别为63.64%、86.36%.第1个疗程后,A组、B组、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27,P<0.05),C组与A组、B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98,P<0.05).第2个疗程后,A组、B组、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4.41,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硫糖铝保留灌肠疗效优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灌肠:硫糖铝保留灌肠联合内镜下热极治疗对放射性直肠炎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俊;张红;严正平;王笑秋;金祖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内镜下微波高频电刀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梗阻

    对56例晚期无法手术的食管癌、贲门癌进行内镜下微波、高频电切和局部化疗,成功率达100%,其中改善2个等级者38例(67.86%),改善1个等级者18例(32.14%),显效率达到92.86%.

    作者:修长海;李修杰;尹凤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哨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研究进展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综述了SLNB的意义和方法,着重介绍了SLN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和进展,并展望了SLNB的发展前景.

    作者:丁洪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用于剖胸手术后止痛118例疗效分析

    本组118例施行剖胸手术患者应用美施康定口服或直肠给药控制术后切口疼痛,口服给药有效率98.39%,直肠给药有效率98.2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少数患者有较轻的恶心、呕吐、头痛、便秘等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作者:曹雪萍;王国范;潘丽坤;田明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肠癌组织中α-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α-catenin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4例大肠癌标本中α-catenin的表达.结果:正常大肠黏膜强烈表达α-catenin,而原发灶中α-catenin表达明显减少,其表达减少与大肠癌的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浸润等明显相关.结论:α-catenin的表达减少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明显相关.

    作者:张明金;王元和;王强;许洪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剖宫产并卵巢肿瘤切除术63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年来行剖宫产合并卵巢肿瘤切除术63例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黄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淋巴结印戒细胞淋巴瘤二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68岁.因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3个月余,逐渐增大于2001年4月22日就诊.

    作者:温海滨;吴秋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Fas系统与肿瘤免疫的关系

    Fasl是TNF家族成员,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Fas蛋白结合,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许多研究表明Fas系统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肿瘤免疫逃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Fas系统与肿瘤免疫的关系.

    作者:邓清;袁宏银;熊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乳腺癌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FCM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肿块大小及有无腋淋巴结转移对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手术前3~6 d抽取外周静脉血,FCM检测CD+3总T淋巴细胞、CD+4辅助T细胞、CD+8杀伤/抑制T细胞、CD+4/CD+8比值、CD+56NK细胞、CD南总B淋巴细胞、CD+25白介素-2(IL-2)受体细胞比例.结果:乳腺癌T2N1M0组较T2M0M0组CD+4辅助T细胞显著增高,其他淋巴细胞无显著性变化;T1N0-1M0和T2N0-1M0两组间、T1N0M0和T2N0M0两组间比较,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早期肿块大小及腋淋巴结转移对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未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蒋友华;邹德宏;冯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治疗中晚期肺癌158例

    肺癌若已侵犯到心包或心包外肺动静脉,按一般手术方法已不能切除,从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能提高中晚期肺癌的切除率.手术治疗345例中晚期肺癌中,有158例常规手术不能切除,通过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既切除了肿瘤又能在直视下清除纵隔淋巴结,提高了切除率和生存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提示,对中晚期肺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癌切除是育效的方法.

    作者:杨宝岭;金峰;王明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癌中α-及β-连接素联合表达

    目的:探讨α-及β-连接素(catenin)联合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BC染色法在同一胃癌术后标本上进行α-及β-catenin抗体染色,计数胃癌组织中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全部表达α-及β-catenin.38例胃癌组织中α-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9%(11/38)和50%(19/38).存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其α-及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及26.1%,均远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α-与β-catenin共同阳性表达占30%,共同阴性表达占36.9%.α-catenin(-)/β-catenin(-)表达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α-catenin(+)/β-catenin(-)表达者易发生肝转移.结论:检测α-,β-catenin联合表达可以更为精确灵敏地预测胃癌侵袭转移.

    作者:翟博;吴德敬;胡志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癌患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谱研究

    目的: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人正常胃和胃癌组织原癌和抑癌基因表达的差异进行研究比较.方法:利用胃和胃癌组织的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将Cy3和Cy5 2种荧光分别标记到2组cDNA上制成探针,然后和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后扫描,通过计算机分析判定2种基因是否在上述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结果:在195条原癌及抑癌基因中,存在差异表达的共13条,表达上调的6条(0.071%),表达下调的7条(0.083%).结论:认为应用这种方法识别出的2种基因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作者:马万山;李晓冰;汪运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VEGF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蛋白及mRNA与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60例肝细胞癌中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肝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结果:VEGF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和81.3%,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并且VEGF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无包膜、瘤栓、直径大小均有相关性;另外,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越高,细胞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能力越强,VEGF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郝继辉;俞鸣;焦振山;史玉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超声介入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及中药口服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114例,分两组治疗:序贯治疗组76例;单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38例为对照组.结果:0.5年、1年、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7.3%、82.8%、71.10%及19.3个月;对照组0.5年、1年、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1.5%、68.4%、52.6%及10.8个月.两组间0.5年、1年、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瘤体变化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两组比效序贯治疗优于单纯插管化疗栓塞(P<0.001).

    作者:李善义;申方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方法的研究

    目的: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是否需合并全脑照射.方法:41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前瞻性的分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全脑照射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者,先行全脑放疗,全脑放疗结束后休息7~14 d,再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KPS的改善及死亡原因等.结果: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3个月和10.6个月,中位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和8.6个月,中位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分别为6.7个月和8.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0%和88.9%,KPS的改善率分别为82.6%和88.9%,死于脑转移瘤复发或新转移灶者分别占50.0%和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除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然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出现颅脑新病灶的6例患者,予以挽救性治疗,均得到较好地控制.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合并全脑照射的效果相似.

    作者:李宝生;于金明;王立英;翟利民;周涛;尹勇;王亚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腔内注入顺铂和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DDP和IL-2联合用药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入.化疗方案为DDP40~60 mg,IL-2 50~60万U,每周1次,2~4周为1疗程,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SD)2例,总有效率(CR+PR)为90%.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发热.DDP和IL-2联合化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副作用.

    作者:李成芬;李兴菊;陈春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瑞白与惠尔血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为比较瑞白和惠尔血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对182例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的患者,使用不周的升血药瑞白和惠尔血,观察造血刺激因子对白细胞升高作用及毒副作用.瑞白组与惠尔血组升高白细胞所用时间无明显差异.白细胞上升后稳定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毒副反应瑞白组和惠尔血无明显差异.瑞白相对价格低,惠尔血价格昂贵.瑞白为国产药,价格低于进口药惠尔血,可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选择用药.

    作者:金秀华;郭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测定的意义

    为了了解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Tf、PA的含量,以研究其对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淑兰;刘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