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草等中药油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田世禹;于甬华;陈延条;梁超前;孙新东;林兆华;李建彬;罗立民

关键词:放射性皮炎/放射疗法, 辐射损伤, 放射性皮炎/预防和控制, 紫草(中草药)/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紫草等中药油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Ⅲ、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个对照组,42例Ⅲ度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29例Ⅳ度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3例.结果:紫草等中药油膏组和庆大霉素+康复新组创面愈合时间:Ⅲ度分别为(7.05±1.36)d和(16.75±2.08)d;Ⅳ度分别为(16.69±3.11)d和(32.92±4.39)d,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紫草等中药油膏组疗效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康复新组,表明紫草等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损伤有明显效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GF-β1升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差异,探讨血清TGF-β1含量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入与肺癌患者的血清,血清TGF-β1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结果:68例肺癌患者血清TGF-β1的含量为(37±13)ng/mL,16例正常人血清TGF-β1的含量为(30±13)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TGF-β1的含量与肺癌TNM分期有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Ⅰ期、Ⅱ期和Ⅲ期肺癌患者的血清TGF-β1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肺癌TNM分期的升高,血清TGF-β1的含量逐渐升高.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GF-β1含量可能与肺癌的病情进展有关,由于TGF-β1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TGF-β1的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肺癌晚期患者较早期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更为明显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玉梅;李卫东;靳全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肿瘤灵治疗甲状腺瘤临床观察

    本组330例,男75例,女255例;年龄11~78岁,20~40岁占78%.肿瘤直径2~6 cm,大部分病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瘤,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检查诊断甲状腺体积增大缺损块为冷结节、凉结节、温结节.半数病例针吸穿刺病理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癌6例,镜下见有异形细胞9例.本组病例中包括手术后复发86例.

    作者:卜子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我们选择了32例乳腺癌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及胸腔内给予化疗药和/或生物反应调节剂,结合全身治疗和对症处理.结果:经过1~3次治疗,胸腔积液均完全消失,有效率达100%.结论:本组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有效的化疗方案,配合对症治疗,使有效率达100%,而治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通过对症治疗均能完全或大部分克服.

    作者:刘继锁;吕丽;李延玲;吴新五;高先满;冯秀琪;左文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测定的意义

    为了了解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Tf、PA的含量,以研究其对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淑兰;刘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膈疝2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隔疝的临床特点,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自1958以来9 32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发生的24例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发生率为0.26%.在术后4 d内早期发生的9例中,仅1例出现相关症状,而在其余15例中11例有明显症状.本组3例为绞窄性疝,4例为滑动疝.21例通过正侧位胸片或床旁相确诊,2例通过钡餐灌肠确诊,1例则在因其他并发症二次开胸时发现.23例行手术治疗,15例经胸部切口,6例经腹部切口,2例为胸腹联合切口.21例修补成功,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为9.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膈疝是一个相对少见,但有较高死亡率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出现的膈疝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及时清晰的床旁相是诊断的关键.膈疝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手术入路以经胸途径为佳.膈疝发生的原因既有手术操作的不当,也有患者自身素质的因素.

    作者:赵峻;张德超;汪良骏;张汝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辅助应用参麦针三苯氧胺及硝苯吡啶的临床意义

    对56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MVP方案化疗,参麦注射液、三苯氧胺、硝苯吡啶配合MVP方案用于试验组,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为试验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58.5%,高于对照组(3O.9%),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中位缓解期为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中位缓解期为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两组比较试验组中位缓解期、中位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育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参麦注射液、三苯氧胺、硝苯吡啶联合应用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提高化疗疗效,延长中位生存期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有逆转MDR作用.

    作者:林胜友;钦志泉;徐颖扉;吴良村;刘鲁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武钢第十二届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妇女病普查使妇女的两癌(宫颈癌、乳腺癌)、两病(妇科疾病、乳腺疾病)得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亦是妇女保健的主要工作之一.方法:对1998~1999年第十二届武钢妇女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届普查34 302例中,查出各种妇科疾病17种,患病人共5 766例,查出子宫内膜癌1例.其中以宫颈疾病和阴道疾病多见分别占患病构成比的43.94%和29.12%,查出乳腺疾病6 885例,其中5例乳腺癌,患病率为14.58/10万.结论:宫颈糜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乳腺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妇女病普查是保障妇女健康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青;朱锡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癌患者围化疗期的心理护理

    2000年1月~2001年6月,我院收治105例胃癌患者,在围化疗期间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丽娜;郑燕;张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筛查及治疗

    综述了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筛查方法,强调保守性治疗,反复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是安全可靠的,追加醋酸白试验可增加过度诊断,但敏感性可大大提高.如果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浸润癌,妇产科医生可将治疗时间推迟至产后,母婴危险性将降低.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治疗及宫颈锥切只应有于病理或阴道镜检查高度可疑癌或已证实为癌症的孕妇.妊娠期CIN转归率较高,但必须严密随访.

    作者:邹雪梅;王秋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误诊率高,死亡率高.我院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10例TTP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钱红兰;俞康;江松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肠道肿瘤腹腔内化疗疗效观察

    胃肠道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之一是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腹腔化疗是胃肠道癌治疗的重要途径.灌注化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即可增加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又可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是增强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莱芜市人民医院1995年1月~1999年1月共对185例胃肠道癌术后患者应用细针穿刺行腹腔化疗,近期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志强;左文述;徐海燕;张启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气管内肿瘤术中脱落致急性通气功能障碍的防治

    气管、支气管内肿瘤在肺部肿瘤中所占比例约2.7%.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多见,其他有类癌、黏液表皮样癌、肉瘤、燕麦细胞癌等;原发良性肿瘤有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毛细血管瘤,息肉和淋巴瘤等.腺瘤形态可以是良性,然而生物学行为为恶性.

    作者:王寿强;王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肺癌组织3p和9p丢失的研究

    目的:探讨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肺癌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3p、9p丢失以及将其应用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DNA特异的3p、9p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对21例短期培养的肺癌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3p、9p丢失进行分析.结果:3p、9p丢失在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为14.29%(3/21)、28.57%(6/21);在肺癌细胞中为66.67%(14/21)、80.95%(17/21).3p、9p均丢失者在肺癌细胞中占57.14%(12/21),在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为0.结论:①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可以检测肺癌及癌旁上皮细胞中3p、9p的丢失;②3p、9p的丢失在肺癌细胞中是频发事件,明显高于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③检测3p、9p的丢失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高树庚;董向阳;程书钧;汪良骏;张德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癌980例放疗与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为探讨单纯放疗或放化疗对肺癌的疗教,对我院1983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980例肺癌进行分析、照射剂量60~70 Gy/6~7周,其中放疗777例,放疗加化疗128例,介入化疗加放疗50例,肺上沟癌25例放疗或放化疗.化疗主要方案为CAP、CAF或加VDS、DDP(CBP)+Vp-16等.结果:777例放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14.28%,5年为7.2%,10年生存率为3.7%;临床分期Ⅱ期5年生存率11.88%,Ⅲ期为7.3%,Ⅳ期为0;病理分型:鳞癌5年生存率8.56%,腺癌3.76%,小细胞肺癌4%.男性5年生存率为6.7%,女性11.94%;放化疗128例3年生存率为14.84%,5年生存率6.25%;介入化疗加放疗5年生存率为6.0%;肺上沟癌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0,单纯放疗为13%,放疗加化疗为30%.初步结果认为,正确的TNM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应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郑晓;陈秀勇;许亚萍;裘国勤;王跃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方法的研究

    目的: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是否需合并全脑照射.方法:41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前瞻性的分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全脑照射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者,先行全脑放疗,全脑放疗结束后休息7~14 d,再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KPS的改善及死亡原因等.结果: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3个月和10.6个月,中位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和8.6个月,中位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分别为6.7个月和8.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0%和88.9%,KPS的改善率分别为82.6%和88.9%,死于脑转移瘤复发或新转移灶者分别占50.0%和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除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然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出现颅脑新病灶的6例患者,予以挽救性治疗,均得到较好地控制.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合并全脑照射的效果相似.

    作者:李宝生;于金明;王立英;翟利民;周涛;尹勇;王亚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腔内注入顺铂和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DDP和IL-2联合用药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入.化疗方案为DDP40~60 mg,IL-2 50~60万U,每周1次,2~4周为1疗程,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SD)2例,总有效率(CR+PR)为90%.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发热.DDP和IL-2联合化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副作用.

    作者:李成芬;李兴菊;陈春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治疗及护理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l syndrome,SVCS)为肿瘤临床常见的急症,需要紧急处理以缓解症状.我科1993年6月~2000年11月共收治上腔静脉综合征28例,由于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琴;崔莉;申向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乳腺癌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FCM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肿块大小及有无腋淋巴结转移对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手术前3~6 d抽取外周静脉血,FCM检测CD+3总T淋巴细胞、CD+4辅助T细胞、CD+8杀伤/抑制T细胞、CD+4/CD+8比值、CD+56NK细胞、CD南总B淋巴细胞、CD+25白介素-2(IL-2)受体细胞比例.结果:乳腺癌T2N1M0组较T2M0M0组CD+4辅助T细胞显著增高,其他淋巴细胞无显著性变化;T1N0-1M0和T2N0-1M0两组间、T1N0M0和T2N0M0两组间比较,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早期肿块大小及腋淋巴结转移对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未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蒋友华;邹德宏;冯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G-CSF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三种方法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确定标准剂量化疗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合理的用药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分别以不同顺序进行3个疗程化疗加rhG-CSF治疗,A周期为化疗后预防性应用rhG-CSF,B周期为化疗后出现Ⅳ度白细胞下降,再予rhG-CSF治疗,C周期为出现Ⅱ度白细胞下降后加用rhG-CSF治疗,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疗效及成本进行评价.结果:化疗后预防性应用rhG-CSF和Ⅱ度白细胞下降后予rhG-CSF,与Ⅳ度白细胞下降后应用rhG-CSF相比,疗效均明显提高,分别为76%、80%、46%,前二者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前者疗效每提高1%,成本增加5514元,后者疗效每提高1%,成本增加1 391元.结论:标准剂量化疗,出现Ⅱ度白细胞下降后应用rhG-CSF,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丁红华;李达;吴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胃癌生物活性肽对荷胃癌裸鼠LDH同工酶谱的影响

    目的:探索抗胃癌生物活性肽对荷胃癌BGC-823裸鼠LDH同工酶谱的影响.方法:裸鼠皮下接种BGC-823细胞建立胃癌模型,3 d后治疗组腹腔注射抗胃癌活性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30 d后处死鼠,用高pH不连续性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分析脾脏、胃、肝脏、肿瘤组织的LDH同工酶谱及LDH同工酶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抗癌活性肽治疗组LDH同工酶谱发生改变,LDH5活性显著减弱.结论:抗胃癌活性肽具有调节荷瘤裸鼠LDH同工酶代谢的作用,确切的机制将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闫美荣;苏秀兰;刘庆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