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erbB-2在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邱晓光;许岩丽;谷俊霞;郭丽霞;杨晓荣

关键词:乳腺肿瘤, 癌基因, C-erbB-2, Er, PR,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0例不同乳腺病交的C-erbB-2表达水平.结果:c-erbB-2癌基因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P<0.01)和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有关,特别是它在癌前病变中有表达.结论:c-erbB-2癌基因蛋白既可做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也可作为预后因素的判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3对VEC、胃癌MKN-45细胞增殖及MKN-45细胞诱导VEC增殖的影响.结果:Rg3浓度为0.031 3~0.5 mmol/L时,对VEC及MKN-45细胞增殖没有影响(P>0.05);经0.031 3~0.5mmol/L Rg3作用后的MKN-45细胞条件培养液对VEC增殖没有影响(P>0.05);Rg3浓度为0.125~0.5 mmol/L时,对MKN-45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为13.10%~77.38%.结论: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兵;王杰军;徐钧;许青;高勇;郭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剂量DF方案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DF联合化疗方案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26例的疗效.方法:采用CDDP6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14天;5-FU 200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21天.以上方案连用2~4周期.结果:全组26例,CR 1例,PR 6例,SD 15例,PD 4例,总有效率26.92%.毒副反应轻微,血液学毒性白细胞下降Ⅰ°~Ⅱ°26.92%,消化道反应Ⅰ°~Ⅱ°23.25%.结论:小剂量DF持续静脉滴注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疗效较为满意,毒副作用轻微,病人能够耐受.

    作者:邱少敏;刘琳;张全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IL-1β、IL-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病理学和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病理TNM分期等的关系.方法:以术后大体肺石腊包埋组织为材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IL-1β、IL-8在肺癌细胞中的染色情况.结果:共选择88例肺癌患者,IL-1β、IL-8的阳性率分别是52例(59%)、49例(56%).IL-1β、IL-8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明确的关系(P>0.05).Ⅰ期肺癌细胞IL-1β、IL-8染色的阳性率高于Ⅱ期和Ⅲ期肺癌(P<0.05).结论:IL-1β、IL-8在Ⅰ期肺癌的阳性率高于Ⅱ期和Ⅲ期肺癌,说明早期肺癌患者的细胞因子反应状态和免疫功能较好.

    作者:申维玺;刘玉梅;孙燕;张叔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下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诊断和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下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的及时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用部分下颌骨切除和自体肋骨移植术对1例下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患者的瘤体整体切除,并于植骨处行活动部分义齿修复.对该肿瘤在临床、X线和病理学的典型表现进行了讨论.结果:通过15年的随访,肿瘤未复发,咀嚼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对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患者,一旦确诊,宜早期、整块切除,立即植骨有利于重建咬合、恢复咀嚼功能.

    作者:韩义丹;张世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狼毒蛋煎剂毒性及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狼毒蛋煎剂的毒性和对肉瘤S180、HepA肿瘤细胞的抑瘤作用.方法:①半数致死量(LD50)毒性实验;②抑制HepA肿瘤细胞实验;③抑制肉瘤S180实验.结果:毒性实验:口服狼毒蛋煎剂组LD50>120,腹腔注射狼毒蛋煎剂组LD50为4.911 3;口服狼毒煎剂组LD50>120,腹腔注射狼毒煎剂组LD50为1.866 8.抑制HepA肿瘤实验:狼毒蛋煎剂组瘤重(0.714±0.149)g,5-FU组平均瘤重(0.521±0.114)g,生理盐水组平均瘤重(9.82±0.213)g.狼毒煎剂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抑制肉瘤S180实验狼毒蛋煎剂组平均瘤重1.17 g,生理盐水组平均重2.46 g,两组比较P<0.01.结论:狼毒蛋煎剂能安全有效地抑制HepA肿瘤细胞和肉瘤5180.

    作者:孙志刚;王娟;徐敦元;王树荣;李国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头颈外科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复合组织瓣在头颈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一期修复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采用带蒂胸大肌岛状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口腔癌7例,口咽癌、腮腺癌各1例.结果:9例均获满意的外观和功能,2例皮瓣部分坏死,均经换药痊愈.结论:带蒂胸大肌皮瓣可以满足颌面中部以下,口腔,颈部覆盖组织及衬里大面积缺损的修复,修复瓣成活率相对较高.

    作者:岳长生;周亮;余迅;梁龙;安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甲状腺髓样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激素在甲状腺髓样癌表达的意义及在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方法:选择甲状腺髓样癌10例,滤泡性腺癌、乳头状腺癌和未分化癌各3例,行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结果:10例髓样癌降钙素均阳性,嗜铬粒素A 8例,NSE 7例,Syn 4例,Somat 3例阳性;其他类型癌均呈阴性.结论:降钙素是甲状腺髓样癌特异的标记物,其余内分泌激素的检出也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鹿伟;孙青;张传森;吴彩志;高钟禹;孙德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治体会

    回顾分析入院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小肠恶性淋巴瘤缺少特异性敏感的检查方法,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剖腹术综合诊断,依肿瘤部位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小肠恶性淋巴瘤一经诊断,应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宋进亮;田希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化疗药物Vm-26导致特殊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Vm-26为鬼臼毒素的半合成衍生物,临床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颅内恶性肿瘤等,其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口腔炎、腹痛、腹泻等以及过敏反应:寒战、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低血压;面色潮红、出汗、高血压、水肿等也有报道,但眼结膜充血,双肺满布湿啰音,双眼睑及双唇严重浮肿未见有报道.报道1例如下.

    作者:徐风华;江瑞霞;乔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制中药喷雾剂防治放射性口咽黏膜反应的疗效观察

    应用自制中药喷雾剂防治放射性口咽黏膜反应获得满意效果.其配方为:浙贝母12 g,玄参12 g,生地15 g,板兰根24 g,射干18 g,薄荷脑10 g,冰片0.56 g,甘草4 g.以上药物以乙醇回流提出工艺制成喷雾剂.初步研究提示,该喷雾剂使用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孙永敏;路平华;李秀玲;郭立欣;陈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卵巢癌孤立脾转移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1998年8月因下腹肿物发现5 d,诊断为卵巢癌,行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加阑尾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术后行腹腔化疗及静脉化疗联合化疗(CTX 10 g,DDP 600 mg).于2000年1月18日来院复查,CT提示脾转移.于2000年1月21日全麻下行二次剖腹探查术,腹腔未见种植及淋巴转移,单纯行脾切除术.大体标本:脾脏体积增大,呈扁球形,12 cm×10 cm×8 cm大小(图1).肿瘤位于脾实质内,约3.8 cm × 3.0 cm大小,呈灰白色,周围可见假性包膜(图2).

    作者:王竹堂;沈欣堂;王福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异丙酚和异氟醚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异丙酚和异氟醚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阐明异丙酚和异氟醚在离子通道水平上对心肌细胞抑制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解法获得SD大鼠的单个心室肌细胞,在保持膜片钳钳夹电位-40 mV,波宽为250 ms的条件下,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异氟醚及其二药复合应用时对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用含有1μmol/L四已铵的台氏液灌流时,可记录到具有电压和时间依赖性内向的钙电流;加入1μmol/L维拉帕米时,该电流被迅速消除.12μmol/L、25μmol/L异丙酚和7×102μmol/L、1.1×103μmol/L异氟醚对钙电流无显著性影响(P>0.05);50μmol/L、250μmol/L异丙酚和2.2×103μmol/L、4.4×103μmol/L异氟醚对钙电流有显著性影响(P<0.05);25μmol/L异丙酚和1.1×l03μmol/L异氟醚复合剂、125μmol/L异丙酚和2.2×103μmol/L异氟醚复合剂对钙电流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异丙酚、异氟醚及其两药复合应用时对心肌产生负性肌力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其机制与其抑制钙离子通道电流有关.

    作者:王金波;徐赞;王培民;王可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OK-432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OK-432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就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8例,应用OK-432作临床治疗,取病情相似的患者10例作统计配对,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作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中除1例稳定外,其他病例的病情均恶化.OK-432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OK-432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一般支持治疗.

    作者:党云文;金宗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桥本氏病误行手术15例分析

    探讨桥本氏病误诊及其误行手术的原因,总结防止误行手术的方法,提高诊治水平.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误诊手术15例桥本氏病的病例临床资料.本组15例术前均误诊为甲状腺肿瘤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均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充分认识本病,采取必要的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提高本病诊断水平,降低本病误诊和误治的关键.

    作者:刘春生;贾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癌枯肺癌瘤体内注入实验与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不能承受手术和晚期肺癌组织内介入治疗的动物模型,研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57小鼠,接种Lewis肺癌.实验组癌组织内注入癌枯,阳性对照组注入5-FU,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及病理形态变化,检测WBC、PLT、ALT、BUN,了解对机体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抑瘤率50.57%,与阳性对照组49.91%相近,WBC、PLT,体重变量(13×109/L、612×109/L、+0.46 g)与阳性对照组(3.9×109/L、169×109/L、-5.20 g)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1例不能手术和晚期肺癌患者,瘤体内注药后,肿瘤细胞死亡,肿瘤缩小1/2以上7例(22.6%),1/2~1/3 13例(41.3%).治疗后手术切除8例,不能手术患者咯血、咳痰、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肺癌组织内介入治疗对不能手术和晚期病例有一定疗效.

    作者:郑香玲;陈明跃;田燕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乌头注射液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乌头注射液联合化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行性.方法:2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乌头注射液+化疗组15例,单纯化疗组11例.结果:乌头注射液+化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包括体重、Karnofsky评分的提高、厌食和乏力的改善,其分别为80%、80%、93%、67%,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10%、27%、10%、18%,两者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缓解率也有明显提高,分别为85%、40%,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雷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上腔静脉综合征综合治疗疗效的探讨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合理的综合征综合治疗方案.方法:51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先放疗后化疗组(A组)26例和先化疗后放疗组(B组)2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放疗方法、化疗方案以及病理等方面均接近,具有可比性.结果:≤2周开始缓解率B组明显高于A组,>2周开始缓解率A组高于B组(P<0.05);A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B组部分缓解率高于A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总有效率:A组为88.5%,B组为84%(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有明显的疗效,意义是肯定的,在放、化疗应用顺序应参考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作者:况建荣;燕平;熊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鼻咽癌放疗诱发肿瘤--附四例报道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鼻咽癌的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而放射线的致癌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就表现出来.统计1970~1995年6月3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其中130例60Co治疗和220例加速器治疗),发现其中4例放疗后诱发恶性肿瘤.

    作者:张辉;雷汉飞;黄德亮;崔书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晚期食管癌服冷疗素缓解吞咽困难的探讨

    介绍一种食管癌患者食用的冷疗素制作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观察,结果显示,该冷疗素对于增加患者的进食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也为获得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作者:汪晓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皮内注射方法探讨

    皮内注射是临床上各科疾病治疗前常用的一种诊疗手段,作者体会采用横向(与患者前臂长轴垂直)持皮试针注射试验液的方法注射,患者痛觉轻,乐于接受治疗,且有利于观察反应效果.

    作者:王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