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建荣;燕平;熊奎
目的:探讨下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的及时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用部分下颌骨切除和自体肋骨移植术对1例下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患者的瘤体整体切除,并于植骨处行活动部分义齿修复.对该肿瘤在临床、X线和病理学的典型表现进行了讨论.结果:通过15年的随访,肿瘤未复发,咀嚼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对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患者,一旦确诊,宜早期、整块切除,立即植骨有利于重建咬合、恢复咀嚼功能.
作者:韩义丹;张世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2000~2001年共收治16例恶性肿瘤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我们体会到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
作者:王建荣;徐鲲;苏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乌头注射液联合化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行性.方法:2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乌头注射液+化疗组15例,单纯化疗组11例.结果:乌头注射液+化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包括体重、Karnofsky评分的提高、厌食和乏力的改善,其分别为80%、80%、93%、67%,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10%、27%、10%、18%,两者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缓解率也有明显提高,分别为85%、40%,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雷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CAP(CTX+ADM+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三苯氧胺(TAM)、异博定(VPL)及川芎嗪(TMP)观察TAM+VPL+TMP对MDR的逆转效果,结果化疗加逆转剂组近期有效率比单纯化疗组提高了30.7%(57.6%vs26.9%),且逆转剂的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克信;郭光瑗;李开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1998年8月因下腹肿物发现5 d,诊断为卵巢癌,行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加阑尾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术后行腹腔化疗及静脉化疗联合化疗(CTX 10 g,DDP 600 mg).于2000年1月18日来院复查,CT提示脾转移.于2000年1月21日全麻下行二次剖腹探查术,腹腔未见种植及淋巴转移,单纯行脾切除术.大体标本:脾脏体积增大,呈扁球形,12 cm×10 cm×8 cm大小(图1).肿瘤位于脾实质内,约3.8 cm × 3.0 cm大小,呈灰白色,周围可见假性包膜(图2).
作者:王竹堂;沈欣堂;王福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采用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后,将带血管蒂的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远端折叠缝合环绕在吻合口周围,使其形成3个生理性活瓣,从而阻止胃内容物返流.全组79例患者中76例无胃内容物返流,3例有轻微返流.初步研究提示,该方法具有防返流效果可靠,操作容易的特点,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乾德;朱向国;亓树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能承受手术和晚期肺癌组织内介入治疗的动物模型,研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57小鼠,接种Lewis肺癌.实验组癌组织内注入癌枯,阳性对照组注入5-FU,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及病理形态变化,检测WBC、PLT、ALT、BUN,了解对机体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抑瘤率50.57%,与阳性对照组49.91%相近,WBC、PLT,体重变量(13×109/L、612×109/L、+0.46 g)与阳性对照组(3.9×109/L、169×109/L、-5.20 g)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1例不能手术和晚期肺癌患者,瘤体内注药后,肿瘤细胞死亡,肿瘤缩小1/2以上7例(22.6%),1/2~1/3 13例(41.3%).治疗后手术切除8例,不能手术患者咯血、咳痰、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肺癌组织内介入治疗对不能手术和晚期病例有一定疗效.
作者:郑香玲;陈明跃;田燕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形成的规律.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5例食管癌标本原发灶和转移灶VEGF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淋巴结转移灶VEGF表达水平高于原发灶(P<0.01);淋巴结转移灶、原发灶及阴性淋巴结MVD分别为11.33±4.44、13.85±5.57、18.61±6.67,淋巴结转移灶与后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转移灶VEGF表达水平高于原发灶,淋巴结内可能存在抗肿瘤血管生成因素.
作者:袁欣;白世祥;刘菊;张合林;平育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与累及野照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疗效.方法:对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20例)+化疗与累及野照射(20例)+化疗治疗NHL的疗效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近期急性反应及局控率基本相同,而累及野远期后遗效应则少于大面积野.结论:对NHL的治疗,累及野照射与大面积照射的疗效相似,但累及野照射的远期放射并发症明显降纸.
作者:符红普;曹霞;鲁琼辉;瘳遇平;郭曼利;蔡杰;金性江;胡自省;胡炳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化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2例肺癌组织MRP的表达.结果:鳞癌和腺癌的MRP表达阳性率为65.63%、62.5%,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SCLC则与正常组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纵隔淋巴结肿大者高于肿大者(P<0.05);中、高分化者高于低分化者(P>0.05);对鳞癌和腺癌化疗结果MRP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RP基因表达是鳞癌和腺癌产生原发性耐药的机制之一,与SCLC耐药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孙尚玲;夏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异丙酚和异氟醚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阐明异丙酚和异氟醚在离子通道水平上对心肌细胞抑制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解法获得SD大鼠的单个心室肌细胞,在保持膜片钳钳夹电位-40 mV,波宽为250 ms的条件下,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异氟醚及其二药复合应用时对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用含有1μmol/L四已铵的台氏液灌流时,可记录到具有电压和时间依赖性内向的钙电流;加入1μmol/L维拉帕米时,该电流被迅速消除.12μmol/L、25μmol/L异丙酚和7×102μmol/L、1.1×103μmol/L异氟醚对钙电流无显著性影响(P>0.05);50μmol/L、250μmol/L异丙酚和2.2×103μmol/L、4.4×103μmol/L异氟醚对钙电流有显著性影响(P<0.05);25μmol/L异丙酚和1.1×l03μmol/L异氟醚复合剂、125μmol/L异丙酚和2.2×103μmol/L异氟醚复合剂对钙电流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异丙酚、异氟醚及其两药复合应用时对心肌产生负性肌力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其机制与其抑制钙离子通道电流有关.
作者:王金波;徐赞;王培民;王可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为2例不能耐受手术及拒绝手术的高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X线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78岁.因反复出现进食梗阻感1年于1998年7月24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剑下压痛,无反跳痛.上消化道钡透示:贲门处黏膜破坏,钡剂通过缓慢,胃底示一3 cm×2 cm肿块影,胃隔间隙增厚,胃小弯壁硬.胃镜示:胃底贲门处见一菜花样肿块,大小约3.2 cm×2.4 cm,小弯侧有一3.0 cm×1.8 cm的隆起,有溃疡形成,表面覆盖有白苔样物.取检病理示:低分化腺癌伴出血坏死.采用X线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利用负压真空成型技术,CT定位前空腹喝800mL水,使胃充盈.在立体定位体架中,用文身法做好皮肤相对固定的胸部标记,通过扫描仪将CT定位片转换成图像文件,通过3D-TPS系统,重建患者模体,并做组织密度不均匀性校正.
作者:赵美红;马静静;郎丰平;王志永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0例不同乳腺病交的C-erbB-2表达水平.结果:c-erbB-2癌基因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P<0.01)和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有关,特别是它在癌前病变中有表达.结论:c-erbB-2癌基因蛋白既可做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也可作为预后因素的判断.
作者:邱晓光;许岩丽;谷俊霞;郭丽霞;杨晓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Vm-26为鬼臼毒素的半合成衍生物,临床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颅内恶性肿瘤等,其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口腔炎、腹痛、腹泻等以及过敏反应:寒战、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低血压;面色潮红、出汗、高血压、水肿等也有报道,但眼结膜充血,双肺满布湿啰音,双眼睑及双唇严重浮肿未见有报道.报道1例如下.
作者:徐风华;江瑞霞;乔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研究采用随机开放性实验,探讨薏苡仁提取物(康莱特)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共43例,分为TAE组21例、TAE+康莱特治疗组11例、单纯康莱特治疗加或不加化疗组11例3组.康莱特治疗组术后经肝动脉灌注康莱特注射液200mL/d×10d.结果表明:①康莱特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外周血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对血小板可能更加显著;②康莱特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并未加重TAE术后的肝功能损伤;③康莱特注射液有良好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可明显提高血清NK细胞的水平;④康莱特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当与TAE治疗合并应用时,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及治疗效果的双重功能. 肿瘤防治杂志,2001,8(3):310-311
作者:冯懿正;赵文和;马志敏;周杏仁;王敏;盛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何塞停(Herceptin)是一种人性化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作用于HER-2受体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限制原癌基因HER-2/neu的过度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化疗药物疗效并减轻其毒副作用.临床上单独或联合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且具有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的优点.
作者:梁晓玲;左文述;杨锡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①在82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43/82)、53.7%(44/82)和32.9%(27/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②MMP-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级别越高其阳性表达率就越高(Ⅰ级/Ⅲ级P<0.01);MMP-9、TIMP-1的表达在各组织学分级中虽有差别,但无显著性(P>O.05).③MMP-2/MMP-9与TIMP-1的表达平行关系无显著性(P>O.05).④MMP-2或/和MMP-9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TIMP-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MP-9的高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黄晓曦;林修;许东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cyclin)D1的扩增和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斑点法和差异PCR方法,对40例肺癌组织及4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cyclin D1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研究.结果:肺癌组织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5.0%,高于正常肺组织的22.5%;肺癌cyclin D1基因扩增的阳性率达55.0%,也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7.5%;肺癌cyclin D1的高度扩增和过度表达与肺癌的转移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cyclin D1基因的高度扩增和过度表达状态在肺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定肺癌恶性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作者:邱红;苏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OK-432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就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8例,应用OK-432作临床治疗,取病情相似的患者10例作统计配对,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作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中除1例稳定外,其他病例的病情均恶化.OK-432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OK-432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一般支持治疗.
作者:党云文;金宗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晚期中心型肺癌由于呼吸通道阻塞造成肺不张,以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直接窒息死亡.应用YAG激光能够迅速将该肿瘤汽化消除,扩大气管、支气管管腔,立刻改善患者的呼吸机能.1995~1999年作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YAG激光治疗中心型肺癌4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加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