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勇;甄彦龙;王俊;马林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肝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采用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进行诊断,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的恶性肿瘤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0.0%、82.2%和81.7%,弹性成像诊断的恶性肿瘤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6.7%、86.7%和81.7%,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的恶性肿瘤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3%、93.3%和93.3%,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比单独应用高,三组诊断方法有可比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肿瘤患者方面取得的成效显著高于二者的单独应用,临床治疗过程中能提供更合理的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娴;黄利;符川;赵妍妍;赖积能;杨克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及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礼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开腹组37例与腹腔镜组34例.开腹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7d的CD3、CD4+、C8+;和CD4+/CD8+,术前1d和术后1d的凝血酶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及D-二聚体.结果 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患者,但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腹腔镜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7d,两组患者的CD3+、CD4+和CD8+均下降,且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1d和7d,开腹组患者的CD4+/CD8+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PT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的ATPP与术前比较,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两组患者的FIB和D-二聚体较术前均升高,但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开腹手术,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指标较好,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但会增加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概率,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全超;孙学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蜂疗减轻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陕西省渭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7例肺癌患者,根据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蜂疗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KPS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92.9%和95.3%,均高于对照组的74.4%和7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KPS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且容易控制.结论 蜂疗可以拮抗肺癌化疗后所致的骨髓抑制作用,维持化疗中患者的身体状况,过敏反应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
作者:康平利;曾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保留血管神经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行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测量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情况,探讨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 23例患者术后2周后拔除导尿管,仅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随访三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尿控;随访半年,加例患者恢复性功能.结论 保留血管神经束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损伤较小,可较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尿控及性功能,是一种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的手术方法.
作者:朱彦松;徐耀庭;李杜渐;许晓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CIN患者,均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24h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1粒置入阴道,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高危HPV-DNA检测,对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随着CIN级别升高,HPV-DNA负荷量增高.LEEP治疗后,CIN患者HPV-DNA负荷量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阴性.CIN Ⅰ级、Ⅱ级和Ⅲ级患者的病变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LEEP术治疗后,清除高危型HPV感染有效.HPV-DNA检测为一种有效的判断CIN疗效及随访观察的预后指标.
作者:孟丽;张迪;张海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提高,放射治疗已经成为与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并驾齐驱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原理是利用电离辐射对恶性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损伤以及不同细胞损伤后修复能力的差异,通过分次治疗,从而尽可能地杀灭肿瘤细胞,保护正常组织.目前,放射治疗广泛地应用于胸腔、纵隔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食管粘膜上皮对电离辐射比较敏感,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RE)是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1].
作者:谢友琴;王高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理念干预对老年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间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加速康复理念干预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干预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指标变化,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和术后3d,两组患者CRP、IL-6和TNF-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两组患者IgA、IgG和IgM水平均较术前1d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d,两组患者IgA、IgG和IgM水平均较术后1d回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吻合口瘘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理念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保护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孙亚芹;洪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保山市腾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娄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基础治疗组采用基础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0.0% (24/30),高于基础治疗组的63.3% (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为36.7% (11/30)和16.7% (5/30),均高于基础治疗组的0.0%和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虽然会提升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但患者能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柱云;盛家宁;杨中能;蔺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9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为88.6%,对照组患者为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保肛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邓建勇;甄彦龙;王俊;马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00例子宫颈癌患者,对高危型HPV阴性和阳性患者的年龄比例、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子宫颈癌患者中27例(9.0%)为高危型HPV阴性,273例(91.0%)高危型HPV阳性.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和HC-Ⅱ法符合率为100.0%.高危型HPV阳性子宫颈癌患者各年龄段构成比同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患者均以36 ~50岁为疾病高发年龄段.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腺癌比例较高危型HPV阳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与高危型HPV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阳性子宫颈癌患者中149例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中12例进行TCT检测,不同病变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在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的诊断中敏感度较高,高发年龄段为36 ~50岁,其中,腺癌的比例较高.
作者:刘常燕;肖琳;王宇;勒健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癌痛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间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癌痛知识知晓率为98.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自杀、跌倒及放弃治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小于对照组患者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癌痛患者中,可提高患者对癌痛知识的知晓率,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流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促进癌痛患者护理管理系统化.
作者:张应华;曹俊英;黄会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扶正培本联合化疗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莱特联合顺铂+多西他赛(DP方案)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扶正培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各级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数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总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疲倦和恶心呕吐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为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扶正培本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寄树;许春明;陈志云;卫国华;季进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 17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电话随访的方法回顾性调查宫颈癌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情况.结果 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为135例,发生率为11.5%,发生部位:左侧35例,右侧34例,双侧66例.其中93例为Ⅰ度水肿,占68.9%.患者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时间为首次治疗(手术或放疗)后0~48个月,中位发生时间为治疗后2个月,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中,愿意进行治疗的患者仅为33.3%.结论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淋巴水肿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水肿程度低.
作者:苏伟才;梁雅楠;路虹;杨永妍;曾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山东省潍坊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保护盆腔骨髓的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毒性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8%、88.9%和77.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4%、68.9%和5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盆腔骨髓保护调强放疗同步化疗,不影响患者的远期疗效,且能降低患者血液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并获得更好的远期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福勇;刘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Ang)-1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结合聚乳酸乙醇酸羟基磷灰石(PLGA/HA)支架治疗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Ang-1基因转染BMSCs-PLGA/HA复合多孔支架组(A组)、无Ang-1基因转染组(B组)、单纯支架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12只.分别于支架植入兔体内1、4和8周取材,采用Micro CT检测缺损部位新生骨量,免疫组化法比较血管断面数目,记录比较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ol I)、骨钙素(OC)和骨桥素(OPN)阳性表达.结果 各组实验兔骨矿物质含量(BMC)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且各时间点A组高于B组,C组次之,D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实验兔血管断面数目和ALP、Col I、OC及OPN阳性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多,且各时间点A组高于B组,C组次之,D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ng-1可促进BMSCs结合PLGA/HA支架修复兔桡骨缺损,促进新生骨形成和血管新生.
作者:王真;温鹏;房晓明;万宁军;吕金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间济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记录食管癌患者术前CTCs检测结果,并分析CTCs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患者术前CTCs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和肿瘤分化程度等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患者术前CTCs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鳞癌患者术前CTCs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同时可以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病情进展程度,可作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宋正凯;范加社;邵强;刘海波;王军;朱良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化痰逐瘀消瘤汤对原发性脑瘤患者神经损伤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洛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1例原发性脑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止痛、抗炎、稳定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及术后标准化放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痰逐瘀消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化痰逐瘀消瘤汤利于提高经手术联合放疗治疗的原发性脑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遐智;刘学武;白吉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头颅MRI特征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间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PCNSL患者和41例胶质瘤患者,记录所有患者的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信号特征与表观弥散系数(ADC),病理分析两组患者的MVD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当DWI b值为400、800和1 000s/mm2时,PCNSL患者的DWI信号强度均低于胶质瘤患者,PCNSL患者的ADC值均低于胶质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SL患者的CD31-MVD与CD34-MVD值均高于胶质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CNSL患者的DWIb值为1 000s/mm2时,相关性分析显示CD31-MVD、CD34-MVD与头颅MRI DWI信号强度、ADC值呈明显负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NSL患者头颅MRI特征与MVD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有利于PCNSL的鉴别与诊断.
作者:杨淑琴;刘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间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27例,行口腔颌面肿瘤切除术+游离皮瓣修复术)和放疗组(24例,行三维适行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放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低于手术组的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手术组为18.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近期疗效,但要注意防范不良反应.
作者:杨利锋;卢启国;徐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产后42天后均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足月成功分娩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正常分娩率为90.5%(19例),对照组为81.0%(17例),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阴道出血量异常及子宫不规则收缩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杨帆;刘庆妍;王坤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