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配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尚玉芬;倪昭聪;马村峰;宋伟;孟凡丽

关键词:乳腺肿瘤,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 新辅助化疗
摘要:目的 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配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间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三年内的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获益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三年局部复发率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配合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表面积与吉非替尼疗效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表面积(BSA)与口服吉非替尼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河南省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洽的115例采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的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使用Cox吉非替尼疗效与体表面积的关系.结果 相比于BSA较高(≥1.5m2)者,吉非替尼对BSA较低(<1.5m2)患者的疗效更好.两者的总存活时间(OS)无显著差别,较低和较高BSA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是8.5个月和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A对PFS具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BSA越高PFS越低.

    作者:谢彦良;任统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配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配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间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三年内的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获益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三年局部复发率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配合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作者:尚玉芬;倪昭聪;马村峰;宋伟;孟凡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状态(KPS)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组为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4.8%和7.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和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同步放化疗与靶向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高阳;张志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苏醒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苏醒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诱导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并持续至麻醉诱导插管,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患者镇静和躁动程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前(T0)、手术开始2h(T2)、术后24 h(T24)及术后72h(T72)的全血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醛固酮(AL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2、T24和T72时,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24和T72时,观察组患者的LPO、Cor、ACTH和AL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可加速患者的苏醒,改善镇静和躁动程度,减轻免疫抑制和应激反应.

    作者:聂瑞霞;刘冰冰;周代伟;陈彬;梁亚统;李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集中护理指导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集中护理指导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间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集中护理指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两组的希望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指导后在积极态度、积极行动和亲密关系等希望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定期检查、坚持化疗、心理、饮食、认识疾病和自我防护等方面的化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集中护理指导能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希望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程然;李红霞;赵嬉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分割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分割调强适形放疗(IMRT)同步化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TGLN)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25例和单纯放疗组28例.单纯放疗组采用IMRT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IMRT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cm患者的有效率、1年和2年生存率均优于直径> 2c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和气管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分割IMRT同步化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疗效较好,特别对肿瘤直径≤2cm者尤为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海文;蒋友芹;裴冬;陈斌;侍红泰;卞剑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支持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心理支持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周彩红;何云芳;孙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原发部位结直肠癌伴转移患者的化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原发位置结直肠癌伴转移患者的化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 1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行一线化疗的结直肠癌伴转移的患者,按肿瘤原发位置分为回盲肠组11例,升结肠组15例,横结肠组9例,降结肠组20例,直肠组29例.比较各组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结果 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29.8%.原发于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18.2%、26.7%、22.2%、40.0%和31.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原发位置患者接受以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疗效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化疗的不同原发位置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位置在横结肠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接受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种化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原发部位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化疗的疗效存在差异.

    作者:周文彪;李亚星;戴圣斌;张好;魏蓉;王宏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血管内抑制素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血管内抑制素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桥蛋白(OP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MMP-9、VEGF和OPN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高于对照组为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VEGF和OP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胸闷、胃肠道反应、心慌、转氨酶升高、发热和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血管内抑制素治疗肝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稳定MMP-9、VEGF和OPN水平抑制了肿瘤细胞活化,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阳;吴兴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癌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前后外周血清VEGF和Ang-2表达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前后外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形成素-2 (Ang-2)表达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间解放军第401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微波消融术的7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3d、7d及14d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将研究组各时段的VEGF和Ang-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并分析VEGF和Ang-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后治疗有效率为82.2% (60/73);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91,P<0.05).研究组患者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随治疗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降低,其中治疗后3d、7d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4d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14d,VEGF和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微波消融术治疗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降低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联合检测VEGF和Ang-2水平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作者:侯晓玮;庄兴俊;张海文;王凯;张元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家庭关怀对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对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永久性造口术治疗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家庭关怀好组(观察组)和家庭关怀差组(对照组),每组49例.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程度的家庭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与家庭关怀呈正相关,并发症与家庭关怀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家庭关怀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结直肠癌疾病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孙春燕;王晓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北京某医院1999~2013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构成和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近年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构成及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71 318例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信息,分析不同时间和年龄肿瘤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变化.结果 位居前列的女性恶性肿瘤分别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胃癌和子宫颈癌,平均年龄51.36岁,40~ 69岁者多(73.3%).1999年至2013年,女性恶性肿瘤年均增长9.6%.患者数增长多的为乳腺癌4 006例(26.5%),其次为甲状腺癌3 263例(21.6%)、肺癌2 184例(14.5%)、结直肠癌1 157例(7.7%)、子宫颈癌1 060例(7.0%)、卵巢癌838例(5.5%)和胃癌708例(4.7%).结论 近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总数呈上升趋势,以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颈癌患者的增加为主.

    作者:林华;李纪宾;陈舒兰;贾漫漫;钟雪梅;李丽;陈玉恒;周珊珊;邹小农;赵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大体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早期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在预测及判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玲;赫晓磊;高峰;冯燕;木尼拉;郭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负压引流强度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状况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引流强度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四川省会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零负压组、低负压组和高负压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切口均给予自然对合处理,并给予不同强度的负压引流,观察三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拆线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零负压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3例,低负压组1例,高负压组0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零负压组患者甲级愈合21例,乙级愈合5例,切口感染2例;低负压组甲级愈合26例,乙级愈合2例,无切口感染患者;高负压组甲级愈合27例,乙级愈合1例,无切口感染患者.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平均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加负压引流可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切口愈合,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长莲;冯锦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预防乳腺癌PICC导管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预防乳腺癌PICC置管性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并采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FMEA模式对HCC置管性导管感染进行风险管理,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计算失效模式中的优先风险指数(RPN),选取高风险进行优先处理,制定改善对策及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导管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风险指数(RPN)值和HCC置管性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失效模式RPN指数低于对照组,PICC置管性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MEA应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性导管感染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宇;胡明新;袁滨;王冲;张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39例胃间质瘤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39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39例胃间质瘤患者,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39例胃间质瘤患者病理CD117阳性率92.3%,DOG-1阳性率91.4%,CD34阳性率89.7%.随访12个月,共38例,死亡l例.胃镜治疗22例患者,未发现复发,无死亡病例,未服用伊马替尼.开腹手术治疗17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胃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声内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CD117、DOG-1和CD34是胃间质瘤重要的标记物,完整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汪志兵;姜宗丹;张振玉;张予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Ⅰ期子宫内膜癌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生存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生存状况.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间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进行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6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患者治疗后无瘤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3年总生存率为89.2%,无瘤生存率为87.6%.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73.8%.局部复发3例(4.6%),远处转移4例(6.1%).急性放射性肠炎11例(16.9%),急性放射性膀胱炎7例(10.7%),肠穿孔1例(1.5%),肠梗阻2例(3.1%),便血4例(6.1%).不同分化程度、有无肌层浸润及淋巴结是否受累与Ⅰ期子宫内膜癌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一定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生存期长.

    作者:徐进芳;王瑗;冯鑫;徐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造影在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113个病灶)为超声造影引导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80例患者(118个病灶)为常规超声引导组.记录超声造影引导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数量、大小、边界及内部回声情况,将其术前肿瘤检出率、术中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射频消融准确率,与常规超声引导组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造影引导组射频消融术后,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诊断,113个病灶中有6个(5.3%)可见动脉相内有局部增强区,门脉及延迟相增强区快速消退呈现低增强,判断仍存在残留.余107个(94.7%)病灶行超声造影始终未见增强,边界清晰,判断肿瘤已经完全灭活.超声造影引导组术前肿瘤检出率、术中穿刺成功率和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2.0%、92.9%和94.7%,常规超声引导组分别为80.5%、76.3%和8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判断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效果方面,提高了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穿刺成功率和射频治疗准确性.

    作者:周洪珍;张涛;李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脾多肽注射液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间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在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反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则明显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云刚;周盛元;陈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住院初诊肺癌患者信息需求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住院初诊肺癌患者信息需求现状,为后续更好满足患者信息需求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间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93例住院初诊肺癌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信息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信息需求率不低于85.0%的信息条目共11个,其中8个属于疾病与治疗信息,需求率低于70.0%的条目共10个,5个属于家庭照护维度.结论 普及吸烟与二手烟易罹患肺癌的科学知识,根据各维度信息需求程度,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初诊肺癌患者应对疾病各阶段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雍定丽;刘建红;徐仕玲;谷爱花;任国秀;陈小芳;杨燕;夏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