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叶峰;张映红;李晓虹

关键词:蔗糖铁, 肿瘤, 贫血, 缺铁性, 红细胞生成素
摘要:目的 比较蔗糖铁(森铁能)静脉注射与口服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速力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蔗糖铁):将100~200 mg蔗糖铁稀释于生理盐水100 ml,每周2~3次,连续应用4周.对照组(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一次0.2 g,一日3次.全部病例都合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Hct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合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蔗糖铁是治疗伴有缺铁的恶性肿瘤患者相关性贫血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并能无限增殖分裂的慢周期细胞,其相关研究在生物发育、基因治疗、药物筛选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生理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恶性肿瘤进行性生长、复发和转移等与干细胞诸多基本特性极其相似,因此,干细胞与肿瘤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作者:辇伟奇;陈正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应激和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36例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8例.12例同期行择期胸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第1日开始采用全营养混合液通过周围静脉输注,均为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疗程为7d.观察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术前1日及术后第1日、第8日的应激状态(C3、C4、CRP)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IgG,IgM)的变化.结果 术前1日食管癌患者的C3、C4及cRP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述指标在术后第8日低于常规组(P<0.05).食管癌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实验组(CD4+、CD4+/CD8+)在术后第8日与常规组相比有改善(P<0.05).结论 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有效地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应激和免疫状态.

    作者:罗湘玉;郭家龙;刘志祥;左顺庆;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频热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频热疗联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率、毒副作用及临床受益情况.方法 将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共80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高频热疗联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共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对照组(40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共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生存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临床受益率明显提高,毒副作用减少,1,2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频热疗联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临床受益率明显提高,毒副作用可耐受.

    作者:阚士锋;田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蔗糖铁(森铁能)静脉注射与口服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速力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蔗糖铁):将100~200 mg蔗糖铁稀释于生理盐水100 ml,每周2~3次,连续应用4周.对照组(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一次0.2 g,一日3次.全部病例都合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Hct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合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蔗糖铁是治疗伴有缺铁的恶性肿瘤患者相关性贫血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作者:叶峰;张映红;李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难以诊断,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吉西他滨作为晚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虽然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到6个月以上,但仍不能使医患双方满意.文献报道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鹏;朱家沂;汤晓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异质性研究进展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成人NHL的30%~40%[1].化学治疗通常能改善DLBCL患者的生存预后,但是由于异质性而导致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治疗反应的不同,约有50%的患者不能通过标准的治疗方案治愈.我们结合国内外文献,对DLBCL异质性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以期对其发病机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王艳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卡莫氟配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卡莫氟配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90例肝癌患者采用同期配对法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试验组)45例,采用TACE+卡莫氟,末次TACE术后2周口服卡莫氟,每次200 mg,每日3次,两周为1周期,间隔2周进行下一周期,共2~4周期;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TACE.TACE方案选择顺铂(DDP)60~100 mg、丝裂霉素(MMC)12~20 mg、5-Fu 1 000~1 500 mg,再将表柔比星(表阿霉素,EPI)50~70 mg与超液化碘油10~20 ml充分混合成乳剂缓缓注入,然后用1~2 mm的明胶海绵栓塞供血动脉,两组均行TACE 2~3次.结果 综合组(试验组)近期有效率91.1%,对照组60.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1.79,P<0.01),综合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55.6%、33.3%和20.0%,对照组分别为51.1%、37.8%、20.0%和(x2=6.65,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3和16.7个月(x2=4.75,P<0.05).肝功能A级和B级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6.3%(x2=8.195,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31.0%和0,X2=4.42,P<0.05).结论 卡莫氟配合TACE为较好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

    作者:迟玉华;张秀艳;丁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放疗并用榄香烯治疗脑转移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放疗同时加榄香烯与单纯放疗治疗脑转移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脑转移癌患者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综合治疗(放射治疗+榄香烯)27例,单纯放疗28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全脑总剂量40Gy/4.5周.给药方法放疗同时每日经中心静脉给榄香烯400mg.结果 放疗开始后两周内综合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77.8%)明显优于单纯放疗(53.6%);两组肿瘤消退率(CR)分别为70.4%和3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治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少,程度轻;单纯放疗的患者骨髓抑制多,程度重.结论 榄香烯对脑转移癌放疗有协同作用,可以促进肿瘤消退,同时能减轻放疗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海琛;石静滨;李国权;曲怡;李杰;邹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放射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局部放射损伤是指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多次大剂量的X射线、β射线、γ射线、高能电子束或中子等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损伤.这种损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如常见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肠损伤等.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肝脏恶性肿瘤的放疗始于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三维适型放疗的开展,使肝癌在放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力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不能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放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75%~80%,其中近45%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Ⅲ期.临床上根据肿瘤累及的组织器官与是否有锁骨上或对侧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N3)分为ⅢA及ⅢB期.部分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因肿瘤局部侵犯范围较广或总体健康状况不佳而无法接受手术.已达成的共识是对ⅢA期T3N1患者应该与Ⅱ期患者一样考虑手术治疗,伴有恶性胸水的ⅢB期患者已失去根治性治疗的可能,应采取姑息治疗为主.

    作者:张文霞;王颖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龄肺癌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高龄肺癌患者多伴有1~3种合并疾病,具有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因而重视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们总结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6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肺癌56例,探讨围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斌;邓大伟;赵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培美曲塞二钠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单用培美曲塞二钠及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2例既往一线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分入培美曲塞二钠和多西紫杉醇组,22例患者接受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治疗,20例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75 mg/m2治疗.入选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结果 人组的4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单用培美曲塞二钠组及单用多西紫杉醇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13.6%和10.0%(P=0.716),疾病控制率分别是54.5%和55.0%(P=0.976).单用培美曲塞二钠组和多西紫杉醇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2和8.1个月(P=0.258),1年生存率分别为27.3%和25.0%(P=0.580).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乏力及脱发.培美曲塞二钠组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率明显低于多西紫杉醇组(Ⅰ~Ⅱ度:31.8%对65.0%,P=0.032;Ⅲ~Ⅳ度:4.5%对30.0%,P=0.027).结论 对于既往一线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药使用培美曲塞二钠及单药使用多西紫杉醇进行化疗疗效相似,但使用培美曲塞二钠单药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广原;邱红;熊慧华;梅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Ⅰ、Ⅱ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MEDLINE、Highwire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分别对入选的研究进行文献评价,后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从1997至2007年共有16个研究人选,试验组共2048例,对照组2046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行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88(95%CI0.76-1.01),P值等于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Ⅱ期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泓;茅乃权;左传田;刘德森;唐步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60例高龄食管癌放射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高龄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特点.方法 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对60例年龄在85~92岁之间的高龄食管癌患者以小照射野、低剂量进行常规放射治疗或适形精确放疗,放疗过程中经常进行食管造影、心肺功能检查.结果 59例高龄食管癌患者安全地完成了放射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其中适形精确放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1例溃疡型食管癌患者疗程结束时出现食管穿孔,经食管支架植入后现已存活2年.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发现晚,病情严重,心、肺功能及全身状况差,放射治疗风险大,但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进行放射治疗是有意义的,不能追求大而全,包及所有肿瘤病灶的照射野,不能追求高剂量、高疗效,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鄂有国;曹德华;朱倩;钱月红;赵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则仅行腹腔灌注化疗,剂量与治疗组相同,未进行腹腔热疗.结果 治疗组卵巢肿瘤治疗总有效率60.5%(23/38),对照组为28.6%(10/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腹水治疗总有效率84.2%(32/38),对照组为57.1%(20/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腹痛,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热疗联合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具有协同效应,增强抗癌效果、提高免疫力并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治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罗展雄;倪秉强;郑青平;陈日新;张志红;徐艺安;李旌;朱州;李家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CTF方案与经典CTF方案疗效与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 比较改良CTF方案与经典CTF方案对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1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改良CTF方案,对照组采用经典CTF方案,分别行6个周期术后常规化疗,于第4~5周期评价化疗不良反应,于术后1,3年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改良CTF方案较经典CTF方案有较轻的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及肝脏损伤,且二者在术后1,3年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良CTF方案较经典CTF方案化疗不良反应少,且无严重长期后遗症,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孟圈;胡荻;苏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术中介入超声在肾癌合并静脉瘤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介入超声处理肾细胞癌静脉瘤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对18例巨大.肾癌患者术前进行超声、CT和(或)MRI检查,充分收集影像学资料明确肿瘤生长情况并详细了解血管的侵犯情况,根据术中超声结果阻断血管取出瘤栓并检查有无瘤栓残留.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实施,手术操作平均(3.69±0.82)h,术中出血平均(463±342)ml,术中直视下应用介人超声检查有无瘤栓及瘤栓侵犯情况,对术前瘤栓分期进行修正,明确血管阻断范围,其中9例实施静脉取瘤栓手术,取栓后检查有无瘤栓残留,18例手术过程中未发生瘤栓脱落及残留,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术中血管超声检查能够在手术中提供瘤栓的实时准确信息,避免瘤栓脱落和残留,与以往的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成功实施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宁;邢念增;张军晖;牛亦农;于泽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分子靶向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肺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统计表明每年有超过一万的患者因肺癌死亡.尽管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仍处于一线地位,近年来也涌现出不少新的药物作为复发或远处转移NSCLC患者的二线或三线治疗.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factor reeeptor)(EGFR/HER1)信号传导途径中不同靶点的一系列靶向药物治疗的开展,将肺癌的治疗提高到分子水平.

    作者:江萍;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36例临床分析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9.2%.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脑膜瘤258例,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肿瘤大于6cm的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明;袁进国;曹藏柱;韩树生;谭振美;冯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NGAL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GAL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宫颈鳞癌、45例CIN、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NGAL的表达.结果 NGA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2%,明显高于其在CIN(26.7%)及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20.0%)中的表达(P<0.05);宫颈癌组织中NGAL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NGAL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明显增高,且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可能参与宫颈癌的进展与转移,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进展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作者:陈红敏;王莉;刘若男;晁宏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