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献生;王宇;李书沛;曹景峰;岳光成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单药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27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联合组),26例单纯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单药组),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可评估病例51例.联合组和单药组有效率分别为15.4%和12.0%(x2=0.0031,P=0.9555),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76.9%和44.0%(x2=5.7955,P=0.0161);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3.1%和48.0%(x2=3.3623,P=0.0667);CA199降低率分别为55.6%和47.6%(x2=0.2444,P=0.6211);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4.8%和11.5%(x2=0.0029,P=0.9573).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单药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安全有效,前者在临床获益方面优于后者,在延长生存期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该差异未达到有显著性;在严重血液学毒性反应和降低CA199方面,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孙衍伟;安永恒;梁军;丁兆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其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2%[1],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及作为复发转移后的补救治疗.因此,了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机制,正确把握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掌握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
作者:李佰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根治标本中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和乳腺定向干细胞及其分化过程,探讨二者之间以及与浸润癌的关系.方法 筛选出浸润性乳腺癌根治标本中有较多癌旁组织的病例43例,另筛选同期乳腺良性病变30例作为对照,选用CK5/6、CK34釫12、?SMA、CK8、S-100蛋白等5种抗体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癌组43例中有37例伴有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其中普通型导管增生19例,柱状细胞变/增生15例,不典型导管增生7例,平坦上皮不典型性2例,导管原位癌27例;伴有2种及以上病变者19例,同时伴有4种病变者4例.对照组中普通型导管增生25例,柱状细胞变/增生5例,不典型导管增生1例.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K5/6在普通型导管增生中的腺系上皮细胞有明显表达,在柱状细胞变/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平坦上皮不典型性、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不表达;CK34釫12在普通型导管增生中有大量表达,明显强于CK5/6,在1例低级导管原位癌中有灶性表达;S-100蛋白在普通型导管增生的腺系上皮细胞有明显的表达,而这些细胞不表达?SMA,在肌上皮中的表达类似于?SMA.在27例导管原位癌中,6例肌上皮细胞的表达弱于?SMA,12例肌上皮细胞不表达S-100蛋白,而这些细胞对?SMA明显表达.结论 86%的浸润性乳腺癌伴有不同的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这些病变组织形态不同,免疫表型各异,但均与乳腺定向干细胞及其分化过程的免疫表型相吻合,可据此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朱鸿;徐钢;李科;宋林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养阴方在老年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94例三维适形放疗V30≥20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剂量-分次-时间:2.0~2.5Gy/次,5次/周.放射总剂量与时间:非小细胞肺癌为60~66 Gy,6~8周完成治疗;小细胞肺癌为46~50 Gy,4~5周完成治疗.治疗组服用益气活血养阴方,每日1剂,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8周,对照组服用氨溴索,时间相同.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CR率分别为63.8%和42.1%,治疗组与对照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和14例,持续时间分别为(17.18±5.8)d和(25.83±5.6)d,体积分别为(618±114)cm3和(827±132)cm3,2~3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0.4%和63.2%,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放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肺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讨论 益气活血养阴方能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减少食管炎的发生,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王炳胜;刘军玺;张秀丽;彭东长;李永申;张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对肾嗜酸细胞瘤的认识,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2例肾嗜酸细胞瘤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本组例1术前疑诊为肾嗜酸细胞瘤,并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证实,行保留肾脏的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术后随访2年,一般情况良好,无复发,无转移.例2术前诊为肾癌,行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随访3年,无复发,无转移,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要点:(1)肿瘤无明显症状,多为偶然发现,肿瘤生长缓慢,无周围浸润或远处转移,多为单发;(2)肿瘤突出于肾轮廓之外,呈外突性生长;(3)肿瘤切面呈棕褐色;(4)CT示肿块密度均匀,无出血、坏死,有完整包膜;(5)病理检查:光镜下肿瘤由单一的嗜酸细胞构成,电镜下细胞富含线粒体.一旦确诊,应尽可能行保留肾脏的手术,避免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作者:陈修德;金讯波;熊晖;蒋绍博;夏庆华;赵勇;孙鹏;王慕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保留膀胱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全膀胱切除者,但术后复发率高,因此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至关重要.我院2003至2006年对91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膀胱癌患者,术后34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30例灌注卡介苗,27例灌注丝裂霉素,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尚中义;于昌连;曹俊峰;那日苏;于洪波;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前列腺癌(human prostate cancer,Pca)和前列腺增生(benign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1997至2004年收治的2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蜡块标本,其中前列腺癌组为实验组,前列腺增生作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表达情况,并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进一步验证其试验结果.结果 VEGF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呈低表达,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的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VEGF表达情况亦有差异性.结论 VEGF与前列腺肿瘤的发病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ic special antigen,PSA)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与前列腺增生亦元明显相关;与前列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呈正相关,是检测前列腺癌的较好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黄红卫;潘正跃;史子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多希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将我科近几年收治的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多希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2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毒性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5.5%和37.5%,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3和5.9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1和9.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5.8%和39.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多希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NP方案相比较,疗效相似,但毒性反应低于NP组,患者更易耐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曲范杰;王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国产rhG-CSF(特尔津)以按白细胞下降程度逐级递增给药法对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以探讨其新的给药方法.方法 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者根据骨髓毒性分度每日皮下注射特尔津,Ⅰ度75靏;Ⅱ度75~150靏;Ⅲ度150~225 靏;Ⅳ度225~300靏.白细胞回升至≥4.0×109/L停药.结果 共治疗66例,显效58例(87.9%),有效8例(12.1%),总有效率100%.治疗前白细胞平均2.53×109/L,治疗后平均9.08×109/L(P<0.01).中性粒细胞治疗前平均1.55×109/L,治疗后平均7.15×109/L(P<0.01).白细胞升至≥4.0×109/L所需剂量、天数分别平均为:Ⅰ度:95.45靏/例,1.18 d;Ⅱ度:196.88靏/例,1.69d;Ⅲ度:693.75靏/例,5.25 d;Ⅳ度:975.0靏/例,5.50 d.结论 国产rhG-CSF每日较适合的剂量为随白细胞减少程度的加重而逐级递增用量的给药方法,对癌症患者多种方案化疗后不同程度白细胞减少均有较好疗效,副作用甚少;所需剂量不大,疗程较短,费用远较进口产品低,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何续逊;焦爱民;夏月琴;孙鼎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5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予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胸水并胸腔内注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朱宇泽;高建飞;杜光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也是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其中一些生物学因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对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的研究,Cath-D与许多恶性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尤其在乳腺癌方面,研究逐渐走向成熟.许多文献相继报道了Cath-D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为此,就Cath-D的近期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刘贵秋;王玉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毒副作用,评价多瑞吉在癌症三阶梯止痛中的地位.方法 64例具有中重度癌痛的患者使用多瑞吉治疗,初治患者初剂量为25靏/h,以前曾用过强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根据用药情况进行多瑞吉剂量转换.用药后观察24 h,疼痛缓解欠佳时进行剂量滴定,按照25靏/h增加剂量,直至疼痛缓解.治疗医师严密观察药物剂量、疗效、副作用、药物依赖性等,填写标准疼痛观察表.结果 全组患者总缓解率95.3%(61/6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79.7%(51/64),中度和明显缓解率为15.6%(10/64).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头晕、恶心、嗜睡、皮肤瘙痒等,发生率很低.全组无呼吸抑制、成瘾发生.结论 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可作为口服强阿片类药物外的替代治疗.
作者:姚亚民;赵艳秋;吴慧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展迅速,常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效率,我们采用胸腔置管灌注化疗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杜筱;刘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33ING1基因、MVD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对115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33ING1基因和MVD表达检测.结果 p33ING1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1.7%,与肿瘤浸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激素受体呈明显负相关.MVD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呈明显正相关,与肿瘤的大小、年龄及激素受体状况无相关性.结论 p33ING1阴性者MVD表达明显高于p33ING1阳性者,呈负相关,p33ING1的过度表达及MVD的减少共同参与了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的过程.
作者:赵增虎;张建宇;刘俊堂;张维连;李成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p73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p53家族的新成员,其在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及表达特征方面与p53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其他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为提高对p73基因研究的认识,以及为肿瘤冶疗提供新基因的靶点,现就p73基因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表达作一综述.
作者:贾道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温热化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在1990年代后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比较腹腔温热化疗组(治疗组)和常规静脉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温热化疗+常规静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两组治疗方案及剂量均相同.分析两组患者化疗毒副作用、腹腔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腹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温热化疗可提高生存率,预防腹腔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杜剑平;胡冰;胡长路;孙玉蓓;陈曼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男,17岁,发现右侧睾丸一无痛性肿物7个月余,2005年10月31日就诊于某院泌尿外科.查体:右侧阴囊内可触及一约25 cm×10 cm×9 cm肿物,表面光滑、质中、无触痛、透光反射阴性、平卧位无缩小,睾丸、附睾存在,结构消失,分界不清,精索无明显增粗,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术前检查:B超腹腔探查未探及肿大淋巴结,胸片未见肺部占位.2005年11月4日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睾丸高位切除术.术后病理:(右)睾丸平滑肌肉瘤(低分化).免疫组化:actin(+)、SMA(-)、S-100(-)、CK(-)、Mesothelial(-).未行放化疗.2006年2月底出现腰部右侧憋胀疼痛,自查后发现右上腹部一肿物,无明显腹痛.入院查体:右上腹部膨隆,可触及一肿物,质硬、无压痛、固定,与肝、肾分界不清,肿物下缘为锁骨中线肋弓下约7 cm.行CT检查示:右肾前方见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中心密度低,与肾分界不清,侵犯肾门部,右肾盂扩张,肺内可见多个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滑.B超探查右侧阴囊内低回声结节(1.5 cm×1.0 cm).临床诊断:(1)睾丸平滑肌肉瘤术后复发;(2)腹腔淋巴结转移瘤;(3)肺转移瘤.我科于2006年3月9日采用CAO方案(CTX 800 mg,d1,8;VCR 2 mg,d1,8;ADM40 mg,d1)行静脉化疗,化疗后复查肿瘤稍有增大.2006年3月31日、4月22日、5月17日采用CVAD方案(CTX 800 mg,d1,8;VCR 2mg,d1,8;ADM 40 mg,d1;DTIC 40 mg,d1~3)化疗三疗程,化疗后疗效评价为NC,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消化道反应为Ⅱ度),无明显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但患者体质明显下降,体重减轻约10kg.患者及家属拒绝继续治疗,于2006年8月6日死亡.
作者:李海;白培青;谷春晓;任成波;樊静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梗阻性黄疸引流术后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方法 将5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营养支持组术后经空肠造瘘管通过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过渡到正常饮食.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7 d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常规、肝功、血糖、血清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 血胆红素、转氨酶术后10 d左右均有所恢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营养支持组血清清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能较好维持和改善营养状况及促进免疫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林杰;付庆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肩部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例肩部恶性肿瘤实施保肢术,肱骨近端成骨肉瘤1例,行肱骨瘤段切除,锁骨翻转重建骨缺损;肩胛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行肿瘤切除、肱骨肩峰悬吊术.结果 术后短期随访,肩关节被动活动有一定的功能.结论 肩部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发生的不同部位,患者的经济实力,选择不同保肢手术,目的是使肩部保留一定的功能和外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平;杨兆义;李钰;米睿;郑海峰;刘宾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贫血是血液疾病的常见病,如果以贫血为首发表现或为主要症状者,要进行系统检查,以免漏诊、延误病情,尤其对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我院收治以贫血为首发症状住院而经检查确诊为肿瘤的患者309例,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扈美芹;辛凯;季英;辛广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