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为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IFO)联合卡铂(CBP)、足叶乙甙(Vp-16)与环磷酰胺(CTX)联合CBP、Vp-16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方法应用IFO联合CBP、Vp-16(IFO组)和CTX联合CBP、Vp-16(CTX组)随机对照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61例,其中IFO组32例,CTX组29例.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结果 IFO组近期有效率为31.3%(10/32),CTX组为24.1%(7/2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FO组中位生存期7.5个月(2~24个月),CTX组7.0个月(1~18个月).IFO组镜下血尿发生率为12.5%(4/32),CTX组为0(P<0.05).其他毒性相似(P>0.05).结论 ICE和CCE 方案对晚期肺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且IFO对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较CTX为优.
作者:陈建安;何琼华;陈立军;刘红兵;李星;许玉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类癌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的嗜铬细胞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类型分为典型类癌(TC)和非典型类癌(AC).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可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类癌能分泌5-HT、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因子,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称为类癌综合征[1,2].食管类癌罕见.
作者:张芳;郭培军;蔡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肿瘤治疗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靶向治疗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初,Folkman等[1]首先提出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观点,由此开创了肿瘤血管形成和血管靶向治疗的研究.目前发现的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主要有干扰素、白介素12、白介素18、血小板因子4、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反应素、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及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等[2].其中O'Reilly等[3]发现的内皮抑制素为理想,它不仅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使肿瘤细胞凋亡,而且不产生耐药,毒副作用轻,较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
作者:黄纯;李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loxuridine,FUDR,氟苷)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和毒性.方法观察组(A组)25例,接受FUDR治疗;对照组(B组)30例,接受5-Fu治疗.结果 A、B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2.0%(23/25)及93.3%(28/30,P>0.05).A组消化道反应、脱发、口腔溃疡、局部静脉炎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 FUDR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确切,毒性较5-Fu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钧;潘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同步治疗组累及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DT 60~64 Gy/30~32次/42~45 d.同步化疗:长春瑞滨25 mg/m2,d1,8,22,29;顺铂25 mg/m2,d1,2,8,9,22,23,29,30.同步放化疗后继续接受辅助化疗.序贯治疗组单纯累及野放疗同前,辅助化疗同前.结果同步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0%和36.0%;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0%、36.0%和37.5%、11.1%;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0.0%、16.0%和18.8%、0,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模式.
作者:孙清;华军;常树建;毛永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脑转移瘤是指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脑内者,除肝、肺、骨转移者外,脑转移居第4位.脑转移瘤在颅内肿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脑瘤的10%~15%.脑转移瘤以癌多,肉瘤脑转移极少见.年龄以40~60岁为多见.脑转移瘤脑部表现因脑神经功能急剧损伤和颅内压进行性增加,多预后不良,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期1~3个月.我们分析我院1997年10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0例病理已确诊为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神经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海军;超员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前程超分割、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程超分割每次DT 110 cGy,2次/d,5 d/周,30~40 Gy/2.5~3.5周;后程加速超分割DT 145~150 cGy/次,2次/d,5 d/周,至总量DT 60~70 Gy/4.5~5周,两次照射间隔时间≥6 h.行常规分割放疗者设为对照组.结果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3.8%、70.9%和70.0%、4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放射性食管炎较对照组重,但能耐受.结论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与常规放疗相比,疗程短、疗效高,可显著提高食管癌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
作者:王翠微;金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一个世纪用传统手术治疗妇科宫颈癌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妇科肿瘤医师对传统手术的范围、途径、术式提出了改进.我院近一年共收治宫颈癌0~Ⅲb期的患者102例,其中68例施行改良式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手术效果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欣;曹兰琴;张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少见,瘤体大多数位于近半胃,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我院医治两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农;秦亚东;方向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临床的逐步开展,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有了明显改善,在化疗中提高肿瘤局部药物的浓度,同时采用抗肿瘤细胞修复的药物增加化疗效果,是可行的方法之一.我院骨科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皮下埋植式动脉化疗治疗恶性骨肿瘤,合并应用咖啡因强化抗肿瘤,增强化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镜林;杨劲松;李鼎锋;崔秋;袁海涛;黄宗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贲门癌患者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饲管,术后第1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术前及术后第10天,分别测量体重,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肝肾功能,观察肠内营养的副作用.结果全组鼻饲管留置时间平均15.2 d;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明显增加了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术后无明显的体重丢失,未见需要终止治疗的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具有符合生理、减少医药费用等优点,该置管方法安全、简便,达到了加强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可列入术后常规应用.
作者:许强周;陈于平;杨捷生;陈玉泉;杨卫平;秦允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放、化疗效果的提高及生存率的延长,癌症脑转移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脑组织中抗癌药物的浓度明显低于脑外组织,使脑成为癌细胞逃避化疗药物杀灭的避难所.卡氮芥为一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周期非特异性的药物,抗瘤谱广,用药后1 min就有相当于血液中药物量的18%进入脑脊液,6 h达60%[1].我们采用联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射治疗,与单纯常规放射治疗对照研究,以探讨其临床疗效.
作者:赵桂英;张树平;张崴;胡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对21例胰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次剂量为2 Gy,每日照射一次,每周照射5次,总疗程6周左右,总剂量为60 Gy.结果临床获益率28.6%(6/21),疼痛完全缓解率90.5%(19/21).瘤体CR率为9.5%,PR率为52.4%,总有效率(CR+PR)为61.9%(13/21).中位生存期15个月,1年生存率67.0%.治疗后出现血像下降Ⅰ~Ⅱ级者14例,Ⅲ级者1例,Ⅰ~Ⅱ级恶心、呕吐12例.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够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葛红;叶柯;刘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儿童卵巢肿瘤较成人少见,但此年龄期间,生殖器肿瘤中却以卵巢肿瘤常见.我院1986年7月至2004年7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儿童单卵巢肿瘤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敏;寇敏;王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与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和足叶乙甙(Vp-16)与异环磷酰胺(IFO)、顺铂(DDP)组成的VI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53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NP方案组,22例)和B组(VIP方案组,31例),分别给予NVB+DDP及Vp-16+IFO+DDP治疗,21 d为一周期.结果 A组有效率为50.0%,B组41.9%(P=1.43).两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均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静脉炎亦常见.A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18.2%,B组45.2%(P<0.05);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9%,B组3.2%(P<0.05),但均可耐受.结论 NP方案和VIP方案治疗NSCLC疗效相近,毒性反应均可耐受.但NP方案骨髓抑制较VIP方案轻微,可作为NSCLC一线治疗方案中的首选.
作者:许玉香;王志东;陈立军;何琼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有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旦出现,预后极差.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0月救治成功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丰;马爱英;沈杰;刘秋如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血管生成是机体正常生理过程所必需的,见于女性的生殖系统及胚胎发育,并受到严格控制[1];在病理情况下,见于机体创伤修复、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视网膜病、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研究证实,新生肿瘤血管是肿瘤获取代谢营养的形态学基础,也是肿瘤细胞迁移游走形成转移的必经之路[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生物学特性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血管形成对其生长转移有重要作用.我们就NSCLC肿瘤血管形成、检测方法以及肿瘤血管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立红;顾岩;孙勤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TP、CVP、ICE三种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肺鳞癌的效果.方法应用三种联合化疗方案治疗ⅢA~Ⅳ期肺鳞癌66例,其中TP(紫杉醇、顺铂)方案13例,CVP(环磷酰胺、长春地辛、顺铂)33例,ICE(异环磷酰胺、卡铂、足叶乙甙)20例,比较三种方案的疗效和毒性.结果 TP组近期有效率为53.8%,CVP组为33.3%,ICE组为40.0%,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P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CVP组11个月,ICE组9.5个月.毒性反应均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P>0.05).结论 TP、CVP和ICE三种方案是治疗ⅢA~Ⅳ期肺鳞癌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案,毒性可耐受.
作者:陈建安;何琼华;刘红兵;李星;宋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高能聚焦超声(FUS)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FEP-BY01聚焦超声热疗仪对32例BPH患者行FU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填写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进行直肠指诊、B超及尿流率等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IPSS均值由21.2±5.3降为18.6±5.3,降低12.3%;前列腺体积均值由治疗前的60.1±36.8变为51.2±32.4,缩小14.8%;大尿流率均值由治疗前5.9±1.5升至8.72±2.1,提高48.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FUS短期内能改善BPH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提高大尿流率.
作者:赫崇军;李清;熊六林;姚松森;许清泉;黄晓波;王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恶性肿瘤化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临床上将发生于化疗24 h之内的呕吐称为急性呕吐,而将发生于化疗后24 h的称为迟发性恶心、呕吐.顺铂是容易引起呕吐的化疗药物之一,目前常见的止呕药胃复安及5-HT3受体拮抗剂(如恩丹西酮等),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的效果较差.我们试用恩丹西酮合中药四逆散加味预防顺铂所致的迟发性恶心、呕吐,并与单用恩丹西酮作随机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盛奇;丘希辉;庄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