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影响因子:0.91
  • 创刊:1978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7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 中药学
中药材杂志   2013年7期文献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第4~6代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损伤组(1μmoL/L)及HSYA低(10 μmoL/L)、中(30 μmoL/L)、高(100 μmoL/L)浓度预处理3h加AngⅡ损伤组.用MTT检测HUVECs活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损伤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ROS生成显著增加、细胞色素c活性显著增强、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1),提示AngⅡ可诱导HUVECs凋亡.HSYA能使模型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加、ROS生成显著减少、细胞色素c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提示HYSA可抑制AngⅡ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结论:HSYA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抑制ROS生成保护细胞线粒体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刘永刚;李芳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大鼠SGLT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SGLT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脾虚泄泻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症状、稀便率、体质量、D-木糖排泄及肠黏膜SGLT1 mRNA的表达.结果:参苓白术散能明显改善脾虚泄泻大鼠的一般状态、减少稀便率、减少体质量下降、促进D-木糖排泄及SGLT1 mRNA的表达,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脾虚泄泻大鼠SGLT1 mRNA表达下调,参苓白术散可通过上调SGLT1 mRNA的表达治疗脾虚泄泻.

    作者:王桂香;黎同明;王素军;杨智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五味子血清药化学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方法: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乙醇提取物,采集含药血清,高效液相法测定其指纹图谱,与相同条件下测定的提取物、对照品及空白血清图谱比较,并参照相关文献,分析大鼠给药后体内产生的药源性成分并进行鉴定.结果:含药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其中8个为药材原形成分入血,5个为代谢产物,8个原形成分分别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或戈米辛E)、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γ-五味子素(戈米辛N)、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五味子血清药化学研究.

    作者:窦志华;罗琳;安莉萍;陈敏;缪应祥;王征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益气化瘀口服液治疗N-甲基-N-亚硝脲诱导视网膜变性大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口服液治疗N-甲基-N-亚硝脲(MNU)诱导大鼠视网膜变性的疗效.方法:雌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益气化瘀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益气化瘀口服液1.5、3.0、6.0 mL/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3次/d,连续7d.给药7d后,益气化瘀口服液组和模型组大鼠予MNU40 mg/kg,ip;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MNU处理后1、3、7d各组大鼠视网膜电图(ERG)a波及b波的变化,并取眼球进行光学显微镜和视网膜透视电子显微镜的组织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ERG a波及b波的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在MNU处理后ERG a波及b波的振幅均呈持续性、进行性下降,益气化瘀口服液可明显抑制ERG a波及b波振幅的降低(P<0.05).眼病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化瘀口服液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益气化瘀口服液能减轻MNU对大鼠视网膜的损伤程度,促进MNU诱导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瑜;林青;王延东;郭泽莉;唐细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参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对高脂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高脂饲料复制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观测人参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人参低、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肝系数(P<0.05);人参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ALT含量(P<0.05);人参中剂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LDL-C含量(P<0.05);人参低剂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G含量,人参低、中剂量能显著升高高脂血症小鼠HDL-C含量(P<0.05);人参各剂量均能使肝组织中脂变肝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胞浆内脂滴数目减少或消失,无明显炎细胞坏死或浸润.结论:人参具有降血脂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脂质代谢紊乱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谈博;刘静;文思;操红缨;黄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栀子柏皮汤及其拆方保肝利胆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栀子柏皮汤及其拆方的保肝利胆作用,为探讨栀子柏皮汤的组方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栀子柏皮汤及其拆方的保肝作用;采用正常大鼠胆总管引流的方法,观察药物的利胆作用.结果:栀子柏皮汤及各含栀子配伍药对均可降低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中MDA水平,并显著提高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及胆汁内胆红素含量,其中栀子黄柏配伍保肝利胆作用效果佳.结论:栀子柏皮汤具有保肝利胆作用,其君药栀子在方中发挥重要作用,栀子和黄柏交互协同,发挥清热利湿作用.

    作者:肖旭;朱继孝;罗光明;李磊;朱玉野;曾金祥;王晓云;吴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对I/R大鼠脑组织NF-κB和IκB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TanⅡA干预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变化,以及NF-κB、IκB的表达,研究TanⅡA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7d和15 d模型组及TanⅡA低、高剂量7d和15 d组,每组10只.TanⅡA低剂量组(4 mg/kg)和高剂量组(8 mg/kg)分别于术后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d和15 d,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后用HE染色观察大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anⅡA处理后各组NF-κB和IκB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TanⅡA组脑组织病变程度较MCAO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以15 d高剂量组改变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模型组的NF-κB和IκB表达水平在显著高于TanⅡ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anⅡA能有效降低缺血-再灌大鼠模型脑组织NF-κB和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和IκB的活性和生成有效的降低大脑中炎性反应的发生,从而发挥保护大脑神经元,改善缺血-再灌脑组织损伤的作用.

    作者:周丽;刘艳平;王芳;杨凤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总状绿绒蒿醇提物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藏药总状绿绒蒿醇提物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总状绿绒蒿醇提物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est 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总状绿绒蒿醇提物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Hoeehest 33342荧光染色及凋亡率检测结果显示总状绿绒蒿醇提物处理后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总状绿绒蒿醇提物能明显降低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论:总状绿绒蒿醇提物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改变线粒体膜电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范妤;范建平;郭东艳;李涛;马晓军;杜军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参皂苷Rg1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人参皂苷Rg1分别静脉(25 mg/kg)和灌胃(300 mg/kg)给药后,用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其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静脉和灌胃给药后,参数分别为:AUC0→1322.70±20.78、99.76±8.91 μg·h/mL,CL 0.08±0.02、3.01 ±0.69 L/(kg· h),V0.23 ±0.01、22.75±2.09 L/kg,t1/2α 0.48 ±0.18、0.87±0.21 h,t1/2β19.57 ±2.81,18.68±2.74 h,MRT 16.91 ±0.99、8.15±1.05 h-1;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58%.结论: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很低.

    作者:谭珍媛;熊万娜;黄兴振;梁健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NS(50、100、200 mg/kg)组和秋水仙碱(Col)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CCl4皮下注射的方法诱导肝纤维化模型,2次/w,连续18w.于造模第9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疗程10w.实验结束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1、IL-6、IL-10、TNF-α的含量;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肝组织中NF-κB、转化生长因子(TGF)-β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中TGF-β、TNF-α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NS(100、200 mg/kg)不仅能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还能显著抑制IL-1、IL-6、NF-κB、TNF-α、TGF-β的表达,升高IL-10的水平.结论:PNS对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上调抑炎因子的产生,调控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有关.

    作者:姜辉;汪永忠;刘晓闯;薛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梗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双参通冠低(2.5 g/kg)、中(5g/kg)、高(7.5 g/kg)剂量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于十二指肠给药后0、15、30、60、90、120、180 min,采用PowerLab血流动力学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分别检测大鼠的HR、MAP、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in.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HR、MAP均升高,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in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参组用药15 min后HR、MAP均降低,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in均显著升高(P<0.05).双参通冠高剂量组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in改变与中低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参通冠方能增加急性心梗模型大鼠心脏搏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血管外周阻力,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永刚;钟伟;于远望;郑刚;尚俊平;齐婧;尤金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百合药材UPLC特征图谱及特征峰QTOF-MS分析研究

    目的:建立百合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对其特征峰进行定性研究.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模式;电压3.0 kV;离子源温度120℃;雾化温度350℃;雾化气600 L/h.结果:获得百合药材UPLC特征图谱,共有峰19个,鉴定出12个酚性甘油酯类成分,其中6个通过对照品对照确认,6个通过质谱信息推测.结论:建立的UPLC-UV特征图谱可用于百合药材质量评价,为全面控制其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聂慧;严辉;钱大玮;段金廒;欧阳臻;钱叶飞;管汉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翻白草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翻白草中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及聚酰胺柱色谱等手段,对翻白草中70%乙醇提取部位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O-β-D-葡萄糖-(1→2)-β-D-木糖-19α-羟基-乌苏-12-烯-28-酸(1)、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2)、3β,19α-二羟基-乌苏-12-烯-24,28-二酸(3)、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4)、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β-谷甾醇(6).结论: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玉云;肖草茂;姚闽;曾宪仪;肖小华;朱才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落地梅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落地梅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运用多种波谱分析手段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落地梅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齐墩果酸(2)、β-香树脂醇(3)、槲皮素(4)、木犀草素(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魏金凤;陈琳;王微;康文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黔产药用植物泽漆中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对黔产药用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中的化学成分以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RP-18型)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型)柱层析,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 H-NMR、13C-NMR、ESI-MS和EI-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磺酰罗丹明蛋白染色法对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试.结果:从黔产药用植物泽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uphohelioscopin A(1)、euphoscopin (2)、9,19-cyclolanost-23 E-ene-3,25-diol(3)、euphoscopin C (4)、euphomin A (5)、euphoheliosnoid A(6)、ent-kaurane-3-oxo-16β,17-diol (7)、9,19-cyclolanost-25-ene-3β,22-diol(8)和helioscopinolide A (9);化合物9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3、7、8和9为首次从泽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穆淑珍;尚上;晏晨;杨付梅;郝小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蜂海绵Haliclon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蜂海绵Haliclon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薄层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蜂海绵Haliclona sp.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吲哚-3-乙醇[2-(1 H-indol-3-yl) ethanol,1]、吲哚-3-乙胺[(1H-indol-3-yl) ethan-amine,2]、β-苯乙胺(2-phenylethanamine,3)、正十三烷(tridecane,4)、胆甾-3-羟基-5-烯-7-酮(5-cholesten-3β-ol-7-one,5).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云秋;王宾;刘永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桑白皮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桑白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对桑白皮经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提取得到的浸膏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桑白皮混合溶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乙酰基-β-香树脂醇(1)、新生育酚(2)、α-香树精(3)、穿贝海绵甾醇(4)、桦木酸(5)、桑辛素O(6)、摩鲁新(7)、摩鲁新L(8).结论: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尧;俸婷婷;赵致;周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赤芍、大黄药对提取物中9个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对赤芍、大黄药对提取物中9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 (250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7nm(0~13 min,没食子酸)、258 nm(13~20 min,氧化芍药苷)、230 nm(20~45 min,芍药内酯苷、芍药苷)、254 nm(45~ 125 min,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柱温30℃.结果:赤芍、大黄药对中9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0.2296~2.296 μg(r1 =0.9996)、0.1352~1.352 μg(r2 =0.9998)、0.1267 ~1.267μg(r3 =0.9996)、1.443~14.43 μg(r4=0.9997)、0.007856~0.07856 μg(r5=0.9998)、0.02728~0.2728 μg(r6=0.9999)、0.006613 ~0.06613 μg(r7=0.9998)、0.01057 ~0.1057μg(r8 =0.9994)、0.007721~0.07721 μg(r9 =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9.8%、99.0%、99.5%、99.4%、99.3%、99.2%、99.3%、98.9%、99.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赤芍、大黄药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牛笑怡;张振秋;王婧宁;郑艳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两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不同寄主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桑寄生与其寄主挥发性成分存在着在一定的同一性;不同寄主的桑寄生挥发性成分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寄主植物对桑寄生的挥发性成分有明显影响.

    作者:刘晓龙;周汉华;李姝臻;杨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UPLC法同时测定益髓生血颗粒中9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益髓生血颗粒中没食子酸、马钱苷、二苯乙烯苷、槲皮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芒柄花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9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mm,1.7 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没食子酸、马钱苷、二苯乙烯苷、槲皮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芒柄花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65~0.0339μg(r1 =0.9998)、0.03616~0.10848μg(r2 =0.9995)、0.0101 ~0.0505 μg(r3 =0.9998)、0.00182 ~0.009μg(r4 =0.9999)、0.0065 ~0.0325μg(r5=1.0000)、0.0088 ~0.044μg(r6=1.0000)、0.00083 ~0.00415 μg(r7=0.9998)、0.00159 ~0.00795 μg(r8=0.9999)、0.00392 ~0.02352 μg(r9=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7%(RSD=1.12%)、99.12%(RSD=1.08%)、101.01%(RSD=2.31%)、101.98%(RSD =0.99%)、102.13%(RSD=1.28%)、100.92%(RSD=2.46%)、99.72%(RSD=1.92%)、99.08%(RSD =0.87%)、100.35%(RSD=2.19%).结论:该方法方便、稳定、可靠,可用于益髓生血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玉雯;张萱;刘起华;文谨;吴志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工艺

    目的:优化用超临界CO2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浓度、夹带剂用量对板蓝根中(R,S)-告依春萃取质量的影响,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佳条件为:压力20 MPa,温度50℃,时间2h,夹带剂乙醇浓度100%,夹带剂体积8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R,S)-告依春在提取物中的含量可达到38.63%.结论:该工艺简单、快速,可用于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提取.

    作者:年四辉;柳春燕;刘丽敏;杨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舒胸脉冲控释滴丸的研制

    目的:制备舒胸脉冲控释滴丸并考察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取合适大小(10 ~ 15 mg)的舒胸滴丸分别以溶胀层(含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控释层(含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顺序包衣制备舒胸脉冲控释滴丸,通过考察不同溶胀层材料及溶胀层与控释层的不同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来优选工艺,并进行处方验证试验.结果:各考察因素均对药物的释放影响显著.优选工艺为:溶胀层材料采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15%、7%.以此制备的脉冲控释滴丸时滞时间为4h左右,时滞后4h内累积释药百分率达到80%.结论:该优选工艺所制备的舒胸脉冲控释滴丸具有体外脉冲控释作用.

    作者:陈卉;陈燕忠;谢清春;林世源;林嘉成;江维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酶法辅助提取鸭儿芹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优化酶法辅助提取鸭儿芹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鸭儿芹总黄酮提取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酶法辅助提取鸭儿芹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1 U/mL,酶解pH值5.5,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1h,料液比1∶30,提取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1 h,总黄酮提取率可达4.76%.结论:酶法辅助提取鸭儿芹总黄酮具有较高的提取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提取方法.

    作者:陆俊;许妍妍;容欧;李尚斌;周驰;李忠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上清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目的:以HPLC法测定上清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030~10.15 μg(r1 =0.9995)、0.5045~2.522 μg(r2 =0.9998)、2.032 ~ 10.16 μg(r3=0.9997)、20.48 ~ 122.88 μg(r4 =0.9994)、0.5060 ~2.024 μg(r5=0.9993)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1.2%)、100.5%(RSD=1.4%)、100.1%(RSD=1.5%)、100.0%(RSD=1.5%)、100.6%(RSD=1.2%).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上清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敏;陆石英;叶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的快速溶剂萃取提取条件优化及HPLC测定

    目的:研究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考察了超声、溶剂浸提、快速溶剂萃取(ASE)三种提取方法对β-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ASE的提取条件.结果:ASE在提取效果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影响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D(提取次数)>A(提取溶剂)>C(提取时间)>B(称样量).ASE的佳提取工艺为:称样0.8g,以石油醚:丙酮(1:2)作为提取溶剂,提取20 min,循环2次,在该条件下,得出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的总含量为208.17 μg/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高效,适用于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

    作者:曹静亚;谭亮;迟晓峰;董琦;胡风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小儿清热片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清热片中4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8∶52)(每100 mL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0.4g)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盐酸黄柏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分别在3.0~30.0 μg/mL、0.4 ~4.0 μg/mL、2.0~20.0 μg/mL、2.0~20.0 μg/mL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9.7%、97.4%、103.3%.结论:该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晓梅;谭奇凤;宋粉云;林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葡萄皮中白藜芦醇提取工艺初步研究

    目的:对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从葡萄皮中提取白藜芦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进行单因素考察,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结果:在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5h,料液比为1∶20,乙醇浓度为70%的提取条件下,白藜芦醇得率高.结论:该优化工艺适用于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提取.

    作者:林勇;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蛇床子素的固体分散体,提高其溶出度.方法:选取不同载体、不同载药比、不同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不同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比较其体外溶出度.结果:采用熔融挤出法以PVP-S630为载体,载药比1∶9(m/m)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溶出率达到97.3%.结论:所选方法合理、可行,制备的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提高了体外溶出度.

    作者:张辉珍;李庆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金盏菊的性状及显微鉴别

    目的:为金盏菊的质量标准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方法.结果:金盏菊茎中皮层由数个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解离组织中腺鳞明显,由多个细胞组成,非腺毛由多个细胞组成,纤维壁薄,气孔不定式.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金盏菊性状与显微鉴别的依据.

    作者:徐向恩;张洁;石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粤北南方红豆杉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粤北南方红豆杉不同采收季节、不同采收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南方红豆杉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南方红豆杉有效部位,按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使用指纹谱图相似度软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建立了粤北南方红豆杉指纹图谱,对不同采收季节、不同采收部位的12批南方红豆杉样品提取物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得出主要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作为南方红豆杉指纹图谱相关技术参数.结论:南方红豆杉指纹图谱可用于评价其药材质量.

    作者:卢慧勤;郑妮;兰树敏;李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傣药四种钩藤藤茎的显微鉴别

    目的:为白钩藤、大叶钩藤、攀茎钩藤、平滑钩藤4种植物藤茎的显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观察样品石蜡切片和粉末制片的显微特征.结果:4种钩藤藤茎的显微比较可以从有无木栓形成层、皮层有无中柱鞘、韧皮部中纤维束和石细胞的存在位置等方面进行区别.粉末鉴定主要依据梯纹导管的有无、草酸钙方晶的有无以及石细胞的多少等特征加以区别.结论:藤茎的显微特征可为4种钩藤属植物的鉴定提供参考.

    作者:管燕红;李海涛;彭朝忠;张忠廉;祁建军;赵应红;张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蒙药大栀子普通粉与超微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比较

    目的:建立大栀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并比较大栀子药材普通粉与超微粉指纹图谱的差异,以揭示超微粉碎对大栀子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0 ~40 min检测波长为240 nm,40 min后为440 nm.结果:通过对10批大栀子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确立了23个共有峰,10批大栀子药材的相似度评价结果均大于0.9;大栀子超微粉碎后,化学成分种类数目并未发生改变但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明显提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大栀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超微粉碎能促进大栀子化学成分的溶出.

    作者:鞠爱华;周凯;张静;蔡丽娟;宋萍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维吾尔药洋菝葜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洋菝葜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等研究方法.结果:洋菝葜根(药材)横切面具切向增厚石细胞或厚壁细胞,中柱鞘明显;粉末的典型特征为木薄壁细胞具众多淀粉粒,针晶成束或散在,可见黄棕色色素块、方晶等;薄层鉴别采用菝葜皂苷元为对照品鉴别;水分不得过8.0%,总灰分不得过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浸出物不得少于19.0%.结论:本研究为洋菝葜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较全面、可控的方法.

    作者:韩会靖;杨伟俊;何江;地力努尔;徐磊;敏德;刘勇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试验、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按国家药品临床研究相关要求,参考新药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比例按3∶1的原则,考虑小于10%的退出率,共确定264例患者(试验组198例,对照组66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1疗程(14 d),观察结果.结果:心绞痛疗效的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7.7%和72.7%,心电图疗效的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9%和40.9%,硝酸甘油停减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7%和97.8%,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9%和84.8%,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安全有效.

    作者:王婷;曹影;曾令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5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在糖尿病肾病5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患者在原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及针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结果:患者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9%.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及24h尿蛋白量均有显著改善(P<0.01),血红蛋白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5期能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量,延缓肾脏透析的到来.

    作者:熊莉华;曾建勋;李瑞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车前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车前子为常用中药,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苯乙醇苷、环烯醚萜、黄酮类及生物碱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调节免疫、降血脂、降血糖、止咳祛痰平喘等功能.本文概述近年来车前子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旨在为车前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化学与药理学参考.

    作者:郑秀棉;杨莉;王峥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虫草属真菌的生物活性

    虫草属真菌的生物活性非常广泛,主要表现为对外界侵袭因素的防御作用和具有调节机体整体功能的功效.涉及抗微生物和抗肿瘤作用,调节机体的代谢与内分泌系统,对重要脏器和系统具有保护性作用,同时对机体功能具有激活作用,如抗疲劳和雄性激素样作用,免疫调节是上述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对虫草属真菌的相关活性及其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忠华;肖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七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皂苷生物合成的动力学变化

    目的:研究三七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皂苷生物合成的动力学变化.方法:将三七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40 d,用HPLC检测细胞生长过程中皂苷的动态变化.结果:三七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生物量增长缓慢,但检测到6种皂苷的含量随培养时间而变化,人参皂苷Rg1、Re、Rh1、Rb1初始培养值分别为3.63、2.34、0.42、0.24 mg/g,培养25~30 d后增至高,分别为9.72、7.02、2.37、1.86 mg/g,而Rh2、F1含量无明显变化,即三七愈伤组织生物合成过程中原人参三醇型皂苷(Rg1、Re和Rh1)增长显著.结论:三七愈伤组织培养25 d,总皂苷含量达到高20.58mg/g,主要为原人参三醇型皂苷.

    作者:王艳;武阳阳;葛锋;虞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药用植物白木香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目的:白木香次生代谢产物成分复杂,干扰其总RNA的提取,一般的提取方法无法获得总RNA或总RNA降解严重.为获得高质量的总RNA,本实验开展了白木香正常及结香组织采集及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方法:对从野外采集的白木香样品,用改良CTAB-LiC1法、去温浴的改良CTAB-LiC1法、SDS酸酚法、改良异硫氰酸胍-CTAB法和EASYspin RN09试剂盒5种方法分别对白木香叶、白木香枝条、白木香树干中的白木样品和结香样品进行RNA提取.结果:研究表明白木香枝条的离体样品室温保存5h内不影响总RNA质量,确定EASYspin RN09试剂盒是白木香叶RNA的佳提取方法,改良异硫氰酸胍-CTAB法是其他白木香组织RNA的佳提取方法.结论:用改良异硫氰酸胍-CTAB法大量提取白木香树干中的白木样品及结香样品RNA,其28S:18S为1.2~1.4,RIN值为6.8~7.5,并应用于转录组测序.

    作者:吴宏清;王磊;郭维;高晓霞;白玲;章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秦岭地区四种五味子果实木脂素检测

    目的:测定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大花五味子、红花五味子、铁箍散果实4种木脂素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木脂素,HPLC检测,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 30),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4种五味子果实中均存在,华中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含量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大花五味子、红花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含量较高,而铁箍散中五味子乙素含量较高.结论:秦岭五味子属4种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含量差异较大,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小霞;刘芳;顾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ICP-MS法测定三丫苦药材中5种重金属的残留量

    目的:建立三丫苦药材铜(Cu)、铅(Pb)、汞(Hg)、砷(As)、镉(Cd)5种重金属残留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程序进行高压湿法消化后,分别以锗(72Ge)、铟(115In)、铋(209Bi)为内标,采用ICP-MS同时测定样品中Cu、Pb、Hg、As、Cd的含量.结果: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柑橘叶的分析结果与所给的标准值吻合,对于所测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96~0.9999范围之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3.4% ~ 96.6%,RSD为4.6% ~9.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三丫苦药材中5种重金属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隆颖;陈浩桉;栗建明;江仁望;叶文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刺五加鲨烯环氧酶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刺五加皂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刺五加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E)基因进行表达分析,探讨其与刺五加皂苷含量的关系.方法:以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S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皂苷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器官中的SE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雾灵山产地的表达量大,达小值(伊通产地)的4.81倍,各器官中,叶的表达量大,为根的1.92倍.从叶片萌芽期到衰老期,SE的表达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发育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盛花期的表达量高,达萌芽期的3.71倍;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可提高SE的表达量,但未达显著水平.刺五加叶的皂苷含量与SE的表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不同产地、器官及生长发育时期刺五加SE的表达量间差异显著,且SE的表达与刺五加的皂苷含量显著相关.

    作者:李宝财;修乐山;周秘;朱金丽;邢朝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制备方法对生白芍和炒白芍中多糖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目的:考察2种制备方法对生白芍和炒白芍中多糖的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白芍和炒白芍,分别采用水提醇沉和水提酮沉方法制备白芍多糖,测定提取率、糖含量、糖醛酸含量、元素组成以及单糖组成.结果:水提醇沉制备生白芍多糖和炒白芍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1.56%和1.18%,糖含量为80.56%和80.79%,糖醛酸含量为3.33%和5.47%,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分别达92.21%和87.30%;水提酮沉制备生白芍多糖和炒白芍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1.58%和1.54%,糖含量为86.50%和81.64%,糖醛酸含量为3.79%和3.25%,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分别达91.45%和86.62%.结论:水提酮沉制备白芍多糖的产率和糖含量略高于水提醇沉方法,但单糖组成几乎一致;炒白芍的多糖产率低于生品,单糖组成中葡萄糖的含量也显著低于生品.

    作者:汪芸;陶移文;陈法江;田庚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山茱萸种实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目的:研究山茱萸果实主要生物学性状的相关性,为山茱萸优良种源的筛选及培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以山茱萸三大主产区,65份山茱萸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9个性状(出皮率、果实百粒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种子千粒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形指数)进行相关性、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山茱萸出皮率与种实部分性状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果实百粒重、种子千粒重、种子纵径和种形指数是影响出皮率的主要因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百粒重、对出皮率的直接正影响较大;种子千粒重、对出皮率的直接负影响较大.结论:在实际生产及良种选育过程中应关注果实百粒重大,同时种子千粒重小的材料.

    作者:王耀辉;强毅;康杰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源脱落酸对盐胁迫下灰毡毛忍冬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提高灰毡毛忍冬的耐盐性,为其耐盐逆境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进行预处理后再用浓度为200 mmol/L的NaC1进行盐胁迫7d,研究外源ABA在盐胁迫下对灰毡毛忍冬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外源ABA预处理灰毡毛忍冬幼苗能显著降低MDA含量,提高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POD、CAT、SOD等植物细胞保护酶活性.结论:外源ABA可以诱导提高灰毡毛忍冬幼苗的抗盐能力、减轻和缓解盐伤害,ABA具有浓度效应.

    作者:朱菲菲;刘奕清;陈泽雄;兰建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盐碱胁迫对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对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寻提高其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测定不同盐碱胁迫下党参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复萌率,幼苗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对党参种子萌发的抑制影响为Na2CO3>NaCl+ Na2CO3> NaCl.随着3种盐碱处理的浓度逐渐增大,党参幼苗中叶绿素含量、幼苗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与盐碱处理浓度呈负相关性.但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大,与盐碱处理浓度呈正相关性.SOD、POD的活性均随盐碱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不同盐碱胁迫对党参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不同,其中Na2CO3> NaCl+ Na2CO3> NaCl.

    作者:韩多红;郑秀芳;王恩军;晋玲;张勇;戴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肘后备急方》中“粉”的考证

    目的:考证《肘后备急方》中“粉”的实质.方法:通过参照《金匮要略》中“粉”的探讨,提出根据方剂主治病症和“粉”的具体用量规律来考证判断《肘后备急方》中“粉”的实质.结果与结论:《肘后备急方》中“粉”存在着“同名异物”现象,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者:梅全喜;孙启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鲜壁虎酶解物对小鼠H22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索鲜壁虎粗提物经蛋白酶酶解后对小鼠H22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可溶性氮含量(SN-TCA指数)法进行酶解度测定,鲜壁虎粗提物经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组合水解得到酶解物;采用小鼠H22肝癌移植模型,分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粗提物组及粗提物酶解组,测小鼠瘤重及脾和胸腺指数.结果:粗提物组、粗提物酶解组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9.17%、48.99%,粗提酶解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粗提物组及粗提物酶解组的荷瘤小鼠脾、胸腺质量及其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鲜壁虎粗提物组及粗提物酶解组对小鼠H22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酶解后增加了鲜壁虎粗提物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顾响响;贠晓斐;王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广东省公众用药满意度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广东省公众用药满意度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广东省公众用药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以现场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为主,访谈调查为辅的方式,汇总调查问卷后,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9.0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及数据处理.结果:公众对药房或药店的整体印象、药师专业素质、取药或买药的等候时间、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药品标注与说明、药品价格、药品可靠性等7个项目的满意度均值分别为7.10、6.76、6.43、6.57、7.22、5.52、6.69分(满分为10分).结论:针对满意度低以及公众更看重的项目,探索性地提出提高满意度的对策:在保证药品可靠性的前提下,积极调控药费,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以及提升药师专业素质.

    作者:刘佐仁;黄兰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