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在神经内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9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度1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好转127例;18例严重颅内感染者治愈16例、9例外伤后脑脊液漏、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患者全部治愈.治愈好转率达88.3%(158/179).结论: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技术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疗效确切,为神经内外科疾病的脑脊液持续引流与置换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丘宇;李次发;温德树;马莉琴;谢姚屹;吴志武;罗日向;兰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ASA I~II级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MA组)及气管插管组(TT组).采用靶控输注盐酸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盐酸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6iμg/L;丙泊酚血浆靶浓度2.5~3.0 mg/L,不使用肌松药.术中根据血压、心率(HR)调整药物剂量.记录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15 min,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5 min,切皮时,拔管后即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插管/喉罩成功后即开始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结果:TT组插管期和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与LM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PETC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总剂量上,TT组明显高于LMA组(P<0.05).结论: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优点明显,在不使用肌松药物的前提下病人可耐受,能有效维持气道通畅,且较气管插管更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病人应激反应轻,更加适合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中.
作者:田文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与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改进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156例,以是否暴露喉返神经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不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实验组91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常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实验组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1.09%).无病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对照组有3例(4.62%)损伤喉返神经,2例(3.08%)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加强了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建明;李志东;吴祥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胸外科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救治的36例创伤性连枷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肋骨悬吊牵引8例,肋骨内固定21例,气管切开5例,呼吸机治疗10例,急诊剖胸探查17例.治愈或基本治愈33例,死亡3例.结论:CT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注重连枷胸固定的同时积极治疗肺挫伤,可防止ARDS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高文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因创伤、烧伤和糖尿病足导致足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常伴有肌腱、骨、关节外露,传统清创植皮或皮瓣修复,疗效欠佳.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收7例足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骨外露的病人,应用低旋转点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创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仕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效果和时机.方法:采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8例颞骨外伤性面瘫,其中3例行中耳乳突进路,2例行乳突-迷路进路,3例经颅中窝进路.结果:手术中发现面神经损伤部位位于水平段、锥段2例,垂直段1例,水平段、膝状神经节和迷路段均有损伤者2例,迷路段及膝状神经节者3例.以House-Brackmam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经1~5年的随访,7例患者面神经功能均恢复至H-BⅡ级及以上,1例恢复至H-BⅢ级.无脑脊液漏及中耳炎等并发症.结论: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有效手段,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可提高疗效.
作者:谭颂华;尹时华;何光耀;唐安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枢性低钠血症主要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 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hormone, SIADH),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严重水盐代谢紊乱并发症,通常继发于重型颅脑外伤、严重脑出血、鞍区手术后,两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存在明显差别,容易漏诊和误诊.200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89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覃刚;杨松;廖光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剂量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穿50 μg/250 μg,2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剂量为250 μg,2次/d.观察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4%)和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俊锋;高淑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改进型改良超滤用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进型改良超滤组(A组,n=30)和常规超滤组(B组,n=30),A组于体外循环结束后行改进型改良超滤,流量10~15 mL/kg·min-1,超滤时间10~15 min,B组体外循环期间行常规超滤,对两组术后早期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前、超滤前红细胞压积(Hct)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A组 Hct和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A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尿量、胸腔引流量和浓缩红细胞用量及ICU停留时间与B组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但术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型改良超滤用于老年瓣膜置换术,能改善术后脏器功能,减少异体输血及ICU停留时间.
作者:秦明峰;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4例临床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不应用任何免疫调节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和玉屏风颗粒口服,疗程10周.观察两组患儿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再发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部恢复正常时间(无充血、扁桃体肿大消退)、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8.12±3.14)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平均治疗时间(10.54±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组的平均再发时间为(3.14±1.58)个月,较对照组的平均再发时间(1.97±0.65)个月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减轻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延长平均再发时间,增强疗效,减少发病次数.
作者:卢晓芳;冯尚克;郭瑜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对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49±18)岁.入院时按Glasgow昏迷评分(GCS)>10分1例;5~10分21例;3~4全分6例.术后3个月时按Glasgow预后评分(GOS)评定疗效:良好10例(35.71% ),中残5例(17.86%),重残5例(17.86%),植物生存1例(3.57%),死亡7例(25%).GCS评分≤5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GCS评分>5的患者(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GCS评分5分以上颅脑损伤患者,在出现不可逆缺血损害前,应早期行去骨瓣减压并硬脑膜成形术等外科治疗.
作者:周晓坤;杜贻庆;莫万彬;阳永东;高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后外侧切口加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行外踝骨折及后踝骨折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切口入路行内踝骨折内固定,骨折端均未进行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7个月,平均(12.4±2.0)个月.手术时间50~135、min,平均(90.0±3.4)min.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肢均无畸形愈合,无骨折再移位,无内置物松动、内固定脱出及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踝关节功能根据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优18例,良8例.结论: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加内侧切口入路进行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其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后外侧切口入路可一次性完成后踝骨块及外踝的内固定.
作者:蓝耿亮;谭仁林;王照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属原发性闭合性颅脑外伤,是在特殊外力(主要是旋转暴力)作用下,脑组织间发生剪切力,造成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典型的临床表现,其程度常与CT影像不一致.DAI致残、致死率极高,预后极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DAI 52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德瑜;潘淳;黎浩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并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6例AIDS合并CMV肺炎临床特点、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清学指标、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咳嗽及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发展至后期出现呼吸衰竭,部分有发热.患者白细胞均较低,CD4:T淋巴细胞均较低,3例CMV血清学阳性,2例CMV-PP 65的阳性.胸部CT早期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磨玻璃样阴影,后期表现为广泛纤维化.出现呼吸衰竭,予更昔洛韦抗病毒加气道支持治疗,6例均死亡.结论:早期诊断AIDS并CMV肺炎,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抗病毒、辅助支持治疗是降低AIDS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谢周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骨骼肌筋膜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的CT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发生于骨骼肌筋膜AT的CT及MRI表现.结果:14例AF肿瘤直径2~10素cm,四肢6例的瘤体全部呈长梭形;臀部及颈肩部8例,瘤体5例呈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AF侵犯周围骨骼肌6例,侵犯骨皮质5例.8例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改变,4例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中度渐进强化.9例MRI平扫,肿瘤呈不均匀稍长或等T1、稍长T2信号,6例增强扫描,均明显不均匀强化.瘤体中散在分布斑点状、斑片状、条带状纤维瘢痕CT、MRI均不强化.结论:四肢和肢端AF具有一定的CT、MRI特点,但缺乏特异性,若有增强后渐进强化特点或MR图像出现低信号瘢痕时,可为本病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
作者:张莎;宋英儒;黄仲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位于头面颈部,位置比较表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而且影响其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临床非手术治疗外耳血管瘤的方法主要有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X线放射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注射或敷贴、口服干扰素等,以上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都有一定副作用,而且并非对所有外耳血管瘤都有效.
作者:农绍志;黄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985例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小儿烧伤的防治方法,以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院985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发病率、性别比、发病月份、致伤原因、年龄特点、致伤程度等情况.结果:985例小儿烧伤占同期住院患者的44.2%,男女比例为2:1.致伤原因:热液843例(85.7%),中度烧伤420例(42.6%),农村人口708例(71.9%),好转233例(23.7%),治愈率为75.3%.结论:小儿烧伤绝大部分是由于看护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导致的,通过宣教可以预防.伤后恰当的处理能减轻烧伤对小儿的伤害.
作者:丁华荣;韦俊;梁自乾;刘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跖跗关节损伤在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坠落伤、交通事故伤及重物压砸伤.由于解剖较复杂,X线片较难清晰显示,故容易漏诊或误诊,治疗不当可导致功能障碍.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28例,疗效较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韦向东;吕良庆;蒙世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乳腺癌患者行全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切除术.腔镜手术前位于乳房皮下及和乳房后间隙注入脂肪肿胀液,通过自制的分离棒分离皮下及乳后间隙,充分溶脂后通过充气法在间隙内建立操作空间,腔镜下切断乳房皮下和腺体之间相连的纤维索以及腺体周围的筋膜附着点,将乳房腺体完整切除,术中病理证实患侧乳头后方腺体组织无癌残留.常规术式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腋窝淋巴结清扫.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美容效果.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全腔镜皮下腺体切除手术;全腔镜皮下腺体切除手术时间为150~240imin,平均190 min;术中出血10~60 mL;其中局部皮下积液1例.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100%.结论:全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术具有良好的微创和美容效果,手术并发症少,是值得临床上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作者:杨华伟;刘剑仑;唐玮;韦薇;蒋奕;姬逸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IE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IE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发热21例(58.33%)、心脏杂音33例(91.67%)、心脏增大29例(80.55%),心力衰竭21例(58.33%),心包积液3例(8.33%),细菌培养阳性10例(27.78%);超声心动图瓣膜赘生物检出34例(94.44%),并且赘生物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超声心动图不仅对IE患者作出准确的诊断,而且尚能评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农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片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及泼尼松治疗甲亢相关性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甲亢相关性眼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和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和昆明山海棠片联合泼尼松治疗.治疗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突眼度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明山海棠片联合泼尼松、抗甲亢药物治疗甲亢相关性眼病可提高临床近期疗效,是临床上可行的一种甲亢眼病治疗方法.
作者:滕强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儿童四脑室区常见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儿童四脑室区肿瘤的MRI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了DWI.结果:42例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Ⅰ级)5例,星形细胞瘤(Ⅱ级)9例,室管膜瘤12例(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4例),髓母细胞瘤16例.在DWI合成图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呈等或低信号,星形细胞瘤呈等或稍高信号,室管膜瘤呈稍高或明显高信号,髓母细胞瘤呈明显高信号.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低级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分别为(1.48±0.16)×10-3明mm2/s、(1.11±0.12)×10-3 mm2/s和(0.73±0.09)×10-3 mm2/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0.82×10-3 mm2/s和1.32×10-3 mm2/s作为阈值的诊断正确率为95.2%(40/42).结论:DWI在低级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瘤及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德茂;孟悛非;李茂;何欣;武莹莹;袁文昭;万荣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老年性结直肠癌病人的安全性.方法:实验组48例结直肠癌病人行标准根治术,术中腹腔内植入5-Fu缓释剂;对照组56例,予单纯根治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肝肾功能、免疫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标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清肌酐(Cr)较术前升高(P<0.05),总蛋白水平(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换蛋白水平(TF)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C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液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腹腔内注入5-Fu缓释剂治疗老年性结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但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延长肛门排气时间.
作者:钟漓;张广钰;董陈诚;冉福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首先对比11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6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其次对比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68例)、重度功能障碍组(29例)及死亡组(13例)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后对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 d Barthel指数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重度功能障碍组及死亡组的血清Cys-C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的Barthel指数评分呈负相关(r=-0.544,P=0.000).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脑出血关系密切,血清Cys-C水平的测定对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覃惠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5例,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根据心率的控制情况分为控制心率达标组(A组)(55~80次/min,n=48),控制心率未达标组(B组)(80~130次/min,n=17),分别于术前242h内及术后72 h内行Holter持续监测,记录各个时间段平均心率、早搏次数、异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以及术后72 h内心脏并发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术后相比,前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后者(P<0.05);A组术后无心梗,B组术后1例发生急性心梗死亡,2例术后发生急性心梗,后经抢救治愈.结论: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有效控制心率可以减少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心肌缺血.
作者:梁胜景;林辉;李香伟;杨光煜;温绍科;周一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116例患者共152个病灶经RFA治疗后24 h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对发现残留及消融安全范围不足的病灶及时补充治疗,随访4~19个月,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因素.结果:152个病灶中3个病灶初次治疗后CEUS显示有残留,补充治疗后达消融安全范围充足.终9个病灶(5.9%)显示消融安全范围不足,一个月后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证实两个病灶有残留,7个病灶治疗完全;另外143个(94.1%)治疗后CEUS显示消融安全范围充足的病灶,一个月后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证实治疗完全.随访4~19个月,152个病灶有10个病灶证实有局部复发.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安全范围、肿瘤生长方式是射频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CC行RFA治疗需重视术前对病灶的生长方式,术后病灶的消融安全范围等的评估,以达到彻底灭活肿瘤,提高RFA疗效的目的.
作者:覃肖溪;杨红;何云;彭金波;吴玉泉;赵华群;申金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心律震荡(HRT)对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15例早期大面积AMI老年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对TO、TS进行分析.所有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生存组根据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死亡组在TO≥0且TS≤2.5,ms/RR间期的发生率高于生存组(P<0.01).事件组在TO≥0或TS≤2.5 ms/RR间期和TO≥0且TS≤2.5 ms/RR间期的发生率高于非事件组(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TO、TS值的变化与老年大面积AMI患者早期病情严重程度有关.HRT可作为预测大面积AMI老年患者早期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黄学成;陈青萍;袁智萍;尚晓斌;王琦武;梁艺;邓梓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胎膜早破胎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 mRNA的表达,探讨MMP-9在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胎膜早破组35例(足月胎膜早破25例,足月前胎膜早破10例)和未胎膜早破组25例胎膜组织中MMP-9d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两组胎膜组织中均表达MM-9 mRNA.(2)胎膜早破组胎膜组织中MMP-9 mRNA明显高于未胎膜早破组(P<0.01),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前胎膜早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胎膜早破组,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王素梅;陈玲;唐卉;黄玲玲;钟琳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伽马刀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使用伽马刀对38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放射外科治疗,放射剂量为14~15 Gy,根据住院天数、定期临床体检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结果等,观察肿瘤控制率(肿瘤缩小或无改变),听力及其他颅神经功能保持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1例(81.5%)患者无不适反应,第一天出院,余患者出现轻-中度不适,经观察、对症处理后缓解,均在第二或第三天出院;术后听力保持率为59.3%,1,2,3年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2.1%、89.5%和87.9%.结论:伽马刀放射外科疗法是听神经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知;陈德太;陈亭平;阮青明;阮公琼;高玉成;黎亭庆;秦坤明;刘敬聘;裴长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琥珀酸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确诊为OAB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托特罗定2各mg/次,2次/d,早晚口服;观察组38例,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5 mg/次,1次/d,早饭后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2组患者在用药前2周及用药后2周自行记录排尿日记,通过排尿日记比较2组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平均24 h内排尿次数和尿急次数的改善情况,同时结合患者治疗前后大尿流率、初始尿意容量、大膀胱压容量的变化评价疗效;通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分析,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ih尿急次数和排尿次数以及初始尿意容量、大膀胱压容量、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口干、视野模糊、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OAB较托特罗定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琥珀酸索利那新将可能成为治疗OAB的首选药物.
作者:禹长杰;周大庆;李文刚;余小祥;庞翔;王坚;何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脑苷肌肽治疗脑性瘫痪(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脑瘫住院患儿147例,随机分为A、B、C 3个组,A组患者54例采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B组患者45例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C组患者48例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随访3年.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3组患儿发育商(DQ),比较3组间疗效差异.结果:B组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A组57.41%及C组79.17%,而C组有效率又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儿DQ评分高于A组及C组(P<0.05),而C组又高于A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脑苷肌肽治疗脑性瘫痪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较脑苷肌肽疗效明显.
作者:李柏;韦爱玲;赵健;叶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本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9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7例,稳定型心绞痛32例,另设对照组22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CD40L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血小板CD40L与血小板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小板CD40L平均荧光强度(3.8±0.81)、肌钙蛋白I(0.87±0.46)μg/L、血小板平均体积(11.24±2.23)f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10.86±1.32)fL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为平均荧光强度(1.16±0.76)、肌钙蛋白I(0.08±0.02)μg/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9.06±1.16)fL、血小板平均体积(8.76±1.18)fL(均P<0.05)],而对照组各项则明显低于两组冠心病患者(均P<0.01).血小板CD40L水平与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和0.36,t均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形态改变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血小板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CD40L表达参与凝血及炎症反应.
作者:楚罗湘;谢剑;吴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喉癌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87例喉癌可疑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理证实的76例喉癌患者超声诊断63例,漏诊13例,误诊2例,均表现为喉区域出现实质性低回声肿物,符合率达82.89%,灵敏度82.9%,特异度81.8%.结论:超声能够用于喉癌的诊断,其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刘若川;刘耀利;朱尚勇;高泳;黄炫彰;蔡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的7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拮抗剂组28例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及用药天数、HCG日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周期取消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GnRH拮抗剂组Gn使用量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GnRH拮抗剂组HCG日的E2、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拮抗剂组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拮抗剂组的周期取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拮抗剂方案较GnRH激动剂方案能减少周期取消率、降低OHSS发生风险,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不受影响;GnRH拮抗剂方案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PCOS患者行IVF-ET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谭秀群;丘映;黄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消化道隆起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中两组器械刀使用的效果.方法:本组63例拟行ESD术的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1例,术中器械刀使用Hook刀+IT刀;B组32例,术中器械刀使用Dual刀,其它ESD术操作步骤完全相同.结果:A组31例患者共31处隆起病变,30处病变能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96.8%,手术时间:65~176lmin,平均(121±25.28)min,并发症:出血29.0%(9/31),穿孔3.2%(1/31),综合评估A组治疗效果好12例,良好9例,差10例.B组:32例患者共32处隆起病变均能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100%,手术时间:48~118 min,平均(87.7±15.67)min,并发症:出血6.3%(2/32),穿孔0%,综合评估B组治疗效果好24例,良好6例,差2例.两组手术时间相比:B组比A组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比A组少(P<0.05).两组病变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器械刀使用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D术中使用Hook刀+IT刀相比,使用Dual刀可以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安全等优点.
作者:李晓敏;覃山羽;姜海行;唐国都;黄杰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碘(131I)清甲治疗效果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显像仪(SPECT/CT)融合显像价值.方法:对46例DTC术后的患者行131I清甲治疗,5~7疗d后行SPECT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3~6个月重复以上治疗与显像,并以同期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值作为比对参考.结果:二次131I清甲治疗后显像对比,病灶减少50个,病灶缩小25个;二次显像SPECT全身平面显像病灶检出数95个,SPECT/CT融合显像病灶检出数114个,比SPECT全身平面显像增加19个,SPECT/CT融合显像与SPECT全身平面显像病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值治疗前为(32.23±11.21)μg/L,治疗后为(18.17±7.45)μg/L,Tg在131I清甲治疗DTC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DTC,131I清甲治疗效果好;②DTC术后131I清甲治疗效果影像学评价中,SPECT/CT融合显像弥补了SPECT全身平面显像的不足.
作者:蒋炳辰;张雪辉;高永旺;陈方旎;肖国有;姚少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并测定各组的身高、体重、腰围(WC)、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水平等,计算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visfatin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升高(P<0.01);②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空腹血清visfatin水平与总胆固醇(TC)(r=0.267,P=0.009)、FPG(r=0.391,P=0.000)、低密度脂蛋白(LDL)(r=0.417,P=0.000)、HOMA-IR(r=0.683,P=0.000)、HbA1c(r=0.423,P=0.007)、WC(r=0.333,P=0.001)、WHR(r=0.306,P=0.004)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r=-0.252,P=0.000)呈负相关.结论:visfat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而且与脂代谢密切相关.
作者:何玉玲;林珏;苏宏业;陈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SCI、CNKI、CBM-disc、VIP、万方数据库,纳入针灸治疗LIDH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同质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计540人.按观测指标、对照组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其中5个研究无效率汇总RR=0.5,95%CI(0.34,0.73),表明针灸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研究疼痛程度汇总MD=0.28,95%CI(-1.86,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事件的报道.结论:针灸治疗LIDH是有效、安全,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且纳入研究存在高风险的选择性偏倚、实施性及测量性偏倚,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还需提供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新贵;李趣红;何源浩;温汉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下调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1(fragile X-related gene1,FXR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A278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针对FXR1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转染A2780细胞,经G418进行筛选获得稳定转染株,检测RNA干扰后细胞生长、增殖、黏附、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NA干扰(RNAninterference,RNAi)下调FXR1基因表达后A2780细胞生长速度、增殖能力受抑制,但对A2780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基质黏附能力及凋亡无影响.结论:RNAi抑制FXR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增殖.
作者:俸艳英;阳志军;张玮;李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辛伐他汀10,20,30 μmol/L作用于NSCLC的A549细胞48,72 h后,Hoechst 33 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不同浓度辛伐他汀作用于A549细胞48,72 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凋亡率明显增高,呈浓度依赖性,且辛伐他汀10,20 μmol/L作用72 h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显著.同时,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caspase-3、caspase-9活性;其增强caspase-9活性的作用在72 h更显著.结论:辛伐他汀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该作用与其上调caspase-9、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刘冰;阳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对力竭性运动模型大鼠心肌形态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运动预适应组3组,每组大鼠15只,分组与处理方案:①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常规饲养两周后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的负荷进行游泳,直至力竭;②运动预适应组:大鼠每天尾部负重3%体重负荷进行间歇性游泳运动1次,每天游泳15umin,休息5 min,重复3次,6 d/周,持续2周,在2周后与力竭性运动组同时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游泳,直至力竭;③对照组:常规饲养,无干预.3组同时取材进行HE和HBEP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结构.结果:HE染色发现力竭运动组心肌细胞横纹出现断裂与水肿,运动预适应组明显减轻.HBEP染色发现,运动预适应组的心肌缺血缺氧改变程度比力竭运动组明显少,心肌纤维细胞胞质内有散在淡红色斑点,只有少数密集成若干片状红色缺血缺氧部位.此外,力竭性运动组缺血缺氧面积以及平均光密度(MOD)明显高于运动预适应组.结论:运动预适应能降低力竭性运动对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翠霞;潘忠勉;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Irbesartan,Irb)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糖尿病肾病(DN)组、DN+厄贝沙坦(DNI)高、中、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50,25,12.5Smg/kg,每日灌胃,连续灌胃12周.观察治疗后第4、8、12周大鼠血糖、体重、并观察12周末血肌酐(Scr)、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UP)、肾脏肥大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肾脏CTGF、FN的表达.结果:DN组在第12周末Scr、24 hUP、肾脏肥大指数较N组明显增加(P<0.01),DNI组Scr、24 hUP、肾脏肥大指数较DN组明显下降(P<0.01).DN组肾脏CTGF和FN的表达较N组明显增加(P<0.01).DNI各剂量组与DN组比较CTGF、FN表达明显减少(P<0.01).电镜观察DN组微观结构紊乱,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足突融合、消失,DNI各剂量组均可改善肾脏微观结构,与DN组比较,DNI高剂量组改善明显.结论:早期应用Irb对STZ诱导的DN大鼠有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DN大鼠肾脏CTGF和FN的表达有关.
作者:聂兴;刘畅;宛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绿脓菌素(PCN)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J774细胞随机分为3个组,(1)正常对照组:未加任何实验药物;(2)模型组:选择不同浓度PCN(10,25,50omg/L)感染J774细胞24 h,结合MTT细胞毒性实验结果,选择佳浓度PCN (25 mg/L);(3)NAC干预组:选择NAC(5 mmol/L)预处理J774细胞1 h,观察NAC对PCN(25 mg/L)感染J774细胞(6,12,24 h)的影响.应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的水平;分别应用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OS水平逐渐升高,LDH漏出量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MnSOD蛋白表达逐渐减弱,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相比,NAC干预组ROS水平逐渐降低,LDH漏出量减少,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升高,MnSOD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呈时间依赖关系,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PCN可以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并呈剂量依赖关系;NAC对PCN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丹;柴文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蝉翼藤氯仿提取物对胃溃疡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乙酸烧灼的方法使用: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雷尼替丁)组和蝉翼藤氯仿提取物高、中、低(2.0,1.0,0.5 g/kg)剂量组,在大鼠乙酸胃溃疡急性期用蝉翼藤氯仿提取物治疗,并与传统的抗溃疡药雷尼替丁组相对比,观测12 d的溃疡指数并计算溃疡抑制率和发生率,收集并测定血清及胃溃疡胃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胃溃疡大鼠模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明显增加;量蝉翼藤氯仿提取物能降低溃疡指数,提高胃组织及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PGE2的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蝉翼藤氯仿提取物防治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胃内源性PGE2的水平有关.
作者:伍倩;李丽;唐庆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0,600,1 200 mg/kg BW 剂量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粉给小鼠连续灌胃30~35 d后,检测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能明显刺激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作用;但对小鼠生长、脏体重比值、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作者:张洁宏;赵鹏;李彬;黄超培;覃辉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白术地上部分药材中总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绘制标准曲线,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术地上部分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和批次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765Cnm下,没食子酸浓度在0~80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式:A=0.024 1C-0.135,相关系数r=0.999 3(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5%,RSD 1.57%(n=6).结论:该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白术地上部分的质量控制和定量分析.
作者:王晓燕;周东;彭伟;韩婷;韩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基因座D6S274、D6S285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以及汉族、壮族这两个基因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的差异.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选取广西脑科医院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和壮族精神分裂症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其健康直系家属(其中汉族49例,壮族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CR反应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观察D6S274、D6S285基因座多态性的分布.结果:(1)汉族、壮族正常对照组D6S274、D6S285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2)汉族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D6S274的172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4%和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P=0.02);汉族、壮族患者组D6S274的166r bp、168 bp、172 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5%和53.3%、16.3%和3.3%,30.4%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0,χ2=8.59,P=0.00,χ2=21.21,P=0.00);汉族、壮族正常对照组D6S274上的166 bp、168 bp、172 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2.5%和49.0%,19.4%和5.2%,16.3%和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P=0.00,χ2=9.00,P=0.00,χ2=9.57,P=0.00),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6S285基因座各组间各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上D6S274基因座附近可能存在导致广西地区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生及产生差异性的易感基因.
作者:朱莎莎;李松峰;劳明;邓琼英;葛伟丽;王晓庆;郭忠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散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采用PCR联合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广西地区235例乳腺癌患者(包括155例汉族及80例壮族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235例乳腺癌患者BRCA1突变率为8.5%(20/235);其中汉族与壮族乳腺癌患者BRCA1突变率分别为7.1%(11/155)、11.3%(9/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9,P=0.280).②20例BRCA1突变乳腺癌中CerbB-2阴性表达率为65.0%,三阴性乳腺癌(TNBC)检出率为35.0%;而无BRCA1突变乳腺癌中CerbB-2阴性表达率为30.0%,TNBC检出率为14.8%,两组比较CerbB-2阴性表达率及TNB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1,P=0.002;χ2=4.018,P=0.045).结论:广西地区散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率相对较低,汉族与壮族乳腺癌患者BRCA1突变率无明显差异;BRCA1突变乳腺癌CerbB-2阴性表达率高,与三阴性乳腺癌关系密切,提示预后可能较差.
作者:刘军杰;陈圆圆;李智贤;曾健;袁志刚;张海添;廖新红;丁雪明;罗丹;王斯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作用及对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10只,海人酸致痫组10只,雷公藤内酯干预组10只.应用结晶紫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海人酸致痫后6,24,48,72eh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干预组中海马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与对照组相似;海人酸致痫组中,海马神经元变性或丢失,胞体皱缩,形态不规则.Western-Blot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干预后48 h下调P-糖蛋白作用明显,海人酸致痫组中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雷公藤内酯干预组中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水平与海人酸致痫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雷公藤内酯对癫痫大鼠P糖蛋白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丁宁;冯志启;赵薇;李军;曾常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三维微环境复合体培养体系,探索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内生长、分化的规律.方法:通过贴壁培养法建立稳定的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将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及羟乙基纤维素按比例混合制备温敏性水凝胶.选取第3代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接种支架培养2周后,加入心肌组织裂解液培养5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的特征,收集细胞支架复合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CD29,不表达CD34.温敏性水凝胶含交织成网格状的纤维样结构,网孔内含胶冻样物质.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后呈球形,折光性好,不仅分布于纤维样结构表面,还渗入网孔内生长;HE染色支架呈嗜酸性;扫描电镜下可见支架具有适宜的孔径,细胞在支架上分裂增殖活跃;添加心肌组织裂解液后,细胞逐渐拉长呈梭形.结论:在构建的三维微环境复合培养体系中,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培养体系能较好的模拟体内微环境,促进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作者:吴卓;赵文婧;刘玲珑;吴丽情;陈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32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8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作为病例组,以5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TNF-α-30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检测,观察其在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及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结果:TNF-α-308位点各基因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以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8GG为78.0%(69/84)、89.3%(25/28)、90.0%(18/20)和94.0%(47/50);-308GA在各组分布为13.1%(11/84)、7.1%(2/28)、5%(1/20)和4.0%(2/50);-308AA在各组分布为4.8%(4/84)、3.6%(1/28)、5.0%(1/20)和2.0%(1/50),各病例组间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慢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中等位基因G分别占96.0%、88.7%、92.9%和92.5%;等位基因A分别占4.0%、11.3%、7.1%和7.5%,经统计学分析各慢性肝病组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慢性感染后的不同慢性肝病似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鹏;唐芳;周承新;宣伟军;万裴琦;吴继周;黄力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观察并记录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生长特点,探索其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垫,消化分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后进行传代培养.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对原代及1,3,5,7,9,11,13代细胞进行生长测定.流式细胞仪下对第4代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表面标记物CD44,CD106,CD105,CD49d的表达测定.取第3代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实验: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作用下成骨方向诱导.结果: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CD106,CD105,CD49d阳性率分别为99.59%,0.85%,95.00%,89.56%.MTT绘制生长曲线显示经多次传代后细胞仍能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成骨诱导组诱导后,茜素红染色下可见钙结节沉积.结论: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持续至第13代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分裂增殖能力及特征,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
作者:李莉;张晓薇;周明辉;谢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C结合因子2(GC binding factor 2,GCF2)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例正常肝组织,58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其对应癌旁组织(n=58)中GCF2的表达情况.结果:GCF2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1.0%,18/58)显著低于癌旁(84.5%,49/58)和正常肝组织(90.5%,19/21)(P<0.05),GCF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量亦显著低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5);GCF2的阳性表达与HC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肝硬化基础、AFP及HBsAg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F2在HCC中的表达下降与HCC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马平;晁耐霞;潘复泽;陈力;吴博;李金平;陈德凤;夏冬梅;王琳琳;罗国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广西圆圃棘口吸虫的形态结构,为明确广西圆圃棘口吸虫的虫种分类打下基础.方法:从病人体内驱出而获取成虫虫体,应用电镜扫描观察圆圃棘口吸虫.结果:该虫具有27个头棘且腹角棘左右各4枚,体棘多呈鱼鳞状分布在头冠下方凹陷区以下的区域,生殖孔位于腹吸盘前缘,似火山状突起,虫体的头冠、头冠下方凹陷区、体表、吸盘、生殖孔等处均有点状或花蕊状乳头.结论:该虫属圆圃棘口吸虫,广西圆圃棘口吸虫镜下观察在体棘的腹、背侧密度、生殖孔、乳头等结构和分布的方面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存在差异.
作者:刘晓泉;战廷正;何珊珊;燕慧;石焕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虽已有一定的下降,但仍然居高不下.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5~35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8.6/10万上升到80年代的16.1/10万[1].经基础研究证实,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作为宫颈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主要靶点,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就VEGF家族及其受体的构成,在恶性肿瘤,特别是宫颈癌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针对VEGF抗血管生成治疗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蒙玉刚;梁春燕;曾雅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因素导致的或与之相关的认知障碍,为一种获得性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分为3个临床亚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Alzheimer disease,VaD)和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VCIND为早期脑血管性损伤的认知功能损害的异质群体或轻度认知障碍,病情较为隐匿,其认知损害程度尚未达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标准,界于正常与痴呆之间,其可进一步恶化为痴呆,早期诊断及积极干预治疗是可逆的[1,2].
作者:李家言;黄增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和使用现况,以便加强生物安全柜的管理.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仪器测定法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和检测.结果:2009~2011年共监测111台生物安全柜,监测总合格率为81.1%,各监测项目中气流烟雾模式和低照度的合格率高,样为100.0%;以噪声合格率低,为82.0%,其次是平均照度,为97.3%.结论:该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检测合格率较好,但仍需加强对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管理.
作者:陈莉;唐小兰;李竹天;甘永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早产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病区住院的120例早产儿家长,以采用情景教学的62例为研究组,以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的58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家长对早产儿基础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出院后继续早期干预的实施率、回院的复诊率、智力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家长对生活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出院后继续早期干预的实施率、回院的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景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家长学习掌握早产儿的护理知识及实施早期干预,可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小容;韦琴;孙俭凤;覃英梅;梁洁;杨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设计制作系列实用孕产妇及初生婴儿护理操作视频片,探讨其在孕妇产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参加孕妇学校班的孕妇200例,同等条件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为视频教学组,除常规产前教育内容外,结合视频教学,孕妇可以学习训练视频片内的全部内容直至掌握.对照组为常规教学组,只接受常规产前教育(集体多媒体授课).比较两组孕妇知识掌握情况、母婴护理技术、分娩方式以及对不同教学方式满意情况的差别等.结果:实验组孕妇较对照组知识掌握情况好,母婴护理技术强,阴道分娩率高,对教学满意度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孕产妇及初生婴儿护理系列视频的制作与应用可让孕妇更好更直观地掌握知识与技术,增强自然分娩信心,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孕妇对视频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是可持续和值得发展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覃桂荣;刘素娥;葛圆;李娉霞;徐明;凌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应用洛铂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腹腔灌注洛铂前一日静脉滴注紫杉醇,第2天腹腔灌注洛铂,指导患者床上翻身活动并注意观察化疗毒副作用.结果:42例患者行126次腹腔灌注化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洛铂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腹腔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点,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应用.
作者:黄一华;陈二玲;郑建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要求,建立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细菌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400更mL/膜),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以及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3次独立的平行实验,5株试验菌的回收率均>70.0%;控制菌检查中,各阳性试验菌均检出,阴性对照无菌生长.结论:所建立的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经过验证,能消除样品中抑菌成分的干扰,适用于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黄依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