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3-4304
  • 国内刊号:45-112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7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8-29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学杂志   2003年12期文献
  • 无痛性甲状腺炎20例诊治体会

    无痛性甲状腺炎包括产后无痛性甲状腺炎和与产后期无关的散发型甲状腺炎.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常与其他甲状腺疾病有重叠表现,故临床误诊误治及漏诊较多.我院1999年至2002年,收治该病20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秦松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天花粉与葛根饮片性状及显微鉴别

    天花粉与葛根是常用中草药,但属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天花粉系葫芦科Cucubitaceae(1)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erms的干燥根.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对70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社区护理是由公共卫生家庭护理发展而来的.社区护理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相结合,应用于社区人群健康促进和健康维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者:陈锦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赛莱乐治疗中枢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具有多重药理作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我们应用赛莱乐(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中枢性眩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年;张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肾功能监测

    恶性肿瘤化疗中,常伴有毒性反应,随着化疗药物剂量的增加,毒性反应亦增大,而肾损伤是其中之一.加强患者在化疗期间肾功能的监测,尽早发现肾损伤,及早采取措施,十分重要.我们对2001~2002年间5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多项指标的动态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波;王英;赵惠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活血化瘀法在尿道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先天性尿道下裂、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笔者自1999年以来,与医学院附院泌尿外科合作,在尿道术后加用活血化瘀、清热通淋之治法,治疗尿道术后病例84例,同期随机设对照组36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伟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瘢痕性睑球粘连(附18例报告)

    热、化学烧伤后瘢痕性睑球粘连是眼科常见病,危害性大,致残率高,治疗方法虽多,但复发率高,尤以严重睑球粘连者甚,既影响外观,又可致失明.近三年来,我们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术,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韦礼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002年度我院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特点及影响因素,从而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对我院2002年度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预防急诊护理纠纷的几点体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的提高,医疗纠纷也逐渐上升,而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病人阵地,也是纠纷的易发场所,在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多牵涉到护理问题,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随时引起护理纠纷,因此作为急诊科护士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竭力杜绝护理纠纷.现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作者:庞晓璐;林经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防范措施

    随着病人保护自身权力意识的增强,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因此,医院在为病人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了法律的依据,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终得到的是病人满意,医务人员满意这样双赢的结果,严格控制了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现谈谈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防范措施.

    作者:言南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含量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AMI)可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低血钾是AMI患者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分析80例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的变化,旨在探讨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梗死部位的关系.

    作者:覃学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是一种比较少见良性表皮肿瘤,多数KA在半年内自行消退.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皮肤常见的,它包括一组分化程度不同的恶性肿瘤.虽然两者在临床和病理组织学各具特点,但在临床实际中仍然难以鉴别(1),因此,临床与病理医师相互联系,根据两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鉴别,是对KA和SCC作出正确诊断的关键,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对1990年1月~2003年1月临床及病理明确诊断KA 35例,SCC 35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丹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血液净化治疗病人麻醉体会

    食物中毒的病人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可获得较良好的疗效.由于有创的动静脉穿刺置管及治疗时间较长(每次约2~4h),加之有的患者可能会因中毒后精神症状改变不合作,而需实施麻醉术.现谈些对我院36例食物中毒患者麻醉的体会.

    作者:黄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动态血压观察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但随测血压并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血压状况及其引起脑卒中的危险程度.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预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方面的有其独特的优越性(1).本文通过对比观察37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和31例老年高血压无脑卒中患者的动态血压,了解其中的变化与脑卒中的关系.

    作者:方健强;刘波;黄宁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一例开胸手术诱发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系指由于臂丛及锁骨下动脉、静脉在胸廓出口不同部位受到压迫而引起的上肢症状和相应体征.

    作者:廖凤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硝普钠治疗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

    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常发生急性左心衰,需迅速、有效地处理,及早纠正急性左心衰,抢救患者生命.我们采用硝普钠经静脉微量泵泵入,抢救血液透析中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尿毒症患者,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喆;蒙兰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颌外动脉创伤性动脉瘤及并发症(附一例报告)

    颈总、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时有报道,颌面部创伤性颌外动脉瘤少见(1),并发颞下颌关节脱位尚未见报道,治疗上有独特性.现以我科收治的一例为例,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黎石坚;徐孔礼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偏瘫26例临床分析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内分泌急症,其并发偏瘫极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而使用脱水剂治疗后病情加重而危急生命,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现将我院1992年至2002年住院患者及到院外会诊的26例临床资料总结及分析如下.

    作者:赵爱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26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心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常见并发症,妊娠期患甲心病的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或漏诊,在治疗上与非妊娠时也有所不同.为此本文分析作者在1995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甲心病2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胃肠道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颈外静脉是颈部大的浅静脉,管径粗、显露好,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易行,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上常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作为治疗给药的途径,并已成为危重病人抢救必不可少的给药途径之一,但尚未见有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病人治疗的报道.

    作者:庞永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血液稀释疗法患者的护理体会

    血液稀释疗法简称血稀疗法.是根据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原理,通过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增加血液流动性,疏通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改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状态的一种新疗法(1).我科自2000年12月以来使用该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有机磷农药中毒296例患者,取得了较明显疗效,现将该疗法的护理体会报告加下

    作者:陈惠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剖析护生个性特征目前状况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护理教育、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而个性特征的优劣对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业务素质的发挥、护理质量的提高,都依赖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发挥(1,2).

    作者:吕子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颈丛浅支阻滞和臂丛肌间沟法阻滞联合应用于颈肩部手术的体会

    我院从2001年2月~2003年1月对106例颈肩部手术病例,采用颈丛神经浅支阻滞与臂丛神经肌间沟法阻滞复合麻醉,效果良好.现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骆喜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98%(1).我院于1997年7月~2001年10月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04例,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有效的防止了克氏针移位、肩关节功能障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彩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观察(附6例报告)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是以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葡萄膜炎及多灶性周边视网膜坏死为特征的预后极差的疾病,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报告日渐增多.我院于2001年5月~2002年11月遇到并收治6例ARN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学今;赖小玲;白海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病变的CT诊断价值

    肝外胆管梗阻病变尤其是恶性肿瘤常需手术治疗,术前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可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胃镜在下咽及声门上型癌诊断中的应用(附36例报告)

    我院内镜室自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变通应用胃镜检查诊断并经病检证实36例下咽及声门上型癌,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嘉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3例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当,较易致残或致死.我院自1999年3月~2003年5月采用综合方法治疗TSAH6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光绿;吴全理;黄少伟;罗大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瓦斯烧伤26例早期救治体会

    瓦斯爆炸烧伤具突发性,往往造成成批烧伤病人,常因现场秩序混乱,大批伤员难以快速疏散而滞留现场,加上交通以及当地卫生资源等因素,常难以实施院前早期补液,导致延时复苏,贻误抢救时机,增加后续救治难度(1).

    作者:韦和平;陆鸿飞;韦处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测定结果分析

    免疫功能紊乱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其间关系,笔者于2001年3月~2003年3月对RRI患儿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覃大烈;冯尚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6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肠外营养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

    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我科收住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行肠外营养63例,现将肠外营养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惠玲;朱海燕;吴夏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抢救与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NHDC)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之一的临床类型,以发病急,高血糖、高血钠、严重脱水和休克为特点,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作者:包小娟;戴霞;姚冬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与护理

    由于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糖尿病人并发白内障又给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更大的威胁.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抢救与护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530021)包小娟戴霞姚冬芳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NHDC)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之一的临床类型,以发病急,高血糖、高血钠、严重脱水和休克为特点,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作者:田建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骨质疏松致胸腰椎骨折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致胸腰椎骨折的患者6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勇飞;何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塞1例

    患者男性,45岁,因剧烈头痛伴胸闷、乏力10分钟.于2003年3月8日上午12点30分入院.查体:Bp100/60mrmHg(13.3/7.98kPa).

    作者:蓝培松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286例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自1998年10月~2001年12月,本院采用了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炎286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江志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2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分析

    大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以大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便秘并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者,大肠镜及其粘膜活检可确诊(1).

    作者:邹尤宝;陈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带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和动力型固定临床效果观察

    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2年12月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52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在其间我们观察到静力型固定后改为动力型固定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静力型固定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磨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乙醇中毒是内科急诊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在1998年12月~2003年2月共收治10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经纳洛酮治疗及配合有效的护理,无1例死亡.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黄永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马凡氏综合征所致晶状体不全脱位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体会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累及眼部,骨骼和心血管系统,在眼部的典型表现是晶状体脱位.我们自1998~2002年手术治疗此类疾病所致晶状体脱位并老年性白内障9例9眼,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伟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食管瘘患者行内镜下胃造瘘术的配合及护理2例

    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它与外科传统的胃造瘘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快捷、经济实惠等优点(1),是内镜治疗的新技术之一,临床上多用于食管管腔正常,由于疾病需要暂时或无法经口进食者.

    作者:李晓敏;邓嘉;何桂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计算机在放射物理中的应用

    放疗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放射物理技术,随着科技进步发展,计算机在放射物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李善观;张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40例分析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可分为腹式和阴式子宫全切术,阴式子宫全切术既往主要用于脱垂子宫,随着技术提高,特殊器械应用,非脱垂性子宫大多也可经阴道子宫全切.现将我院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旭霞;秦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6例分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具有解热、消炎、抗风湿、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为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它的副作用也较多,尤以胃粘膜损害为常见.现将我院1998年元月~2003年4月收治的96例因服用NSAID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高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我们自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手术治疗11例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病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30岁.

    作者:韦恺;黄元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护理体会

    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我科于2000年6月开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我们用药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翠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有效沟通在青光眼病人中的运用与评价意义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为0.21%~1.64%,40多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病率约为2.5%.而青光眼致盲的人数占全体盲人的5.3%~21%(1).因此对青光眼病人在治疗和护理上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们通过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有技巧性交流,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周冬兰;李桂荣;赖小玲;陈惠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APO方案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47例中晚期肝癌观察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预后差,绝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只有10%~30%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是一种国内外广乏采用的方法,但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我院1994~2000年用APO方案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E)中晚期肝癌47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有腾;粟世勇;欧传话;罗文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眼眶肿瘤的高频超声与病理对照分析

    眼眶肿瘤种类繁多,起源各异,病因复杂(1).随着影像技术在眼眶诊断中的普遍应用,超声检查对肿瘤的定位和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35例眼眶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对眼眶肿瘤的超声特征进行探讨.

    作者:农美芬;莫小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管状骨骨折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固定牢固、稳定,控制骨折旋转,术中不损伤骨折处的骨膜,周围软组织损伤小,不用外固定,骨折恢复快,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特点.

    作者:梁秀琼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安桃乐吸入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分娩疼痛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是围产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我科于2002年5月开展安桃乐气体吸入镇痛分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小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口咽滴注麻醉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麻醉多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麻醉法、射流雾化吸入麻醉法、环甲膜穿刺麻醉法、经鼻腔滴注麻醉法,这些麻醉方法有的是麻醉效果不满意,有的麻醉方法患者不易接受.我科自1993年起,改进了术前麻醉方法,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检查前用0.5%的卡因行口咽滴注法麻醉,并对60例患者进行了口咽滴注麻醉与氧气射流雾化吸入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反应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安妮;张禄星;黄陆颖;罗谷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心肺脑复苏成功25例的抢救体会

    心搏骤停是危重的急症,脑复苏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难点(1),1996~2002年间我院急诊科共接诊心搏骤停病人153例,成功地对其中的25例患者进行了心肺脑复苏,为探讨心肺复苏的成功经验,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刘华盛;何善寿;雷凤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76例胆石症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分析

    我科1996年~2001年共收治胆石症176例,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手术治疗方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谢庆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30例临床分析

    在治疗精神病疾病方面,抗精神病药物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其副反应较多.白细胞减少即是较常见、严重的副作用之一.本文对我院2001~2002年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曹永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临床体会

    在1998年~2003年间,我院对4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用游离植皮、带蒂皮瓣、游离皮瓣方法修复创面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降纤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39例疗效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是因为供应脑部的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或脑动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坏死.

    作者:蔡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中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重要性和方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它共分7章63条,与1987年6月2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比较,内容有大幅度增加,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

    作者:程秀莲;陈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鼻胆管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中效果观察

    急性重症胆管炎究其病因多由胆管结石梗阻所致,来势凶猛,病情重,病死率高达33.6%(1),治疗上极其棘手,传统方法仍以手术为主,不可避免出现众多的并发症.

    作者:李霖;杨慧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化县布努瑶族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相关分析

    高血压是多因素导致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危害极大,是一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现就大化县布努瑶族(下称瑶族)、壮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患病率与体重指效相关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唐运立;蓝安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影响肿瘤病人睡眠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

    睡眠障碍是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及疾病的康复.

    作者:冯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异同

    康复护理是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总的康复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为达到躯体、精神、社会和职业的全面康复目标,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的工作,对康复对象进行基础护理和各种专门功能训练,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以达到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重返社会(1).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羊膜移植治疗深层角膜溃疡12例临床观察

    自从Kim和Tseng(1995)首次报道保存人羊膜移植重建眼表获得成功以来,羊膜被广泛应用于眼表疾病的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羊膜具有抗原性低,促进眼表上皮化,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

    作者:陆可卫;陈琦;欧念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胰胆管扩张的CT表现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胰腺癌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为肿瘤围绕胰腺主导管和/或胆总管呈浸润性生长,即所谓的围管性浸润,从而导致胰酶排泄障碍,患者临床上出现消化不良的相关症状,如果肿瘤在胰头,则又出现相应胆汁障碍以及黄疸等,严重影响患者体质及预后.

    作者:黄筠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观察

    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高效抗病毒药物,我科从2002年开始应用更昔洛韦,并广泛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疗效较好.而在这之前,我们治疗病毒性肺炎常用的药物是病毒唑和干扰素联合应用,疗效欠佳.现将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作以下总结,以进一步确立更昔洛韦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中的作用.

    作者:江家云;程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硝普钠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硝普钠(SNP)作为控制性降压的常用药物已在临床上普遍使用(1),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使用SNP进行控制性降压,以期了解SNP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黄维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保留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在甲状腺手术的应用体会(附68例报告)

    我院自1997年2月至2002年2月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采用保留甲状腺下动脉主干术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结节性甲状腺肿68例,在预防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文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泪道冲洗加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分析

    新生儿泪囊炎与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同为一疾病,是小儿眼科的常见病,有作者统计约占新生儿的2%~4%(1).由于其主要表现是溢泪及眼分泌物多,长期滴消炎眼药水难以好转,甚至患儿外眦角皮肤糜烂感染,一定程度上还威胁眼球的安全,故应及早治疗.我们对新生儿泪囊炎950例1049眼采用泪道冲洗加探通术治疗,经随访未见有复发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美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于病毒直接引起脑组织炎性变化或诱发免疫性脱髓鞘所致的精神障碍,起病常呈急性或亚急性,临床表现除了躯体症状(主要为发热)外,部分病人表现为精神症状或精神病性症状.

    作者:丘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58例分析

    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8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子民;王惠;蒋福刚;喻建兵;宋显兴;林开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索他洛尔治疗老年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心房纤颤的治疗是目前的心血管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一些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氟卡胺等转复率低,副作用大,现已很少应用,近年来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研究之后,临床医师将兴趣转向了Ⅲ类药物的研究.

    作者:罗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羊膜移植眼表重建术的护理

    2000年~2003年5月,我院对早期重症眼部烧伤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保存羊膜移植眼表重建术,同时加强护理保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卓茜;陈丽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生育期女性的发病率为20%~40%(1),药物治疗效果短暂不巩固,外科手术创伤大,切除子宫对病人造成巨大心理创伤,自1995年Ravina等首先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此项技术在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并为保留子宫及需要生育的年轻的妇女提供了很好治疗,但它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在护理上尚缺乏系统的护理经验,笔者通过对15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总结了一些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小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偏头痛诊断中作用探讨

    小儿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其病因很多,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在儿科仍然是一种较易误诊和误治的疾病.为进一步探讨偏头痛的发病机理,我们对在2000年6月~2002年10月间26例偏头痛患儿进行了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结合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华;王宝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对粘附在胸片膈面上的三角状影的探讨

    在日常工作中,时而于胸片膈面上可看到三角状影.由于人们对它不很熟悉,往往会不加思考地把它误认为是膈肌粘连.笔者通过胸片与CT对照分析了36例在胸片膈面上的三角状影,以提高认识.

    作者:李家言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工作实行分组管理的体会

    急诊科是医院中急危重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急诊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胰岛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32例的临床观察

    动物实验表明,胰岛素具有改善脑缺血性损害的作用(1),然而应用于临床的研究较少,并缺乏严格的对照.为此,本院于2000~2002年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于患者治疗后第2和3周,采用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客观评估胰岛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

    作者:钟盛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并甲亢一例

    1病历介绍患者男性,62岁,因头晕、多汗、乏力、体重下降5月,加重1周入院.2003年5月初出现头晕、多汗、乏力、胸闷,体重逐渐下降,至10月11日入院时,体重已下降约10公斤.

    作者:周天红;张新华;朱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严重胸部外伤的麻醉体会

    严重胸部外伤是创伤外科中的急危重症,可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压塞、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早期正确的诊断和不失时机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院自1979年至2002年间共收治246例严重胸部外伤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瑞仁;陈淼岚;蒙建栋;黄宝生;韦庆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结肠癌急性梗阻急诊手术28例分析

    我院自1994年6月以来共收治结肠癌78例,经手术后病检证实,其中有28例以急性肠梗阻急诊收入院,现将28例病人急诊手术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姜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与MTX联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18例效果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异位妊娠呈上升趋势,可能与性病、流产等高危因素增加,助产技术广泛开展以及腹腔镜的应用有关(1).

    作者:黄而弘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产后出血在我国仍占产妇死亡原因之首.

    作者:何晓芸;韦永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我科自1998年5月~2002年5月共救治168例重型颅脑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华;于彦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剂量化疗联合细胞因子治疗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1例临床分析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cellular acute leukemia,HAL)是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的急性白血病,临床上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鉴别困难,与一般急性白血病在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上均有不同,临床报道少.

    作者:李小蜂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肝癌切除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麻醉、手术易引起血液动力学急剧变化和内环境改变,加之患者术前多有程度不同的肝功能损害,术后较易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

    作者:刘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该方法除有创伤性小,出血少,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势(1),同时具有护理方法简单方便,护理计划完成周期缩短及节约护理资源等优点,现通过与剖腹手术组比较总结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林枚光;廖芳;刘卫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我们从1999年9月~2002年2月应用复方抗肿瘤中成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覃燕明;湛永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院骨科从2001年2月至2003年5月对7例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黄少华;韦宏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鱼胆中毒致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2例报告

    鱼胆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动物实验及临床都证实鱼胆中毒可致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我院1992年2月~2003年2月收治急性鱼胆中毒致MODS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宇涛;吴歆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结果分析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带(PDW)统称为血小板4项参数.现将我们检测的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分析报道如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胡超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卡托普利与安体舒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卡托普利与安体舒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彩念;韦丽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5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危害很大的一种常见病,为新生儿死亡和存活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1).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分娩的所有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25例.现将其与产科的相关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常秀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关系的探讨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产前并发症,在头位分娩中,往往是难产的早期信号(1).我们着重探讨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两者的关系,以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白海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传统的内科护理治疗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现被广泛应用的微创穿刺清除术其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临床所认识.我科自2001年12月~2003年4月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10例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慧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额颞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体会

    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占全身的10%~15%,仅次于四肢骨折.笔者在1997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额颞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华;黄少伟;吴全理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筋膜内电刀旋切行全子宫切除术26例分析

    近年来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逐渐增多,既往手术方式主要为经典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传统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农文政;黄丽珍;翁时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低浓度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体会

    我院采用0.375%布比卡因1ml重比重液腰麻下行肛门、直肠手术6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骨质疏松致胸腰椎骨折综合治疗效果观察广西梧州市中医院(543001) 郭勇飞何晖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致胸腰椎骨折的患者6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20份出院病历中体温单情况分析

    体温单是护理表格的主要组成部分,除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外,还包括病人有关其他情况:记录病人入院、手术、转科、分娩、出院、死亡时间;记录有关病情要点,如输入液量、各种排出量、各种引流量、血压、身高、体重等项.

    作者:施惠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9例报告

    乳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局部血供差,且伴有感染和深组织外露,临床上较难治疗.我科自1995年来收治乳癌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9例,采用逆行岛状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莫冰蜂;梁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的探讨

    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风湿热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很重要参考价值,近有文献报道对普通细菌感染有较高敏感性.我们检测了150例上呼吸道感染及128例正常人血清CRP浓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陶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全氟丙烷治疗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护理体会

    全氟丙烷联合冷凝治疗上方周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用长效气体在眼球内顶压裂孔,达到封闭裂孔,促使视网膜复位的目的(1).而术后保持特定的头位或体位16小时,使裂孔处于高位,对保证手术成功和提高治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穿琥宁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20例报告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我科自2000年至2002年采用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所制的三联注射用穿琥宁冻干粉针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人高血压(EH)是指年龄超过60岁,其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本文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期间住院的80例EH病例作一简要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余玉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A型行为是一种人格类型,其特征为强烈的竞争性,持续的时间紧迫感,动作急速,无耐心,易激动.早在1978年,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确认A型行为是独立于冠心病其它易患因素的一个主要易患因素(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笔者对A型冠心病的防治及健康教育工作已有效地与医学心理学相结合,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秀娟;康成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探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进而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急剧减少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Q波心肌梗死(NQMI)、Q波心肌梗死(QMI)与缺血性心脏病猝死.其已日益引起心脏病学者们高度重视.我们使用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ACS,意旨对其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

    作者:向群;姚强;阮力;李国军;蒋兰晔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便秘

    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幼儿由于胃肠功能未完善,又经历纯母乳喂养转入添加辅食喂养的过程,会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其中便秘是一个困扰患儿父母的重要问题.

    作者:覃小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手腕部高压电烧伤47例治疗体会

    自1992年~2002年我院共收治手腕部高压电烧伤病人47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黄运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107例院前急救体会

    颅脑外伤的发生率在平时或战时都居创伤的首位或仅次于四肢骨折(1),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50%以上(2).及时、正确的院前诊断及急救处理,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我院急诊科成立急救中心后出诊救治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7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应用的探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过剩的肥胖者越来越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升高的趋势(1,2).

    作者:黄开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均为老年人常见疾病,文献(1)报道约25%的肺心病患者伴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临床表现类型.

    作者:黄君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配合耳穴压迫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体会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50岁前后出现的以内分泌改变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1).本病与妇女年龄有密切关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用穴位注射配合耳穴压迫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5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双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6例护理体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髋关节功能,提供早期的关节活动和负重,避免了因长期卧床和反复手术造成诸多的并发症,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

    作者:蒙壮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纳络酮联合丽珠赛乐或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比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严重地影响着新生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HIE治疗是儿科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使用纳络酮联合丽珠赛乐或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HIE,并比较两者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苏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简介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2003年3月10日,我院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根据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要求,建立服务质量体系.我院手术室以ISO9001模式为指导,根椐本院的手术特点,自行设计一种术中病人护理情况和术中用品清点为一体的手术护理记录单,用于1000多例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陈慧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一例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是对病人提供积极支持重要方法,也是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者:黎高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胸内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食管吻合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危险、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18.5%~57%,发生率为1.7%~5.5%之间(1).

    作者:黄家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放化疗后复发转移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对于放化疗后复发、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目前主要采用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标准的化疗方案为DDP+5-FU或DDP+5-FU/CF,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较低,即使有效的患者,缓解时间也有限.因此,临床仍需寻找新的更有效的化疗方案.我们自1999年6月以来,应用国产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方案(TI方案)治疗放化疗后复发、远处转移的鼻咽癌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生;黄海欣;杨春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排痰护理体会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由于各种原因使患者常有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因此,做好术后排痰护理是术后维护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肺部并发症极有效的方法.我院胸外科使用3种排痰方法,患者能正确、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患者乐于接受,节省体力消耗,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梁广妮;吴巧宁;梁启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68例气管切开效果分析

    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以前曾过多地考虑气管切开会增加肺部感染,对缺氧加重休克认识不足,手术适应证掌握过严,实施过晚.1996年以来,我院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有手术适应证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中清晰暴露气管环,明显提高了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满喜;罗建海;廖福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玻璃酸钠在肌腱损伤修复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肌腱损伤以后,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一般都争取早期缝合肌腱,但肌腱手术的大难题是术后肌腱粘连,目前尚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我院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hate,SH)于肌腱损伤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5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孝英;梁斌;韦建勋;韦敏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粘连性肠梗阻117例诊治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成为机械性肠梗阻首要病因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1),也是外科临床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对我院1993年1月~2002年12月10年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117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正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综合征2例报告

    1病例介绍例1患者63岁,术前诊断:(1)前列腺增生症.(2)膀胱多发性结石,拟行手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和膀胱切开取石术.

    作者:农光;李聚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应用Stress理论对1例恐惧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体会

    目前中文对Stress一词的翻译为三种:压力、应激及紧张.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反应状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识评价及反应三个环节(1).

    作者:李丽琳;黎宁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32例诊治体会

    晚发性VitK缺乏症是由于VitK缺乏所致凝血机制障碍的疾病,临床有局部或全身轻重不一的出血.严重为颅内出血,此症急骤凶猛,病死率、致残率高,易误诊.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32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邹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老年患者FBG、FINS、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与50例非糖尿病人作对照,糖尿病患者被分为胰岛素抵抗组,非胰岛素抵抗组.结果:(1)糖尿病组CH、TG、LDH、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血沉方程K值、血液屈服应力、卡松黏度、血沉与非糖尿病组比显著升高,HDL,变形指数显著下降(P<0.01或0.05).(2)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比较CH、TG、LDH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方程K值、血液屈服应力、血沉显著升高,HDL,变形指数显著下降(P<0.01或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更显著.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犬逆行灌注心不停跳心脏手术中血浆心钠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心停跳组),每组8只.体外循环(CPB)150分钟.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心钠素(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两组CPB期间ANP及CGRP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ANP及CGRP较对照组升高快,ANP在再灌注30分钟达峰值,CGRP在CPB结束达峰值,实验组与对照组ANP在CPB中各时点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CGRP在CPB中各时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NP及CGRP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ANP及CGRP的合成和释放,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冯旭;周华富;陈铭伍;覃家锦;何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观察及其与血压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CRP与糖尿病患者及其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正常对照者,9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其血压值分为两组,测定其血清CRP浓度.结果:糖尿病患者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糖尿病患者中血压≥125/80mmHg组患者CRP显著高于血压<125/80mmHg组患者.结论:提示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且与患者血压呈正相关.

    作者:陈剑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哮喘儿童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儿童规范吸入激素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80例0~12岁患儿分为A、B二组,每组各40例,A组为0~5岁患儿,B组为5~12岁患儿,每组设治疗组A1(B1)及对照组A2(B2)各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治疗,治疗组开展和加强健康教育,观察9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改善率、肺功能(PEF)、总治疗费、急诊和住院率、患儿缺课天数及家长误工情况,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健康教育和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对比u=6.2174,P<0.0001;5岁以上患儿经健康教育和治疗前后的PEF预计值%,t=49.36,P<0.0001;治疗费用:治疗组u=11.3783,P<0.0001,对照组u=13.1257,P>0.05;缺课情况:治疗组u=10.6095,P<0.0001,对照组u=14.1165,P>0.05;家长误工:治疗组u=11.2273,P<0.0001,对照组u=13.2186,P>0.05:因哮喘年急诊和住院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促进哮喘儿童规范治疗、贯彻GINA方案,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长期缓解、肺功能提高、家庭经济和心理负担减轻、生活质量的提高,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该方法简单实用,应长期推广运用.

    作者:陈惠文;吴曙粤;彭月桂;凌明;钟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毒鼠强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大剂量维生素B6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毒鼠强中毒患者115例,其中大剂量VitB6治疗组(观察组)51例,传统治疗组(对照组)64例,观察2组患者发生抽搐病例数、发生呼吸衰竭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抽搐发生率分别为64.7%和93.7%;呼吸衰竭发生率分别为7.8%和32.8%;死亡率分别为1.96%和1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5.1±2)d和(10.6±6.2)d,两组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VitB6可明显减少毒鼠强中毒患者抽搐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玲;钱秀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广视野系统在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应用于46例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27例在气态下行眼内半导体激光光凝,其中5例在气体联合重水下完成光凝;19例在气态下直视观察行巩膜外冷疑,术毕31例玻璃体腔填充16%C3F8,15例填充硅油.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玻璃体切除及气态下眼内操作,随访6个月至15个月(平均10.3个月),治愈率89.1%(41/46),盲目率从术前84.8%(39/46)下降到术后6月32.6%(15/46)(P<0.01).结论: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为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提供了一个广角视野,它的应用使许多高精度操作能够顺利完成,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盲目率,是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作者:赵昕;李敏;杨捷;赖小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和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3±10.2)岁.结果:保守治疗11例,病死率9%,手术治疗27例,病死率22.2%;培养出细菌的13例中11例为混合感染.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及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方法是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韦锦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症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患者情况,探讨BV与盆腔病变及相关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阴道分泌物检查,对门诊211例妇科患者进行BV的筛选,分析BV与盆腔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关系,并与非BV阴道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BV在妇科门诊的检出率为46.9%,其发病高峰期在25~39岁性活跃期,并高于滴虫性阴道炎3倍、真菌性阴道炎4倍多;BV患者中46.5%患有盆腔病,且明显高于滴虫性、真菌性阴道炎和正常阴道组(P<0.01).结论:BV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引起,在门诊妇科病中是主要疾病且与盆腔病变及相关疾病呈正相关性,进行门诊妇科患者的BV筛选诊断和积极治疗无症状的BV对妇女的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卢彩合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1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3(IL-1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不同浓度IL-13作用后对肾小球系膜细胞DNA含量的变化.结果:各实验组的DNA合成前期(G1期)细胞数增加,而合成期(S期)细胞数降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3具有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

    作者:蔡康荣;蔡春;揭新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米曲霉分解淀粉能力的研究

    目的:探讨米曲霉分解淀粉的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人工配制培养基,设添加淀粉实验组及无淀粉对照组,接种米曲霉4组8管,空白对照、实验管4组8管,15℃、25℃、37℃、40℃温箱培养,测量不同时间段内pH值,观察颜色的变化.结果:在37℃、40℃,接种管颜色、pH值、透光度对比明显.结论:温度对米曲霉a-淀粉酶活性影响较大一37℃、40℃分解淀粉能力强,为选择微生物法解决淀粉导致的水源富营养化提供了依据,也是可行的.

    作者:金志雄;罗冬青;王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疾病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无甲状腺疾病病史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与甲状腺功能关系.方法:使用放免法测定住院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38例老年正常对照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血清三碘游离甲状腺素(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同步检测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O2).结果: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T3、FT3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P<0.01),T4、FT4水平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P<0.05);重度COPD死亡组T3、T4、FT3及FT4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组、对照组(P<0.01);血清T3、T4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T3水平与PaCO2呈负相关TSH在各组中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OPD呼衰可导致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并随病情急性加重T3、T4水平显著降低,随病情稳定而逐渐改善,反复感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是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综合征(ESS)重要原因,ESS是继发的、短暂的、可逆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梁铭海;刘勇;苏伟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轻中度EH患者分为厄贝沙坦组(n=45)和苯那普利组(n=45),前者给予厄贝沙坦150mg口服,qd;后者给予苯那普利10mg口服,qd,疗程12周.治疗前后测偶测血压、动态血压,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厄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77.8%,降压幅度为22.6/14.4mmHg,T/P比值:SBP 0.81、DBP 0.80;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0%,降压幅度为22.9/14.6mmHg,T/P比值:SBP 0.82,DBP 0.81.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厄贝沙坦组干咳发生率(2.2%)与苯那普利组(22.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EH有效,降压效果与苯那普利相似,但耐受性优于苯那普利.

    作者:杨红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控释片,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28例服用速释片,两组均测试服药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并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控释片及速释片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而控释片可以增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但不增加血胰岛素.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肾病综合征(NS)强的松治疗前后激素耐药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细胞凋亡变化,探讨PBMC细胞凋亡在激素治疗中的意义及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别于强的松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采血,进行细胞凋亡形态观察,计算百分率.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4、6周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第8周尿蛋白未见转阴,而凋亡率下降.结论:小儿NS耐药型患者使用足量强的松治疗可短期诱导外周血PBMC细胞凋亡增加,至8周时诱导凋亡减弱,故持续足量使用不应超过八周.当尿蛋白未好转,应及时加用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由此可见NS激素治疗的疗效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凋亡变化存在有一定关系.

    作者:黄欣秋;杜华;周微雅;刘振翔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2例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实用、有效、简便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总结8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术中损伤盲肠致穿孔,1例超声刀误伤回肠穿孔,1例因网膜粘连紧密,无法用腔镜器械剥离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短16min,长135min,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d.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开腹阑尾切除比较具有诸多优越性,应成为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甘雨;叶海洪;邓晓军;李立志;曹云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血浆β-淀粉样蛋白、雌二醇水平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DM)作为老年性痴呆(AD)危险因素的可能机理.方法:放免法检测DM组58例,正常对照组33人的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雌二醇(E2)水平,DM组26例脑CT扫描.结果:15例脑CT皮质萎缩,脑室扩大.DM组女性E2为4.46±4.31pg/ml,对照组女性E2为9.43±7.87pg/ml,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DM组Aβ为58.37±8.65pg/ml,对照组Aβ为61.15±8.39pg/ml,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DM作为AD的危险因素的可能机理:脑皮质萎缩;E2水平显著降低;Aβ被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修饰后易沉积.

    作者:黄珍萍;钟华;黄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为主的联合化疗对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胃癌+大肠癌共68例,均经手术切除肿瘤及病理证实,应用HCPT+CF+5-Fu方案,HCPT 10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5-Fu 500mg静滴+CF 200mg静滴,d1~ds为一疗程,休息1~2月,每例应用4~6个疗程.结果:生存率半年100%,1年95.59%(65/68),2年57.35%(39/68),3年41.18%(28/68),毒副作用:消化道反应16例(23.53%),脱发6例(8.82%),血象下降20例(29.41%),未见有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羟基喜树碱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性化疗的有效药物,且毒副作用较轻.

    作者:曾家耀;叶海洪;兰碧洋;黄绍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血糖血脂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1型和2型糖尿病的378例患者测定血清TT3、TT4、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空腹C肽(FC-肽)、餐后两小时C肽(PC-肽)、血脂,并与同期体检的342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TT3、T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TT3、TT4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与餐后两小时C肽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群低下,在糖尿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中产生一定的作用.

    作者:胡映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经肛局部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0年收治的26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为直肠腺癌;(2)26例直肠癌T010例,T1期9例,T2期7例.(3)围手术期病死率为0.(4)术后特异性并发症仅有1例,占38.5%.(5)有4例局部复发.其中1例经局部切除治愈.另外3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6)本组直肠癌病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后,随访都超过2年,5年生存为83.4%.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适于T1~T2,N0M0、组织分化好,距肛缘6cm以内的肿瘤,但严格掌握适应证,完整的肿瘤切除,术中预防肿瘤种植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术后应进行密切随防,以尽早发现复发.

    作者:曹锡朝;刘华安;姜杰;黄承裕;吴国忠;卢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甜茶的急性和长期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甜茶的急性和长期毒性.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和长期毒性法.结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雄性小鼠经口LD50>21500mg/kg.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用5000mg/kg、10000mg/kg、20000mg/kg.bw的甜茶给大鼠连续灌胃30天,未观察到中毒表现.甜茶各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值,各脏器的脏/体比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脏器在外观形态和组织学上均无异常变化.结论:甜茶对大鼠的生长发育,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器官组织均无明显毒性.

    作者:梁坚;赵鹏;李彬;杨俊峰;刘荣珍;黄超培;何励;何启君;李裕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83例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目的:了解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3例肾活检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系膜增生性肾炎占45.8%,其临床表现为各种肾脏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占13.3%,微小病变型占9.6%,新月体肾炎占8.4%,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和膜性肾病各占7.2%,IgA肾病占4.8%,膜增生性肾炎占3.6%.结论:儿童肾小球疾病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炎,临床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和紫癜性肾炎,其次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作者:覃远汉;冯震博;李铭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超急性期脑梗塞常规CT检查与CT灌注成像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常规CT与CT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病人行常规CT头颅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扫描后一般选取基底节层面,经肘静脉灌注对比剂,同时开始持续46S的单层连续动态扫描,重建46幅动态图像使用CT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成像.计算大峰值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相对血流量(RF).结果:早期常规CT头颅平扫,显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实质低密度征等共35例,占36.4%.CT灌注成像发现88例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长,另外8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结论:常规CT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作用有限,在准确性远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脑CT灌注成像已成为早期诊断超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溶栓治疗)的佳方法.

    作者:单鲁琴;余国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氯沙坦、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比较氯沙坦、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10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氯沙坦组51例,卡托普利组56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ISI);另取60例健康人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组较健康对照组ISI下降(P<0.01),治疗后在血压降低同时ISI提高,左室重量指数及血、尿β2-微球蛋白等心、肾靶器官损害指标均下降.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氯沙坦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比卡托普利明显(P<0.05);两者均减轻心、肾损害.

    作者:覃永生;侯津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肾损害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与尿微球蛋白和原发性高血压(EH)肾损害的关系.方法: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A组)、节律正常(B组)各30例EH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对两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临床资料,偶测血压(CBP),日间血压无显著差异,而血、尿β2-MG均较对照组高(P<0.001).尿β2-MG在早期时即出现异常;A组的24小时血压、夜间血压、血压负荷及尿β2-MG均高于B组(P<0.01).ABPM昼夜节律消失者,肾功能损害明显,而CBP不能揭示两组病人之间的这种差异.结论:ABPM和尿β2-MG能更好地反映肾损害的关系,有利于早期肾损害的发现.

    作者:李玉冰;李海珍;莫丽丽;杨健威;吴优;张振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的变化,以了解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奥林巴斯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AST与ALT,计算其比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明显增高(P<0.01),且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递增,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r.=0.387,P<0.01).结论:AST/ALT比值可以作为了解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一个较易观测的指标,对临床观察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梁淑慧;陈小红;肖木洲;何伟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西比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表达与脑保护的研究

    目的:探讨西比灵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用双肾动脉狭窄术制成高血压大鼠模型,喂养2个月.随机分为两组:测体积组:再分为西比灵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HSP70组:也分为西比灵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它大鼠均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MCAO时间均为2h.再灌注时点:测体积组为6h;HSP70组为1d.测体积组将鼠脑经TTC染色后,用计算机病理图象分析仪测量出梗死面积,根据梯形法则计算出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比.测HSP70组,经免疫组化染色后用病理图象分析仪测出HSP70阳性细胞数.结果:(1)西比灵组HSP70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2)西比灵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西比灵能促进HSP70的表达,使梗死体积减小,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受损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毕桂南;石胜良;蒋祝昌;曹立梅;罗传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肺结核患者前炎症细胞因子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结果:肺结核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肺结核组中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P<0.01).结论:作为前炎症细胞因子的TNFα、IL-6、IL-8是肺结核患者在结核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对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结核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作者:马秀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血钠浓度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者的血糖、血钠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20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钠、血糖进行监测.将伤后24h、72h及1周后的血钠、血糖的变化及其病情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度颅脑损伤后低钠发生率高于高钠(P<0.05),一周后出现高血钠症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出现高血钠症者(P<0.01);血糖难以控制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能够被控制者(P<0.01);高糖与高血钠症并存者死亡率高(90%).血钠浓度改变及血糖升高的发生率24h与一周后无显著差异.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钠代谢失衡及血糖升高与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及时手术、降低颅内高压、控制脑损害、有效控制一周后的高钠血症、高血糖及其高钠血症、高血糖并存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赵邦;黄海能;覃志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肥胖男童性腺激素检测临床价值的探讨

    目的:为了探讨肥胖男童性腺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ACCESS)方法测定其血清中的性激素水平.结果:88%以上肥胖男童的性激素检测中FSH、LH、T的含量明显降低,E2、PRL的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标准男童性激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提示肥胖男童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因此对肥胖男童的防治显得更加重要.

    作者:李正秋;马步军;曾志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术前麻醉方法比较

    目的:使患者以佳的麻醉状态进入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方法:将需要做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病人随机抽40例病人(共600例次),分为A、B、C三个组,每组200例次.A法:采用氧气喷雾法;B法:采用喷雾加缓服利多卡因法;C法:采用喷雾加含钳法;从麻醉效果,达到有效麻醉时间,平均耗药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麻醉效果:A法优于B、C两法;达到有效麻醉时间,平均耗药量A组低于B、C两组.结论:氧气喷雾法,麻醉效果好,时间短,副作用小,提高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安全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鸿涛;谭灶芹;黄坚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94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并行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逆行灌注者,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鼻咽温维持在33℃±1℃,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术后血液动力学平稳,多巴胺用量很少.低心排发生率1.0%,血尿发生率3.8%.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早期死亡率2.5%(5/194).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和临床效果,可应用于绝大部分心内直视手术.

    作者:李香伟;林辉;贺榜福;温昭科;叶宁;梁胜景;陆卫军;卢昌超;莫安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中毒时应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和MSOF诊断标准评估预后的探讨

    目的:应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和多系统器官衰竭诊断标准评估急性中毒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中毒患儿,在住院期间进行3次评分,按评分值分为3组:非危重病组(~100),危重组(~80)、极危重组(~70).结果:首次评分显示3组患儿死亡率随分值降低而逐渐增高即非危重组为0,危重组12.82%,极危险重组为31.58%,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2、3次评分结果与首次相似,评分越低死亡率越高.3组患儿MSOF发生率随分值降低而升高,依次为2.63%、33.33%、78.9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危重病例评 分法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可较准确判断急性中毒患儿的病情和预后,评分值越低,MSOF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

    作者:林英杰;谭日敏;彭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抗病毒治疗相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研究

    目的: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变异及其与前C区变异、HBV基因型的相关性,HBV DNA水平与变异发生的关系.方法:从126例均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和近一年内未经任何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抽取25例为研究对象.血清YMDD变异检测运用微板核酸杂交-核酸定量法,HBV基因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HBV-M采用ELISA法.结果:7例存在YMDD变异,变异者HBeAg全部阳性,不同的HBV基因型形式存在不同的YMDD变异率,HBV DNA水平与YMDD变异的发生不星正相关.结论:HBV存在YMDD野生变异株,并非完全由抗病毒治疗引起,变异株与前C区变异和HBV基因型的相关性以及HBVDNA水平和变异发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重敏;覃亚勤;何延专;覃后继;黄其文;周耀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山芝麻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山芝麻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取溶剂萃取法、酸水解法和碱水解法三种方法,分别对山芝麻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试验研究.结果: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结论:三种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中药山芝麻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并对中成药中山芝麻的薄层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文东旭;冯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尿激酶受体水平变化的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尿激酶受体(UPAR)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年人,63例肝硬化患者血浆UPAR含量(ng/m1),其中肝硬化又分为三组:肝硬化无腹水组35例,肝硬化腹水组18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组10例.半年后随访.结果:①正常对照组UPAR含量1.63±0.96ng/ml.②肝硬化无腹水组UPAR含量2.6±1.5ng/ml.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肝硬化腹水组UPAR含量4.5±2.3ng/ml.④SBP组UPAR含量7.6±5.6ng/ml.肝硬化无腹水组、肝硬化腹水组、SBP组两两相比有显著差异P<0.0l.且后两组肝硬化患者UPAR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有显著差异,P<0.01.而四组UPAR含量有如下规律:SBP组UPAR含量>肝硬化腹水组>肝硬化无腹水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所有肝硬化组的UPAR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其病程发展进程中,由于肝组织的病变、损伤、坏死、炎症发生,同时正常的肝组织也代偿性增生有关.因此,我们认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中UPAR含量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发展方向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詹灵凌;吕小平;李山;王学峰;蔡小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IGF-1及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随机筛选出44例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无骨质疏松患者,分别测定其IGF-1、血雌二醇(E2)、睾酮(T)、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等值,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及T水平比无骨质疏松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P<0.05);IGF-1与第二、三腰椎BMD呈正相关(P<0.05);T与第二、三腰椎,Ward s区,前臂远端的BMD呈正相关(P<0.05)IGF-1与T呈正相关(P<0.05).结论:IGF-1是一个骨生成的强刺激因子,其与T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人骨质疏松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瑞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四种脊柱后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4种后路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应用steffee、SF、AF、GSS等四种不同器械进行后路内固定,同时行后路减压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随访比较手术情况、神经恢复情况及复位情况.结果:steffee组对椎体后高度恢复较差,S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高于其他三组,GSS组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三组.结论:胸腰椎后路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在脊柱骨折脱位、滑脱等失稳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四种内固定技术的比较结果显示,GSS具有组装简便、省时、固定牢靠等优点.

    作者:韦敏克;梁斌;金先跃;韦建勋;黄孝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放疗加金龙胶囊综合治疗鼻咽癌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放疗加金龙胶囊综合治疗鼻咽癌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放疗加金龙胶囊综合治疗鼻咽癌43例(金龙组),与同期单纯放疗病人43例作为对照组(单放组)比较.观察肿瘤消退率,NK细胞、T细胞亚群、射野皮肤粘膜反应.结果:放疗结束时金龙组颈部肿瘤全消率为88.4%,明显高于单放组的67.4%(P<0.05),鼻咽部却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金龙组NK细胞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T细胞亚群改变不明显,两组口腔粘膜及皮肤急性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放疗加金龙胶囊综合治疗鼻咽癌可以提高肿瘤全消率、免疫功能,不增加放疗毒副作用.

    作者:卢晓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经直肠超声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5例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组的前列腺进行超声检查.结果:前列腺增生声像图表现:前列腺移形区增大回声不均匀,可合并结石或囊肿,可有结节团块回声,腺内血流丰富,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阻力指数(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显示前列腺图像清晰,血流动力学测定准确可靠是目前临床上探查的佳途径.

    作者:廖新红;李智贤;陈立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经体表超声在食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食管疾病的检查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X线钡剂造影和内窥镜检查.由于超声波本身的物理特性和有效分辨力的限制,以及受胸骨、肋骨、脊柱和含气肺组织的影响及干扰,致使超声对食管检查的应用受到限制.

    作者:骆峰;朱尚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系统异常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小儿ITP大多为急性,常与前驱病毒感染有关,成人ITP多为慢性,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王华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安全性的研究状况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已经有半个世纪,1951年Gelfand(1)把考的松放入气雾剂治疗哮喘,但终因作用太小,副作用太大而失败.

    作者:王宝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现代药物治疗中某些观念的更新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在药物治疗方面常有观念的更新,有时甚至是与原来相反的,若不注意学习,将会导致治疗失误,贻误病情,甚至危害生命.兹将近年来在药物治疗方面有重大观念更新的内容结合个人的认识与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周芳;赵一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糖尿病治疗进展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1).

    作者:姚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血浆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的含116个氨基酸的糖蛋白.随着侵入性操作、细菌耐药性、严重烧创伤发生率、器官移植病人和放化疗病人的增加,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不断升高.

    作者:农肖尧;卢一郡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冠心病猝死,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1).因此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旭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T波电交替及其临床意义

    T波电交替(TWA)是心电图上T波幅度、形态的逐搏交替变化.心电活动交替现象早由Hering在1903年报告,早期认为可能是病人心脏电机械性不正常.

    作者:李玉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中Cox回归模型及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人们体力活动日渐减少,加之部分大众自我保健意识相对滞后和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人类的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作者:丁元林;孔丹莉;倪宗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神经肽Y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近况

    神经肽Y(NPY)是1982年Tatemoto等首次从猪脑中提取的含36个氨基酸的多肽,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是含量丰富的神经肽之一.

    作者:李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我国少数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及早期预防的研究概况

    高血压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当代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血压也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蓝安光;雷一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IgA肾病与HLA

    IgA肾病现在已被认为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也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对IgA肾病的发病机理是肾小球疾病发病机理活跃、丰富的领域之一.

    作者:黄莉;孙安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一氧化氮和脑出血

    一氧化氮(NO)是机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为神经传递、血管舒张、神经功能的内源性介质,与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关系密切(1).

    作者:肖泉;曾敬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技术装备也在迅速地向现代化更新.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医学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现代化是医院必须具备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衡量一所医院的规模大小,评价一所医院技术能力和医院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张富强;葛宪民;陈长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新时期病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我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病案在医疗、教学、科研、法律、保险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病案管理已成为医院信息学和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病历的保管部门,新时期的病案管理工作已是各医院领导所重视的问题,病案的充分利用、合法应用也是病案管理的首要工作.笔者现谈谈病案管理工作的几个主要作用.

    作者:黄素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积极应对举证倒置

    2002年<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若干规定>(下简<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将医患纠纷处理纳入了法律轨道.

    作者:雷霄云;那文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医学科技查新工作中的情报分析

    查新咨询工作对提高科研管理与决策水平,减少科研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和科研成果评审失准,增强科技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病房护士工作站系统软件的应用体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影响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它不仅用来计算,而更多地用来处理各种信息.近年在我国很多医疗机构都尝试利用计算机进行医疗、护理信息的管理.

    作者:罗谷容;陆爱玲;黄桂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我院创建规范化性病门诊对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性传播疾病是一类主要通过巳感染的性伴与未感染者之间性接触而传播的疾病(1).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病在我国死灰复燃,且发病人数逐年增多(2).

    作者:孔凡丹;覃美容;吕华;王豫穗;韦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