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3-4304
  • 国内刊号:45-112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7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8-29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学杂志   2005年4期文献
  • 自拟胃得安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脂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合并症广等特点.笔者于1999年8月至2003年12月应用经验方胃得安汤(自拟)化裁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耀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其预防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生后2周至6个月婴儿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而致出血.该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65%~100%[1].虽然经过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保全性命,但大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适合的预防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病病因、临床特征等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常规预防措施,提出对所有新生儿常规补充维生素K进行预防.

    作者:张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普通显微镜检查对血尿来源定位的意义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血尿是一种常见症状,它的来源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因此,对血尿来源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对一组血尿患者进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与普通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以鉴别血尿的来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松林;林发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28例小儿烧伤临床分析及对策

    小儿烧伤在临床上为常见的意外损伤,其发生率较高.为了解小儿烧伤的致伤原因及其临床特点,本文收集统计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4年10月6年来住院治疗的确12岁以下小儿烧伤患者628例.试图通过该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本地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一般规律,总结有效地进行防治措施.

    作者:首家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阴式大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产科领域中的深入开展,探讨创伤小、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妇产科界的热门话题.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是利用天然孔道施行手术,具有创伤少、肠道干扰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体表不留疤痕等优点.

    作者:雷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2年至2003年桂林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桂林市临床用血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由于无偿献血主要来源于街头自愿献血,因此,血源的不固定性、随意性及对献血知识了解不够以及试剂的不稳定性等多种原因,使血液报废量增加,造成一定的浪费.现将2002年至2003年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人胆结石并感染50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胆结石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老年人常同时存在多种并存病,其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处理与其它年龄组不同.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60岁以上胆结石合并有感染的病人50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龙仁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基层医院急腹症中的应用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外科急腹症,且由大中医院逐渐向基层医院扩展.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对急腹症共进行腹腔镜手术12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善强;吕海文;潘大庆;胡桂江;黄升;陈永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8例早产病因分析

    早产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对我院78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早产的病因,从而探讨防治早产的措施.

    作者:梁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肺结核52例临床分析

    老年肺结核是指60岁以上患者的肺结核[1].临床起病隐匿,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现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52例老年肺结核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覃佳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体会

    我院自2000年至2004年应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10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斌;黄向华;董彤;李强辉;李长赞;韦钢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Gamma钉治疗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国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作出了力学分析报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我院子2000年开始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鼎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纤支镜下微波并局部注药治疗18例晚期中央型肺癌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1年2月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微波并局部注药治疗18例晚期中央型肺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建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拟祛斑汤联合西药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颜面皮肤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皮肤病,中医称为黧黑斑、蝴蝶斑、妊娠斑等.本病多发于孕妇或月经不调的妇女,部分患者伴有其它慢性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妊娠、内分泌紊乱、口服避孕药、日晒、精神因素等引起,目前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的运行受到阻滞,气虚不容于皮毛,淤久则成形,显于面部而为斑.

    作者:唐永红;杨海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孕中期羊水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78例

    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常见和危害大的遗传病之一,对双方均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夫妇,应在妊娠早、中期进行胎儿产前诊断,防止重型地贫儿出生.采集妊娠中期羊水细胞是介入性产前诊断中对孕妇胎儿损伤小,结果迅速而又准确的手段之一.现对我科从2002年5月至2004年6月所做的78例孕中期羊水地中海贫血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芳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部外科近期再手术28例的原因与预防

    腹部外科近期再手术是外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难题,其原因多种,情况复杂.现将我院1984年1月至2003年11月近20年的近期再手术2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洪春;何葵;郭跃飞;何启红;何鹏海;何文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部损伤155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6年至2004年8月间收治的155例腹部损伤患者,治愈151例,死亡4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何文真;郑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以发热、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误诊分析

    引起发热、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复杂,明确其病因对治疗关键作用,现就1998年至2003年收治的以发及预后评估起热、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25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植泉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53例院前急救及诊治分析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我院从1990年2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86例,GCS评分8分以下者5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生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Foley管空气压力灌肠辅以手法按摩整复肠套叠(附68例分析)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空气压力灌肠整复为首选的方法[1].影响肠套叠整复成功的因素有病程长短、肠套叠部位及其程度、患儿的全身情况、注气压力选择[2].本组回顾性分析了68例空气压力灌肠整复中应用Foley管间歇注气法辅以手法按摩整复小儿肠套叠,成功率达92.6%,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芹;方华盛;林信;梁萍;谢敏;周佳坤;王卫;李冬媛;曾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与辛伐他丁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病情较突然,变化快,若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易演变为心肌梗塞,文献报道[2]有9%~25%该病患者进展加重而猝死.我院从1998年1月到2004年10月使用前列腺素E1与辛伐他丁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祖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典型溃疡病穿孔23例延迟诊治体会

    溃疡病穿孔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如能早期诊断与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典型溃疡病穿孔因其具有典型的病因和症状不难作出早期诊断,而非典型溃疡病穿孔容易误诊误治,酿成不良后果.有文献报告,非典型溃疡病穿孔占溃疡病穿孔的约10%~20%[1],我院1995年至2003年,共收治溃疡病穿孔306例,其中因非典型溃疡病穿孔造成延迟诊治23例,占同期溃疡病穿孔7.5%.现就延迟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覃智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42例体会

    我院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收治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患者42例,经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May解剖钢板在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2年以来收治股骨粗隆部骨折29例,采用May解剖钢板手术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冼伟;蒋卫平;阮慧光;甘坤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解剖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早期功能锻炼治疗Pilon骨折

    严重的Pilon骨折是踝关节爆裂性骨折,系由旋转、外展和压缩多种暴力所致高能量型损伤引起胫骨远端关节面嵌压和胫骨下1/3段粉碎性骨折.多有骨缺损,常伴有腓骨下端骨折、内踝骨折和下胫腓联合分离及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治疗较为棘手,预后常不满意.本院自2000年10月2004年10月共收治Ⅱ、Ⅲ型Pilon骨折47例,强调解剖复位与早期中药外敷和功能锻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开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改良开塞露肛注法治疗住院精神病人便秘效果观察(附30例报告)

    精神病人,尤其是老年性痴呆或精神退缩的病人,由于卧床多而活动减少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使病人常伴发便秘.临床上的护理措施多采用开塞露肛注或口服番泻叶等方法来促进排便,但二者效果欠理想.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尝试采用改良开塞露肛注法治疗住院精神病人便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艳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0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相关因素探讨

    现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病例101例,探讨其发病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何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延髓至颈2水平颈髓段巨大神经鞘瘤行手术摘除并颈枕融合1例报道

    1病历简介患者何某,女,24岁.因颈部疼痛2年,四肢进行性感觉障碍、乏力半年于2004年4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持续性轻度胀痛.近半年逐渐出现双下肢感觉障碍,走路有如踩棉花感,并向上发展至双上肢感觉障碍,四肢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轻度呼吸费力及饮水呛咳.查体:颈稍抵抗,强迫头位.

    作者:罗翔;谭海涛;蒙诗景;覃天金;陆俭军;江建中;杨克勤;韦平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ACVD的病死率可因其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而增加.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38例老年ACVD并MO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因素及预后.

    作者:卢永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柳州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的调查与研究

    病毒性肝炎一直在威胁人们的健康,在已建立的实验诊断技术检测甲、乙、丙、丁、戊、庚型病毒肝炎后仍有约10%~20%的肝炎患者原因不明[1,2].1997年底,日本学者NishzawaT[3]首先报道,从一例输血后肝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一种新型与肝炎相关病毒基因N22,暂命名为TT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初步研究表明TTV主要经血液传播.

    作者:梁玉君;杨柳光;韦启援;陈彦华;陆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静滴甘露醇致皮下外渗肿痛的疗效比较

    甘露醇因有良好的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作用而常用于临床作静脉滴注治疗,一旦发生血管外渗漏时也因滴注部位的肿痛而给病人带来痛苦.长期以来针对这一问题多是采用30~50%硫酸镁湿敷或用湿润烫伤膏涂抹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渗漏部位仍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破溃或坏死,是护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作者:韩永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时不同转机时间鱼精蛋白/肝素的观察

    在体外循环手术中肝素抗凝是实施体外循环转机的必要条件,停机时需要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临床上通常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对术中肝素进行监测及计算鱼精蛋白用量.我们发现转机时间的不同,停机时所用鱼精蛋白量也有所不同.为了更为合理地使用鱼精蛋白,我们对6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进行了观察.

    作者:蔡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例儿童猩红热误诊、漏诊分析

    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急诊科共诊治儿童猩红热53例,其中误诊、漏诊20例(达37.7%),现就儿童猩红热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黄柳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200例X线平片诊断颈椎退行性变的再评价

    颈椎退行性变是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可称为颈椎综合症.既往认为属老年性疾病的范畴.在1999年10月至2004年4月间,我们统计了1 200例病例,其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传统X线平片仍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梁萍;方华盛;黄春芹;林信;谢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21例乳腺病变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分析

    目的为提高乳腺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就我科1996年至2002年间421例乳腺病变的冷冻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病变的冷冻切片占冷冻切片总数的21.29%,居首位;对照冷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得出确诊率为98.33%,延迟诊断率为0.95%,误诊率0.71%.良恶性病变之比为1.39:1.结论误诊及延诊的原因是对一些少见病例认识不足.

    作者:陈发龙;陈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药物;治疗组(3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5 mg,qd×60 d)治疗.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47.1%)和总有效率(91.2%)均较对照组(26.5%和64.7%)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结核病控制项目(卫十项目)对发现南宁市肺结核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核病控制项目(卫十项目)对发现南宁市结核病人的影响.方法利用南宁市2003年卫十报表及2002年、2003年疫情年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项目实施一年,执行单位肺结核与涂阳肺结核就诊增加了0.67倍和2.24倍;全市肺结核病例增加0.27倍,发现涂阳病人增加1.64倍;可疑肺结核病人主动就诊率83.9%,确诊病例的72.9%来源于病人的主动就诊.结论项目实施对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尤其是涂阳病人的发现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林定文;黎国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9例冠心病人二氧化碳气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人二氧化碳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普外病人9例,平均年龄(71±9)岁.均经内科确诊为冠心病.麻醉方式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结果手术时间1~6 h,术中BP、HR平稳,ECG监测无缺血性ST-T改变.术后不需镇痛药,病人均顺利渡过手术期.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心肌梗死.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控制心率和血压,稳定心脏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是冠心病人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陈建华;彭劲松;谢玉波;冯梅;黄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特征.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32分析仪分析近三年来初次分离的7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头孢他定、哌拉西林/他唑吧坦、亚胺培南等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头孢他定、哌拉西林/他唑吧坦、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37.84%、37.84%、51.35%、94.59%;对头孢唑林、头孢替坦、氨曲南呈高水平耐药,敏感率为2.7%~13.51%,对氨苄西林无敏感菌株(0.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作者:梁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crowth factor,TSGF)及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对结果同临床诊断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人32例,良性肝病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得TSGF浓度,放免法测得AFP浓度.结果 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单测TSGF敏感度86.96%,单测AFP敏感度69.57%,联合TSGF及AFP敏感度为93.48%.结论 TSGF联合AFP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覃家浪;谢先明;刘景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颌面部血管病变的颈外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颌面部血管病变的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对8例颌面部血管病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病变的血供来源及范围,利用栓塞颗粒超选择性颈外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病变血管.结果 8例经造影显示,病变血供均来源于颈外动脉,其中3例行双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5例行单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栓塞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无并发症发生;追踪临床手术记录,临床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难度大大减小,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结论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颌面部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的、临床效果明显的辅助性治疗方法.

    作者:方烂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与B超在肾囊肿穿刺抽吸并硬化治疗术中的导引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CT与B超在肾囊肿经皮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术中的影像导引作用.方法 CT导引下穿刺肾囊肿抽液硬化治疗50例,B超导引下132例.结果 CT导引下共穿刺86个囊肿,穿刺次数216次,硬化治疗失败的囊肿9个;B超导引下共穿刺298个囊肿,穿刺次数304次,硬化治疗失败的囊肿4个.结论在穿刺及硬化治疗肾囊肿术中,B超导引明显较CT导引更有优势.

    作者:陈建业;陈义雄;梁卫明;周国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00例.结果前列腺重量平均(92.2±4.8)g,平均手术时间(73.0±9.0)min,平均出血量(71.3±12.6)mL,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56.21±8.46)h,术后平均住院(4.5±1.2)d.大尿流率(MFR)由术前(9.6±1.7)mL·s-1上升至3个月后的(19.7±3.4)mL·s-1(P<0.01).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为21.8±2.4,术后3个月以后降至5.0±1.2(P<0.01).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出血少,手术安全,并发症少且治疗效果确切,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杰明;韦锦新;甘伟胜;宋建文;陈俭;方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消化系统表现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消化系统临床表现.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145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9%(81例)SLE患者有消化系统异常,13.1%(19例)SLE以胃肠病变为首发或主要临床表现,首诊时易误诊.结论 SLE消化系统表现的发生率高,对此应提高认识及警惕.

    作者:余贤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雪卡毒素中毒1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探讨中毒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15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进食有毒鱼肉或鱼汤后1~10 h后,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觉倒错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心率变化为主的心血管系统症状.结论中毒后经1~10 h潜伏期,出现具有特征性的温度感觉倒错症状以及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病程2~3周,目前尚无特效药.

    作者:刘若丹;刘新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奈替米星治疗36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奈替米星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 g静滴,每日2次;同时予奈替米星每日0.2~0.3 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34例,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 g静滴,每日2次.疗程均为7~14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奈替米星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明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癫痫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改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7例癫痫患儿发作后72h内血清NSE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癫痫组血清NSE含量在发作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癫痫发作导致神经元损伤.

    作者:陈芳;刘振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龄肺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附64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总结64例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结果术后并发心律失常9例,心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衰竭14例,死亡2例,死亡率2.6%.结论①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呼吸系统并发症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②常见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③围手术期预防及处理:术前应注意呼吸道的准备.术后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术前有冠心病、肺心病及其它严重伴发疾病者应积极治疗,术后应有效地止痛、镇静,严密做床旁心电监测,及时分析心律失常的原因并做相应处理,注意保护心脏.

    作者:郭建极;何巍;罗玉忠;覃家锦;陈铭伍;周华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Ore m自理模式指导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脑梗死(下简:脑梗)偏瘫患者自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101例脑梗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1例将Ore m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全程.观察记录两组入院和出院时简式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对治疗配合度及出院时掌握自护方法程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的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莫永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联合用药治疗76例非淋菌性宫颈(尿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联合用药治疗非淋菌性宫颈(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178例非淋菌性宫颈炎病人分A、B、C三组,分别予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A组有效率为96.1%,B组为84.0%,C组为82.7%;A组有效率均显著性高于B、C组(P均<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的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苏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产儿窒息7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早产儿窒息各脏器损害发生率、多脏器损害发生率和窒息的原因.方法对76例早产儿窒息进行分析.结果窒息后肺损害发生率71.05%,脑损害61.84%,心脏损害53.95%,肾损害38.16%,胃肠损害32.89%,多脏器损害发生率65.79%.轻度窒息3个脏器损害发生率、4个脏器损害发生率、5个脏器损害发生率与重度窒息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x2均<3.84,P均>0.05).窒息原因以羊水污染、胎膜早破、胎盘问题、脐带异常多见.结论应加强围生期监测和窒息复苏后监护,防治多脏器损害并发症.

    作者:张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嗜酸细胞瘤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告本院1例29岁男性病人,并复习有关文献报道.结果肾嗜酸细胞瘤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见于女性,单侧肾脏为主.临床症状有腹痛、腰痛和血尿等.影像学资料无特异性表现.结论肾嗜酸细胞瘤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临床上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张继峰;周学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残胃癌2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4月至200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例残胃癌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13例,胃底贲门8例、整个残胃1例;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14例,Ⅳ期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6%、29.8%、14.5%,其中14例根治切除术后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7%、38.5%、22.4%.结论残胃癌高危人群应加强定期随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徐敬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放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放化疗耐受性及疗效.方法 54例经病理或组织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或Ⅲb期)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26例进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配合诺维苯+顺铂同步放化方案组,全部患者放疗方法均行3D-CRT.单纯放疗组28例作对照单行3D-CRT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同步放化疗组为73.08%,单纯放疗组为42.86%,P<0.05;1,2,3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65.4%,38.5%,30.8%,较单纯放疗组的39.3%,17.9%,10.7%有明显提高,但各组P值均>0.05;同步放化疗组毒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下降(2,4级)和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诺维苯+顺铂同步放化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3D-CRT,并能完成治疗计划.

    作者:黄东宁;宁四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21例报告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间21倒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愈率100%.结论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凌月福;雷迅;何晓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抗生素序贯治疗106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意义.方法选择212例ALRI患儿,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序贯治疗组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滴3~5 d,待病情稳定和缓解后改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剂口服5~9 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滴7~14 d.两组的其余对症治疗相同.结果两组的平均疗程(d)、痊愈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住院时间(d)、医疗成本,序贯治疗组则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有效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费用需增加32.99元,序贯治疗组仅增加22.15元.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儿童ALRI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和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首次CT平扫征象探讨

    目的对超急性期脑梗死首次CT检查时间与CT征象出现率进行相关性研究,探讨其对诊断正确率的影响及临床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临床追踪证实的6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首次CT扫描时间按照发病后2 h之内、2~4 h、4~6 h分组,分别观察CT征象的变化及出现率.结果发病后6 h内不同时间段首次CT检查时间与低密度征、脑肿胀征的出现率密切相关,统计学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从发病时间到首次CT检查时间越长,CT征像越明显,出现率越高.结论脑梗死发病早期CT征象不明确时,在短时间内(发病后6 h内)复查CT,可以明显提高低密度征,脑肿胀征的阳性率,仍可以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提高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

    作者:崔惠勤;佘军红;廖明壮;黄智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皮肺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

    目的研究经皮肺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不能明确诊断的有肺部周围型实质性病灶或两肺弥漫性病变的患者,采用全自动活检针在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简称CT)引导下行经皮肺活检术,获取标本送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 36例均获得满意标本,成功率100%,病理学确诊35例(97.2%),其中肺癌17例占47.2%,肺结核9例占25%,其他良性病变9例占25%,未确诊1例.并发症:少量咯血3例占8.4%,气胸4例占11.1%.结论该检查确诊率高,操作简便,快捷,并发症少,痛苦小,安全性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艳荣;许丁空;杜丽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在双侧上尿路结石合并急性肾衰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双侧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衰60例.结果术后患者BUN、Cr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量恢复,结石排净率91.7%(55.60).结论输尿管镜诊治上尿路结石合并急性肾衰,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银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与发病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0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清IL-10水平.结果 UA患者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MI患者IL-10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AMI死亡组亦显著高于生存组.结论 ACS患者IL-10升高,提示IL-10可能参与了ACS的形成和发展.它可作为ACS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作者:唐剑;张康;莫丕立;叶少武;陈永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结直肠癌与非老年结直肠癌704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2000年至2002年我院腹部外科收治的年龄≥60岁结直肠癌315例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结直肠癌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了解老年大肠癌临床特点.方法所有结直肠癌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采用根治性、姑息性或减状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老年组腹部肿块、肠梗阻及全身症状、并存疾病发生率较非老年组高,癌肿分化较好,分期较早.结论老年结直肠癌发病率高,症状体征、组织类型、发病部位、分期与非老年结直肠癌有所不同.

    作者:唐绍贤;周志伟;王国强;任镜清;卢震海;王俊江;万德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血清瘦素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孩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ICPP女孩行空腹血清瘦素、雌二醇(E2)测定,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与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比较.结果ICPP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瘦素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875,P<0.01),E2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822,P<0.01).B3、B4期leptin与E2呈相关性,但用Tanner各期校正后leptin水平与E2无相关.结论性早熟女孩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瘦素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比BMI及E2更敏感,在早熟性青春发动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作者:梁珍花;戴艺;黄莹;黄小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口腔组织补片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口腔组织补片(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黏膜组织缺损患者18例,在缺损创面上采用口腔组织补片修复,并对修复后近期效果及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经4~8月随诊,除1例大部分成活外,余口腔黏膜缺损创面完全上皮化,无1例出现排斥反应.术后组织学观察,口腔组织补片处所生成黏膜组织类似于正常粘膜组织.结论口腔组织补片可以作为口腔黏膜缺损的修复替代材料.

    作者:谭汉提;李正华;钟燕梅;谭海涛;陈红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997年至2001年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目的了解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及分布,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年至2001年南宁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10分类.人口资料由南宁市统计局提供.结果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年平均死亡率为27.08/10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居所有疾病死因第3位.在意外死亡死因构成中,运输事故死亡率为11.12/10万,构成比为41.04%,居首位.结论意外伤害死亡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李伟娟;杨莉;刘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评价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3种检测方法的差别及临床价值.方法 6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同时行胃黏膜病理切片Giemsa染色、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检测HP感染.13C-UBT、RUT检出HP的阳性率与病理切片Giemsa染色的检出HP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40例慢性胃炎患者HP检测阳性率分别是Giemsa染色67.5%、13C-UBT60%、RUT60%.2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检测阳性率分别是Giemsa染色81.8%、13C-UBT 72.7%和RUT 68.1%.各检测方法HP检出阳性率之间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13C-UBT和RUT诊断现症感染准确性分析为90.3%、90.3%,敏感性分别是94.7%、92.3%,特异性分别是83.3%、87.0%,阳性预测值分别是90%、92.3%,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9%、87.0%.13C-UBT和RUT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3C-UBT是一种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高、无创性、无放射性的HP感染的诊断方法.

    作者:赖铭裕;唐国都;陈振侬;洪瑞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肠易激综合征结肠动力与胃肠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乙状结肠动力及其血浆、乙状结肠黏膜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便秘型、腹泻型IBS组及对照组各13名,分别采用液体灌注测压法记录空腹和进餐状态下乙状结肠的压力波形;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乙状结肠黏膜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结果在空腹状态下,腹泻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15.9±4.9)显著高于便秘组(10.9±5.6)和对照组(9.4±3.6);进食后30 min内,对照组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218.7±76.5)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腹泻组的动力指数(86.5±53.4)显著高于便秘组(42.4±29.6).试餐后60 min,腹泻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65.4±11.7),显著高于便秘组(19.8±14.5)和对照组(23.2±11.3).腹泻组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中MT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便秘组患者(P<0.01);便秘组乙状结肠粘膜VIP的含量高于正常组及腹泻组(P<0.05),血浆中VIP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SS的含量在便秘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腹泻组(P<0.01~0.05);血浆CCK在腹泻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便秘组(P<0.05),在乙状结肠黏膜中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空腹状态,乙状结肠黏膜MTL、CCK的含量与腹泻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332,P<0.05;r=0.63,P<0.05);乙状结肠黏膜VIP、SS的含量与便秘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38,P<0.01;r=-0.724,P<0.01).结论胃肠激素在IBS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不同类型IBS的乙状结肠运动功能的变化与不同类型胃肠激素密切相关.

    作者:梁荣新;蔡联英;郑琴芳;张法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GST-π和P53蛋白的检测分析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π)和肿瘤抑癌基因产物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GST-π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的GST-π的阳性表达率为72.1%;p53的阳性表达率为67.4%,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GST-π和p53蛋白,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危险性、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覃洪;廖海涛;韦义萍;罗虹;黄彬;赵刚;陈细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7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组(A组)、子宫切除+保留附件组(B组)、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组(C组),比较三组手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C组较B组发生率高(P<0.001),B组较A组高(P<0.05).即使是在51~55岁患者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保留附件者亦较切除者为少(P<0.05).结论卵巢和子宫对妇女的内分泌十分重要,子宫肌瘤患者是否切除子宫和卵巢应慎重考虑.

    作者:林臻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8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帕金森氏病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中枢神经锥体外系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预防以及正确的护理,对于减少帕金森病病人的伤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何翠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NS)是肾内科常见病,临床上以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为特点,病程反复,治疗时间长.为了让NS患者得到充分的治疗和护理,从2002年10月开始我科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及护理策略,现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162例NS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玲;陆世颖;雷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不断提高[2].目前对于乳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激素、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3].因此,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共行乳腺癌手术42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苏秀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32例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泵护理体会

    我院于2001年元月起至2004年4月,对532例剖宫产术硬膜外麻的产妇使用了PCE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海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我科在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为1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了换血治疗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现将换血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韦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将荧光素钠注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内,利用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我科自2003年以来,共对86例患者实施了FFA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小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2例直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和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外科治疗难度较大.我科自1999年至2003年共收治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经精心准备、治疗,加强护理,病人都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庞红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TCA和STENT术后负性效应分析与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置入术(STENT)是将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支架置入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撑其管壁以保持管腔内血液的畅通[1],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作者:周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抚触对50例早产儿体重影响的临床观察

    我科2002年1月开展婴儿抚触治疗,对50例接受过抚触的早产新生儿进行了比较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覃桂荣;雪丽霜;谭红;隆秀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宫腔镜是近代妇科领域里出现的一门新技术,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并保留子宫,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行宫腔镜手术221例,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海琴;张桂红;何绍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我院2000年2月至2004年1月对423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应用鼻胃管鼻饲实施胃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并对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永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分析与防范

    护理工作与病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如何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积极探讨的问题.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寻求有效的防范措施,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现将我院1998年元月至2003年12月发生的79例护理差错进行分析.

    作者:李莲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

    CT灌注成像技术(CT perfusionimaging)是根据血流变化与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的原理,通过对组织器宫的血流灌注状态进行评估,继而据此对疾病做出诊断的技术.本文对有关技术及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金观桥;苏丹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关系的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男女比例约3:1)并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腰部疼痛、僵直不适为常见症状.

    作者:刘春明;彭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在鼻组织中的表达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物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参与体内众多的生理病理过程.游离的NO主要产生于鼻腔[1],鼻腔NO有多种调节功能.

    作者:栗子芳;周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瘦素与肝病关系的研究近况

    瘦素(leptin)作为肥胖基因(ob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自1994年被证实以来一直是肥胖研究的热点.1998年Potter[1]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发现瘦素的mRNA和蛋白质后,人们开始关注瘦素与肝病的关系.研究发现瘦素与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现就瘦素与肝病的有关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涂燕云;丘海先;刘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许多研究证明T、B淋巴细胞过渡活化导致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是其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1].临床上多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其毒副作用大,且对晚期患者疗效差.

    作者:钟柱英;林有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临床应用[4],现已成为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如此,由于进行该项检查时一般都在局麻下进行,病人常承受较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近些年来,临床上采用无痛技术,即静脉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就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周瑞仁;段敏超;吴曙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我院对口支援卫生院的做法和体会

    在第二周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工作中,我院认真贯切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开展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帮助龙胜县和平、泗水卫生院、阳朔县兴坪中心卫生院等受援单位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美化绿化环境等工作,使受援单位的医疗业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作者:周鸿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国化妆品目前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中国化妆品企业绝大多数是近20多年,随着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从总体上看我国化妆品企业在资本实力、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同国外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企业相比相差较远,目前我国近80%的化妆品市场已经被进口化妆品与合资企业产品所占领[1].

    作者:陈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恶性淋巴瘤多药耐药性及其逆转研究进展

    由于多种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完全缓解率和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50%~80%的患者可生存5年以上.然而始终有一部分患者开始就表现出对治疗的抗拒或经过短暂的完全缓解后很快复发,再次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李志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热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如何通过综合治疗进一步提高肿瘤化疗的疗效是当前肿瘤化疗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已证明,热疗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它对放疗和化疗都有很强的增敏和协同作用.过去,由于设备和技术方法的限制,其多与放疗相联合,热疗与化疗的联合大多仅局限于浅表肿瘤的局部加热治疗,临床实用意义有限.

    作者:胡晓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

    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增患者人数为120万.临床上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超过半数以上的肺癌在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宋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西肿瘤内科学科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WHO预测:21世纪肿瘤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代的20年间,癌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广西恶性肿瘤死亡率近20多年来增长幅度高达109.01%(标化死亡率变化幅度为69.28%),而广西肝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15.33/10万上升到90年代的27.32/10万,居于各类肿瘤之首.

    作者:吴英德;宋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进展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化疗现状和新进展

    近年来,进展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化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紫杉类、草酸铂、健择等多种抗肿瘤新药的应用,不但使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就进展期消化道档恶性肿瘤的化疗现状和新进展进行评述.

    作者:谢伟敏;廖萍;黄秉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简介

    化疗科正式成立于1985年,是广西唯一的肿瘤化疗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肿瘤化疗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广西唯一的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肿瘤化疗专科.全科拥有医师19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人,讲师、主治医师7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生1人、硕士学位7人、在读硕士生2人,护理人员34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4名.开放床位130多张,有百级空气净化室2间(4张床位),床位平均分配在化疗一科和化疗二科,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是该院高学历人才集中的科室之一,是目前广西大的化疗专科.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临床研究中的前后配对设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美国《化学文摘》简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关于优先刊用科研课题论文的启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文献计量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说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警惕非法医学期刊的招摇撞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引用参考文献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组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的恶性肿瘤,起源于不同成熟阶段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但淋巴瘤是有可能治愈的疾病之一,通过常规化疗,何杰金病(HD)的治愈率可达80%;但在成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总体治愈率不到30%.

    作者:岑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学文献信息资源简介

    作者:吴英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抗肿瘤新药:首个VEGF抑制剂Bevacizumab上市

    In February 2004, bevacizumab (Avastin; Genentech), an antibody against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was approved by the US FDA for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s worldwide.

    作者:岑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