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中NPHS1基因研究进展

    在肾小球疾病中,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 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SRNS)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PNS)的10%~20%,且1 0年内将从SRNS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者高达30%~40%,是临床上的一大棘手问题.1998年,肾小球足细胞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rn,SD)上的分子蛋白nephrin问世,使肾小球的研究提升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肾小球足细胞相关分子的作用机制,有望为肾病综合征等肾小球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新途径.

    作者:覃幼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NBI技术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现状

    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1999年Olympus公司与日本国立癌中心合作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无创性的光学图像增强技术,通过特殊的滤光器将内镜的宽带光谱进行过滤、窄化,形成蓝光成分和绿光成分,利用血红蛋白对蓝光吸收较强的光学特性达到窥镜下的染色效果.日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NBI于消化道、妇科、呼吸道等疾病的内镜检查多年[1~3],是一项相对成熟的黏膜检查技术.近年来,随着NBI于头颈部肿瘤诊断领域的应用的不断推广和完善,NBI技术不仅能发现肿瘤,还可以观察肿瘤的累及范围,指导手术术式和范围,预期预后.本文结合国内外NBI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覃继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黑骨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为萝蘑科(Asclepiadaceae)杠柳属(Peri ploca)植物黑龙骨的干燥根或全株,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一直作为草藤科类治疗风湿为有效的中草药,有万藤之王的美誉[1].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黑骨藤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药理活性,现对黑骨藤的药理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廖作庄;杨凤莲;王俊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核素显像诊断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心脏核医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脏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判断、预后评估等,近年研究发现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炎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独特价值,现综述如下.1 心肌炎概述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其发病原因很多,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一般病变早期引起心肌细胞溶解、坏死、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病变后期心肌损伤多由心肌抗原变态反应导致心肌长期炎症损伤,心肌间质炎症及心肌纤维化;临床表现多样性,如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可出现猝死[1].

    作者:梁绍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现状与进展

    肿瘤骨转移是多种恶性肿瘤常发生的器官转移.当前,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早发现骨转移对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期都有重要意义.现将骨转移瘤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蒋炳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icroRNA与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膀 胱癌的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8位,女性排在第12位以后[1].临床上,多数膀胱肿瘤为移行上皮癌,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绝大多数,常具有多中心发病、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目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预后差、术后复发率极高,部分患者在术后1 2个月内复发,术后5年复发率达24%~84%,且每次复发后其恶性程度均相应提高.因此,开发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甚至没有副作用的方法意义重大.

    作者:吴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会因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休克、丧失生育功能,以及脑垂体坏死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故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和有效处理产后出血是产科医师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所以,诊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成为妇产科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了一些进展,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世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就诊的42例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了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检测方法患儿的脱位准确率和旋转性脱位诊断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肯定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层螺CT旋转性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对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X线,合理运用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率.

    作者:黄展坤;吴梦楠;黄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末进行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规范用药指导以及强化疾病相关知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用药、生活方式、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由多种不良因素而引起,在护理过程中,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静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组人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人胰岛素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观察组35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24 h不间断皮下泵入的给药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值、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以及人均低血糖发生次数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及人均低血糖发生次数等方面均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不间断皮下泵入的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有效、较快地控制血糖水平,且低血糖发生风险低.

    作者:李廷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肝功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伴谷丙转氨酶升高(AL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高脂血症合并NAFLD伴ALT升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用药后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ALT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ALT、TC、TG及LDL C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仅ALT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C、TG及AL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高脂血症并NAFLD伴ALT升高患者,在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能改善肝功能指标.

    作者:刘俊伟;苏镜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分析

    目的 观察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妊娠次数、人工流产次数等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自然流产患者108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有过正常生育且无不良孕产史的同龄女性108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甲状腺功能状态(TSH、FT3、FT4、TPOAb水平)、各种激素水平,并观察职业、年龄、妊娠次数等因素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采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然流产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人工流产次数和妊娠次数对人体激素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 及时诊断并治疗甲状腺功能状态异常,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妊娠次数在预防自然流产的发生上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凤英;黄佩珍;张开屏;陈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77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综合分析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现状,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3年12月11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结果 477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39%,其中治疗、预防、治疗加预防用药分别为45.35%、39.03%、15.62%;抗菌药物单用、二联、三联及三联以上使用率为68.40%、27.14%、4.46%;在全院各科室中以外科系使用率高为61.86%;全院治疗性用药病原菌学送检率(包括治疗加预防用药)为28.66%;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集中在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以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高.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较高,培养标本送检率较低,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关键是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管理.

    作者:卿常春;张春蕾;罗锡;黄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颈动脉IMT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U)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测定确诊为亚临床甲减合并冠心病56例患者的hs CRP、尿MAU、颈动脉IM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等指标,并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TSH、hs CRP、尿MAU、颈动脉IMT、TC及LDL 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以影响冠心病,增加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影响尿MAU及颈动脉IMT,从而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的风险.

    作者:顾顺忠;王德琴;丁宏胜;王世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全身麻醉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老年患者50例,年龄≥65岁,灌注碎石时间范围60~120 min.所有患者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法和手术方式.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记录MAP、HR、PaO2、CVP,麻醉诱导后监测Ppeak;以麻醉诱导前(T0)、截石位后5 min(T1)、俯卧位后5 min(T2)、灌注碎石30 min(T3)、灌注碎石60 min(T4)、灌注碎石术毕(T5)为监测时点,在T0~T5时间点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H值、BE、PaCO2、PaO2和血清Na、K、Cl的浓度,根据公式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结果 T1~T5 PaO2呈下降趋势,在T4、T5时点降低明显,与T1、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BE在T4和T5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K在T4和T5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P在T2时点下降,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俯卧位后患者的CVP和Ppeak升高,在灌注碎石期间呈升高趋势,在T4、T5时点与俯卧位后(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PaCO2、HR、Na、C1各时点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全麻下俯卧位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变化较小,但有必要加强术中麻醉监测并控制手术时间.

    作者:曾涟;莫浪平;阳丽云;韦雄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柳州市多次无偿献血者保留情况及原因的调查

    目的 对广西柳州市多次无偿献血者保留情况及保留主要原因进行调查,为稳固多次献血者队伍的招募提供依据.方法 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利己原因和利他原因,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保留情况,总体保留率为18.69%,男女性别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低于女性;年龄间、文化程度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保留原因,利他原因占59.23%,利己原因占16.53%,复合原因占24.23%,主要为“积德行善奉献社会”占45.77%、“响应献血呼吁”占13.46%、“献血后身体有爽朗感受”占8.85%.③主要保留原因对保留的影响,“积德行善奉献社会”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响应献血呼吁”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身体有爽朗感受”对性别、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年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州市多次献血者保留率偏低,大部分多次献血者信奉行善奉献的利他精神而保留,女性、≤35岁、大专以上多次献血者对紧急献血呼吁响应较好,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多次献血者更能体验到献血有利于健康的快乐.

    作者:吴敬林;罗保红;周素;周仲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者麻醉手术前身心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麻醉手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麻醉术前身心应激的抑制程度.方法 选择100例20~60岁、ASA 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于麻醉前45 min鼻内滴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对照组(B组)麻醉前45 min鼻内滴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用药前后测定患者SBP、DBP、HR、SpO2、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SBP、DBP、HR、SpO2在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的SBP、SpO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用药后T4、T5时DB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用药后各时点HR开始下降,与用药前及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在用药45 min后AVAT、E、NE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用药后AVAT明显下降,E、NE的水平明显上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用药后AVAT、E、NE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可以减轻麻醉手术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用药.

    作者:陈金仙;顾晓霞;蔡树云;彭雪;杨光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硝酸酯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2次/大,连用7大),就诊当大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次日起予氯吡格雷150 mg/d维持.对照组:治疗次日起予氯吡格雷75 mg/d维持治疗,余同治疗组.观察两组对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变化、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4±0.6)次VS(3.8±1.1)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3±1.4) min VS(13.9±6.5) min,心电图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VS 64.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150 mg/d和75 mg/d均为有效、安全的剂量,但高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王涛;曾智;陆东风;曾昭华;陆冬晓;卜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宽筋藤提取物对小鼠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宽筋藤提取物对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 ①采用二甲苯敛小鼠耳郭肿胀法,观察宽筋藤大、中、小剂量对小鼠耳郭肿胀的抑制率;②采用鸡蛋清敛小鼠足趾肿胀法,观察敛炎后1h、2h、4h、6h、8h,宽筋藤大、中、小剂量对小鼠足趾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 宽筋藤提取物灌胃可减轻二甲苯敛小鼠耳郭肿胀程度和鸡蛋清敛小鼠足趾肿胀程度(P<0.01),且肿胀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结论 宽筋藤对小鼠组织肿胀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具有抗炎药理作用.

    作者:薛强;罗莹;许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坚持自测血糖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的相关因素,为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提供依据.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每日坚持自测血糖一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收集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的因素有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及是否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而多元logistic分析则表明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与文化程度,Exp(B) =1.350,95% CI (1.112~3.370),糖尿病病程,Exp(B) =2.744,95% CI (1.139~6.607),是否接受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Exp(B) =0.404,95% CI (0.158~1.033)有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测血糖与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及是否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有关.

    作者:麦智敏;罗佩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达英-35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采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达英35)的方法,研究达英35对人流术后避孕效果及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行人工流产的早孕(<10孕周)健康妇女3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人流术后口服达英35,对照组采用除口服避孕药外的其他避孕方式,观察两组术后出血情况、子宫恢复情况、避孕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流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人流术后口服达英35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可促进子宫恢复,治疗手段简单、经济,可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洪珊儿;林少环;王岸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应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 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使癌痛患者不定时和不定量口服止痛药物的依从性缺陷率由改善前的53.33%降为改善后的17.77%.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癌症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有显著效果.

    作者:伍美娟;黄嘉玲;钟颖;刘梅凤;李竟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种方法在检测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感染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反向线点杂交技术(RLB)、实时荧光PCR (FQ-PCR)及培养法在检测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感染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同时采集158例患者2份泌尿生殖道标本,提取其中1份标本NG-DNA,PCR扩增NG 16S rRNA基因,然后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特异性寡核苷核探针反向线点杂交;同时运用FQPCR检测NG的感染情况;另1份标本及时进行NG巧克力培养.结果 PCR扩增NG 16S rRNA基因的片段长度为412bp,具有较好的特异性,RLB检测158例标本中NG阳性为45例,阳性率为28.48%;FQ-PCR检测NG阳性为50例,阳性率为31.6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培养法检测NG阳性为25例,阳性率为15.82%,明显低于RLB和FQPCR(P<0.01).结论 与培养法相比,RLB与FQ-PCR在检测NG方面具有简便、快速且敏感性高等优点,且二者无明显差别.

    作者:郑文振;蒲荣;向华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后30min进食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后30 min进食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3年6~12月在消化内科住院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600例,单月检查的患者列入实验组(n=300),双月检查的患者列入对照组(n=300).实验组给予术后30 min进食,对照组给予术后2h进食.比较两组患者进食前焦虑、口渴及饥饿程度;进食前低血糖反应和低血容量发生率;检查前后大便隐血试验;进食后呛咳、误吸、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进食前焦虑、口渴、饥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000);实验组进食前低血糖反应低于对照组(P=0.0439);两组检查前后大便隐血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191、0.5210);两组患者进食后呛咳、误吸、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7).结论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后30 min进食,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轻焦虑、口渴、饥饿程度,降低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且不增加因进食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消化道出血症状,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素桢;黄明宜;尹毅霞;凌玉芳;李雯馨;陆晓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比较观察

    目的 总结三种不同定位方法行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60例拟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B超引导组、神经刺激仪组、传统盲探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分别采取B超定位、神经刺激仪定位和传统盲探定位进行臂从神经阻滞.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比较三组的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超引导组主要分支阻滞起效时间短,其次为神经刺激仪组,传统盲探组起效时间长;三组的起效时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超引导组麻醉优良率高,其次为神经刺激仪组,传统盲探组麻醉优良率低;B超引导组与神经刺激仪组麻醉效果接近(P>0.05),而与传统盲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定位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在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方面,优于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和传统盲探定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振华;黄惠英;罗小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S理念教育模式对桂西地区MH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支持、技巧、自信(support、skill、self confidence,3S)理念教育模式对桂西地区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桂西地区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 36)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优于对照组(P=0.0000);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 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桂西地区MHD患者知识与技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美娟;王洁;黄色丹;韦丽芳;陆桂荣;牙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B超导向下应用穿刺抽吸针抽出囊液,并注射硬化剂治疗,其中对照组硬化剂采用鱼肝油酸钠,注射量约为抽出囊液的25%,观察组硬化剂采用聚桂醇,在注入囊腔前反复冲入空气形成泡沫状,如囊肿直径约3 cm囊肿注射5 ml,直径为5 cm注射10 ml,均保留在囊内.随访并于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B超,术后1年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5.28% VS 63.24%),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 VS 9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囊肿体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囊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疼痛、腹胀、呕吐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聚桂醇作为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鱼肝油酸钠相当,但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孕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与胎膜早破的关联.方法 选取43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非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141例孕妇进行对比研究,随访两组孕妇的妊娠情况,比较胎膜早破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次数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8.6%VS 4.3%,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4.9%VS 11.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与1年内VVC发生次数的Spearman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性(r=0.216,P<0.001).结论 孕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增加孕妇的早产、胎膜破裂,且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次数呈正相关性.

    作者:向明;蒋坤华;张晓燕;何智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确诊为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口服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溃疡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78.26%,两组溃疡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7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末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能有效促进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清除Hp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作者:陈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附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的临床特点及病程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13年3月间诊治的60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疾病的自然病程.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发病年龄21~90岁,中位发病年龄45.5岁,有出血症状者12例(20.0%),血栓症状者15例(25.0%),同时有出血及血栓者3例(5.0%),无症状者30例(50.0%).脾肿大35例(58.3%),肝大4例(6.7%).初诊时血小板计数(522~2384)×109/L,中位血小板计数1015×109/L,同时有白细胞升高者50例(83.3%),血红蛋白升高者20例(33.3%).51例患者做了骨髓活检,以大而多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其中8例(15.7%)伴有网状纤维增生.48例行染色体核型检查,3例(6.3%)有异常.38例行JAK2V617F突变检测,30例(78.9%)阳性,8例(21.1%)阴性.随访时间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3例(6.7%)发展为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1例转化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其余病情稳定.结论 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病程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以血栓和出血为主,无症状者比例较高,大多预后较好,主要进展为骨髓纤维化.

    作者:许蕾;庞丽萍;温娟娟;徐海婵;孙丽华;覃宝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匹多莫德佐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影响.方法 选择106例MPP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所有患儿均予阿奇霉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4W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抽取外周血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39例,对照组显效26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血清IgA、IgG、IgM均有升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匹多莫德可以通过提升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

    作者:袁安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采样抽取1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实验组74例,给予帕利哌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显效率为93.24% (69/74),远高于对照组的78.38%(5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GQOLI-74与PAN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帕利哌酮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涌;邓花;谢振国;邓昌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伞端堵塞妊娠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伞端堵塞造口术后的妊娠情况.方法 对159例腹腔镜下输卵管伞端造口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造口术后输卵管伞部结构与正常输卵管的差异程度分为Ⅰ、Ⅱ、Ⅲ三组,根据输卵管远端积水扩张的程度分为A、B、C三组,根据盆腔不同粘连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术后妊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59例患者术后总妊娠率为28.3%,Ⅰ、Ⅱ、Ⅲ三组妊娠率分别为60.9%、44.4%、8.5%,A、B、C三组妊娠率分别33.1%、30.7%及7.1%,Ⅰ组及A组术后妊娠率高.轻、中、重三组妊娠率分别为31.2%、35.4%、24.2%.结论 输卵管造口术后妊娠率与术前输卵管破坏程度有关,与术前输卵管粘连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江秋;牛芳;罗艳芬;江如蓝;莫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三元智力理论构建医学检验专业“三维循环”教育新型模式初探

    目前,由于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检验科中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不断更新,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几乎没有纯手工操作项目,而学校基于教学成本及学校发展全局考虑,实验室建设投入往往跟不上医院检验科发展步伐,造成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致使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呈现日益下滑的趋势.

    作者:邓益斌;韦叶生;罗艳红;黄跃斌;费世杰;邹佳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患者参与临床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的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是评价护士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我区各医院都根据2006年卫生部制定的《50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08年广西质控中心出台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对临床护士进行技能考核,新的考核标准虽然关注了对患者的评估、沟通和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护士对这些标准的认知未完全到位,操作中刻板地依据流程进行,考官也根据护士的操作流程给予逐项评分.

    作者:陆柳雪;劳静琳;韦桂源;甘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应急演练在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实践与探讨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行政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及相关人员,根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活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事先准备不充分,必然会出现反应迟缓甚至顾此失彼的情况,终造成不可挽同的损失.而应急演练正是检验、评价及保持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1].院前急救医疗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致残率,而院前急救医疗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决定院前急救能力和急救质量的关键因素[2].

    作者:磨静佳;张剑锋;李超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扶正蠲痒汤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研究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暂时性、局限性皮肤水肿,病变仅累及真皮,常伴有瘙痒,反复发作,病程大于6周者为慢性荨麻疹,可迁延数年不愈[1].西医治疗一般以抗过敏和抗组胺药治疗,但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停药后易于复发[2].本研究以自拟扶正蠲痒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通过中药的扶正驱邪,增强人体的正气,抵御致病因素,从而达到治愈荨麻疹的目的,同时能缓解甚至消除患者长期服用西药所产生的副作用,与单用西药的患者比较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锦明;郑文振;尹巧英;尹丽群;杨柳;蒲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离于阑尾组织细菌的97株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

    阑尾炎是阑尾组织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1].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阑尾穿孔致腹膜炎,甚至造成死亡[2].约10%的老年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就诊时已经形成周围脓肿[3].阑尾炎也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外科急腹症的25%[4].我院201 2年1 0月~201 4年1月送检的338份阑尾组织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97份,均为单一菌株,阳性率为28.7%.现将97株细菌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光莉;张迪;杨云敏;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腹部超声诊断卵巢囊肿扭转的图像分析

    卵巢囊肿扭转为妇科急腹症之一,是指卵巢囊肿的供血血管发生扭曲.卵巢囊肿患者中约1 0%发生蒂扭转[1].目前,卵巢囊肿扭转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超声影像学检查,现将我院经超声诊断的40例卵巢囊肿扭转患者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分析

    慢性泪囊炎是较常见的眼病,女性多发,以溢泪、流脓性分泌物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使阻塞的鼻泪管再通.我们从201 2年2月至201 3年2月对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52例(72眼)分别行泪道浚通术和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慢性泪囊炎患者52例72眼,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6~72岁,发病1~1 0年.术前泪道冲洗有脓性分泌物反流,均为鼻泪管阻塞,未行手术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泪道浚通术组24例31眼,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联合手术组)28例41眼.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廷励;谢春霞;马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已成为抽血室的护理目标.婴幼儿血管细小且深藏,肉眼不易看到,且患儿不配合,家属要求高,希望一针见血,不理解护士的工作,容易引发医患冲突.我科通过对4352例患儿的观察与总结,在抽血过程中运用一些语言沟通与操作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穿刺成功率高,提高了患者家属满意度,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中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时段预约对胃镜检查效果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影响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部疾病常用及重要的检查手段,各种因素及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胃部疾患患者增多,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施行胃镜检查.由于患者选择的就诊时间相对集中,随机性大,检查效果往往不佳,而且医院设备条件有限,造成候诊人群拥挤、环境混乱、病患情绪不良等,等候时间过长也成为内镜室被投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缩短胃镜检查患者等候时间,提升检查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内镜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消化内镜室于2013年3月开始试行胃镜检查时段预约,根据日常工作量、内镜室设备、人力资源情况,实行定时定量预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晓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穴位电刺激配合乳房按摩治疗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

    WHO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制定了若干措施,如早开奶、24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不规定数次和时间等.但多种因素引起的母婴分离、开奶延迟等,以及产后子宫收缩疼痛和手术切口疼痛、产妇疲劳、术后留置尿管等不适,影响血清垂体泌乳素的升高,造成泌乳功能失调,乳房过度充血,出现硬结,导致乳房压痛产妇拒按、新生儿拒哺、过度的乳房充血,容易造成腋窝等淋巴结肿胀及副乳发生,引起哺乳期产妇诸多不适,不同程度地影响母乳喂养及产妇身心健康.2013年1~12月我院产科收治400例剖宫产术后乳房胀痛的产妇,部分产妇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仪对相关穴位进行电刺激并配合按摩,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雯馨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