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28个生产厂家47种罐头食品中的总砷、总汞进行检测,分析其产生的危害及原因.方法:样品分别采用湿法消解和介质辅助微波消解进行前处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含量.结果:鱼类罐头中总砷普遍偏高,其中一种沙丁鱼类罐头略高,总汞未有超标.结论:应严格控制罐头类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作者:李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亮蓝的更有效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亮蓝.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250 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溶液(pH 4.0),检测波长600 nm与254 nm.加标回收进行比较.
作者:叶丹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针对食品进行的安全检验主要包括定期巡检和抽检等工作方式,检验数据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证据需要妥善保存.传统工作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数据的信息汇总、上报及管理分析等工作行为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如何改善食品检验不合格信息的汇总进行深入探究,分析食品检验的不合格信息、食品检验不合格信息的汇总,并提出改善其汇总方式的有效工作措施,旨在促进食品检验监管水平的提升.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腌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护色、防腐.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腊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检测,以实验的方式,为相关部门的监管提供依据.在不同地区的超市内搜集腊肠84份,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开展检测工作.
作者:黄高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黄曲霉素、超顺磁性磁珠以及对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主要提取方法,并对近年来利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联合其他方法进行食品中黄曲霉素B1检测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诗瑶;程慧;杨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可增强塑料的可塑性、延展性和柔韧性,然而塑化剂分子具有游离性,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迁移到食品中.本文介绍了PAEs的理化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性,重点针对气相色谱-质谱法展开实验实践分析,后展望了食品包装材料中的PAEs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微薄力量.
作者:李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对国内蜂蜜相关检测标准进行了梳理,针对相关标准,整理归纳出常用的检测方法,这对蜂蜜产品标准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舒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现已涉及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等各方各面,在我国新时代的发展中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广大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去解决.
作者:施扬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阐明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几点策略,希望为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作者:徐俊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此次试验利用紫外可见光光度分析的测量方法,测量香菇多糖含量,并且验证了实验的重复性以及稳定性,得出此种试验方法较为简便,而且操作过程也易于完成,具有较大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木糖葡萄球菌是一类经常可以从肉制品及其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能够在肉制品及其生产过程(发酵、腌制等)中生长,说明它具有适应这些环境的生理机制.本文从木糖葡萄球菌对渗透压胁迫和氧化、氮化应激两方面阐述其适应机制.
作者:舒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光谱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广,并且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的光谱技术都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中,因此本文便以光谱技术在地沟油检测作用作为主要的叙述内容,对地沟油检测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作者:谢婷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番茄酱中番茄红素含量、霉菌数、可溶性固体物含量是评定番茄酱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分度测定的方法对新疆塔城地区的出口番茄酱番茄红素含量进行分析,并对番茄酱中的可溶性固体物含量、霉菌数等指标进行检测,该地区番茄酱中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国际标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韩慧;吴远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中,基质效应普遍存在于色谱检测中,从而对目标物质的准确定性与定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的基质效应产生的机理、影响因素、其消除和补偿方法以及每种方法存在不足之处进行综述.从基层检测人员的视角,提出可行有效的应对建议,在帮助基层检测人员全面了解基质效应的同时,对实际检测中如何减弱基质效应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鲍忠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食品包装材料中11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基质匹配方式和无基质方式绘制标准曲线,测定三种包装材料标签的加标回收率.
作者:武晓丹;王亨;刘晓晓;严大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合理开发黑枸杞提供科学依据,以黑枸杞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黑枸杞花色素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了黑枸杞花色素苷提取的佳条件,即盐酸溶液的pH值为1、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90 min.
作者:刘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HPLC-RID检测法又称成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其检测方法本质上依旧是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不过检测仪器由常用的紫外检测器换成了示差折光检测器.这种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比较折光率的变化来检测流动相中的样品峰,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因此多被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来测定不同批次的刺糖中蔗果三糖的含量.
作者:马邯生;林婧;马雪;范静;周香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肉制品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的重要性进行探讨,首先就现阶段肉制品安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方法不健全、技术不成熟等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食品检验的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解决肉制品安全检验中的问题,提高肉制品安全检验的水平.
作者:盖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实验选取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技术,以气相色谱质谱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测定罐头食品中六种邻苯二甲酯(DBP、BBP、DEHP、DNOP、DINP、DIDP).在罐头食品中分别加入六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以不同浓度为梯度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5%~110%,相对标准偏差<8%.
作者:郑军科;陈栋;魏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首先就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然后对食品安全抽检监测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开展及实践要点进行了论述,旨在提高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有效性.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母乳是产妇分娩后为哺乳婴儿而分泌的天然食物,可满足婴儿成长所需并提高婴儿免疫力,是婴儿佳的食物.在实验中对母乳中乳酸菌进行计数,含量为2.5~4.9 logCFU/mL,还分离鉴定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spp)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两种乳酸菌,证实母乳中确实含有乳酸菌,乳酸菌对婴儿建立良好的肠道菌群起到重要作用,故提倡母乳喂养.
作者:冯秋芳;吴芳媛;林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各质量玉米中3种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与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现就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探讨.
作者:谭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种,能够发生水解、氧化和合成等化学反应.同时,酶技术是目前安全性佳、效率高的生物技术,可显著提高食品加工与检测效率.对此,本文借助对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探讨该项技术的具体价值,以其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庞书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接触到的食品更加丰富,对于食品的要求也更高.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也让人们对食品检验准确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将在下文探讨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以期为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提高提供建议.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蔬菜水果中多残留农药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准确而灵敏地检测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量,较好地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作者:杨凤贤;李明芳;杨焓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浸出法来生产食用植物油在实际工艺应用中比传统压榨工艺优势更明显.在确保低成本、高出油率的基础上,应提升油品的卫生质量,对生产工艺中的残留溶剂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处理.本文主要探讨了食用植物油的溶剂残留测定方法的优化,以提升食用油品质.
作者:刘明月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颜色鲜艳、款式繁多、造型可爱又耐摔的塑料碗筷,深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这些儿童餐具大多是用密胺塑料制作而成.国家质监局高度关注儿童密胺餐具的安全卫生,并进行多次质量抽查.文章主要探讨了儿童塑料餐具中几种主要化学物质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为后续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儿童塑料餐具的安全性和质量.
作者:赵腾;许义月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大幅提升,人们对于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而言,现代化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更加符合当前食品检测工作的各项要求.本文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及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就如何将这一新型管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食品检测当中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力求为提升我国食品检验水平贡献力量.
作者:姜作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引起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如果流通到市面上,不但会给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会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还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人们必须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重视对食品质量的检测.
作者:郑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工作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利用色谱检测方法分析药物残留,能够提高检测准确性.本文首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具体分析了色谱检测方法,有利于促进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工作的持续开展.
作者:岳鹏;王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高光谱成像技术是计算机成像技术与光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食品检测领域,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在检测食品外部品质的同时,对被检测食品的内部品质和品质安全进行检测.本文主要对这一技术在食品水分检测、食品新鲜度检测和生物污染检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
作者:王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食品质量.如何有效减少食品内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成为目前食品生产和加工等行业的首要任务.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有着操作简单、分类效果高以及结果准确等应用优势,逐渐成为了食品检测的主要技术.基于此,本文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内的具体应用,并提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食品检验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作者:杨亚平;张岩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要想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是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检测方法以及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为以后的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提供建议,保障我国人民的食品安全.
作者:荆甫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旨在建立罐头食品中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匀浆后,用叔丁基甲醚和甲醇提取,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CORTECS UPLC C18柱(100 mm×2.1 mm,1.6μm)分离,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结果:10种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线性范围为0.1~100 n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1~0.5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75.0%以上.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符合分析要求,适合罐头食品中双酚-二缩水甘油醚残留量检测的要求.
作者:李迎梅;董秀勋;孙晓红;赵悦;刘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主要探讨GB 2225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直接用于检测桂花饮料中三氯蔗糖含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同时用甲醇-水为流动相实现了桂花和三氯蔗糖两种物质出峰时间的有效分离.
作者:谢志锋;曾巧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甲醛的特性、来源、在水产品的本底含量、危害以及控制技术,综述了甲醛具体的研究进展,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和控制措施进行了讨论,为其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谢阳;孙安琪;陈永收;胡心雨;葛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所以它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稽查打假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检验技术看食品是否合格,符合相关的标准,以保证市场上食品的整体质量.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说明检验技术在食品稽查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保障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作者:徐毅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旨在研究本地区实验室条件下合成得到的大黄酸-铁(Ⅲ)配合物抗羟自由基(·OH)的作用.方法: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间接测定大黄酸-铁(Ⅲ)配合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大黄酸、铁离子和大黄酸-铁(Ⅲ)配合物均具有抗羟自由基(·OH)的活性,且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有高低.结论:大黄酸-铁(Ⅲ)配位化大黄酸、铁离子和大黄酸-铁(Ⅲ)配合对·OH自由基清除率高低的顺序为:大黄酸-Fe(Ⅲ)>大黄酸>Fe(Ⅲ).
作者:荣晓夙;周红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安全是我国现阶段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其原因多种多样,必须加强综合治理,特别是以法制为基础的综合预防.笔者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防原则着手,提出完善其法律制度的路径,为有效预防食品安全风险奠定法制基础.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与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的不适应较为明显,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唯有从根本上对食品安全危害进行预防、控制,将其提前消灭,才能预防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所以研究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防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彭;刘文鹏;王炳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21世纪以来,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于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以及烘干等加工环节,国家给予了补贴,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的增收,稳固了市场供应.然而大数据显示,每年农产品产后损失超过3000亿元,这是相当于10000000公顷耕地的投入以及产出被浪费了.在当下绿色节能环保时代,这种浪费是不可以延伸的,本着一种加大支持力度的信念,去缓解这种因为贮藏加工能力不够而造成的巨大浪费,终达到促进农产品增值的目的.
作者:许为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阐述了实验室内部审核的目的、依据、意义、基本要求及审核过程,分析了内部审核在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了在内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编写内审报告.内审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实验室的稳定运行.阿克苏地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实验室于2017年6月23日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其注重实验室内部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大力加强能力培训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升检测能力.通过专门设置质量管理部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内部操作规程,注重检测方法选择,加强实验室内运用人员比对、仪器比对、加标回收、使用质控样等丰富的质控方式,对不同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本中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了修订、改版,按体系的要求,开展了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等管理活动.
作者:陈海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国家对食品药品进行监督检验主要是通过食品药品检验所来完成的,其实验室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食品药品检验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在对当前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细节管理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这个课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滕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检测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再将检测结果提供给社会相关部门参考,从而保障群众食用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设备更加先进,但仍存在诸如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不到位、实验室环境水平滞后、过程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极大影响到实验室检测质量.
作者:谢磊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这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检验工作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对此,国家应加强食品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提高食品检验质量,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出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就如何加强对食品检验实验室的管理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相应措施,希望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旨在通过用相对标准化和绝对标准化对比研究中国烹饪的标准化发展道路.结果发现:初学中国烹饪的厨师、烹饪专业学生、烹饪爱好者、家庭主妇等需要绝对标准化来快速提高烹饪水平;高明的专业厨师会在扎实的基本功支持下利用相对标准化形成不同的特色烹饪菜点;烹饪科研工作者、菜品研发机构、快餐企业需要绝对标准化形成研究对照标准和质量稳定的产品.结论:中国烹饪既需要相对标准化也需要绝对标准化,主要取决于市场需要和生理嗜好.
作者:陈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对50家认可的食品实验室现场评审材料进行了随机的抽取,对不符合项在实验室的认可准则文件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常见不符合项的类型,指出了在运行过程中,食品实验室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所谓实验室认可不符合项,指的是实验室在管理过程中,或者在技术活动中,没有满足CNAS发布的认可要求文件,如认可准则、认可方案等规定的相关要求.不符合项包括许多种类型,下文就针对食品实验室认可常见不符合项进行简要的分析.
作者:亓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现如今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国民对于食品健康问题越来越高重视,与此同时,食品检测实验室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任务.食品检测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着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当前食品检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需要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为食品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加强食品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讲述了基于有源标签的移动设备跟踪管理平台在粮库中应用的重大意义.借助有源标签,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库区内车辆和作业设备,对其进行持续的跟踪以及轨迹管理,从而不仅及时防止车辆非法偷运粮食,还可以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管,为粮库的管理带来了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宿颖;王飞;季一翔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高校是学生聚集的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于餐饮服务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学校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也难以达到学生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好的服务,也为了高校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对高校餐饮服务进行社会化管理.本文将从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德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雕刻一直是我国烹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的.在当前这个时代中,食品雕刻的发展比较兴盛,其技术也是历经了发展和改变.本文主要对当前食品雕刻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对食品雕刻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作者:谢子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指标体系的构建背景食品安全状况评价体系是食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者已从管理技术角度、地域性食品安全评价、消费者行为食品安全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主要依据食品安全分类、德尔菲、模糊聚类等技术,但这些方法难以客观和全面评价食品安全状况.本研究将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以食品供应链为主线,贯穿食品质量安全,建立食品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旨在构建食品安全状况评价模型,准确评价食品安全状况.
作者:吴为;郑婵娇;陈思秇;闻剑;陈子慧;彭接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人们开始注重自身健康,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相比于国外先进食品监管模式,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面还面临着系统安全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标准性上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外食品监管模式,来找到提高我国食品监管质量的方法.
作者:袁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国家大方针政策的支持,高校的后勤餐饮发展出现了一个空前活跃和异常繁荣的景象.空前发展的高校后勤餐饮,在社会进步的大流中市场开放的程度逐步变大.随后,社会化的餐饮公司愈来愈多,餐饮公司的水平参次不齐,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监管措施.
作者:王永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农村集体聚餐管理是各级政府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与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从当前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问题入手,对苍南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策略进行了分析.
作者:杨明坦;黄宇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政府监管部门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销售、流通、加工、生产等环节进行严格管制,采取多种规制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然而,随着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食品安全规制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笔者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效果进行了阐述,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马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检验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的制度规章条例中,自古就有针对于食品安全以及食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及惩戒制度,以往人们身边发生的,比如苏丹红的超标和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以及后来出现地沟油问题,这些问题足以反映出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所存在的现实性矛盾和问题,给人们造成抹不去的黑色阴影,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另外,食品安全问题还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附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在这样的背景形势的逼迫下,开始对食品安全市场进行整顿,除了对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严厉打击不法犯罪行为以外,同时又从检验检测入手,进一步加大了检验工作执行的力度,并且健全完善相关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终达到食品检验检测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高文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旨在分析2017年度吉林省保健食品抽检结果合格率情况,以判断吉林省保健食品流通领域目前发展状况.方法:采取现场抽样,送至专业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7年版》及相应企业标准,分别进行非法添加、理化性质、微生物及功效性成分检验.结果:本次抽检任务主要为四大类,共计73批次,基本覆盖吉林省地市流通领域,其中,不合格产品1批次,不合格率为0.1%.结论:抽检结果合格率相比其他省份较高,市场秩序良好.
作者:金昱言;王婷;赵洋;周欣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安全问题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会对人民健康和安全,以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在食品消费中肉制品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肉制品安全管制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围绕肉制品管理现状展开探讨,并给出一些提高肉制品管制效果的策略.
作者:冯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这些年,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爆发,全球人民都开始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再加上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相继编制了非常规范的食品安全法规与严格的标准,进而保障进口食品的安全与质量,而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处境.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阐述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制的发展趋势,并依照当前的不足提出几个完善体制的实际对策,希望能为我国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带来一定的帮助.
作者:魏双正;李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析所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发现,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不到位,很可能会使得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同时提出了改善我国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兴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与化学等技术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正由于现在技术不断进步,食品添加剂使用越发广泛,它的滥用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因此,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针对目前出现的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市场中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重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对此,国家也积极出台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办法.作为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因素,食品接触材料质量是否达标,同样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具体探讨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以及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黄晓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堂管理是整个高校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关系着师生的饮食品质、饮食安全.高校必须在开展好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高校食堂的管理工作,提高饮食品质、安全,为师生提供优质的饮食环境、条件,保障高校教学等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做好高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主要对如何强化高校食堂管理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许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安全关乎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并严格把控食品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本文就如何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国家政府一直把食品安全作为监管的重点,相继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规范食品市场.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数不胜数,对此,国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在此背景下,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积极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以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成效.
作者:蒋丽;丁学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基本载体,其安全性是一项非常值得关注与研究.传统的石油基塑料对环境以及生活带来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新包装上进行研发分析,保证环境与食品自身安全不再受到影响是食品包装研究的核心.
作者:郭琳;吴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以配菜技术在中式烹调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式烹饪师应用配菜技术时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分析研究了配菜技术在中式烹调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代就对烹饪技术及美食有着深远的研究,其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配菜技术作为中式烹饪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好坏往往对整个菜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配菜技术在中式烹调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研究,以推进我国烹饪技术进一步发展.
作者:侯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主要分析2017年下半年广州市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的情况,以利于以后对食用农产品更有针对性地监管.分析结果:2017年下半年食用农产品的不合格率为1.98%,不合格的样品主要是水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结论:政府监管部门需要通过提高监管水平,对广大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严惩违规使用禁用兽药的生产经营者,提高监督抽检的频次,请专业部门研究开发针对水产品或畜禽类的无公害预防药物等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作者:陈贤驰;曾豪威;陈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建立了葡萄酒中22种杀菌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碱化乙酸乙酯提取后,无水硫酸钠去水、石墨化炭黑除色后制得澄清提取液,再经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去除杂质和干扰物,液相色谱分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二级质谱扫描定量分析;研究了流动相不同修饰剂对22种化合物质谱信号的影响,确定流动相中添加0.1%甲酸以提高质谱的灵敏度;分析了葡萄酒中多种化合物的基质效应的影响,采用基质匹配曲线定量的方式消除了基质效应的影响.多种杀菌剂的方法定量限为0.01~0.1μg/kg.在各自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内回收率为70.18%~109.02%,相对标准偏差RSD≤16.36%.经方法验证实验确认本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等特点.在实际样品检测中杀菌剂检出率为94.12%,精苯霜灵、唑菌胺酯、精甲霜灵、烯酰吗啉和氟吗啉等杀菌剂被检出,烯酰吗啉浓度偏高,高浓度为40.40μg/kg.
作者:王岩松;贺明睿;崔相勇;王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克隆稀有海洋放线乙酰CoA连接酶合成基因的基因片段.根据Salinispora arenicola CNS-205的核苷酸序列保守区设计两对乙酰CoA连接酶特异性引物,以其总DNA为模板,采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包含乙酰CoA连接酶的完整的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成功插入到克隆载体pUC-18中.将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验证并在检测机构中验证测序结果正确,成功地获得了稀有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arenicola的乙酰CoA连接酶合成基因的基因片段,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马艳玲;李海贤;翁萍;刘泽璇;许小庆;曾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选择银杏果和雪菊为主要原料,生产一种新型饮料——银杏果雪菊复合饮料.以色泽、风味、口感和组织状态等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佳配方为:银杏果汁55%、雪菊提取液45%、蔗糖6%、蜂蜜3%、柠檬酸0.06%.产品色泽呈淡黄色,风味浓郁,组织状态均匀,口感舒爽.
作者:吴晓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白酒和蛋白饮料中纽甜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高纯水为提取液,硫酸锌和亚铁氰化钾为沉淀剂对蛋白饮料进行前处理;白酒经加热除乙醇后用高纯水定容.采用Agela Venusil XBP CN C18柱(4.6 mm×250 mm;5μm;100A)色谱柱,218 nm检测波长,乙腈+离子对试剂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进样后能在12.5 min内完成分析过程,纽甜在0.5~2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相对标准偏差在0.457%~1.327%(n=6)范围内,检出限为0.05μg/mL,定量限为0.19μg/mL,白酒中纽甜的加标回收率为96.2%,蛋白饮料中纽甜的加标回收率为92.8%.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白酒和蛋白饮料中纽甜含量的测定.
作者:霍冬霞;许娟娟;王涛;卫科;苟怡;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对2017年贵阳市在售的纯牛源性食品进行真实性的鉴定调查,是为了及时发现牛源性食品的安全隐患,并为市场监督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由本单位专业抽样人员进行随机抽样,包装产品30批次、散装产品30批次、特色产品10批次,按照SB/T 10923-2012、SN/T 3730.7-2013、SN/T 4397-2015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包装产品、散装产品中分别有2批次、5批次检出非牛源性成分,特色产品中未检出有非标签明示的指定牛种源性成分的批次.结论:贵阳市内在售的纯牛源性食品部分批次存在携带非牛源性成分的情况,市场监督和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并加强对相关生产企业或销售摊贩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罗绍楠;戴奕杰;孙端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虽然现在有部分企业已采用明矾替代物用于粉丝(条)生产,但大多数企业仍然沿用明矾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粉丝(条).使用明矾生产出来的粉丝(条)具有易分条不粘连、耐煮性强、口感爽滑等品质.但铝含量的多少又影响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本研究调查了重庆流通领域市场上销售的粉丝(条)中铝的残留量,在检测的131组样品中有14组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合格率达到了10.7%.在取样的15组淀粉原料中,检测出4组含有铝,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作者:李智;郑连姬;王素利;叶宸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了研究核桃坚果在贮藏中脂肪氧化的动力学规律及其货架期预测模型,本研究通过将核桃坚果贮藏在0、10、20、30℃条件下,测定了核桃坚果的感官指标、酸价与过氧化值指标的变化.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基础之上,建立了酸价、过氧化值与贮藏时间及贮藏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试验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核桃感官指标得分不断降低,且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与此同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质量指标酸值和过氧化值不断增加,且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对Arrhenius方程也有很高的拟合精度(≥0.9),以此建立的山核桃货架期预测值准确率在±10%以内,可通过酸价、过氧化值指标变化对0~30℃范围内的核桃坚果货架期进行预测.
作者:赵文革;高军龙;陈岳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实验室保藏的原始菌株作为诱变的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产酶较高的菌株.经8次传代,酶活较稳定.其中第6代菌株所产糖化酶活为2773U/mL,比原菌株的产酶能力提高17.98%.
作者:沈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试验以番石榴鲜果和干红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分方法分析影响果糕品质的主要因素,得出果糕优配方和工艺参数.通过魔芋胶、果胶、卡拉胶及三种胶凝剂复配使用效果对比,得出魔芋胶:果胶:卡拉胶比例2:2:1为佳.优工艺配方参数:番石榴浆和红枣浆配比为1:1,白砂糖添加量为40 g,柠檬酸添加量为1.0 g,复配胶的添加量为3 g.
作者:畅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此文将简单介绍酱油酿造中蛋白质内切酶、外切酶的分类和特性、高蛋白酶活力株的筛选培育、影响蛋白酶活力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宗玉梅;蒋正国;刘凯;黄永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猪肉和牦牛骨泥为原材料,选用不同种类的乳酸菌进行发酵,结合pH、感官品评研究了原料肉肥瘦比、乳酸菌的种类、乳酸菌添加比例、香肠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发酵牦牛骨泥香肠品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原料肉肥瘦比为15:85、乳酸菌选择TS-H1346、乳酸菌添加量为0.1%、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48 h时的发酵牦牛骨泥香肠感官品质佳.发酵香肠蒸煮后,细菌总数为9.7×103 CFU/g,符合熏煮火腿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张宁;孙华;蒋万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辣椒是制作火锅底料的主要原料,采用新鲜辣椒为原料进行火锅底料的制作几乎还是空白.本研究分别以青辣椒和红辣椒为原料,接入乳酸菌种进行发酵,得到品质较优的发酵辣椒产品,为传统火锅底料燥辣味的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作者:汪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对三种普通搅拌型原味酸奶和黄瓜汁凝固性酸奶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普通酸奶和黄瓜汁凝固性酸奶的营养价值作出了评价,可以认为与普通型酸奶相比较,黄瓜汁凝固性酸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并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等特点使其综合营养价值优于黄瓜汁凝固型酸奶.
作者:毕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金花菜是一种豆科类植物,因其营养价值高并且具备一定的药用功效,目前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食用的重要蔬菜之一,金花菜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蒸制、煎炸、漂烫等,不同的烹饪方法对于金花菜食用品质与营养成分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蒸制、煎炸、焯制这三种烹饪方法,对不同烹饪方法下,金花菜食用品质与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程万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主要研究酸豆乳益生菌的发酵条件;以酸度值和感官为指标,对益生菌的比例、接种量、不同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益生菌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比例为2:1、接种量4%、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5h,其酸度值为93.8,感官评分值为93分,效果较为理想.为酸豆乳益生菌发酵饮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丽艳;杨柳;陈宇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三种市售不同品牌的豆奶粉为材料,利用CTAB法和SDS法提取豆奶粉基因组DNA,探索从豆奶粉中获得高质量DNA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三种豆奶粉DNA的OD260/OD280值在2.01~2.05,因组DNA纯度较高,符合要求.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利用CTAB法获得的三种豆奶粉基因组DNA的电泳条带均清晰明亮,而且比SDS法获得的电泳条带更明亮,无弥散拖尾.因此,CTAB法是提取豆奶粉基因组DNA的更好更有效的办法,是理想的提取豆奶粉基因组DNA的一种方法,为进一步开展豆奶粉食物掺假、转基因成分测定奠定基础.
作者:赵琴;徐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苹果渣富含可溶性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不但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会污染环境.因而,研究开发苹果渣的营养价值,对其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很有必要.本文分析了苹果渣的营养价值,探讨了苹果渣的综合利用途径.
作者:王倩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莲蓬中原花青素量的影响,确定其适宜的干燥方法.方法:采集金华武义莲蓬,用不同的干燥法进行干燥,测原花青素量,比较差异.结果:莲蓬中的原花青素含量受干燥方法影响较大,其中晒干法影响大,阴干法次之,烘干法小.结论:提取前的干燥处理宜采用烘干法或阴干法,而不宜直接于日光下暴晒.
作者:王建美;高红;张舒宁;陈菲;应蓓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我国的食醋加工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食醋是一种酸味的调味剂.因为地区之间的差异,酿造方式也有所不同,无论是种类还是加工风格,都带给食醋和名特醋独特的风味.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醋工业的发展,食醋加工设备也不断更新,向着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食醋生产的特点、设备选型,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绍旭;姜吉维;聂承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金实1号果实干物质累积关键时期(坐果后42—72天)连续使用3次Harpin蛋白,其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均无明显效果,且300倍浓度田间表现不及500倍.单果重方面,500倍处理的果实单果重比对照上浮21.74%.
作者:李治菲;邓方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探讨雪莲培养物保健食品及其用途,本文简要介绍了雪莲及雪莲培养物保健食品的概念,并重点从抗炎镇痛、抗氧化、抗黑色素、抗疲劳及抗辐射四方面入手,详细探讨了雪莲培养物保健食品的用途.经研究发现,该类型保健食品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应用价值较高.研究表明,临床需进一步加强对雪莲培养物的研究,使保健食品的功效得以发挥.
作者:高洁;常拥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乳酸菌自身的蛋白酶活性不仅直接关系着乳酸菌的生长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发酵乳的品质与风味.本文简单介绍了乳酸菌蛋白的水解系统,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乳酸菌蛋白酶与发酵乳制品质量的相关性,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马万平;赵世伟;杨子燕;陈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发病群体日益年轻化,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重视,开发具有降糖效果的保健饮品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综述了仙人掌枸杞叶应用于降糖保健饮品的研究现状,并对降糖保健饮品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对糖尿病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扬州盐水鹅,是扬州传统菜肴中一道特色卤菜.本文探讨了扬州盐水鹅发展产业优势,以期为扬州盐水鹅未来产业化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卢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玉米是我国饲料以及食品行业中为主要的原料之一,其安全储存十分重要.由于玉米的营养物质较为丰富,同时其胚芽大、吸湿性较强,与其他的农作物相比,导致真菌以及霉菌生长的可能性更大.粮食微生物生长会导致其水分增加、产生异味、发生色泽变化进而产生霉变,致使玉米的品质降低.如何加强玉米的安全储存,保障玉米品质,减少玉米质变,是从事粮食储备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丁学亮;蒋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探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出口甜酸藠头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对藠头产品加工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确定CCP、关键限制、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将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降低到低限度,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王佳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前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升,肉制食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餐桌.人们在不断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对于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肉制食品入手,分析质量监管与控制的要点,并从商品安全追溯与食品质量检测两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推动肉制食品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构建,以进一步保障肉制食品的质量安全.
作者:张世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已经由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现在人们不再只关心吃饱穿暖,而是更加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入.乳制品富含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其中富含的多种营养元素有助于人体发育,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乳业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日益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使得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失去信心,尤其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国整个乳品行业的发展跌入谷底,同时加上外国品牌的大量进入,严重制约了陕西省乳业的发展.
作者:陈晚霞;丁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安全问题是对全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具有高关注度的全球性问题.就葡萄酒的质量安全风险问题而言,由于其涉及原料的生产、加工到成品的运输、销售,所以葡萄酒的质量安全风险需要从农业原料、工业生产、物流运输和消费者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就葡萄酒质量安全的主要构成进行分析,对葡萄酒的质量安全隐患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旨在为加强葡萄酒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覃世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老年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探讨老年营养与疾病饮食之间的关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老年人普遍存在营养吸收不佳问题,如何通过饮食干预降低老年病的发病率,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当前医疗健康领域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孟宏乾;黄淑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膳食健康营养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关注饮食健康问题.高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合理的饮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然而,当前高校营养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较少,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健康饮食意识的作用.因此,高校领导应该注重营养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在院校中为学生开设营养健康课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高校营养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改进高校营养健康教育的措施.
作者:康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