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影响因子:0.93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8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2007年5期文献
  • ICU的伦理分析与对策

    对ICU的资源、疗效、费用从伦理视角进行了分析,指出ICU服务对象选择、治疗过程和结局评价及确立医疗方案的几种正确伦理观.

    作者:司继雷;赵增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颜面部急诊外伤处理的问题及对策

    颜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外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身体暴露部位特别是颜面部的美观治疗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许多外伤的患者,经过处理后,不但没有获得很好的美观效果,有的甚至需要进行Ⅱ期整复.我们对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刘曼莉;宋勇;屠军波;王正辉;杨壮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的过度医疗分析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颅脑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在诊治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过度医疗,依据循证医学的成果,对颅脑损伤诊疗过程中的过度医疗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针对颅脑损伤过度医疗应采取的措施,获得优化的诊疗方案.

    作者:万青;陈复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肝脏移植围术期医患和谐的思考

    肝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围术期处理复杂,极易出现医患矛盾冲突.文章分析了其主要原因与现有医疗体制及保障制度不健全、医德医风、医院管理、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及交流及其他特殊因素有关.并结合文献及本中心经验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院管理及医德医风建设,注重医惠沟通等途径可减少医患矛盾的出现,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医疗环境.

    作者:吕毅;展翰翔;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病理借片会诊现象增多的伦理学分析

    结合在临床病理科长期工作的具体实践经历,对当前病理会诊现象增多的原因、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作者:赵龙坡;杨连君;陈玮;马培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面向医疗实践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多维视角审视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提出面向医疗实践的必要性.解读新课程改革方案,从观念到措施,提出了面向医疗实践的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基本构想,尤其突出了对教育实效性的关注.

    作者:程乐森;徐玉梅;宋茂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运用KAP培养模式加强医学生管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医学院校的青睐.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KAP医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有利于医学生培养的形式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综合要求.

    作者:于兆锋;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学临床教师的医学教育伦理初探

    医学教育伦理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医学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伦理要求.对医学教育伦理的本质、市场经济社会对医学临床教师伦理的新要求以及医学临床教师自身价值实现的新理念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提出了医学临床教师伦理道德的基本地位,以便使医学临床教师伦理道德更具有全局性、超前性、示范性,从而比其他职业伦理道德更先进.

    作者:姚明;姚晚侠;朱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论中医医德理念与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中医医德理念是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伦理指南.当前,加强中医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势在必行,高等中医院校要弘扬中医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医医德理念,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医院校特色,加强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培养新世纪高等中医药人才.

    作者:王曼;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国防教育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1世纪,高校国防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高技术与医学密切结合,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医学教育的时空观念也将向终生化和国际化方面跟进,这将促使医学教育的思维模式随之转变,文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梳理和比较,再通过问卷调查相关数据以及材料的分析以及理论推理的分析总结出国防教育和医学生素质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国防教育对医学生的素质提高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和创新素质等多个方面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大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几个伦理学问题的思考

    随着护理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护士工作内容的扩展,护士素质又发生了变化,阐明了护理道德规范的约定和法律限定的意义;并从护理技能、护理理念、护患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护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建议.

    作者:刘彦君;付菊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创新性护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服务工作的不断改革深化,社会对护理服务水平的主观要求也不断提高.创新管理作为护理工作的灵魂,越来越受到医院和社会的重视.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长期抓创新性建设,使护理朝着星级化、品牌化、科研型迈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梁时荣;周康宁;周琰;谢多双;鲁光玉;詹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产妇焦虑状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乙肝产妇的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98例产妇进行焦虑及焦虑水平的调查.结果:乙肝产妇SAS得分为(43.63±4.13),焦虑症状发生率为89.8%,与缺乏乙肝及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以及家庭、社会支持情况等因素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产妇的焦虑情绪,分析焦虑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以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促进产妇身心的康复.

    作者:宣婉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研究生实习中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及伦理决策

    介绍了护理研究生在临床实习中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与护士长之间的关系、与带教老师及其他护士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实习护生之间和与医生之间的关系,并且从实习研究生的角度来阐述处理这些关系时应该采取怎样的伦理决策.

    作者:王井霞;唐四元;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学遗传伦理问题产生的由来及对策

    从人类双重进化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医学遗传伦理学问题的类别及起源,提出了任何伦理问题都可以从人类的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之间的冲突找到其发生根源的观点.在充分论证了医学遗传伦理问题的发生与人类进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医学遗传伦理学问题的对应策略.

    作者:程焉平;程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动物实验在伦理学上能够得到辩护吗——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的比较研究

    生物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的,笔者从价值、智商、权利、义务等角度将多数动物实验与不符合伦理的人体实验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后认为其同样不能得到伦理学的辩护,而社会对此截然不同的态度是由于对其应用了不同的伦理学理论.后建议我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以保障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作者:马永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机构出租承包合作科室成因分析及对策

    分析了医疗机构出租、承包、合作科室现象的成因,指出政府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到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机构逐利行为等是导致此现象的直接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者:张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我国医疗经济改革的伦理学思考

    医疗改革政策伦理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和医疗改革过程中相关伦理道德构建上的缺失,是导致我国医疗领域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伦理学角度对医疗公平问题、医疗诚信问题、医疗消费和医疗机构经营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高丽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论临床教学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为规范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活动的管理,保护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患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针对目前临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出医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关键理念是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医学科研素养,而且要培养学生自觉丰富心灵、完善人格,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强调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构建融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作者:谷仲平;朱以芳;张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对易性病患者人文关怀的思考

    易性病是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变性手术是易性病的重要治疗方法.易性病患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深受心理障碍性疾病困扰,受到社会的嘲笑、鄙视、指责和谩骂,应得到社会的宽容、同情、理解和帮助.作者试从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易性病人的人文关怀进行探讨.

    作者:刘旺华;贺达仁;肖献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专家的角色扮演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是保证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高度专业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专家们重要的角色应该是整体工作的谋划者,保证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其次是参与到具体的心理工作中,扮演心理知识传授者、咨询工作督导者、心理危机干预者、疑难杂症甄别者和教育师资培训者.

    作者:陈庆健;唐闻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础医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探讨

    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人文教育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医学基础课教师应增强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渗透人文教育的水平,教学中通过结合医学生实际,切实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辩证思想,形成科学思维模式;根据岗位特点,着力培养道德感和责任感来渗透人文教育.

    作者:杨朝晔;秦红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教育

    农村大学生为求学而来到城市,面对城市生活,他们会感到一种与原来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产生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矛盾.一个人从小成长的环境对他思想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深刻的作用.这种作用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影响人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是高校老师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本文就如何加强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分析探讨.

    作者:王春荣;姜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公正性的思考

    在我国现行医疗保健制度中存在许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进行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要以社会公正为目标、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公正原则,以及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和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三个方面来讨论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公正性问题.

    作者:肖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国遗传伦理研究十年回顾

    中国遗传伦理是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核心.伴随着中国遗传学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与西方相关遗传学技术带来的相同的或不相同的生命伦理学难题.十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持与遗传伦理研究有关的课题,对中国遗传伦理进行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研究,厘清了由于国情和文化的不同,多个中国遗传伦理特殊难题和独特的遗传伦理思想和实践,并与西方的遗传伦理思想和实践给予比较.十年回顾的研究问题有:中国有关克隆人的伦理论争;中国的优生思想和实践及伦理争议;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及中国面临的伦理挑战;中国人对遗传学信息处理和基因治疗的伦理观;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应用的规范以及伦理探讨;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在中国的伦理探究;人工流产和干细胞研究中胚胎的道德地位;中西方国家产前遗传病检测、筛查和咨询的伦理问题;中国的亲子鉴定的应用及伦理问题;中国伦理思想中的遗传伦理观等.

    作者:王延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通过介绍上海几家有代表性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建设成就,阐明了我国的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应具有自己的特点.对人才培养成为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的瓶颈、缺乏针对伦理委员会委员的系统化培训、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指南、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发展不平衡、伦理委员会的工作缺乏较高的独立性和透明度、缺乏利益冲突的管理机制等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快医学伦理学的人才培养、探索实行伦理委员会注册和伦理委员资格认定、尝试建立联合伦理委员会、广泛开展保护受试者和患者安全和权益的社会宣传、明确利益冲突的防范和管理原则等对策.

    作者:樊民胜;奚益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化管理

    医疗知情同意书属于医疗法律文书范畴,结合医院医务处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对此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指出医疗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化管理包括书写格式、内容以及实施要求等.

    作者:孙宏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现时期医患关系对峙根源探析

    探究医患对立的原因,有利于医生、患者的和谐,避免医学遭受损失.医患矛盾是社会矛盾的一个侧面,反映公共品需求不断增长和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通过对中西方人文思想对比,探究造成医患矛盾激化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根源.遵循公益性原则,建立公共、公平的医疗环境,是缓解医患对峙,达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作者:柳小英;杜秦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活动中的逐利行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其伦理对策

    社会转型带来的医德人格扭曲、医疗行政监管缺位和医疗行为中的诸多法律盲区等是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主因.医疗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在医疗领域的扭曲体现,产生了医院管理伦理失范,医疗腐败更是对医院管理伦理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因此,反对医疗腐败,倡导文明行医,需要正本清源,从医院管理道德建设的源头抓起,注重医院管理道德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对医疗市场经济中的医院管理伦理建设进行方法论的思考,真正做到既要面对市场,又要超越市场.强化新伦理观教育实现医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创新医疗行政管理制度是矫治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对策.为病人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的伦理基石.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使用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国医患会话

    向医学工作者和医患互动研究人员介绍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特点、理论基础和一般步骤,重点论述了可用来研究中国医患会话的语言工具(主要包括分类系统、及物性、情态、预设、话题、问答、话轮转换、对应结构等),以期丰富他们研究医患会话的方法.

    作者:刘兴兵;刘琴;邵艳;何承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跨越医患文化冲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目前出现的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是我国当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其实质就是医患之间的文化冲突.通过对医患文化概念的阐述,分析了出现医患文化冲突的原因,并从医患双方认知交往、情感沟通、伦理修养、心理调适四个方面提出了跨越医患文化冲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些思考.

    作者:夏保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医患信息不对称的伦理学思考

    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就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内涵、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医患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指出改变因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对策.

    作者:何华明;袁春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优化医疗执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国医疗执业环境不断恶化.本文从我国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如何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加大财政保障机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构建宽松的监管、舆论环境,尊重医务人员和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等几个方面来营造和谐医疗执业环境,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刘激扬;田勇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额住院死亡病例的伦理思考

    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高额住院死亡病例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极大的负担.作者分析高额住院死亡病例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伦理思考,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作者:鲍萍;胡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医院药学人员医学伦理教育的探讨

    从医疗服务现状探讨医院药学人员在临床药学领域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行为的伦理问题.提出医院药学人员的医学伦理教育和管理的举措以及优化用药的伦理观.倡导规范医院药学人员以人道主义为特征的医德观念和医药学责任感,呼唤医院药学人员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发扬,建立全新的医药学伦理模式.

    作者:陈素华;兰礼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影响医生诊疗决策的四类关系

    分析了影响医生诊治活动决策的四种关系:医生与医院、医生与病人、医生与保险公司、医生与供货商及药商的关系,目的是寻求对医生执业行为、职业伦理道德行为进行培养教育的合理方式以及有效的管理途径,以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李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孙思邈医德思想与医疗职业人格与医学专业精神

    立足目前我国医疗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医疗职业人格的不健全与医学专业精神的不足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指出孙思邈医学思想对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在实践中指导医学从业人员完善职业人格、丰富医学专业精神内涵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张修燕;黄裕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是中医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学习和继承传统医德的精华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医务工作者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其职业理想;对于改善现代医患关系;对于帮助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廉洁行医;对于加强医德修养、提高医务人员医德品质和境界、推动医德医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陈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器官有偿捐赠的伦理学思考

    器官短缺严重阻碍了器官移植发展.器官有偿捐赠可以增加器官的数量和减少移植等待时间,但是也会带来众多的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包括对人类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导致器官交易和器官商品化,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为了规范器官有偿捐赠行为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快针对有偿捐赠的法律的制定,还要坚持生命价值、知情同意、公平公正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作者:张洪伟;刘小南;王为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国医生在器官移植中面临的伦理、法律问题及责任

    在器官移植实施过程中,中国医生面临公正器官分配的伦理责任;面临着中晚期肝癌移植手术适应证的掌控带来的资源浪费的伦理责任;面临通过供体器官移植传播HIV和HCV传染病的风险责任.医生应具备伦理和法律观念,化解风险,承担责任,积极推进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黄丽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由日本临床知情同意看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日本临床知情同意书的内容与我国的大致相同.而实际操作却有不少异于我国之处.日本临床的知情同意彰显了医院的医疗权威的同时,在赢得患者信赖方面下足了工夫,使弱势群体的患方在病痛中还要承担风险的知情同意,变成了有强势群体的医疗方加入并引导患方共同努力规避风险完成医疗的良性工作过程.而伦理委员会的工作贯穿了这一过程的始终.细节决定成败,在医患关系空前紧张的我国医疗现场,日本同行的做法或许有可借鉴之处.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程序、内容与方法述评

    本文对医学伦理学委员会伦理审查的程序、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评述.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伦理审查的程序国内外已有成熟的研究,但如何对试验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如何保障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独立性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在伦理审查的内容方面,今后理论研究的趋向是研究问题的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在伦理审查的方法方面,如何应用临床经济学和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开展人体试验中风险与受益分析与评估是今后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

    作者:张红霞;杨同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医药研究的伦理审查与实践

    结合中医药研究的临床特点,在分析伦理审查的原则,伦理委员会在国内的发展基础上,重点结合中医药研究方法和在伦理审查中的特点,对如何建立一系列完整的伦理委员会审查管理制度,任命制度,委员继续教育制度,伦理审查程序,研究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监测制度,文件的保存和归档制度,知情同意签署制度,对药品、临床研究项目等涉及人体的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与监督方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大限度保护受试者利益.

    作者:王小云;梁兆辉;黄慧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信息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农村公共卫生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公共卫生服务及其重要性,牢固树立科学健康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共卫生伦理规范体系,坚持长期深入的实践必将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构建和谐医民关系——谈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

    通过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特质,指出应把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构建和谐医民关系上的观点,并就如何构建和谐医民关系提出几点对策.

    作者:林玉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与网络游戏的监管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非正式群体具有虚拟性、超越时空性、道德缺失性、中心人物不确定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游戏成员的个人行为产生影响,本文试从群体心理学角度提出网络游戏监管的策略.

    作者:徐娜;张桂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网络心理咨询业的开展与伦理困境

    目前网络心理咨询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网络心理咨询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对网络心理咨询业的职业伦理规则进行了探讨.

    作者:毕红升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