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总结影响血液透析患者QOL的因素.方法对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基本资料、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将结果与中国一般人群的QOL比较,检测该人群的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与影响QOL的因素.结果该人群QOL水平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6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低于中国一般人群(P<0.001);年龄>60岁、家庭经济收入低、长期病休在家、家庭关系紧张、原发病病程长,明显的并发症症状等因素影响该人群的QOL水平.结论在探索护理对策、制定护理计划过程中,应特别关注QOL低得分患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岑琼;王君俏;王永芬;高中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1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15例患者在术后6~48 h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1例患者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PVP治疗椎体转移瘤具有止痛效果明显,加固椎体,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针对性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丁翠琴;崔嫣;金欢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近年来我院6例(2例死亡)终末期肿瘤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的基本情况,以指导今后提高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查看病史,访谈医生、护士及病人家属进行调查,总结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终末期肿瘤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首要原因是心理问题和躯体疼痛,其次是病人家庭等支持不良.结论对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旨在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主动为终末期肿瘤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护理、提供缓解躯体疼痛的方法,鼓励建立病人家庭等支持帮助系统,还应加强安全预防措施.
作者:范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凡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临床上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脑实质再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常称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归属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范畴.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高雅琪;柴小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化疗药物渗漏所致患者静脉炎的皮肤损害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观察组应用703粉治疗22例化疗药渗漏致静脉炎患者皮肤黏膜损害,并同应用传统硫酸镁湿敷治疗20例患者进行对照及Ridit法分析比较疗效.结果观察703粉组临床治疗1周,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2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703粉在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所致静脉炎皮肤损害的临床止痛、创面修复、治愈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
作者:姚爱丽;闵雅莲;王海韵;袁红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卵巢畸胎瘤是妇科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恶变率仅占2%~4%.大约有10%的卵巢肿瘤可发生蒂扭转[1],当发生蒂扭转时,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引起肿瘤破裂而导致急腹症,甚至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而合理的护理能阻止病情加重,而术前的护理又是重要一环.现总结1998年8月~200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例术后均诊断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合并蒂扭转病人术前护理经验.由于术前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处理,全部病人均经手术治疗痊愈.
作者:关北平;邹玲;吴丽霞;吴京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有骨髓抑制作用,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严重出血,感染者有生命危险.因此,当病人白细胞<1.0×109/L,特别是粒细胞<0.5×109/L持续5 d以上,他们发生严重细菌、霉菌或病毒感染概率大大增加,此时病情危重,需对病人采取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措施并加强护理,才能有效地减少感染机会,使他们安全渡过危险期.
作者:李佳;宋敏;赵红;乔峰;刘红岩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开放性骨折创面的院内污染情况和感染常见细菌种类,探讨有效预防创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病人39处开放性骨折创面在入院时、清创前后及术后6例感染创口用棉拭子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找到创面新增细菌种类.并对感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详细记录病人的治疗过程,分析造成污染和感染因素.结果本组病人入院时创面污染的细菌有11种,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69.62%)和革兰阳性杆菌(20.25%),革兰阴性细菌污染较少(10.13%);与入院时比较,清创前有14个创口创面有9种新增细菌出现,主要为人体体表的革兰阳性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医院内常见菌株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表明病人创口在入院后至清创前这段时间内有新的污染,清创前新增污染细菌主要出现在从入院到清创开始之间时间较长(超过3 h)的创面上;清创后有5处创口查出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细菌;6例术后感染创口中有4例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且这4例病人的创口感染菌与入院时同一创面组织内检出的细菌不一致,表明为院内感染.结论院内污染主要发生在入院至清创前,此阶段应为护理预防的重点.
作者:侯丽敬;刘丹平;肖志洁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探讨开普拓治疗大肠癌的护理要点,对15例大肠癌患者使用开普拓化疗共38个周期,提出护理重点在于用药前加强健康教育,用药时要正确使用,并加强乙酰胆碱综合征、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的护理.
作者:崔嫣;丁翠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腹腔灌洗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2例SAP患者行腹腔灌洗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并总结经验.结果22例SAP全部治愈,术后5 d腹部体征全部消失,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8±0.7)d,平均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4.1土0.5)d,平均住院时间为(18.7士3.5)d;术后并发假性囊肿2例,无1例并发ARDS、ARF、腹腔脓肿、MOF或中转手术.结论腹腔灌洗术在SAP早期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建萍;李建萍;康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确定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所接受的护理项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上海市¨家综合性医院行颈椎病手术患者入院后所接受的护理项目.结果确定术前5类28项护理内容、术中13项护理内容、术后8类35项护理内容,其中术前与术后的健康指导、评估、活动类别在颈椎病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护理项目参与人数多,护理工作强度大.结论规范每一个护理流程环节,对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和服务标准起到了监督和制约作用;强调专科护理重点,提高专科护理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开展病种护理成本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宫克;叶文琴;朱建英;高德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完成末节断指再植手术11例,其中成活9例、失败2例.现将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燕玲;史靖;骆玲;韩笑莉;张玉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社会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龄患者亦随之增多,且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一旦受到外伤,机体防御机制容易遭到破坏,可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连锁性病变.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被认为是髋关节疾病和股骨颈骨折的佳治疗手段.2002年1月~2004年7月,我科共为11例股骨颈骨折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实施了安装临时起搏器后置换人工髋关节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睾丸肿瘤术后行腹膜后淋巴清扫术,由于创伤大,患者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为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恢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教育,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玉峥;刘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多器官功能衰竭老年患者的观察、护理要点.方法观察30例65岁以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并总结观察、护理经验.结果此类患者的观察要点是:生命体征的监测、清醒患者的主诉、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报告;护理要点包括:病房环境、患者的卧位、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二便护理、治疗用药护理、各种导管护理、急救护理管理、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单、心理护理及宣教;本组病人30例,好转出院19例,占63.3%,死亡11例,占36.7%.结论认真做好监测工作及全面到位的护理,对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是治疗及时有效、死亡率降低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慧君;陈红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2001年7月~2004年8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应用盐酸胺碘酮针剂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及阵发性房颤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华雨;叶枫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癌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主要的症状之一,疼痛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破坏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的止痛药物存在着服用不方便或副作用多等问题,使得患者在解除癌痛的同时,必须承受另一种痛苦.芬太尼透皮贴剂(又名多瑞吉贴剂)以其使用方便、镇痛作用持久(持续72h)、不会成瘾、副作用少等优点迅速在临床普及使用.我科于2003年6月~2003年11月在61例癌症患者中应用多瑞吉贴剂,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作者:李少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3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自19世纪80年代,PAC方案化疗应用于临床术前、术后化疗,其特点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顺铂(DDP)、阿霉素(ADM)、环磷酰胺(CTX),其目的在于缩小病灶,降低癌细胞活性,抑制残存癌细胞,防止复发和消灭转移灶.我院近年来对卵巢癌术前、术后化疗采用的PAC化疗方案,化疗效果较好,但其化疗过程毒副反应较重.我科对此类患者实施专业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向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糖尿病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和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骨折合并糖尿病,特别是老年骨折患者合并糖尿病,因其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为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加强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文英;张惠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提高2~5岁患儿IOS检查准确率,为早期诊断、排除哮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400名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05人,对照组195人;对试验组患儿检查前先进行心理干预,然后观察2组患儿ISO检查1 min呼吸的波形、检查时的紧张程度及配合程度和操作成功率、检查耗时的对比情况.结果试验组有94%的患儿能坚持1 minIOS的检查,且一次完成操作,波形整齐;对照组只有56.7%的患儿能一次完成操作.结果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结论IOS检查前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患儿紧张心理,提高IOS检查准确率及缩短检查时间.
作者:谭娴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操作中的作用.方法对高危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整理,并通过加强护士职业风险教育,配足重点科室护理力量,修订高危护理操作规程,制订风险管理预案,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措施.结果实施护理操作风险管理以来,护患纠纷明显下降,2003年较2002年同期下降50%.结论风险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瞿青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随着我国交通、通讯设施的高科技化和与全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的社会和生存环境更为复杂,传统疾病预防控制的地域及空间发生了变化,发生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率明显增加,其复杂程度和处理难度也不断加大.如SARS的突如其来、禽流感的接踵而至,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护理管理者带来巨大的挑战.回顾抗击非典的全过程,护理人员在不同层面上与当今医疗管理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立科学、合理、长期、综合的应急机制规划是目前当务之急.
作者:孙青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急诊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中常近距离接触多种急、危、重病人,因而职业性损伤概率较大.目前,血液传播疾病对医务人员造成的威胁已被广泛重视,如车祸、外伤病人的血液、体液会对护理工作人员健康构成威胁;此外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急诊护士也有较高的被感染的概率.近年来,急诊的职业危害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将各种危害降低至低限度,急诊护士应接受更多的教育,提高对各种危害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
作者:卢林正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留置导尿是剖宫产术后常规,持续开放式放尿是传统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只注重留置导尿的操作规程,而对患者膀胱功能受导尿的影响重视不够[1],致使部分患者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出现尿潴留、尿痛等异常情况,常需诱导排尿,这说明只注重操作规程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对剖官产术后留置导尿放尿方法加以改进,并与常规的放尿方法作观察对比.
作者:顾燕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使护理中专生ICU实习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方法根据ICU病房硬件设施条件,按照护理实习大纲的要求,对46名文化背景为中专学历的护理学员,设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临床教学方案.通过理论培训、前期见习、跟班带教、仪器使用、教学查房等多项环节进行带教.结果46名学员ICU实习综合成绩优秀者32人,占人数的69.35%;优良者9人,占19.57%;无不及格者.95.65%的学员对带教程序满意,93.48%的学员对实习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不同教育背景的ICU实习护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燕菁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ffusibl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机体凝血系统被广泛激活,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复杂病理过程.其发病原因是由致病因素导致全身广泛性微循环内血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弥漫性微血栓,引起床出现休克、器官功能障碍、贫血、出血表现,本症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为特点.我院2004年4月功抢救1例直肠癌术后合并DIC患者,现将抢救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德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传染病.其病毒可先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复制,引起淋巴结肿大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继而进入血液循环产生病毒血症,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各组织脏器,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中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体.因本病具有自限性,如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属对症处理,所以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儿科2002年9月间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经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今天的社会,是科技信息交流高速化的时代,国内外大量的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契机,同时也要求国人对此做出果断、迅速的反应.可以这样说,谁能先、全面地掌握科技发展的新信息,谁就能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而要实现这一制高点抢占的第一关就是英语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当今护理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加大护理英语教学的改革力度,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是当今英语教学不容回避的现实.
作者:徐淑秀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护理观察是护士积极启动感觉器官获得有关病人的直接信息,是借助问诊、工具等各种方法,主动、持久、有的放矢地观察病人因不同原因的病情变化乃至需要如何处理的认识过程.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日门诊量2 000~2 500人次,注射室月工作量2 000~3 000人次.由于门诊注射室病人流动性大,病人留院时间短,护理观察常常被护士们忽略.但注射时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有时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的,多数因为缺乏护理观察或观察不够仔细,漏掉了宝贵的诊断、治疗线索,失去佳的抢救、治疗时机.所以作为门诊部护理人员有必要做好护理观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作者:杭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尿毒症又称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尿毒症患者不断增多.
作者:府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改变辅助诊断科室原有的护理模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ERCP治疗的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制定以ERCP为特色的访视表,对545例行ERCP的病人进行深入病房、在床边和病人直接交流和宣教.结果访视545例病人,发现ERCP禁忌者8例,终接受治疗者537例,531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ERCP术前访视是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内镜护士业务水平、锻炼工作能力,激发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它在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ERCP诊断及治疗的成功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书智;叶志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帮助结肠造口病人实现自我照顾--自我实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的程序对病人入院、术前、术后、出院4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病人尽快适应腹部造口的改变,学会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增加了病人回归术前生活和参加社会活动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将Orem护理系统理论中的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为患者提供身心支持,以淡化患者对预后的忧虑,消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给予患者信息支持,使他们获得本病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知识,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患者回归家庭、社会及提高生存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毛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经我院护理人员的多年观察,发现在医院过春节的住院精神病人会发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和情绪反应以及异常的行为表现.针对这些情况,做好节前以及节日期间病人的病情控制、心理护理工作,安排好节日的文娱活动,争取更多的社会、家庭支持,有利于稳定精神病人的病情,促进康复.本课题选取我院1996年春节期间住院的精神病人85例,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病情观察、心理分析,并根据病人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反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克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总结心理护理要点.方法分析216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结果216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均能及时诊治,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改善.结论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有密切联系,心理护理对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十分重要.
作者:刘南田;朱海萍;汪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评估心理干预在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6例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A组10例为胃癌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组,即对照组,B组16例为胃癌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并加强心理干预组,即实验组.对这2组病人在术前3 d、术后3 d及术后1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加强心理干预组,患者焦虑情绪程度较A组轻.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能解除或减轻胃癌围手术期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程度.
作者:叶文君;蔡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五倍子敷神阙穴治疗肺积盗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8例盗汗病人,用五倍子研末,食醋调成糊状,临睡时外敷神阙穴(脐部),上盖纱布,胶布固定,一昼夜调换1次,可隔日再敷1次,5次为1疗程.结果显效14例,有效为2例,无效2例.结论五倍子敷神阙穴对肺积盗汗病人有较好的疗效,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本疗法对气阴两虚型者尤佳.
作者:潘林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是风湿科常见病[1],它以其对关节的较大破坏性,成为风湿科的护理重点,也是护理的难点之一.我科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逐步摸索出一套有中医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调摄护理方法.
作者:陈卓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烧伤是人体受热力(火焰、热水及高温固体)、电能、放射能量和化学物质等作用引起的皮肤损伤.严重的烧伤不仅损坏皮肤和肌肉等组织,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烫伤是烧伤中的一种类型,在日常工作中极为常见.因此烫伤发生后,如能采用适当方法正确地进行治疗处理,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痛苦,还可避免创面感染,缩短疗程,促进愈合.
作者:温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