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2-7270
  • 国内刊号:11-1758/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健康指南杂志   2016年2期文献
  • 别让腰椎疼痛影响你的生活

    疼痛是一种疾病已是医学界的定论.我国的慢性疼痛患者超过了1亿,而且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在诸多疼痛性疾病中,腰腿痛的发病率高,发生率仅次于感冒,大约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其一生中都经历过慢性腰腿痛,而椎间盘突出则是慢性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伴随腰椎间盘突出而来的疼痛常常使患者寝食难安、无法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起居.那么,腰椎间盘突出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作者:朱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严防急性肺栓塞的袭击

    2015年12月14日凌晨,我国首批命名的30位国医大师之一,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98岁的朱良春教授,因急性肺栓塞与世长辞.急性肺栓塞,是高龄老人的又一生命杀手.据美国有关资料表明,每年有15万人发生急性肺栓塞.随着血管医学的进展,医学家们越来越重视急性肺栓塞的防治.一、什么是急性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威胁高龄老人的肺循环疾病.

    作者:常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容忽视的老年性眼睑松弛症

    人上了岁数,皮肤就会因为衰老而逐渐变得松弛、缺乏弹性,我们眼睑的皮肤也是一样.不同的是,当眼睑皮肤松弛严重的时候,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外在形象,同时也会给老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不便.这种因年龄因素造成眼睑皮肤松弛而导致的眼部疾患,我们在临床上称之为“老年性眼睑松弛症”眼睑松弛麻烦多眼睑皮肤松弛,多见于老年人,也可见于部分中年人,发病率很高,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作者:王新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毒性肠胃炎,冬天更易患

    让人上吐下泻的肠胃炎是一种特别普通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尤以夏季和冬季为常见.不过,看似一样的肠胃炎,在冬夏两个季节中,却往往是由截然不同的原因引起.夏天发生的肠胃炎,大都是细菌感染所致,多与食物的腐败、不洁相关;而冬天,由于是病毒性感冒高发的季节,因此肠胃炎也以病毒性的居多.现在正值我国的隆冬季节,也是一年中病毒性肠胃炎为高发的阶段,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些有关病毒性肠胃炎的知识.

    作者:叶惠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保护微循环是保证健康的基石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心血管系统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部分.微循环与心血管系统的大循环(又叫体循环)、小循环(又叫肺循环)紧密相连,与休克、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疾病,以及手脚冰冷、冻疮、白癜风、酒糟鼻、脱发等现象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保持健全的微循环,人才能健康长寿.一、微循环的构造微循环被誉为生命之河一点都不夸张.大循环保持身体内血液的流动不息,小循环为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氧气,但是,不论大循环还是小循环,要让细胞真正受益,它们都要借助微循环的帮助.

    作者:简志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孝和中国

    作者:木子楠;孙继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家庭康复护理

    吞咽困难是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常发生于多次脑卒中、脑干梗死或者脑干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常常会造成食物或液体进入患者气道而引起剧烈呛咳,并因为误吸而导致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食物误吸而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同时,吞咽困难还可能引起患者脱水、进食不足、营养不良等,使其机体免疫力下降,血液黏滞度增高,更容易出现再次中风的情况.脑卒中遗留吞咽困难时,常需给病人留置鼻饲管.

    作者:徐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健康不佳的元凶

    67岁的劳丝和哥哥、表哥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他们白天会觉得非常疲倦,因为晚上根本没睡好,夜里由于身体一直努力想保住性命,所以早上醒来时简直精疲力竭.一、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西班牙拉里维拉大学医院的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普尔塔斯说,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软组织塌下,导致呼吸道变得狭窄,使得身体所需的氧气遭中断或阻塞.空气不足让人先是打鼾,接着大口吸气并醒来,为的是恢复正常呼吸.有时候一个晚上就能发生数百次,但因通常只持续三、五秒,患者对自己曾醒来浑然不知.

    作者:理查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盖疼,画“8”字/老人少吃虾皮/轻推大腿肝经助睡眠/起床先刷牙还是先喝水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静脉曲张的自我锻炼法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的病变.此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或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患者平时不妨做一些健身锻炼,对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颇为有益.一、按摩小腿1.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将双腿架在另一张矮凳上,先按摩左腿,将左右手掌贴于小腿内外侧,从膝盖开始,双掌夹住小腿往下推,推至踝下再回拉,如此推拉反复按摩100次,然后换右腿按摩,按上法进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促进延年益寿的好习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糖友腿肿谨防肿瘤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源头抓起

    如今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脑溢血之类的病名,许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同事、邻居、亲友之中大多有人生过这些病,甚至因而去世.据有关统计,此类“心脑血管病”占我国人口死因的41%,实在是我国民众健康的大威胁.心脑血管病是如何发生的心脏在胸腔之中管血液循环,大脑在头颅之内管思考记忆,本来无太多关联.“心脑血管病”的病名却将这两个器官的病联在了一起,原来这两个器官的病的源头却是在血管,所以称为“心脑血管病”.

    作者:杨秉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如何维护口腔健康

    常常有人问:什么是口腔健康?牙齿不疼,没有影响吃饭,是不是就是健康了?这里我告诉大家,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有个非常简单明确的定义,那就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首先,牙齿清洁.要尽量减少细菌在牙齿上的附着,特别是避免细菌堆积形成厚厚的牙菌斑,后形成坚硬的牙石.牙石中含有的大量细菌所产生的毒素,会损害我们的牙齿.

    作者:韩永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人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西方心理学家哈维格斯(Robert J.Havighurst)曾于1961年提出了著名的“健康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理念.哈维格斯主张,老年医学的目的不是“延长存活年限(adding years to life)”,而是“延长有意义的生命(adding life to years)”.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在于让老年人身体健康、没有残疾、认知程度和躯体功能完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心满意足地度过幸福的晚年.

    作者:密忠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十种常用药服用讲时辰

    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具体的服药时间要根据患者的特异性来个性化选择,即使同类药品,服药时间也可能有差异.1.降压药:早晨服药清晨4点~8点,是心血管意外的高发时间段,这个时候服药效果好.另外,利尿剂一般早晨给药,以减少副作用和病人夜里上厕所的不便.但是,也有的药宜晚上服用,如缬沙坦、雷米普利.依那普利晚上服用,可降低干咳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周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病患者的健身经②

    (接上期)二、冠心病健身经冠心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但其发病也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轻型冠心病患者,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外周阻力,使回心血量和心搏出量增加,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益处.口诀:甩手调息脚踮踮,拍腹叩胸吐郁气,放放收收强心肺,运动过程要量力.

    作者:黄光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气血双虚不容忽视——补益气血食物药膳选介

    人到更年期后,普遍会出现气虚乏力、面色萎黄、精力不支、失眠健忘的气血双虚现象,但逐渐会被自己认可为常态,经常被忽视和淡忘.其实气血虚是众多中老年人常见慢病的根源,需要加强饮食调养,争取逆转或延缓气血双虚状态.一、补气食品1.牛肉牛尾.牛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的良好作用,功效同黄芪.牛髓具有填精补髓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泽肌悦面.二者适于脾胃气虚所致的神疲气短、少气懒言、食欲缺乏、腹胀气滞、头晕眼花、自汗、虚喘、精力不支、慢性虚肿等.

    作者:马汴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保健给佳节增添祥瑞

    2016年的春节就要来到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格外的祥瑞,首先问候大家:春节好!初一到十五亲友相聚,少不了美酒佳肴欢聚一堂,心情舒畅、口福饱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欢乐中要防范两个健康杀手,就是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和熬夜引起的假日疲劳症.二者都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专家特别指出,中老年人要节制饮食和烟酒,高血压、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注意防范疾病复发.节日长假勿忘心身保健十二字:管住嘴,迈开腿,好好睡,心别累.

    作者:申国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跨出防癌抗癌的“五大误区”

    肿瘤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每人一生患癌症的概率为22%.更为可怕的是,每年全国因癌症死亡的病例约270万人,平均每天近7300人死于癌症.面对癌症的挑战,不论是医生、病人还是家属,都可以说是全力以赴.但是,在我们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靠谱”的误区.

    作者:欧阳学农;吴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望而知病——10分钟目测查病法

    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诊之一,掌握一些中医简要的望诊方法,经常对着镜子照一照,对了解自己的体质、发现疾病的苗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特向大家介绍三项实用的中医目测查病法.一、望舌知病望舌以早晨好,此时舌色舌苔未因进食而发生改变,能确切反映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舌诊主要观察舌体舌苔,要按先查舌体、再查舌苔的顺序进行.望舌苔时,从观察舌尖苔开始,再观察舌中、舌侧,然后观察舌根苔.注意检查时要将舌自然伸出口外,舌体放松,使舌体充分暴露.

    作者:周幸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十四节气养生②立春、雨水养生法

    立春、雨水时节,春天来临,天地孕育着生发之气,万物开始欣欣向荣.中医学认为,肝气通于春气,二者都孕育着初升的阳气,所以春季养生重点是养肝.养肝首先应让形体舒缓、精神喜悦,以调动人体“生机”.如果违逆了这个道理,形体拘紧、精神多怒或抑郁,就要伤害肝气,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症.这就是因为“人体春生”不足,会使“夏长”乏力的缘故.

    作者:古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唱响“十忙”健康歌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前进的动力.在这个动力推动下,为了实现我的健康梦,我每天坚持做好“十忙”.一忙晨练.常言道:“早睡早起身体好”.我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起身后准备一下就开始晨练.运动方式以轻缓为宜,不做剧烈运动.晨练内容多样化:1.慢跑步;2.做自创的自由操;3.打拳.天天如此,周而复始,获益不少.

    作者:陈亚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指南——引领我的航标灯

    追求健康长寿对广大中老年人而言,恰似在茫茫黑夜里划着一叶扁舟,而《健康指南》则是引领我们向前的航标灯.我今年79岁,每年体检均正常,偶尔有点感冒,只需多喝点茶水,按照《健康指南》上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就解决了问题.十多年来,没得过什么大病,这是我14年运用《健康指南》送来的科学保健知识防病健体的真实写照.

    作者:陈永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在日常小事中校正不良心态

    生活中发生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小事.事实证明,生活中小事不断积累引发的心理问题,会导致心身疾病患者病情的突变.所以,重视生活中的小事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下面的几个真实案例,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怎样在处理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案例1:与人攀比要有好心态张大妈看到邻居老李家买了新房,又羡慕又嫉妒,心里难受.她忍不住和老伴儿叨叨:“人家老李家买了大新房,咱家孩子该结婚了,但咱们买的房比不上老李家大呀!”张大爷听着老伴叨叨,心里七上八下的,整天想这些事,弄的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好.张大爷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结果因整日想着房子的事,突发晕厥摔倒在地上.

    作者:许天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您的气质类型属于哪种?

    在生活中,我们都或多或少谈论过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然而气质究竟是什么呢?在心理学中,气质是指一个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他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特征.大脑是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其活动有三大主要特征,即神经过程的强弱、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反应在人的行为中,相应地表现为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变化的幅度以及言语、动作的灵敏和迟缓等方面,从而体现出每个人不同的气质特点.

    作者:杨放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常用抗衰老中药精选

    许多中药可以辅助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具有良好的抗衰老、延长寿命功效.不过,抗衰老中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肾与活血化瘀的不同侧重,善养生者需请医生诊断体质的气虚、血虚、阴虚、肾虚,以及是否有瘀血存在,来选择对症的抗衰老中药服用.下面,精选了一些具有显著抗衰老作用的中药作一分类介绍,以备读者了解适合自己的药材,并请医生参考处方.

    作者:刘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增强免疫,延缓衰老

    机体免疫功能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人体免疫功能的减退开始于35岁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重要免疫器官——胸腺逐渐退化萎缩,有活性的免疫T细胞生成减少,反复分裂能力下降,反应力下降;老年人脾脏和淋巴结内的免疫B细胞数量改变不显著,但分裂能力降低,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整体免疫功能的减退,加速了人体衰老.因此,调节免疫是抗衰老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专家经验谈——打破类风湿关节炎顽固性

    有人说,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就其顽固性和经久不愈来说,应该是描述得恰如其分.但凡事不能这么悲观,只要进行正规、积极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还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笔者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观点.希望能够对有此病的患者有所帮助,争取早诊、早治,以缓解类风湿的折磨.

    作者:刘湘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咳嗽长期不愈六大原因要考虑

    慢性咳嗽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涉及病因众多,极易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从而反复使用抗茵药物,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慢性咳嗽是指病程>8周、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胸部体检和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者.下述六大病因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只有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才可使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第1位原因: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不伴有典型哮喘的喘息和呼吸困难的特殊类型哮喘,现认为是一种轻微哮喘或哮喘的前期阶段.

    作者:余莉;邱忠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导致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由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已成为老年人房颤常见的原因,有时还可发生在小于65岁、没有任何心脏疾病的个体中,称为“特发性房颤”.所以,房颤应引起中老年人高度警惕.一、房颤的症状主要有哪些?根据房颤发作的时间和特点,可将房颤分为初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和长程持续性房颤5类.

    作者:马长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模式发生转变

    在以往的观念中,当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时,才应用胰岛素治疗.但是新的研究发现,高血糖不仅是代谢异常,而且是胰岛β细胞功能持续减退的重要原因,是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风险.因此,对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糖尿病治疗模式已发生了如下转变.

    作者:王咏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注意早期识别治疗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第2位常见结缔组织病.它初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逐渐可侵犯全身各个内脏系统,严重者危及生命.本病多发于女性,男女比为1∶9,发病年龄30~60岁的患者占90%,因此,应加强对本病的识别,发现异常及时诊断与治疗.一、干燥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本病以结缔组织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外分泌腺体的损伤和功能减退;全身症状主要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内脏系统损伤所致.

    作者: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温加工,让食物很“受伤”

    很多人认为高温烹调会使食物变得更香、更好吃.然而,食物经由高温烹调后所带来的潜在危机,却伤害了我们的健康.凡是经过油炸、油煎、大火热油快炒、烧烤等高温方式烹调的食品,都会产生许多有害健康的物质,而且高温烹调的时间越长,产生变质、累积的致癌物就越多.1.地瓜、马铃薯,高温变质会产生丙烯酰胺研究指出,一般常吃的淀粉类食物,经过油炸、烘烤等高温方式烹调,都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吃下肚后会引起神经毒性、生殖及泌尿科系统的癌症.像是炸薯条、炸银丝卷、油条、饼干、炸虾、炸鸡等裹粉食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吃到的淀粉类经高温油炸、烘烤的食物.

    作者:彭德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增强免疫力食物排行榜②

    (接上期)5.香菇香菇中含有一种高分子多糖类物质,它可以增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素有“植物皇后”的美誉.关键营养素香菇多糖:能刺激各种抗体的形成,并活化巨噬细胞,降低致癌物诱发肿瘤的能力,对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抑制口腔中的细菌,减少牙茵斑的形成,防治口腔炎症.

    作者:中国保健协会专家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话南瓜

    南瓜又名倭瓜、饭瓜,是我国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食物.中医认为,南瓜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化痰排脓、消炎止痛、解毒杀虫之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营养不良、肺痈咳脓痰、胃溃疡、糖尿病、慢支、哮喘、腹胀水肿等诸多疾病的食疗.一、南瓜具有多重保健功效1.促进胃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肠癌南瓜中的钾含量特别高,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同时,南瓜中的大量果胶等膳食纤维,具有增加肠道内粪便体积、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作用.

    作者:贺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点精编⑤

    (接上期)八、微量元素我们把存在于人体中、含量极少、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尽管人体每日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对人体来说又是不可或缺,且必须通过食物摄入而产生.当从饮食中摄入的量减少到某一低限值时,则会导致人体某一种或某些重要生理功能的损伤.因此,我们又将这些微量元素称之为必需微量元素.

    作者:中国营养学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防结石病,重点在吃对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人群中常见的疾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1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得一次尿路结石.结石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如果没有做好预防工作,有一半以上会在6~7年后复发,是复发率很高的疾病.因此,做好尿路结石的预防,以及对手术后复发的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各种防治结石的措施中,调整饮食是关键的一环.

    作者:伍嘉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是现代慢性病的“主犯”

    早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呼吁全球戒糖.有研究者统计,过去50年内,全球糖消耗量激增3倍,糖摄入过多所造成的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和肝病等疾病在全球高发,每年间接导致全球约3500万人死亡.除了糖尿病外,糖还会引起诸多其他慢性病,饮食中也有一些我们容易忽视的“隐形糖”,真可谓陷阱重重.因此,广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冲破糖的围剿,守住自己的健康.

    作者:段富津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