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20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和简单的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锯敌对等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量.
作者:王海华;赵立华;张宝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确立振源滴丸的佳成型工艺和研究建立振源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和冷却液上部温度进行了优选.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滴丸旁人参皂苷Re进行定性鉴别.以HPLC法对滴丸中人参皂昔Re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根据实验所确定的工艺,制备3批样品,符合中国药典关于滴丸的规定.人参皂苷Re可以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和用HPLC法测定含量,人参皂苷Re的线性范围为1.596~15.96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2%(n=6).结论:歹优选的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检测和确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且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
作者:毕秋萍;甘书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自行设计一种带外螺纹环钻,与撑开器联合应用,以获得简单、安全快捷的颈椎前路减压效果,分析单纯用环钻或撑开器的利弊.方法:用H撑开器辅助螺纹环钻进行颈椎前路减压426例,其中颈椎间盘突出344例,后纵韧带骨化1 3例,下颈椎骨折56例,下颈椎肿瘤1 3例.术中显露病变节段,在撑开状态下用外螺纹环钻切除突出的间盘、骨化灶,突入椎管的骨块、肿瘤.颈问盘突出与创伤病例,减压后植骨钛板固定.颈椎肿瘤病例减压后用克氏针骨水泥重建椎体、钛板固定.结果:单节段颈问盘突出平均减压时间为4分钟,颈椎OPLL为1 8分钟.颈椎骨折为6分钟,颈椎肿瘤为14分钟.4例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病例术后无改善,其余422例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撑开器与带外螺纹环钻联合座用是简单安全的减压技术,恰好克服二者各自缺点,利用其优点:1.可扩大椎间孔.2.恢复颈椎生理前凸曲度.3. 切除骨质较少,仅切除椎体上、下终板后1/3少许骨质及突入椎管骨刺.4. 植入骨块或cage时容易,无需重力击入,对脊髓震荡轻.5.取下撑开器时对植入物有加压稳定作用.
作者:史峰军;刘东;刁振斌;宋银冬;于泉;关继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青光眼常规手术小梁切作加虹膜周切除术是由cairns[1]于1968年首创,现已广泛应用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
作者:马利;何朝永;陈基黎;由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58例患者的脑内血肿得到完全或大部清除;术后随访2~12个月,根据GOS进行预后评估:Ⅰ级28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10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微创、快速、简便的特点,适合大多数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
作者:罗良生;李英斌;曹黄荣;张健;王东;林忠;廖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治疗复发型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01年1月~2004 年1 月入院的实施全盆腔脏器切除的6例复发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6例手术顺利;术后生存期为 6~50个月,平均为 34个月. 6 例分别死于肠梗阻、肺转移. 结论:对同时侵及膀胱、直肠的复发宫颈癌行全盆腔脏器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改进手术前后治疗方法.
作者:高颖;徐冶;娄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1].方法:在C臂X线机定位下对18例患者的24个椎体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结果:术后复查X线和CT见骨水泥在椎体呈团块状分布,其中2例骨水泥溢入邻近间盘,2例溢入椎旁软组织,1例溢入椎管,但患者无临床症状,未行特殊处理,疗效判定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疼痛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P)6例.对全部病例随访4~16个月,疼痛无加重或复发,椎体无压缩现象.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重建椎体生物强度,恢复椎体稳定性,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轶胜;郭洪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EEP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LEEP术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病人816例,其中483例行病灶消融术,252例行宫颈环切术,81例行宫颈锥切术.观察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EEP术对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的总治愈率达95.7%,总有效率100%,各术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再次止血.结论:LEEP术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宫颈病灶消融术效果好、并发症更少.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森林脑炎病人肌电图运动单元电位的改变与肌肉瘫痪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62例森林脑炎病人的临床及肌电图资料.结果:62例病人中肌电图异常率为40%,肌肉瘫痪出现率为21.7%,其中肌电图正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为8.11%;肌电图异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为43.5%.结论:森林脑炎病人常见瘫痪部位是颈部及上肢近端的肌肉;运动单元电位异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高于运动单元电位正常者.
作者:韩淑祯;张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自滑式矫治器在AngleⅡ类错(牙合)中治疗前牙深覆(牙合)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自滑式矫治器配合固定治疗技术治疗AngleⅡ类错(牙合).结果:自滑式矫治器可随同各种固定矫治技术在治疗中控制前牙区的垂直向移动,在矫治过程中改变(牙合)曲线的深度时即以改善口唇的突度.结论:在Ⅱ类错牙合中应用自滑式矫治器可在短期内很好的打开咬合,改善患者面部的侧貌.
作者:沈花;张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乳腺钼靶x线片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微钙化点的自动检测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建议了一种乳腺微钙化点提取的新方法.算法首先利用随机方法产生大量的样本,经模糊判别后,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分类得到微钙化点. 后,仿真结果同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证明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李清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应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重建屈肘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5例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损伤者,采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缝合术.术中切取正中神经后内侧,横截面的1/ 6为移位束支.结果:术后对患肢正中神经功能的影响轻微;患者均出现手部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对手部肌力无明显影响.经1~3 年的随访,5例患者均在10~12个月恢复了屈肘功能.根据肱二头肌肌力恢复情况及肘关节活动范围,优3例,可2例.结论: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是治疗臂丛神经上干型根性撕脱伤、重建屈肘功能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冯亚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大大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寿命,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足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自2005~2007年,我科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足坏死17例,经合理用药及配和中医理疗,按摩等治疗与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病人的伤口创面经治疗25~70天内痊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作者:柯明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迅速彻底清除毒物是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的效果好坏,可影响病人反跳现象的出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建立两组静脉通道,一组滴入解磷定等,胆碱酯酶复活剂以及其他抢救药品.另一组静脉推注阿托品.
作者:任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盆骨折多因冲击暴力或挤压伤所致.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它的特点是:发病急,并发症多,病程长.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制订出心理护理措施,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状态.本文介绍骨盆骨折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
作者:邢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减轻患儿家长术前不稳定的情绪.方法:应用个别化的心理护理.结果:使其家长心理上得到切实的安慰与支持.结论:针对小儿家长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骆延秀;张洁雯;张宝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癌症是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其发病与人的情志有很大关系,长期的心情压抑、郁闷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病情的监护者,在监护中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外,病人情志的变化仍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去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佳的心理护理措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现就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现就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分析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佐建华;吕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疾病患者如果能得到较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将起到很大的帮助.实施内容包括:饮食指导;休息与活动;心理方面;避免诱因;自我病情监测;依从性治疗.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除了应具备教全面的健康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使健康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不流形式.
作者:卢琳;高文峰;蔡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1例联体新生儿联体手术的配合体会.此例患者年龄小,病情较复杂,手术护理中全面正确地评估患者,制定完善地护理措施;术前手术物品准备齐全,术中敏捷有序地快速配合,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
作者:肖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新时期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和体会,以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严格言传身教,规范护理操作;根据实习护士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正确处理教学的双评关系,注重信息反馈.结论与结果: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吴东波;高海燕;王萍萍;王舒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现己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较传统静脉穿刺技术它的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护血管,维持静脉通路,利于抢救危重患者;大程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会为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作为临术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在留置期间做好局部观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作者:谢丹;黄捷;王君花;牛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眼部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裸眼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突出优点而成为广大白内障患者和眼科医生所欢迎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我院眼科自2003年以来与上级医院合作,成功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门诊工作是医院的窗口,既能体现医院的精神面貌和医德医风,同样也是一个医疗、护理技术的平台.现结合我从事妇产科门诊护理工作多年的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妇产科门诊的护理工作.
作者:徐淑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姜桂芹;赵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影响手术效果,对治疗极其不利.现对88例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凤荣;吴梅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患者资料,一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下面就护患沟通方面浅谈几点技巧.
作者:齐德艳;汤桂荣;于连卉;李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50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总结50例髋关节置换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过,根据此类病人的疾病特征和病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50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没有出现并发症,全部预期出院.结论: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不但可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立娟;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随着患者对医疗技术水平与质量的期望和要求升高,促使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探求如何更加科学管理好PICC置管,使患者享受到安全、舒适的人性化服务是我们护理人员永远的责任和义务.下面就针对PICC置管在血液病应用中的护理管理的体会概述如下.
作者:石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显进以上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将102例男性达显进以上标准出院的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加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仪给予常规治疗)各51例,对两组患者出院满6个月后进行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及病情演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满6个月后研究组患肯的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及病情反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荠异(P<0.01;P<0.05;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出院后的分裂症患者定期复诊、坚持服药、巩固治疗、减少病情复发、提高疗效有促进作用.
作者:罗建慈;陈平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是广谱第4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多为短暂,终止治疗少见.常见不良反应腹泻、皮疹和注射局部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过敏、瘙痒、发热、偶有肠炎,念珠菌感染、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多为一过性,停药即可恢复.2008年3月我科收治1例老年男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在入院当天静点达力能后出现喉部紧缩感,继而出现眼睑水肿,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等过敏反应,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科学、系统的康复护理程序对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减少致残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5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122例,在入院和出院时均对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1人,其中A组按脑座中康复的Brunnstrom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B组为对照组.两组均持续康复,并于1个月后再次进行评价,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提高,但是A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针对病人Brunnstrom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红;刘景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留置胃管是一项基本护理操作.胃管的置入给病人带来了身心的痛苦,临床常出现恶心、呕吐、脉搏增快,血压上升等心理紧张及不同程度的恐惧感.这些不良的刺激可影响病人的耐受力,或因留置胃管期间咽喉部干痛不适感导致患者明显的拔管意向,甚至自行拔管而影响治疗.为了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我科自2004~2006年对97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碧兰;张梅莲;赖明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激励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发护士们的积极性,有效地缓解当前护理管理上所面临的困境,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重视和利用好激励机制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一项良策.
作者:张艳平;李世坤;柳丽玲;王玉花;王丽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严密地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调节,恢复期促进肢体运动及功能康复,适当锻炼.结果:40例中基本痊愈31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丽萍;高芳;郑国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是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是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临床教学基地,近年来,在护理部主任亲自带领下,狠抓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关键环节,带教质量明显提高.但护生在供应室实习期间,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不够主动,认为供应室工作就是洗洗刷刷,没有什么技术性,工作上马虎应对,带教老师讲课时有的护生充耳不闻,有的上班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有的玩手机游戏,有的护生见到供应室的烘干箱、蒸馏水机、高压灭菌器等带三相电、高温、高压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心理.针对护生的表现,我们觉得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实习是一个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到供应室实习,更是一个大转折,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及不同的学习方法,易表现出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分析护生此阶段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带教老师针对性地施教,以提高实习质量.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准确地反映开颅手术中患者实际的血压状态 .方法:同时同侧上肢袖带无创血压(肱动脉血压)和桡动脉直接测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桡动脉直接测压均比无创袖带(肱动脉)间接测压高.结论:直接测压动脉波形变化,可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作为指导治疗和评价药物疗效的依据,还便于随时采取血标本,减少患者创伤,提高术中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瑛璇;颜景佳;王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越来越多的幼儿先心病患者选择了介入治疗.在对幼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中存在着许多护理难点,根据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征,针对这些护理难点进行逐一分析,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应用到整体护理当中,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者:刘涤;董毓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主动脉夹层是少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指主动脉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本病起病急剧、发展快、危险性大、可引起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如不及时诊治可因夹堰动脉壁外膜破裂而致死.我院心内科自2007年收治主动脉夹层病人6例,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超高热是指体温在41℃以上者,是某些疾病伴随的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高热持续过久,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影响小儿的健康.
作者:郭固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87例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做好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心理干预措施,84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干预,成为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宿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伦理学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以护理道德哲学作为研究对象和任务的,而良心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人们内心深入的一种情感,它是各种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总和,是人们把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化作为自己内心信念的结果,是道德感情的升华,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负道德责任感的自觉认识,是对自己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
作者:吕桂香;王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接受手术的机率明显增高,但老年人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这与老年人机体器官结构,形态及功能衰退和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抵抗力减弱,对创伤﹑药物的应激性降低有关[1].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24例65岁以上患胆道﹑胃肠疾患术后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丁美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宫颈癌.是一个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后对患者预后良好,然而由于患者术前对癌症的恐惧和术后担心复发及患侧乳房切除后的外形改变等,给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傅慧;陈荣;张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急诊患者中,由于病情较急,往往只重视对患者的抢救,而忽视了心理护理.临床实践证明,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服务态度和责任心及掌握的医疗护理知识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关系到心理护理的成败.
作者:王明哲;邵新凤;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工作性质到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都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护士素质对做好护理工作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金英;于连卉;汤桂荣;齐德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心理护理就是护士通过自身的行为,语言、给病人精神上的支持,安慰、劝解、疏导、激励,去影响他们的认识感受,变消极的经受病痛折磨的被动状态为与疾病作抗争的主动状态.
作者:许兰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临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由于本病尚未特效治疗,预防及综合治疗.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病人,经对症治疗护理,包括:腹水的护理,出血的护理,自发性腹膜炎的护理,肝性昏迷的护理.机体支持护理,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病人焦虑,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对待疾病.护理效果显著多数病人好转出院.
作者:高海燕;吴东波;董丽霞;姜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当前临床上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国内73.5%~97%,国外46%~94.5%[1].影响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术前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术后对再植指的仔细观察并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有效的术后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我院2005年3月~2008年6月,对148位患者186个完全断离指实施了断指再植术,成活177指,成活率为 95.16%,效果满意.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虹;武楠;程才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计划分娩.产妇需要在分娩时尽量减少疼痛,理想的无痛分娩必须对母婴影响小,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要,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而达到无痛分娩目的,即施行硬膜外麻醉.
作者:汤淑华;王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门诊手术室和换药室是全天侯对病人开放的窗口,是配合医生抢救外伤病人,以及手术后病人换药,拆线的场所.因此,在该科工作的护士不仅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还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术能力,才能确保病人在门诊手术室短时间内得到抢救和治疗.所以手术室护士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作者:李笑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事物缺乏兴趣、健忘、心情不平静、时常哭泣和流泪、依赖、焦虑、恐惧、疲倦、伤心、易怒暴躁、无法忍受挫折、负向思维,对自己和新生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料新生儿的能力.造成产后郁抑症的可能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本例患者因生第二胎又是女孩,使其心情不快,加之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又住在农村,重男轻女,家人对此病不了解,使病人出现严重症状走失.
作者:盖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这在儿童医院显得格外突出,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10余年,总结了一套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现将具体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尚婉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25例鼻窦炎患者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增加,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了健康知识,对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严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肾功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但是,由于大部分病人不能合理的控制饮食,常导致水潴留、高钾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为此,对长期性血液透析病人经行合理准确的饮食指导,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
作者:林美华;洪莉莉;陈丽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肝癌患者往往食欲不振,不思饮食,一方面是由于化疗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乏力、疼痛等严重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与患者对癌症的恐惧焦虑、忧郁悲观的心理有关,做好肝癌患者的饮食及健康指导对提高其生存期质量尤显重要.
作者:汤桂荣;齐德艳;李金英;于连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是老年人常见的可危及生命的内科危重症,发展快,抢救若不及时,可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死亡率较高.护理人员若能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尽早抢救,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琳;许聪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人,注意心理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 2例,均及时发现、处理.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人顺利康复极为重要.
作者:马秀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在同时期内对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以干扰素α-2b、阿德福韦酯片、普通保肝药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3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降ALT、SB和改善白球蛋白比例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干扰素、阿德福韦酯片、普通保肝药3组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4.6%、48.6%、12.1%;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57.7%、46.2%、15.2%;3组的HBeAg、HBVDNA、抗HBcIgM的3项全部阴转,分别为17.2%、26.3%、4.2%.结论:三组药物均能达到理想的抑制病毒的效果.
作者:孙丽杰;袁东梅;齐德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难以用常规局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时,需行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但有时,肢体损伤较重,伴有主要血管损伤或缺损,局部无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处理较困难.于仲嘉等(1983)[1,2]报告利用健肢血管行桥式交叉吻合技术取得满意效果,但对供区肢体有一定的损伤,为了减少对供区的损伤,我们改进了术式,在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功林;章鸣;丁法明;郭翱;张灵芝;郁辉;吴发林;胡玉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计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容量复苏应用中疗效.方法:对40例早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使用(霍姆)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心率、血压、呼吸、血钠、血氯、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运用(霍姆)后心率、血压、呼吸明显改善,而血钠、血氯、凝血酶原时间无明差异.结论:小剂量(霍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快速恢复上有良好的效果,能够迅速改善机体生命体征,提高器官血流灌注,有明显抗休克作用,且安全良好.
作者:许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本文通过官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7年10月,到门诊体检妇女1 756例,妇科医生常规宫颈刮片,巴氏染色法,镜检.结果:巴氏I级1 264例,巴氏II级376例,巴氏II A级89例,巴氏II B级2 5例,其中19例,病理报告慢性宫颈炎,6例HPV感染.巴氏III级2例,病理报告;宫颈原位癌.巴氏IV~V级1例,病理报告:鳞状上皮癌.讨论:传统的宫颈脱落细胞学巴氏染色方法仍然是防治宫颈癌首选佳方法.
作者:范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胆道疾病病人(胆结石、胆息肉)常伴发糖尿病.围术期应激反应可改变机体的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改善麻醉技巧,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配伍,是调控围术期应激反应的有效措施,可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康复.我院观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病人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和全凭静脉全麻对病人术中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等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急性起病,可表现多种多样,不易做出诊断,极易误诊.2004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部队战士发生癔症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涛;王本涛;白月辉;赵志刚;曲国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东菱对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观察7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50 ml+东菱克栓酶5iu 首次倍量隔天静点1次,3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 ml+盐酸丁咯地尔300mg 每天静点1次,7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常规给予活血化淤、抗血小板聚集、健脑等药物治疗,7天为1疗程.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天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42%和55.56%;3天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97.73%和80.56%;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脑梗塞为1人占2.63%,对照组为4人占11.11%;两个月内TIA复发率及发展为脑梗塞患者对照组组明显高于治疗组.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 < 0.01),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病人均无1例出血. 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行之有效的,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医生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作者:白玉海;王红梅;王洪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叶形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临床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2例,采用肩关节前内侧弧形切口显露骨折端,以三叶形钢板内固定.结果:采取Constant评分标准,优17例、良12例、中2例,优良率91%.结论: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王凯利;汪宝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更好的指导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强化消毒灭菌与无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使临床感染管理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方法:通过对引起手术室的医院感染诸多环节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引发感染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逐一进行制定相应措施,实现对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结果:建议对手术室进行合理改造,加大隔离防护设备配备,严格规范工作人员操作规程,大限度降低手术室外源性感染的发生.结论:抓好环节控制,完善组织制度,严格进行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质量管理是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芳;王丽萍;郑国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颈内静脉穿刺术是一种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对于急性失血失液而需要快速补液的病人、因为各种疾病而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在手术中测定中心静脉压的病人、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搏导管的病人等.但是,在学校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体操作几乎没有,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完全掌握该项操作技术.
作者:彭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脑电图在儿童病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91.2%.轻型、普通型多表现为弥漫性中波幅或高波幅慢波改变,预后好.脑电图以局限性、低波幅慢渡多见,个别出现尖波者,预后差.结论: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疗效判定和转归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方法:观察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24例健康人(对照组)的24小时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异性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损害.
作者:孟昭斌;许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以往多采用肘后侧或肘外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自2002年2月~2007年2月应用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40例,髁上骨折内固定,通过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洪梅;杨轶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采取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高危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96例妇科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LMWH预防后,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栓相关指标及血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应用LMWH预防后,抗凝血酶-Ⅲ(AT-Ⅲ)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LMWH使术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LMWH可以改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作者:张伟;苗丽辉;车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诱导缓解并维持治疗增殖型狼疮肾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2例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殖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环磷酰胺组(治疗组n=36)、静脉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组(对照组n=36).结果: 平均随访36个月,治疗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34.1%,月经紊乱20.7%,骨髓抑制23.7%.结论: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诱导缓解并维持治疗增殖性狼疮肾炎的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对照组高.
作者:林志国;张志毅;赵彦萍;梅轶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问题倍受关注,保健意识的增强使预防性健康体检在全社会逐渐推开.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各类健康体检的人数增多,门诊健康体检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定期健康体检是预防保健的主要方式,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医院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卫生资源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宝萍;赵长存;梁晓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内镜鼻窦手术具有一些与传统术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在内镜鼻窦手术广泛应用与延伸开展中,并发症发生亦引起人们注意.对于内镜鼻窦手术迟发鼻中隔穿孔较为少见.国内李源等[1]曾的道2例,杨占泉等[2]曾报道7例.本研究对8例内镜鼻窦手术迟发鼻中隔穿孔原因与防治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吕宗合;宫向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前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属于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病,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易进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包括缺血所致的心脏性猝死.阻止疾病的进行性恶化,及时治疗使之恢复稳定状态极为重要.我们于2005年6月~2007年7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华;刘海潮;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而且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和特殊药物,病情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教会患者自我保健知识,以控制病情发展.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坤;张艳平;柳丽玲;王玉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运用吻合血管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1例小腿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例皮瓣近端约2×3cm2皮肤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其它患者肌皮瓣全部存活,结论:游离背阔肌皮瓣具有覆盖面积大,血管吻合通畅率高,血供丰富,皮瓣抗感染力强,耐磨、耐压、丰满,不影响供区功能.
作者:孔庆波;刘勇;于强;聂广辰;石健;刘继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对39例 SLE合并心脏损害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心包炎占心脏损害的47.72%,心肌炎占46.15%,心内膜炎占6.13%,未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
作者:李厚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和单药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到我院就诊,诊断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应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人采用米非司酮联和甲氨碟呤治疗,对照组78人采用甲氨碟呤治疗,结果:治疗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疗程更短,重复使用MTX次数更少,药物毒副反映及输卵管通畅率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MTX保守治疗合适的异位妊娠成功率高,提高了将来生育率,疗程缩短,安全,可靠,简便,值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梅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聚明胶肽多肽血浆代用品,能够补充血容量,改善氧供和器官功能,改善微循环,维持正常的组织氧供,为抢救赢得时间,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输血风险.
作者:张弘;杨峥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变应性鼻炎是鼻黏膜肿胀为主.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物理疗法有冷冻、电凝及激光等.我们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应用微波热凝治疗45例与药物治疗组(氯考合剂)4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庆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辛伐他汀可抑制HMG-COA还原酶这一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的活性,阻断HMG-COA 向甲基二羟戊酸转化,使肝内的胆固醇合成减少.该药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可延迟动脉硬化的进展,预防冠心病.大量研究证明辛伐他汀还有降血脂以外的其他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李仕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神经内分泌激活,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起了关键作用,随着发病机制和治疗理念的更新,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已成为治疗CHF的关键.而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通过与儿茶酚胺竞争交感神经β受体,达到阻滞β交感神经作用的药物,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人们对促使CHF恶化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对CHF的治疗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经过10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现将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红伟;柳立民;刘希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环孢素(Ciclosporin,CsA)1976年由瑞士山德士药厂首次发现并报告有免疫抑制作用,同年剑桥大学Calne在动物器官移植上应用取得成功,1983年被FDA批准用做肾、肝和心脏移植的抗排异药物.CsA选择性抑制细胞免疫,对胸腺细胞及辅助T细胞(Th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包括抑制胸腺因子分泌,阻断胸腺内T细胞成熟和Th细胞分化增殖;抑制抗原刺激T细胞的分化增殖;抑制IL-2、IL-3、IL-4、IFN、TNFα、TNFβ等淋巴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排异反应.
作者:刘向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Cervical Disc Calcification In Children,CDC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自限性疾病.1932年Lyon首次报道了CDCC病例,迄今为止文献上报道很少,原因主要是:由于本病症少见,临床往往对此缺乏正确认识而致漏诊;约10%的患者无症状;钙化灶小或病变轻,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Girodias等[1]对国外文献中近400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DCC平均发病年龄为7岁,70%在5~12岁之间;男女比例为54:46,无明显性别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中白种人多见,黑人和亚洲人罕见.1982年张之虎首先报道第1例CDCC至今约200例报道,年龄为2~13岁,男女比例1.8:1 [2].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发生于髓核,呈单发盘状、团块或多发碎块样钙化.CDCC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拟就CDCC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太邦;汤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科自2006年5月~2007年5月采用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肥大患者9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峰;于洋;辛玉芬;徐光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室壁瘤的心肌组织失去了电活动能力,心室除极方向背离室壁瘤而行.本文报道1例室壁瘤并发左前分支阻滞,但心电图呈现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
作者:肖波;刘慧波;张晓新;刘学义;刘松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高热所致的惊厥,是小儿惊厥中常见的原因,据统计3%~4%小儿有过高热惊厥,发病年龄一般为6个月~5岁之间,且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发作之前有发热的特点,症状比较隐蔽,不易被家属发现.多在体温聚升之时,38.5℃~40℃或更高.惊厥其表现形式一般为全身性,持续时间短,发作后意识迅速恢复,且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和体征.
作者:苗长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3月~2008年3月间我院外科共收治4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按病情不同取前列腺素E1(PGE1)静脉滴注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43例患者中,15例患者经过7~14天治疗,疼痛消失,感觉和皮肤正常,病变及远侧动脉搏动正常,无坏疽和溃疡.28例患者疼痛缓解,皮肤变浅,病变及远侧动脉搏动无明显减弱,坏疽和溃疡面缩小.时间短者治疗7天显著好转,时间长者为14天,有效率100%,静点中无副作用.讨论:前列腺素E1(PGE1)在本病中疗效确切,作用快,安全价廉,适合基层单位使用,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孕龄女性多见.因此,此病能否怀孕,佳时机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否则轻则引发SLE活动,重则易有生命危险,甚至死亡.本病例是以意怀孕所致.
作者:李清芬;孟凡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例30多岁的女性患者,在一次偶然肩部外伤后,发现右肱骨上段骨肿瘤收入院.患者平时局部及全身均无症状,要不是这次拍片,还不知何时发现肱骨有肿瘤.骨肿瘤累及肱骨头至肱骨中上段,范围较大,从CT与X线平片观察,肱骨皮质菲薄,有随时发生骨折的可能,必须进行治疗.问题是术前诊断尚难确定,从发病年龄、肿瘤近端有皂泡样改变、穿透骺板等特点,有骨巨细胞瘤的可能,单房性骨囊肿有靠近骺板与远离骺板之分,一般都不穿透骺板,随年龄增长,骨囊肿逐渐远离骺板,该例却穿过骺板进入肱骨头,距肱骨头软骨面仅数毫米,这一特点又不像骨囊肿,但发病部位与病变远侧端口又有单房性骨囊肿的可能.骨囊肿是良性骨囊肿,当前尚未见有恶性变的报道.而巨细胞肿瘤则是良性肿瘤中易于恶变的肿瘤,不同的诊断将会有不同的预后,治疗方法与疗效也差异很大.
作者:张功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源性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讨论本病的特点与采用颈前路间盘摘除这种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多源性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术从X线平片,MRI检查,针对性选择摘除突出压迫脊髓明显的1~2个间盘,并观察其后期疗效,结果经手术的18例患者基本上达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优8例,占44.4%;良9例,占50%;可1例,占5.6%.结论:对于多源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有明显的突出,压迫脊髓一半以上者应从前路摘除压迫脊髓重1~2个,手术减压彻底,建立颈椎稳定机制,是避免颈椎不稳而引发症状的关键.
作者:张爱良;付家和;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于2004年11月~2005年9月应用红外线美迪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5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崔淑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主要手段,但有时易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症(TURS)等并发症,后果严重,就该综合征做如下分析.
作者:谭志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例1:患者男,48岁.突发胸背部疼痛20分钟来诊,疼痛呈撕裂性或刀割样,既往有多年高血压病史.查体:神志清,急性病容,烦躁不安,冷汗,血压180/140mmHg,脉搏65次/分,呼吸25次/分,立即予急诊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诊断:心绞痛,室性早搏.立即持续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含服硝酸甘油1粒,口服倍他乐克25mg降压治疗,收入ICU治疗.入院后常规血、尿化验,腹部B超,胸腹平片,心脏彩超及胸部核磁共振等检查,后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作者:韩涛;王本涛;白月辉;滕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例60多岁的男性患者,2月前因1次腰部扭伤后发生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腰部活动时,疼痛难忍,不能久坐和行走,休息有所减轻,劳累、打喷嚏、咳嗽时症状加重,右下肢疼痛、麻木、无力.逐渐难以下床行走,在当地医院诊断为L4-5右侧椎间盘突出,经牵引、理疗、药物等对症治疗无好转,且逐渐出现右小腿肌肉萎缩.该患者由家属抬入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张功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1994年我院收治肩锁关节全脱位(ZlotskyⅢ级)2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周瑞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眼眶先天胆脂瘤发病率较低,是在胚胎发育中由于外胚层组织异位,逐渐生长堆积而成.本病病变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我科近年收治3例眼眶胆脂瘤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徐瑶;段惠静;苏晓华;田虹;袁士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2004年4月~2008年1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治疗成人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梁国富;李桂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1 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宫颈癌18例,其中鳞癌16例,腺癌2例.临床分期:1A6例,1B10,IIA3例IIB1例.内膜癌55例其中腺癌50例,腺鳞癌5例,透明细胞癌1例.采用手术-病理分期:IA15例,IB24例,IC2例,IIA3例,IIB2例,IIIA-C7例.滋养细胞疾病2例,I期1例,II期1例.子宫中胚叶混合瘤II期1例,输卵管癌IIB期1例.
作者:祝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双腔导尿管取替了原来的橡胶导尿管,较原来的导尿管科学实用,弥补了几项弊端,有利于治疗,减少一些麻烦,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霞;周德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甲状腺功能障碍可导致以并发肌病、突眼性眼肌麻痹,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等各种神经肌肉的病变,但突出的内科症状可掩盖肌肉病变之表现.其中以甲状腺毒性疾病(]甲亢性肌病)的发生率高[1]多为慢性起病,逐渐进展,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萎缩,以近端肌肉受累常见,多数患者有上台阶困难,蹲起费力.本文收集近5年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21例甲状腺毒性肿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许晓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义为由于腰椎管结构变窄,使得椎管内的神经组织在走出椎间孔之前受到挤压,而产生的一些症状和体征[1].临床多表现为麻木、无力和间歇性跋行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腰椎管狭窄症,属中医腰腿痛痹症范畴,何天佑[2]认为其主要的病理机制是肾虚不固,风寒湿邪阻络,气滞血凝,营卫不得宣通,以致腰腿痹阻疼痛.金汉明[3]认为肾虚、寒湿入侵、腰部反复扭伤是该病发病的三大原因.近年来,中医治疗腰椎管狭窄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近10年以来相关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治疗、研究文献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辛全超;姜益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疗效.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方法与同期单纯用西药(对照组)治疗的患者做治疗前后对照,观察两组心电图,临床症状及体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不良反应.
作者:许霞;卢桂华;董亚华;杨宝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季节性肠道疾病,属中医外感泄泻范畴.其病变重点在脾胃、大小肠,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首先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轻咳,继而出现呕吐、腹胀、大便次数增多.
作者:耿春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脑梗死后便秘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我科同时配合电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8年5月,慢性肺心病的患者88例,随机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用低流量持续吸氧、抗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强心、利尿、激素、纠正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生脉注射液3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点,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生脉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浆黏度、全血粘度也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闫丽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静脉滴注是摄入药物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有些药物如外渗血管周围的软组织中,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所以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我院近15年来发生静脉滴注外渗性损伤31例,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病人的痛苦,我们有必要对静脉滴注外渗损伤作一次回顾分析,查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早期治疗及预防措施.
作者:贾季梅;柳丽玲;刘淑梅;刘丽华;马艳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什邡地震灾区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对什邡市4所中学高三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什邡地震灾区高三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干预者占168人(22.77%),其中较突出并急需心理干预者36人(5.95%),有自杀倾向者22人(3.63%).男女严重度比较有明显差异(χ2=6.87,P<0.01).死者家属心理健康受损度高(χ2=5.36 P<0.05) ,文科学生有心理问题者较理科学生突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担心地震会发生、家人不安全543人(89.75%),感到疲劳449人(74.21%),犹豫不决343人(56.69%)、学习时感到痛苦325人(53.72%))、没有地震时也感到摇晃322人(53.22%).结论:地震灾害造成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加强对高三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及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任凯;郭恂;姜晓岩;彭龙颜;李志敏;王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5~2007年收治的12例子宫破裂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破裂发生以多胎、多产、高龄产妇、分娩阻滞有关.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妊娠期保健,合理使用药物引产,熟练正确地处理阴道难产,可大程度地预防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黄慈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方法:对1997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年龄在45岁以下住院的77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颅脑外伤、非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等.结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大多数是可以明确的.
作者:温战欣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