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收集了1999年8月~2002年2月共33例晚期NSCLC初治患者,应用健择(Gemzar)和顺铂(Cisplatin,DDP)联合化疗,结果Gemzar和DDP联合化疗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胡家柱;曹小龙;蔡小玲;郭添胜;黄福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对延长,脑转移瘤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对患者的危害越来越大,给患者造成各方面的功能障碍,使其丧失生活能力.我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我们收治20例脑转移瘤患者,经放射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光勤;曹茂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盆腔结核对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1959年2月~1984年10月间收治的11例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盆腔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例有家族肿瘤史,2例有12年的肺结核史.临床症状为盆腔肿物、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不适、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尿频.输卵管癌3例,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卵巢癌2例,宫颈癌5例.本组存活时间均超过10年,长31年,平均20.5年.结论恶性肿瘤与结核病均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的疾病,但当二者并发时患者的生存期并无缩短,二者间的相互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李晓江;吴令英;张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用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及强的松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以观察该方法的疗效、毒副作用,从而证实综合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入组80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分别给予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和强的松及单用153Sm-EDTMP治疗,对照并观察疗效及毒性.结果 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和强的松组及单用153Sm-EDTMP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P<0.05),骨病变影像好转率分别为40.0%和17.5%(P<0.05),而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和强的松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在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疗效.
作者:裴志东;陈志军;武阳;任铁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胃癌穿孔是胃癌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6%,发病率约占急腹症的1%,多数预后不良.我院自1990年1月~1999年1月收治胃癌合并穿孔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泽武;刘玉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1年5月~2002年5月,我院化疗科应用诺维本(NVB)联合顺铂(NP方案)、紫杉醇(PTX)联合顺铂(TP方案)共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现将其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关小冰;徐国启;李艳红;高秀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原发于阑尾的癌不多见,为加深对其认识,我们收集了1984~2001年间手术切除送病检的阑尾癌标本8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特点等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赵再秋;章美珍;翟梅娟;仇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的近期疗效.方法利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OUR-QGD型全身伽玛刀治疗肺癌所致SVCS患者11例,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病灶影像学变化.结果 1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1个月后复查CT,部分病灶消失,部分病灶明显缩小.结论全身伽玛刀治疗肺癌所致SVCS的近期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肺癌所致SVCS的新方法.
作者:李桂香;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1年1月~2002年4月我科应用国产长春瑞宾(NVB,诺维本)与顺铂(DD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36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28例70岁以上老年肺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分析老年肺癌术后心肺合并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发生肺不张6例,呼吸衰竭4例,心律失常20例,急性心衰4例.1年生存率82.1%(23/28),3年生存率40.0%(6/15).结论生理年龄和心理素质是影响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温东东;邓卫兵;赵俐;陈敏东;陈曲海;邓伟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癌性心包积液是晚期癌症严重并发症之一,预后极差,如能有效地控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自1995年6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心包腔内置管术加以腔内热疗、化疗,先后治疗癌性心包积液3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伟;李金山;孙贵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鼻腔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鼻腔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可向局部侵犯鼻咽、上颌窦,也可侵犯全身其他淋巴解剖区及淋巴结外器官.现将我院自1992~1995年收治的21例鼻腔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关小冰;徐国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5年6月~2002年6月,我院共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1 621例,其中51例采用经胸食管胃颈部器械吻合,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风林;张利萍;孙冬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方法 8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放疗合并化疗组(放化组、R+C)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R),放疗方法相同,放化组放疗同时给予顺铂(DDP)和氟尿嘧啶(5-Fu).结果随访3年,放化组较单放组残存率及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处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化组和单放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5%、74.8%和90.0%、59.5%,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化组毒性较单放组大,后遗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合并使用DDP和5-Fu可减少残存率,提高局部控制率.
作者:谢松喜;林映如;陈应瑞;李伟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氩-氦刀冷冻术是近期开展的新医疗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已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我们采用此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转移性肝癌24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良;杨学东;费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同期治疗及交替治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5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同期组(26例),交替组(26例),化疗用EP方案:Vp-16 100 mg/d×5 d,DDP 20 mg/d×5 d,21 d为1周期,共用2周期.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同期组:放疗在化疗开始第1天进行;交替组:放疗在化疗每周期结束后3 d开始,化疗当天不做放疗.结果同期组、交替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9%、34.6%(χ2=9.433,P=0.002).同期组和交替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0.8%、46.0%(χ2=1.300,P=0.254) ,同期组交替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3.8%、76.9%(χ2=3.059,P=0.080).同期组和交替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3%、41.7%、16.7%及72.0%、37.5%、8.0%(χ2=1.05,P=0.3057).两组病例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P方案与放疗同期应用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劲松;葛红;陆寓飞;王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癌性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采用利尿、腹腔穿刺放液及全身静脉化疗等措施,疗效差.自1999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加高频透热治疗癌性腹腔积液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震;史彦芬;王义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可行性与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2年2月收治的2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时应用单蒂横行下腹直肌肌皮瓣(TRAM flap)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21例患者,术后20例患者双侧乳房形态基本对称,患者满意.全组无腹壁切口疝及TRAM皮瓣完全坏死.结论对于Ⅰ、Ⅱ期的早期乳癌患者,选择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RAM皮瓣即时乳房再造术,能够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慧;崔树德;李连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泰索帝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化学上属于紫杉类,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和阻止微管解聚,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其对转移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有肯定的疗效.我们近期采用泰索帝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琴;郭根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比较少见,患者胸片可为正常,漏诊、误诊率高.我院自1990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气管肿瘤11例,根治性手术治疗3例,放射治疗9例.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蒋雪超;赵洪发;张继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症状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自1996年1月~2001年1月我们分别收治30例因晚期癌肿侵犯椎骨或骶骨,造成相应区域组织剧烈疼痛患者,并已进行过6MV X线DT 40 Gy/20次(脊髓耐受量)放射治疗后,再次发生剧痛.VAS评分9~10分.将愿接受硬膜外皮下隧道置管的10例患者与单纯服用美施康定30 mg,2次/d;肌注吗啡10 mg,1~2次/d的20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杨林;查日俊;张爱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50例肺腺癌接受HEMe方案化疗,6例肺鳞癌接受HE方案化疗.结果总有效率为39.3%,肺腺癌有效率为42.0%,肺鳞癌有效率为16.7%.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文辉;吴昌平;朱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食管癌单纯常规分割放疗疗效较差.为提高疗效,国内不少放疗单位采用非常规分割方法治疗食管癌,其中尤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满意.1998年10月~2000年12月,我科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和常规分割治疗食管癌各50例,旨在观察放疗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有无差异,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保林;梁克勤;戴书军;田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泰索帝(Taxotere)2周给药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泰索帝35~40 mg/m2,d1、d8,静脉滴入1 h.每次给药前30 min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卡铂250 mg/m2,d2,静脉滴入.28 d为一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结果 18例乳腺癌,CR 2例,PR 9例,NC 5例,PD 2例,总有效率61.1%;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乏力、恶心、腹泻、肌肉痛及脱发.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分别为3例和1例.结论泰索帝2周给药方案与每3周、每周给药方案相比疗效相似,但骨髓抑制较每3周方案明显减轻,与每周方案相似,激素用量减少,感染机会降低.
作者:李丽;关小倩;邹杨;李静;蔡永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对48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48例患者中,37例局部复发的CT表现为吻合口区肠壁不规则结节状、新月状软组织密度影,向腔内或肌层生长;其中16例伴侵犯邻近组织器官,(6例侵犯膀胱、前列腺、一侧或两侧精囊腺,3例侵犯子宫、阴道,7例侵犯骶骨及骶骨前软组织、直肠浆膜外脂肪层).19例为远处转移(伴局部复发8例),多见于肝脏.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学淳;姜立民;安丰新;吴新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加吡柔比星腹腔灌注及术后静脉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39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术中用吡柔比星50 mg、5-Fu 500 mg、卡铂300 mg等腹腔灌注.两组均于手术后2~3周采用CBP/DDP+THP+5-Fu或DDP+5-Fu+CBP及CBP/DDP+TAX+5-Fu或CBP/DDP+HCPT+5-Fu等多种方案交替静脉联合化疗,4周为一疗程,共4~6个疗程.随访3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7%、81.4%和75.0%,对照组依次为87.2%、69.6%和56.0%.观察组1,3年淋巴转移率分别为3.6%和20.7%,对照组为12.0%和40.8%.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加腹腔灌注,辅以早期静脉联合化疗,可相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吉庆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失去手术或放疗机会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因饮食摄入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自1998年3月~2001年3月我们采用电化学介入术并食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32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进食情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明刚;彭倩;谭成详;易传华;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介绍全胸段食管切除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方法我们共完成全胸段食管切除术673例,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8例,结合文献,对该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本组8例患者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各4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此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可概括为胸胃无力、胸胃机械性梗阻和幽门梗阻,手术操作认真、细致、熟练可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尽早诊断,正确处理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泉河;王军;尹慧;齐滨;陈明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化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不能手术,根治术后复发或姑息切除、改道的晚期患者,化疗则为主要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可获病情缓解,延长生存期.有些晚期患者,体质比较衰弱,难以承受足量的单一或联合药物化疗,对这部分患者我们试用抗肿瘤化学药物与中药组成的复方氟尿嘧啶片,以使患者能够耐受,力求病情稳定或好转.现将治疗观察结果做一报告.
作者:崔平;刘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高龄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6月~2001年6月102例年龄超过65岁经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高龄大肠癌患者有68例(66.7%)并存其他疾病,术后并发症28例(27.5%),围手术期死亡6例(5.9%).结论高龄大肠癌患者并存病多,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广平;许华峰;陈登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10余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NLL-M3)5年以上长期存活者较其他类型白血病比例有明显增加,其影响因素很多.现就我院治疗的5年以上长期存活的8例患者其用药疗程与生存期的关系做一探讨.
作者:顾红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措施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4年1月~2000 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随诊1~8年,比较刮宫次数≤2次或> 2以上、是否规范化疗及选择合理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刮宫次数≤2次与刮宫次数> 2次的疗效比较、是否选择合理手术时机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规范化疗与规范化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正确的治疗措施即避免多次刮宫、进行规范化疗及选择合理手术时机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张惠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胃癌患者受到了更多重视.我科自1993~1998年共收治老年胃癌患者(年龄>70岁)8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平;冯笑山;陈登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切口对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1986~2001年68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对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皮瓣愈合的影响.结果 1986~1994年间手术采用纵切口312例,皮瓣坏死106例(34.0%);1995~2001年间手术采用横切口368例,皮瓣坏死19例(5.2%).结论手术行纵切口的皮肤张力较大、血运障碍是皮瓣坏死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横切口皮肤由于纵向张力的缓冲,皮肤张力减低,皮瓣血运良好,切口一期愈合率明显提高.
作者:李蔚;崔亚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性癌的治疗方案.方法用异环磷酰胺(IFO)、美司钠(mesna)、足叶乙甙(Vp-16)、顺铂(DDP)组成IMVD方案对52例复发、转移性癌进行治疗.结果 CR 5例,PR 27例,SD 7例,PD 13例,总有效率(CR+PR)67.3%.G-CSF、美司钠、枢复宁等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液毒性、泌尿系毒性及消化道反应,但对预防脱发无效.结论 IMVD方案可用于常规化疗失败的患者,亦可作为肿瘤治疗一线方案.
作者:孙英信;时德;谭永忠;殷毓琼;孔令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特点.方法 41例胃肠道间质瘤在光镜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Vim、CD34、CD117、Des、SMA、S-100和NSE的表达情况.结果 GIST由梭型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或两者混合构成.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70.7%和78.0%.在本组材料中Ⅲ型和Ⅳ型较文献报道的高.结论 GIST是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缺乏非定向分化,CD117和CD34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徐康宁;冯晨;孙振柱;赵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胰腺癌和非癌病变组织中MMP1和TIMP1表达特征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行MMP1和TIMP1多克隆抗体ABC免疫组化法.结果 53例胰腺癌MMP1阳性26例(49%),TIMP1阳性28例(53%);20例慢性胰腺炎导管上皮MMP1阳性1例(5%),TIMP1阳性20例(100%);25例癌旁上皮MMP1阳性3例(12%),TIMP1阳性23例(92%).胰腺癌MMP1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和癌旁上皮,而TIMP1阳性率明显低于慢性胰腺炎和癌旁上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高分化腺癌和未转移癌MMP1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和转移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TIMP1表达则相反.胰腺癌中MMP1与TIMP1表达呈密切相关(P<0.005).结论 MMP1和TIMP1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转移发生均有密切关系,两者均为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杨竹林;李永国;王群伟;钟德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鼻咽和鼻腔部位NK/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资料.方法组织病理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 NK/T淋巴瘤组织结构特点为多形性淋巴细胞增生,大片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浸润,免疫组化表达CD3、CD45和CD56阳性.结论 NK/T淋巴瘤是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原发性肿瘤,结合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王静;李海;薛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乳腺癌高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对乳腺疾病进行积极防治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同时,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部位副乳腺,它也和正常乳腺一样受内分泌影响,可以发生与正常乳腺同样的良、恶性病变.我院外科自1997年7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副乳腺疾病3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任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和毒副反应.方法 40例初诊经病理学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双盲分为A组和B组.两组放射治疗方法、程式、剂量相同.破盲后证实A组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组,B组为安慰剂对照组.根据肿瘤退缩变化计算肿瘤部分缓解(PR)剂量和完全缓解(CR)剂量,每周检测血常规,每周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并按WHO毒性标准观察和评定毒副作用.结果 A组的鼻咽原发灶和颈淋巴转移灶CR率分别为90%(18/20)和85%(17/20),高于B组的75%(15/20)和60%(12/20)(P<0.05),而且A组达到PR和CR的剂量低于B组(P<0.05).鼻咽原发灶放射增敏比(SER)为5560.0/4322.2=1.29,颈淋巴转移灶SER为5150.0/4270.6=1.21.两组患者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黏膜、皮肤、血常规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脏毒性.结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的放疗有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长期疗效亦有待于追踪和观察.
作者:刘孟忠;卢泰祥;胡永红;汪惠云;黄慧英;陈明;吴少雄;罗伟;冼超贵;胡伟汉;古模发;崔念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的手术相关生存质量,为全面评估脑膜瘤手术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参照WHOQOL-100及Karnofsky量表,设计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147例脑膜瘤患者及正常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应用工作曲线(ROC)确定生存质量满意值,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分析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认为生存质量≥70分为获得满意生存质量.除心理功能外,脑膜瘤患者术后生理、独立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P<0.001).结论手术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试有利于对脑膜瘤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
作者:缪亦锋;鲁晓杰;蔺玉昌;黄长铭;李兵;苗增利;季卫阳;殷力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宁养院患者服务前后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一般状况的调查对比,探讨家居止痛治疗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佳服务形式、服务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定期上门探访、电话随访为主要服务形式,止痛治疗、心理舒缓、护理指导等为主要服务内容,为癌症患者提供较为完善的家居治疗.治疗前后调查其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一般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这一形式的家居止痛治疗,患者疼痛缓解率达94.4%(475/503),其中明显缓解至完全缓解达56.1%(279/503),98.2%(494/503)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8.2%(444/503)的患者一般状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家居止痛治疗能使绝大多数中晚期癌痛患者达到较满意的止痛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曹伟华;陈素钻;曾怀端;蔡泽玲;黄少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浅表性膀胱癌占70%~80%,可经手术切除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复发率高,达50%~70%[1].膀胱灌注治疗作为一种首选的局部治疗方法,BCG为公认的有代表性的药物之一,但复发率为18.9%,而且有较多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因此,研究利用新的药物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仅对吡柔比星在膀胱癌患者的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郎建华;王文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血行和淋巴结转移及种植传播.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不仅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胞黏附是肿瘤侵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胞黏附分子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研究多的是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本文就ICAM-1与结肠癌侵袭的关系做一综述,并探讨ICAM-1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侯铁英;赵幼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由于基因学证据提示在人类10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至少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促使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1997年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在人类染色体10q23鉴定出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分别命名为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和MMAC1(mutated in multiple advanced cancers)[1,2].
作者:汤聪;邹声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肿瘤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患者的心理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对肿瘤领域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生物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1].到1980年代,提出了心理肿瘤学(psycho-oncology)的概念,主张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肿瘤学相结合的多学科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内容既包括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又包括心理因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等问题,还在肿瘤患者心理问题干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钟雷;张继青;阎金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胆囊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十分少见,近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薛强;王捷;王鹏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2000~2001年采用深圳奥沃OUR-QGD型全身伽玛刀治疗2例腮腺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劲松;蔡鹏;钟志鹏;杨士勇;孔亚梅;石志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54岁.因发现右腋下包块4个月于2001年11月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腋下包块,约栗子大小,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现包块逐渐增至鸡蛋大小,皮肤表面无红肿,偶伴右上肢疼痛.
作者:石永佳;冉瑞忠;谭佩玉;武金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产生甲胎蛋白的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FPGC)病例罕见,1970年由 Bourrellie首次报道.我院收治 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冀子中;楼雅依;陈晓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是病死率很高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比较困难[1].自1990年始,我们采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6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黄旭杰;林博云;李惠嫦;肖祥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癌症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能有效地控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心包腔闭式微管引流术加以顺铂(DDP)为主的腔内热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序贯运用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各种手段,成功治疗了1例乳癌骨转移患者,其中内分泌药物为患者带来了长达54个月的获益,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敏;江泽飞;宋三泰;刘晓晴;王涛;吴世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