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光勤;曹茂杰
由于基因学证据提示在人类10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至少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促使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1997年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在人类染色体10q23鉴定出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分别命名为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和MMAC1(mutated in multiple advanced cancers)[1,2].
作者:汤聪;邹声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原发于阑尾的癌不多见,为加深对其认识,我们收集了1984~2001年间手术切除送病检的阑尾癌标本8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特点等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赵再秋;章美珍;翟梅娟;仇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切口对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1986~2001年68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对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皮瓣愈合的影响.结果 1986~1994年间手术采用纵切口312例,皮瓣坏死106例(34.0%);1995~2001年间手术采用横切口368例,皮瓣坏死19例(5.2%).结论手术行纵切口的皮肤张力较大、血运障碍是皮瓣坏死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横切口皮肤由于纵向张力的缓冲,皮肤张力减低,皮瓣血运良好,切口一期愈合率明显提高.
作者:李蔚;崔亚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失去手术或放疗机会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因饮食摄入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自1998年3月~2001年3月我们采用电化学介入术并食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32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进食情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明刚;彭倩;谭成详;易传华;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宁养院患者服务前后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一般状况的调查对比,探讨家居止痛治疗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佳服务形式、服务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定期上门探访、电话随访为主要服务形式,止痛治疗、心理舒缓、护理指导等为主要服务内容,为癌症患者提供较为完善的家居治疗.治疗前后调查其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一般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这一形式的家居止痛治疗,患者疼痛缓解率达94.4%(475/503),其中明显缓解至完全缓解达56.1%(279/503),98.2%(494/503)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8.2%(444/503)的患者一般状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家居止痛治疗能使绝大多数中晚期癌痛患者达到较满意的止痛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曹伟华;陈素钻;曾怀端;蔡泽玲;黄少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特点.方法 41例胃肠道间质瘤在光镜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Vim、CD34、CD117、Des、SMA、S-100和NSE的表达情况.结果 GIST由梭型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或两者混合构成.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70.7%和78.0%.在本组材料中Ⅲ型和Ⅳ型较文献报道的高.结论 GIST是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缺乏非定向分化,CD117和CD34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徐康宁;冯晨;孙振柱;赵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胃癌患者受到了更多重视.我科自1993~1998年共收治老年胃癌患者(年龄>70岁)8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平;冯笑山;陈登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乳腺癌高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对乳腺疾病进行积极防治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同时,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部位副乳腺,它也和正常乳腺一样受内分泌影响,可以发生与正常乳腺同样的良、恶性病变.我院外科自1997年7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副乳腺疾病3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任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同期治疗及交替治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5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同期组(26例),交替组(26例),化疗用EP方案:Vp-16 100 mg/d×5 d,DDP 20 mg/d×5 d,21 d为1周期,共用2周期.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同期组:放疗在化疗开始第1天进行;交替组:放疗在化疗每周期结束后3 d开始,化疗当天不做放疗.结果同期组、交替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9%、34.6%(χ2=9.433,P=0.002).同期组和交替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0.8%、46.0%(χ2=1.300,P=0.254) ,同期组交替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3.8%、76.9%(χ2=3.059,P=0.080).同期组和交替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3%、41.7%、16.7%及72.0%、37.5%、8.0%(χ2=1.05,P=0.3057).两组病例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P方案与放疗同期应用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劲松;葛红;陆寓飞;王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1年5月~2002年5月,我院化疗科应用诺维本(NVB)联合顺铂(NP方案)、紫杉醇(PTX)联合顺铂(TP方案)共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现将其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关小冰;徐国启;李艳红;高秀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化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不能手术,根治术后复发或姑息切除、改道的晚期患者,化疗则为主要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可获病情缓解,延长生存期.有些晚期患者,体质比较衰弱,难以承受足量的单一或联合药物化疗,对这部分患者我们试用抗肿瘤化学药物与中药组成的复方氟尿嘧啶片,以使患者能够耐受,力求病情稳定或好转.现将治疗观察结果做一报告.
作者:崔平;刘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的手术相关生存质量,为全面评估脑膜瘤手术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参照WHOQOL-100及Karnofsky量表,设计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147例脑膜瘤患者及正常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应用工作曲线(ROC)确定生存质量满意值,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分析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认为生存质量≥70分为获得满意生存质量.除心理功能外,脑膜瘤患者术后生理、独立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P<0.001).结论手术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试有利于对脑膜瘤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
作者:缪亦锋;鲁晓杰;蔺玉昌;黄长铭;李兵;苗增利;季卫阳;殷力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盆腔结核对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1959年2月~1984年10月间收治的11例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盆腔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例有家族肿瘤史,2例有12年的肺结核史.临床症状为盆腔肿物、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不适、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尿频.输卵管癌3例,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卵巢癌2例,宫颈癌5例.本组存活时间均超过10年,长31年,平均20.5年.结论恶性肿瘤与结核病均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的疾病,但当二者并发时患者的生存期并无缩短,二者间的相互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李晓江;吴令英;张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是病死率很高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比较困难[1].自1990年始,我们采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6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黄旭杰;林博云;李惠嫦;肖祥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54岁.因发现右腋下包块4个月于2001年11月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腋下包块,约栗子大小,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现包块逐渐增至鸡蛋大小,皮肤表面无红肿,偶伴右上肢疼痛.
作者:石永佳;冉瑞忠;谭佩玉;武金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症状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自1996年1月~2001年1月我们分别收治30例因晚期癌肿侵犯椎骨或骶骨,造成相应区域组织剧烈疼痛患者,并已进行过6MV X线DT 40 Gy/20次(脊髓耐受量)放射治疗后,再次发生剧痛.VAS评分9~10分.将愿接受硬膜外皮下隧道置管的10例患者与单纯服用美施康定30 mg,2次/d;肌注吗啡10 mg,1~2次/d的20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杨林;查日俊;张爱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可行性与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2年2月收治的2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时应用单蒂横行下腹直肌肌皮瓣(TRAM flap)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21例患者,术后20例患者双侧乳房形态基本对称,患者满意.全组无腹壁切口疝及TRAM皮瓣完全坏死.结论对于Ⅰ、Ⅱ期的早期乳癌患者,选择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RAM皮瓣即时乳房再造术,能够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慧;崔树德;李连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食管癌单纯常规分割放疗疗效较差.为提高疗效,国内不少放疗单位采用非常规分割方法治疗食管癌,其中尤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满意.1998年10月~2000年12月,我科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和常规分割治疗食管癌各50例,旨在观察放疗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有无差异,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保林;梁克勤;戴书军;田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肿瘤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患者的心理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对肿瘤领域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生物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1].到1980年代,提出了心理肿瘤学(psycho-oncology)的概念,主张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肿瘤学相结合的多学科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内容既包括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又包括心理因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等问题,还在肿瘤患者心理问题干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钟雷;张继青;阎金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28例70岁以上老年肺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分析老年肺癌术后心肺合并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发生肺不张6例,呼吸衰竭4例,心律失常20例,急性心衰4例.1年生存率82.1%(23/28),3年生存率40.0%(6/15).结论生理年龄和心理素质是影响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温东东;邓卫兵;赵俐;陈敏东;陈曲海;邓伟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