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
  • 国际刊号:1004-0137
  • 国内刊号:12-1188/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46
  • 全年订价:20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食品与健康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螺蛳壳里做道场

    脑海里闪回,能忆起来的第一次吃螺蛳,是某个停电的夏夜.左邻右舍四散在采石厂门口,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坪前,打着蒲扇纳凉.不知谁家端出一碗完壳螺蛳,大家新奇地聚拢在一块儿,边捡一颗送到嘴里,边问这是什么好吃的.印象至深的是有一人不知吃法,竟将螺蛳的肠肚吸食殆尽,彼时河净水清,换做现在,知晓后怕是要吐了.那一刻我记住了“嗍螺”.

    作者:即墨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文茶雅集英伦茶礼

    英国人饮茶始于17世纪初.至18世纪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到各个阶层,在茶类选择上以红茶为主,往往会一日饮茶数次,成为了英国人重要的生活习惯.下午茶则是起源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式典雅生活的象征和礼仪.在许多重要场合,常用下午茶会来替代宴会.在今天,下午茶茶礼虽然已经简化,但是正确的冲泡方式、优雅的茶具陈设、丰盛诱人的茶点,仍被视为传统保留下来.而上佳的茶品、瓷器、音乐,甚至是好的心情,更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宝岛牛奶锅

    醇香的牛奶,温热、浸润着满满一锅的涮烫食材,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味觉体验呢?中式火锅有各种名堂,无论是麻辣锅、清汤锅、海鲜锅……都是如在天堂般的美味.不过,前段时间,我去台湾出差,有幸尝到了当地一道老少皆宜的营养牛奶锅,对火锅算是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据店家说,牛奶火锅能够起到润泽肠胃、滋润皮肤的作用,所以吃牛奶火锅也算是一种健康新时尚.

    作者:丁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留食

    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们去田野里采摘柿子,采摘过后,总要留一些柿子在树上,给鸟类留点食物.柿子丰收的时节,一进入田野,便能看到老大一棵柿子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柿子,给人喜气,给人丰收,更给人满足.

    作者:白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童年不识荠菜香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候,早不畏严寒破土而出的野菜当属荠菜了.古人陆游有诗为证:“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而辛稼轩更是把荠菜花当成了春天的真正使者,留下了“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名句.

    作者:吴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做一个有内涵的烤包子

    烤包子是新疆的地方美食,对于像我这样的当地土著来说,它是一种日子久了不吃就会惦记的食物.对于初来新疆的内地朋友来说,烤肉是立马能接受的,但对于烤包子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烤包子在馕坑里被高温灼烤加工的过程中,羊肉经过物理变化,内中的膻腥味会被释放得很充分,对于不经常食用羊肉的人来说要接受这个味道,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一旦适应后,这个神奇的食物便会强烈地吸引你去不断品尝.

    作者:赵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浓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写道:“冬笋美.过年的时候,若是以一蒲包的冬笋一蒲包的黄瓜送人,这份礼不轻,而且也投老饕之所好.我从小爱吃的一道菜,就是冬笋炒肉丝,加一点韭黄木耳,临起锅浇一勺绍兴酒,认为那是无上妙品——但是一定要我母亲亲自掌勺.”在他看来,冬笋是可食用竹笋中的美.经过冬笋略带羞涩的调味,肉的香,笋的鲜,酒的醇,全部诗意呈现,热气腾腾中,活色生香,简直妙不可言.尤以母亲炒的好吃,出味的香,是每年冬季舌尖上的美味享受.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慎用复方感冒药

    复方感冒药是添加有减充血剂、抗组胺剂、镇咳祛痰药等成分的复方制剂,种类繁多,大多数属于非处方药(OTC),方便患者自主选用.但要提醒读者们注意的是,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早已不推荐4岁以下的小儿用复方感冒药,希望国内广大家长也能引起重视.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油盐酱醋健康选

    油盐酱醋是每个家庭日日离不开的,但在如何选购上却令很多人犯了难.是不是便宜加名牌就是好的选择呢?拨开各大商家的广告与低价的迷雾,让营养师为您擦亮双眼,帮您挑选靠谱的油盐酱醋.为健康,请适量“加油”

    作者:青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秘“危险”的电磁辐射

    “辐射”“微波”等词汇总能挑起人们的敏感神经,特别是有老人、孕妇、婴幼儿的家庭,更加视之为大敌.笔者就亲身遭遇过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隔壁邻居小夫妇有了新生宝宝,怕孩子被“辐射”到,要求邻里们把家里的网线断开,停止使用路由器.那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危险”?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危害?如何使用这些家电才更合理、安全呢?

    作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了解焦虑障碍早识别早治疗

    刘女士,45岁,已婚,中学教师.近两年来常感工作压力大,不仅出现失眠,还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坐立不安,担心有什么不幸将要发生,如担心小孩会出事,担心自己会得病,担心家中被盗,担心学生放学回家途中出车祸,学校评比担心自己落后(实际上经常是先进),等等.遇事要上厕所,事越急,便意越重.同时,刘女士还伴有失眠、多梦、入睡难,以及心慌、胸闷、胸痛和头痛,月经不调等多项躯体症状.

    作者:孙达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雾霾天应该怎么锻炼?

    雾霾,已经使人类健康受到严重的困扰而又难以逃避,如何应对雾霾?遇到雾霾天气,我们还要不要进行运动呢?首先,雾霾天或空气污染较重时,是不适宜在户外进行运动的.因为锻炼时,随着运动强度的提高,需氧量会不断增加.比如,中等强度运动时,肺的通气量会达到安静状态的10~20倍,这就很容易使更多的有害气体吸入体内.

    作者:谭思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那些黑榜上的“食品添加剂”

    每到年底年初,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排行榜问世,“含食品添加剂多的零食排行榜”便是其中一个.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激凌、饼干、奶茶、口香糖、薯片等“零食”纷纷被点名.这其中含有哪些食品添加剂?对食用者的健康究竟是否会造成损害?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读.

    作者:段梅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妊娠贫血靠食疗

    如今,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了,市场上销售的食品种类也极为丰富,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妊娠贫血的发生率却依然居高不下.据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农村妇女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平均发生率为30%,是孕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研究表明,随着孕周的增加,贫血的发生率将逐渐增高,到孕20周后可能会有好转,但铁缺乏率还可高达80%.编辑部收到几位准妈咪的来信,诉说了她们遇到的问题,本期就如何依靠食疗战胜妊娠贫血和大家进行交流.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验光配镜非小事莫图方便毁视力

    近日,天津医大眼科医院接诊了一位9岁的男孩,父母为其在一家眼镜店花180元配了一副眼镜,孩子佩戴后总是觉得头晕.到医院经检查才发现,这副眼镜正是问题源头.原来,孩子在眼镜店配镜时,因该店配镜人员瞳距测量不准,造成了光学中心距离偏差、光学中心垂直偏差等诸多问题.孩子佩戴这样的眼镜发生了视物变形、清晰度减弱甚至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眼胀等问题.

    作者:车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擦亮双眼选好米

    常听东北的朋友抱怨离开家乡后再也吃不饱饭了.询问之下,才知道原因在于吃不惯别处的大米.在他们的口中,东北大米具有“甘甜可口、清香扑鼻、入口弹牙、软糯不黏”等特点,坚称“开锅时满屋都是谷物的香气”.在东北大米中著名的当数五常稻花香米.可惜的是,若不是请朋友专门从产区当地购买,想在市面上买到货真价实的五常米实属不易.

    作者: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药食保健话桃花

    桃花是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花,其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明丽.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桃花吐妍,活色生香的桃花把春天装点得妩媚烂漫.桃花的花语为“爱情的俘虏”,在中国文化里,桃花是象征爱情的女人花,自古就和女子有不解之缘.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嫩芽味美郁椿香

    春暖,雨后,香椿树上便钻出了一簇簇娇嫩的香椿芽,绿意盎然,让人垂涎欲滴.很多人爱香椿,恨不得当季时顿顿食之,很多人厌香椿,即便周围有人吃都避之不及,这都源于香椿那不同寻常的气味.香椿的奇特风味来自于其中特有的挥发油,这种挥发油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将鲜香椿芽捣碎取汁涂抹于皮肤,有抗菌、祛痘、美颜、滋润皮肤的功效.民间一副治疗疖痈脓肿的偏方也用到了香椿,取鲜香椿芽、蒜瓣、盐捣碎外敷于病患处,能起消炎、止痛、化瘀之效.

    作者:周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鱼腥草:泥土里长出的抗生素

    《本草纲目》里记载鱼腥草:“其叶腥气,故俗称呼为鱼腥草”.小时候得过一次很重的感冒,咳嗽不止高烧不退,后来遇一名医开药,才得以痊愈.清晰记得那服药里其中一味药材就叫鱼腥草.而现如今随着滇味和黔味餐馆风行的浪潮,鱼腥草又以“下火”之名攻入了北方的市场.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它背后的故事.

    作者: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防病神器黄豆芽

    大豆被称为“地里长出的肉”,其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相传在哥伦布航海时期,船员出海不到半年便会得一种怪病:牙龈出血,皮肤干燥,身上会起一片片发红的出血点,不断感冒,终死去.现代医学证实那是坏血病,是由于长期的海上生活,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缺乏维生素C(VitaminC,以下简称VC)所致.可是,比哥伦布还早几十年下西洋的郑和舰队,也是常年在海上漂泊,却未曾遭到坏血病的侵袭.这是为什么呢?秘密就在于一种很普通的食物——大豆.

    作者:于展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锅巴菜与契丹文化

    公元1952年,余在天津第十一中学上学.那一天早上,我骑着自行车在八里台吃了碗锅巴菜,然后到了学校.那时的校舍尚未建成,我们只能在马场的看台上露天上课.教我们俄语的是位苏联老师,他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道:“学生,你要记住,你们中国的俄语叫‘Китай(契丹)’”.斯时,少年懵懂的我,根本就没想到锅巴菜与契丹能扯到一起,而如今,耄耋的我却考证起这两者的关系来.这并非心血来潮,且听老朽慢慢道来.

    作者:爨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膳助您缓解春困

    春困是人体因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从中医五行学说来讲,春属木,正是肝气主导的季节,理应肝气旺盛.而脾胃属土,木克土、肝胜脾,人体在冬日阳气消耗较多,进入初春容易阳气不足,春雨纷纷时易水湿内困,脾胃运化则不畅.因而在内则阳气不足,在外则有外邪(即水湿)入侵.加上春季比冬季代谢快,人体大脑供氧自然不足,易出现嗜睡、疲困、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此时应选择些味甘、性平、益气、养血类补品,以益气补虚.下面介绍几款消除春困的药膳食疗方.

    作者:慕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五行神菜马齿苋

    马齿苋在民间有很多别称,长命菜、长寿菜、荷兰菜、马勺菜、五行菜等等,有的地方还称其为酸米菜和瓜子菜,多因形状、功效、原产地而得名.但这个“五行菜”的叫法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听上去威风凛凛,但这名字因何而来?马齿苋究竟有什么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呢?

    作者:焦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软糯红薯干

    做法1.红薯洗净,凉水上锅蒸,上汽后大约蒸30分钟,蒸到用筷子扎一下红薯厚的部分能扎透,就说明蒸好了.红薯蒸好后,晾到不烫手时剥去外皮,切成大约1.2厘米厚的片.烤盘上铺油纸,把切片的红薯放上去,先用120℃上下火烤半小时,之后取出翻面,90℃再烤1小时.2.烤好后取出,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晒到红薯完全变干为止.阳光很好的情况下,大约需要3天.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溏心儿蛋的两种煮法

    方法1:鸡蛋外皮洗干净,冷水下锅煮,水要没过鸡蛋.水开后转中小火继续煮4分钟就行了.煮好的鸡蛋立即放入凉水中冷却,这样更容易剥.以上是常规溏心儿鸡蛋的煮法.下面再介绍一种,我个人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也省事儿.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五花肉辣炖豆腐

    做法1.将辣椒酱、辣椒面、生抽、盐、糖、姜末、蒜末、水放入一个大碗中,慢慢调匀成酱汁,备用.2.豆腐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1厘米厚的片.五花肉洗净,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0.5厘米厚的片,备用.3.锅中倒入油,油温五成热时,放入五花肉片,中小火把五花肉煸炒至颜色略微发焦,有油析出即可.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杂菌竹荪煲鸡汤

    做法1.老母鸡洗净后剁成小块.各种菌洗净改刀,海鲜菇去掉硬根后撕开,白灵菇对半切开后切片,小白菇对半撕开,竹荪洗净去根,切成3段.2.锅内加水,放入鸡块,待水开后,撇净浮沫,将水倒掉不要,用清水冲掉鸡块上的杂质.3.另取一个汤锅加水,放入鸡块,大火煮开后,放入蘑菇、葱段和姜片.4.盖上盖子,转小火炖1个半小时.关火后,将汤盛入碗中,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就可以了.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相逢不恨晚

    老辈儿天津人一谈吃早点,那是大福来热气腾腾的锅巴菜,就着喷香的茶蛋和俩窝头,或者外酥里脆的牛肉烧饼,吸溜一口浓香的现磨浆子(豆浆),再有陈记的大馅云吞,佐着螺丝转儿的麻酱烧饼,亦或是清卤老豆腐,配上个刚出锅的糖皮儿.要是晨起赶时间,还尽可以是四处可见的煎饼馃子、大饼鸡蛋、炸卷圈,以及近些年异军突起的手抛饼和烧饼里脊.

    作者:林岩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饭后到底应不应该百步走?/如何减少蔬果中维生素C的流失?/遇到倒春寒,老年人该注意什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月养生食材推荐

    三月天气开始渐渐暖和起来了,但气温变化很大,且比较干燥,平时要注意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这个月饮食调养以补脾、润肺为主,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应季食材及养生食谱.一、大麦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膳食结构合理不必额外补钙

    中国营养学会在综合考虑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食材获取便利性以及钙质吸收率等问题的基础上,推荐体质健康的成年人每天补钙600毫克.但在现实生活中,虾皮补钙,但是盐高;芝麻酱补钙,但是油大;骨头含钙却又溶不出来,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什么食材补充钙质呢?其实,日常生活能接触到的食材中,不乏含钙高手.如果您能够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结构合理搭配饮食,每天足量喝奶、吃豆制品以及肉食,可以满足身体的钙质摄入需求.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韩国餐桌上的精灵:泡菜

    在韩国的餐桌上,一日三餐都有泡菜的影子.作为不可替代的佐餐食品,泡菜深深地影响着韩国的烹调文化.每年秋冬时节,韩国家家户户都会为做泡菜而忙碌起来,还会举行一些全国或地区性的做泡菜比赛.据说,以前的韩国女子如果不会做泡菜就有可能成为“剩女”.

    作者: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玉兰花开吐芬芳

    关于玉兰花,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在张家界的一处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三姐叫黄玉兰.一天她们下山游玩时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惊异,向村子里的人问讯后方才得知,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锁了盐库,不让当地人吃盐,导致疾病横行,死了好多人.

    作者:萌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吃的组合

    上一期咱们说的是吃的偏好,这回咱们说说吃的组合.怎么叫吃的组合呢?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比如网上大热的一些所谓“黑暗料理”,用牛奶泡方便面,用奥利奥焖米饭之类.打住,在讲究的老饕眼里,那可不行.

    作者:张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酸奶进化史

    酸奶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六大健康饮品之一,它口感顺滑醇厚,营养价值丰富,价格日趋低廉,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欢.酸奶看似平凡而普通,但它一路走进百姓生活,却着实是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历史.神奇的魔法师——乳酸菌

    作者:杨小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门别类话牛奶

    牛奶,作为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饮料,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虽然牛奶中的钙含量不是食物中高的,但它的吸收率却好.牛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D、乳糖和精氨酸都是可以促进钙吸收的有利因素.另外,牛奶中的蛋白质虽然含量不高,甚至不到同等重量馒头的一半,但这种优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而且数量充足,比例也恰当,既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又能维持成年人的健康.市场上热销的牛奶品种繁多,从包装方式、广告主打人群到营养侧重令人目不暇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不同种类牛奶之间的差异.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婴幼儿奶粉面面观

    全世界都在提倡母乳喂养,妈妈们也都知道母乳是宝宝好的食物.可是,不少妈妈却因为个人身体情况等原因无法哺乳,只能依靠其他食物进行补充.如果是在几十年前,我们就只能为宝宝添加米糊、面糊等辅食.但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配方奶粉的出现为人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因为加入了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各种营养元素,配方奶粉不仅营养越来越全面,而且也越来越接近母乳营养,成为了替代母乳的不二之选.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起司”的美妙

    我对奶酪这种食品的初印象,来自于一部美国的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的小老鼠杰瑞历尽千难万险甚至冒着牺牲性命的代价,只为一尝“起司”(奶酪的英文“cheese”的发音)的美味.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对这种在电视画面上呈淡黄色,具有若干密集小孔,看起来油润光滑的食物充满了兴趣.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漫话肝脏

    肝脏是人体内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肝脏不仅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质代谢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且还具有生物转化、分泌、排泄、防御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实验证明,动物在完全摘除肝脏后,即使给予相应的治疗,多也只能生存50多个小时.

    作者:王沪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阻断脂肪肝调整饮食是关键

    脂肪肝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的地方已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虽然多数脂肪肝患者并无自觉症状,在体检中才被发现,但脂肪肝的危害如引起肝硬化等,却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规范治疗战胜乙肝

    王先生27岁,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业务骨干,一直以来都很拼命,没有人知道他的肝有问题.“小三阳”的他对自己的“病”并不很重视,除了在药店买点药吃外,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正规的治疗.一直到他肝部不适到医院检查,为他体检的医生吃了一惊:肝脏肿瘤几乎占据了他的整个肝部,甚至开始压迫其他器官.他从确诊肝癌到去世,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小伙子如果能早一点上医院,就不至于让他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

    作者:杨昆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