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医疗App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医疗App的应用对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医疗App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倡议医药分离、强化商业保险以及完善信息技术等建议,展望了医疗App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恩科;张航;杨艳萍;韩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了医疗器械产品电子内窥镜的电气结构和系统组成.围绕医疗器械电磁兼容通用要求标准(YY 0505-2012)中提出的发射、抗扰度测试原理和要求,提出了电子内窥镜产品影响其电磁兼容特性的结构特征,并分析了电子内窥镜各项电磁兼容测试风险,提出了常规的处理方法和意见.
作者:孙正捷;黄丹;张沁园;王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了医院信息网络的现状,阐述了基层医院网络系统的优化原则.应用经典的3层网络技术结构,结合医院实际,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将核心层与汇聚层合并的2层网络结构的优化设计,解决了网络带宽窄、网络设备不可远程管理等问题,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提高了网络的速度和性能.
作者:王育合;王建珲;杨金奎;李明;秦玉文;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分析了国内目前应急搜救系统的应用现状及现实需求,介绍了六轴飞行器多功能搜救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尤其强调了在系统上预留的IPS接口,可根据不同任务携带不同装备,大大地增加飞行器的适应性.阐述了六轴飞行器搜救系统的基本功能,详细探讨了该系统在各类灾害救援中,如地震、核事故、火灾中的应用策略与前景,分析了其存在的缺点,为进一步改进指明了方向.
作者:殷相飞;杨冰;张和华;张晓武;朱兴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通过调研、分析,梳理出信息收集不完整、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不足、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人员培训不到位等5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人员结构调整、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完善落实各项制度措施等改进意见.指出只有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并有效地加以落实,才能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之功效.
作者:党秀平;李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符合医院现状的容灾之路,建设容灾备份系统,保障业务系统平稳运行,生产数据安全可用.方法: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容灾技术、容灾方案的优缺点,基于Oracle RAC集群功能实现1∶1∶1三存储节点的高可用和负载均衡.采用存储虚拟化网关设备、备份一体机构建容灾和集中备份相结合的灾备模式.结果:整套系统设计无任何设备单点故障,实现存储、容灾和备份的完美结合,使三者充分融为一体.结论:实践证明,生产中心、容灾中心的“三活”架构是行之有效的容灾建设方案.
作者:刘志国;王建;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以国家新医改及“十二五”规划为着力点,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目的的“健康感知信息中心解决方案”,致力于推进社区健康服务前移、慢性病管理服务下沉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方法:顶层设计出感知中心全方位健康管理与服务架构,分析核心业务流程和电子健康档案结构,设计出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与业务功能框架,并提供了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部分应用系统界面及案例效果.结果:设计出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健康感知信息中心解决方案,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结论:健康感知中心的建设,将健康管理服务从社区延伸到家庭内部,实现居民健康基本信息的动态获取、实时评估以及健康发展趋势的跟踪,是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助力.
作者:李伟;于楠;冯鑫;李洪富;史文钊;王士泉;江其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设计一个转换平台,以解决当前常见肺功能仪数据库应用局限、数据单一、难与统计学软件兼容等问题,提高肺功能数据库应用效率.方法:安装应用ABBYY、虚拟打印机软件,将肺功能报告PDF格式转换成Excle表格,建立数据转换平台,实现肺功能数据库的按需转换.结果:通过该转换平台,实现了肺功能数据随时转换、录入、统计和图文报告存储等各项管理,并有效解决了与统计学软件兼容等问题.结论:该转换平台可实现肺功能数据转换、备份,与医学统计软件兼容,为方便肺功能的临床、教学、科研的数据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撑.
作者:赖莉芬;韩志海;舒六一;刘方;费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设计医院手术分级控制系统,解决医院原有手术预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方法: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和医院局域网,使用PowerBuilder 9.0开发完成.结果:实现了手术预约与查询、工作量统计、手术字典维护、手术审批、手术安排、系统维护等功能.结论:医院手术分级控制系统规范了手术名称及编码规范,科学动态管理手术医师等级,使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作者:林光明;卫玮;张斌;刘爱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规范处方用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利用SQL语句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cm,HIS)提取数据上传到中间库,医院处方点评系统从中间库读取数据,以实现处方审核信息化.结果:处方点评系统的实施,提高了药师处方审核效率和处方点评的合理性,医院处方合格率持续提高.结论:该系统为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工作带来很大便利,有效控制了医生开出问题处方.
作者:孟存燕;郑东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基于远程网络医疗,构建家庭病房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实现医院、干休所、家庭病房信息共享.方法:充分运用卫生信息、移动互联网、生物传感、物联网、云技术等技术手段,选择合理的网络数据传输方式,以医院为监管中心、干休所为服务站,设计安全、可靠的业务软件.结果:通过该平台,多参数移动监护终端在家庭病房采集到的生命体征参数,通过专线传输到医院监管中心,医院和干休所服务站通过业务管理系统保障家庭病房的诊疗工作.结论: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条件下,实现了医院、干休所、家庭病房的信息共享,提高了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
作者:何照照;曹挚;杨焱;王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武警方舱医院传染病救治装备的选择、组成、功能及配置需求.方法:将模块化的思路和设计方法引入到方舱医院传染病救治装备系统中,并本着适应野战条件需求、突出现场快速侦检、强化传染病员现场救治、与方舱医院现有装备有机结合的原则进行传染病救治装备配置.结果:确定了传染病救治模块由传染病救治便携式装备、移动微生物检验实验车、传染病重症救治方舱、负压救护车、现场洗消车5个单元模块组成,并明确了人员编配及职责.结论:模块化配置传染病医疗救治装备对提高武警部队各级卫勤应急保障力量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周炜;向宇;张雯珂;韩慧娟;樊毫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患者离院后,使各种监护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回医院,在不影响患者生活的前提下实现各种监护参数的测量、传输、存储、分析和共享.方法:系统采用4G传输模块把采集终端实时采集的患者生理信息,连同患者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到移动网络,再传输到Internet;数据中心实现监护数据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数据的接收、处理、显示及Google地图标记功能,同时通过医院局域网络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相连,实现数据共享.结果:实验证明,在实现对患者实时有效监护的同时,较好地克服了住院监护带来的不便.结论:该系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节省了公共卫生资源,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陈海军;温志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良好抑制动目标干扰的超宽谱(ultra wide band,UWB)雷达呼吸运动检测算法.方法: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MSSA)技术并根据呼吸回波的周期性和距离单元信号相关性的特性进行超宽带呼吸运动回波自适应重构,从而实现动目标干扰有效抑制.结果:在雷达实测数据实验中,该方法抑制动目标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等参考算法,所得信噪杂比(signal tonoise-and-clutter radio,SNCR)高于参考算法.结论:该基于自适应-MSSA的呼吸运动检测算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动目标干扰,在UWB雷达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马腾;吕昊;祁富贵;张扬;梁福来;王健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黏合剂对大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黏合组和缝合组,每组25只.在大鼠背部建立创伤模型.黏合组滴加医用黏合剂封闭创面切口,缝合组采用传统缝线封闭创面切口.观察并记录创面切口封闭时间、创面切口局部情况、大鼠整体状态、愈合切口断裂力.术后2周取皮肤全层作组织病理观察.结果:黏合剂封闭创面切口时间与缝合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切口愈合平整,无感染等炎症表现,整体状态反应较轻.术后第1、3天黏合组与缝合组创面愈合切口断裂力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0天黏合组与缝合组创面愈合切口断裂力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α-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可以显著提高封闭创面切口时间,且修复后期不影响创面切口正常愈合及切口断裂力.
作者:房卓群;梁向党;孙赓;余宽宽;王歆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设计一种低功耗、易使用的便携式心电监测仪.方法:选用MSP430型单片机和AD620型前级放大器,通过A/D转换程序和液晶显示子程序实现心电波形的显示及数据的储存、输入、输出控制等功能.结果:通过连接电极,该便携式心电监测仪能高效记录及显示心电信号图形.结论:该监测仪记录信号方便可靠,能为医疗诊断提供即时有效的数据资料.
作者:渠瀛;安钢;安源;刘澜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应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传递窗,以实现物品传递时相邻区域间的气密隔离,防止交叉污染.方法:对传递窗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分析设计,采用多层箱式密封结构,集成互锁门、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消毒和控制模块等,并对各模块进行详细设计.结果:对传递窗气密性、风量和换气次数以及洁净度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测试,均达到相关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结论:该设备功能集成、结构紧凑、气密性好、综合集成度高,在重大课题研究和实验室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可为我国实验室建设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
作者:赵明;张恩雷;张宗兴;衣颖;张金明;祁建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制开发一种微量移液枪头的自动排序成盒装置,以节省研究人员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方法:自动排序成盒装置由梯形双开漏斗型盒体、“八”字型坡度管排、夹持梳子薄板构成.将一袋无序的枪头倒入双开漏斗型盒体内,枪头经分流沿“八”字型坡度管部滑向两侧,管部末端上方放置夹持梳子薄板,待夹持梳子薄板载满枪头后将其向上水平提起,即可将枪头转到枪头盒中,完成枪头的排序工作.结果:该装置节省了研究人员徒手插枪头的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结论:该装置易于操作、普及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雅楠;程苗苗;马瑜良;王烈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设计耗材“互联网+”管控模型,整合“碎片化”信息,实现信息模块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运营效率.方法:通过条形码将医疗器械唯一标志(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编码、医保收费、物流配送、二级库管理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在线数据连接池实现数据分析与挖掘功能.结果:“互联网+”管控模型可以实现在供应链节点上将UDI编码、物价收费等信息共享,改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计费、二级库管控效能,增强耗材动态监管能力.结论:推动“互联网+”的实施,可大大推动耗材管控的智能化进度.
作者:文志林;徐丽军;蔡梅华;孙晓;佘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设计大型舰艇伤员搜救路径优化软件.方法:软件前台程序开发工具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3,编程语言为C#,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13,以迪杰斯特拉算法为软件后台算法.结果:设计开发出基于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大型舰艇伤员搜救路径优化软件,能够计算由起始路径点到终末路径点之间短路径所需经过的路径点及行进时间.结论:大型舰艇伤员搜救路径优化软件的应用,能够快速确定伤员搜索的短路径,缩短卫勤力量到达伤员处的平均时间,提高大型舰艇卫勤保障的效率和精度.
作者:刘旭东;刘晓荣;谢泰;刘文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医院呼叫系统故障频发导致无法传呼的问题,研究一种增强呼叫系统信号的方法.方法:在每个病房嵌入一个信号加强器,其原理主要是将信号加强放大,使信号通过振荡电路不断加强,同时利用AT89C51单片机芯片的可编辑性,对呼叫按键和时间进行循环排序,确保呼叫系统不再串号以及无法呼叫的故障发生.结果:通过临床科室实验,经改装过的楼层再未出现信号紊乱、呼叫串号、无法传呼的故障,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经改装后的呼叫系统可以满足多层传呼的要求.
作者:徐进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基于信息化建设,了解目前超声设备的使用现状,探讨对超声设备采用绩效考核制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B超室的超声仪器6台.所有超声设备均记录设备使用情况表及设备使用满意度评分表,连续1 a;建立超声设备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所有超声设备的月开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G60S、Logiq 7、Logiq E9、MyLab Class C、MyLab Twiee、Voluson 730 Pro V,其中G60S、Logiq 7和Logiq E9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收益由高到低为Logiq 7、Logiq E9、MyLab Class C、G60S、MyLab Twice、Voluson 730 Pro 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由高到低为Logiq E9、Logiq 7、MyLabClass C、Voluson 730 Pro V、MyLab Twice、G60S,其中MyLab Class C与Voluson 730 Pro V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绩效评估所有超声设备的综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Logiq E9、Logiq 7、MyLab Twice、MyLab Class C、G60S、Voluson 730 Pro V.结论:采用初步建立的超声设备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所有超声设备进行绩效考核,其结果与调查了解到的现状基本相符合,其具体实施简便、科学可行,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范益明;金莉敏;顾奇澜;朱波;丁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快捷、准确地获取检验危急值结果.方法:制定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报告和双通道报告(即LIS和电话同时报告)检验危急值的标准、流程并进行监管.采用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数据差Shapiro-Wilk检验及秩和检验法对LIS报告和双通道报告结果获取时间、回复率进行比较.结果:与LIS报告相比,双通道报告13 min即可完成检验危急值由检验科发出,经护士工作站再到医生无误获取结果的过程,比LIS报告时间显著缩短(P<0.05);双通道报告护士回复率及医生回复率也显著增高(P<0.00001).结论:双通道报告检验危急值回复时间、回复率都优于LIS报告检验危急值,缩短了报告时限,提高了报告准确性.
作者:葛秀洁;樊红艳;朱鑫华;顾春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未来高铁卫生列车编组方式及模块功能.方法: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为设计平台,借鉴既往卫生列车编组方式,参照机动卫勤分队分组及救治流程,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结果:确定了基于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卫生列车编组,从头车开始依次为指挥及分类车、药材及物资储藏车、检验检查车、手术车、重症监护车、轻伤员车①、轻伤员车②、餐车及工作人员寝车.提出了卫生列车的八大模块和具体功能定位.结论:新提出的卫生列车编组方式和模块功能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用于指导下一步卫生列车具体模块设计工作,但仍需在未来研究过程中进一步修正.
作者:吴凡;李运明;张虎军;杨孝光;王魁英;马兴;蔡锋;赵毅;谭映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声门型的异形气管导管,并使用该气管导管与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气管内插管,比较拔管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改变普通气管导管与声门相接触处的外形,使之成扇形,与声门裂隙结构相吻合,其余结构不变.选择全麻患者501例,男女不限,分为普通组和异型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带管时间,拔管后24 h随访2组患者相关插管并发症,理括咳嗽、咽痛、血丝痰等.结果:2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无明显差异,普通组术后咽痛及血丝痰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异型组,且随带管时间延长,咽痛、血丝痰发病率均上升;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气管黏膜不同程度损伤,但异型组损伤程度较普通组轻.结论:该气管导管对于接受中短时长带管(带管时间约为4h)的患者,具有减少咽痛及血丝痰等并发症的作用,增加了麻醉舒适度,符合临床实际需要.
作者:刘莉;蒋奕红;倪旭青;黄志华;熊威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简易吸入麻醉诱导装置,以对不合作患儿进行麻醉.方法:该吸入诱导装置由呼吸器组件、输氧组件、面罩及T型接头组成,输氧组件为人工鼻者为Ⅰ型,输氧组件为雾化器者为Ⅱ型.临床应用患者30例,其中Ⅰ型10例,将七氟烷药液注入人工鼻滤纸上;Ⅱ型20例,将药液注入雾化器内.观察该装置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结果:麻醉诱导时间平均(62±20)s,麻醉效果优良29例,一般1例;七氟烷用量,Ⅰ型4~5 ml,Ⅱ型3~4 ml;麻醉诱导过程中,SpO2≥97% 29例,SpO2≤94%1例.结论:小儿简易吸入麻醉诱导装置结构合理、材料简单易得、七氟烷用量少、麻醉效果满意,既可在有氧源条件下使用,又可在缺乏氧源,利用空气条件下使用,且安全、方便、可行.
作者:徐昌顺;王玉玺;胡宏强;沈七襄;何锦芬;蔡铁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设计智能化体检自助机,减少体检前多次排队,建立信息化服务模式.方法:采用自助模式,以身份证为主要的信息读取方式,在原有的体检系统上进行软件设计,并结合计算机触屏等硬件组成一体机,实现自助预约体检、自助缴费、自动打印与刷号、打印团队体检单、健康管理信息采集、健康信息查询、服务评价等功能.结果:该体检自助机可一站式完成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健康管理信息.结论:该体检自助机实现了体检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艳;王瑜;苏顺和;何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当行PET/CT检查人数较多时,寻找一种合适分组方法进行所需放射性药物的生产,使得在不影响图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减少辐射,同时节省药物18F-FDG所需的量.方法:分别对18人次检查,采取A(每组间隔60 min,每组注射3人次,共6组,一次生产药物)、B(每组间隔60 min,每组注射3人次,共6组,1次生产3人次药物,另外1次生产15人次药物)、C(每组间隔60 min,每组注射3人次,共6组,1次生产6人次药物,另外1次生产12人次药物)、D(每组间隔60 min,每组注射3人次,共6组,分2次生产药物,每次生产9人次药物)4种不同的分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结果:方法A需要药物18F-FDG的量多,方法D需要药物18F-FDG的量少,方法B、C、D分别比方法A所需药物18F-FDG的量少了29.89%、46.20%、51.40%.结论:采用GE的DSTE (Discovery STE)行PET/CT检查,当PET/CT受检者人数为18人次时,采用方法D生产药物性价比高.
作者:郑永明;张红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射波刀计划系统蒙特卡罗与射线追踪算法在肺部肿瘤中的剂量学差异,以便快速精准地指导肺部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法:选取35例射波刀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资料,分别采用2种算法精算并比较.结果:同一计划2种算法的处方剂量(RxDose)、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新适形指数(new conformity index,nCI)、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以及肺平均剂量(Lungmax)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射野数(Beam)、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size)以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对处方剂量、适形指数等的影响,除处方剂量随计划靶区体积增加外(P<0.05),其余均未发现射野数、计划靶区体积及机器跳数对适形指数、均匀指数等有影响(P值均>0.05).结论:计划靶区体积大小是造成2种算法处方剂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作者:曹洋森;于春山;张火俊;刘永明;孙永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其被临床或者手术判定为输尿管结石,所有入选的患者行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并采用不同图像后处理: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表面成像.结果:在入选的200例患者中,结石小的直径为1.5 mm,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的有70例,位于下段的有83例,位于中段的有35例,位于输尿管上中下段的有12例.同时还发现合并输尿管畸形的患者,其中,合并肾囊肿的100例,输尿管囊肿的5例,膀胱憩室的4例,合并肾结石的30例,合并膀胱结石的10例,合并输尿管及肾积脓的2例,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的20例.结论:64排容积CT对于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大小、形态、数量及其周围情况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可显示泌尿系统是否合并畸形及肾结石、膀胱结石.
作者:易宏锋;卢月月;谢琼;肖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GE6500摄取脊柱全长自动拼接存在的问题,以便精确和规范使用机器,避免误诊.方法:选取39例脊柱全长摄影自动拼接存在问题的案例,由3名技师根据自动拼接错误存在的规律进行原因分类.医疗风险分级理括:1级,明显错层,易于发现,便于纠正,无不良后果;2级,无明显错层,椎体厚度明显改变,易引起关注,有安全隐患;3级,无明显错层,椎体厚度正常,数量改变,易与异形椎混淆,有较大安全隐患.结果:错误原因分类:患者运动18例,参数错误18例,原因不明3例.风险1级占43.6%,风险2级占28.2%,风险3级占28.2%.结论:沟通不畅和不规范操作是造成GE6500摄取脊柱全长自动拼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规范地使用机器、取得患者配合,是解决全脊柱X线自动拼接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如果在诊断时发现异形椎和椎体变形问题,要和原始图像比对,避免误诊发生.
作者:葛合全;郑奎红;王子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胃肠机下行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胃肠机对30例患者42侧下肢行下肢静脉造影,分析其影像学结果和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42侧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曲张,其中正常静脉3侧,单纯性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0侧,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4侧,下肢静脉血栓及其后遗症2侧.结论:数字胃肠机下行下肢静脉造影能够了解下肢静脉的解剖、病变和瓣膜功能等情况,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伟;王敏;季丽雅;张廉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进行CT引导下肝脏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患者,首次扫描采用常规剂量(130 kV、参考毫安秒250 mAs)扫描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后续监测电极针插入肿瘤过程扫描均采用低剂量(130 kV、参考毫安秒90 mAs)扫描图像域迭代重建(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image space,IRIS),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s,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ffect dose,ED).结果:常规剂量组CTDIvol为(15.13±3.88)mGy,DLP为(277.97±47.41)mGy·cm,ED为(4.17±0.71)mSy;低剂量组CTDIvol为(5.45±2.35)mGy,DLP为(100.07±18.35)mGy·cm,ED为(1.55±0.36)mSv,低剂量组比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了64%.2组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射频消融治疗监测电极针的诊断要求.结论:将迭代重建技术应用到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中,可以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君禄;聂关伟;任庆云;刘冲;王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肋骨转移瘤与骨折的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代谢特征,探讨同机CT在鉴别肋骨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身FDG PET/CT显像的恶性肿瘤患者44例,共检出肋骨摄取增高病灶67个,终以病理结果或系列影像学随访资料作为诊断标准.测量所有病灶的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对良恶性病灶PET及同机CT表现进行影像学分型.结果:67个肋骨PET摄取阳性病灶中偶发骨折30个,骨转移灶37个.以SUVmax≥2.5作为PET诊断恶性病灶标准,PET以及PET联合同机CT诊断肋骨转移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2%、60.0%、76.1%和93.2%、80.0%、88.1%;PET联合同机CT诊断肋骨恶性病变的准确度高于单独PET,二者差异无显著性(x2=3.248,P=0.071).PET图像呈节段性摄取,同机CT伴有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是肋骨转移灶的相对特征性表现;而PET图像呈局灶性摄取,CT上出现骨折线或骨痂是肋骨骨折的特异性表现.结论:单纯使用SUVmax区分肋骨良恶性病灶准确度有限,PET/CT的同机CT影像学特征分析对提升诊断准确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剑杰;陈燕;蒲朝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卫生装备与后勤装备、军事装备的联系,卫生装备的主要分类方式以及卫生装备科研与一般医学科研的联系与区别3个方面对卫生装备经费进行了概述,并重点阐述了国外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经验、国内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的问题以及卫生装备科研经费使用优化遵循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卫生装备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应当注意规章制度之间的协调并行、管理主体之间的“多元联动”以及经费使用管理的全程监控等问题,指出了优化卫生装备科研经费的管理对于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增强卫生勤务保障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柯;孙邦栋;毛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野战条件下重力式静脉输液滴速与流量参数的关系,以提高给药质量与保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厂牌一次性输液器作为实验标本,借助高精度液滴传感器及其输液监护系统,采用战地环境现场实测的方法,对100、250、500 ml 3组输液容量样本的滴速与流量进行实验分析.结果:100、250、500 ml 3组输液容量样本的滴速与流量呈现基本一致性.结论:需对输液器厂标参数进行实测调校;滴速快颗粒大、滴速慢颗粒小呈现弱线性关系;护士初始想定滴速与实际稳态滴速间存在着不可逆的线性衰减关系.
作者:沈国理;姜超;俞钻;王蓓;金中伟;边树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仪在野战条件下的性能.方法:首先对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仪的K+、Na+、Cl-3个项目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进行验证,然后将仪器放置于野战检验方舱中,跟随野战医疗所执行卫勤保障驻训任务,任务结束后再次对仪器各个性能进行验证.结果: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仪在野战任务前后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0.12%~0.31%、0.15%~0.37%,均小于1/4TEa;日间精密度CV分别为0.93%~1.06%、0.89%~1.11%,均小于1/3TEa;与靶仪器比对,平均偏倚分别为1.28%~1.55%、1.21%~1.71%,均小于1/2TEa;所有项目线性良好,高低值标本间携带污染率均小于2%.所有的性能均满足要求.结论: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仪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且在野战条件下,各方面的性能稳定良好,可满足我军对野战卫生装备的要求.
作者:陈彬;许永志;郭健莲;谢志雄;甘志忠;林村河;徐忠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OMPACT血气分析仪与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类型标本血中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3-10月在某院呼吸内科和重症ICU病房危重患者共107例,抽取肝素抗凝动脉血和无抗凝的静脉血,分别用COMPACT血气分析仪与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HCO3浓度,并采用t检验和回归方程法对2台不同类型的仪器所测得的HCO3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MPACT血气分析仪测定107例患者抗凝动脉血中HCO3浓度为(15.9±11.6)mmol/L,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为(16.5±12.4)mmol/L,结果略高于COMPACT血气分析仪,但两者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P>0.05).经回归方程相关性分析,2台不同类型的仪器测定血中的HCO3浓度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1 6,P<0.01),回归方程为y=0.987x+0.086.结论:COMPACT血气分析仪测定抗凝动脉血中HCO3浓度与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中HCO3浓度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呈良好的相关性.两仪器所测的HCO3结果可互相替代和室内质量互相监控.
作者:姚伟;房笃智;刘爱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组织微细结构的显示,提高对细小病灶的诊断能力.方法:利用Sonalvision Safire系列装置的功能,获得检查部位任意层面断层的影像.结果:该项技术在胸部、骨骼及小关节等影像学检查中具有独特效果.结论:该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X线断层检查技术,避免了普通放射学检查由于组织结构重叠所导致的低敏感性和低特异性等缺点,并且有较好的深度定位能力,将广泛应用到新的临床领域.
作者:李敏;郑理华;姚祥雄;乔国庆;董高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旋转摆位误差对调强放疗剂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例鼻咽癌患者的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以患者放疗计划做模板计划(template plan,TP),然后分别旋转治疗床角度为±0.5、±1、±1.5、±2、±2.5、±3、±3.5、±5°形成不同的模拟计划(simulate plan,SP),利用OmniPro-IMRT软件对SP与TP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旋转角度在3%/3 mm标准下对gamna值的影响.结果:在旋转误差≤1.5°时,gamma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角度≥2°时,gamma值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沿相反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后,gamma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摆位误差对靶区剂量准确性的影响与靶区长度有关;旋转误差的校正阈值为1.5°可能更为合理.
作者:李志聪;向昭雄;游雁;李陆军;余海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日立7180、贝克曼库尔特AU5800、西门子Dimension EXL 3台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分析,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EP9-A2的要求,选取100例患者不同浓度的血清标本,分别用日立7180、贝克曼库尔特AU5800、西门子Dimension EXL 3台生化分析仪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α-HBDH)、尿素氮(UREA)、肌酐(CRE)、尿酸(UA)、钾(K+)、钠(Na+)、氯(Cl-)、葡萄糖(GLU),记录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和计算相关系数(r),并对其进行偏差评估.结果:3台生化分析仪对各个项目的测定结果相关性-(r>0.975),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3台生化分析仪对AST、CK、CKMB、LDH、α-HBDH、UREA、CRE、UA、K+、Na+、Cl-、GLU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临床中可以任意选用.
作者:卢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阐述了定量测量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临床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磁共振成像2个方面综述了磁共振量化评价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质子密度分数法.后,对磁共振精准量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晓敏;张晓晶;马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了实验动物用呼吸机、液态通气呼吸机、转运与睡眠辅助呼吸机、高频通气呼吸机、睡眠监测呼吸机和智能通气病床等各类型呼吸机,分析了呼吸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进展,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法,解决了自动检测患者自主呼吸进而进行合理的比例通气的要求.指出了呼吸机一体化、智能化、产品多样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高档次的呼吸机会朝着满足特定疾病需求的方向深入发展.
作者:龚海英;张广;顾彪;崔秀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 引言随着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种高端CT被引进,GE Discovery HD750 CT具有的超高速度扫描,更薄的扫描层厚,高清晰空间分辨力及多维重建技术,拓展了检查、诊断范围,在临床医疗工作中,能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现将其在操作和运行中出现的2例故障排除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雷勋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 引言尿液取样器是医院检验科常用的标本容器和患者就医时常接触到的医疗卫生耗材之一,也是尿沉渣自动分析、尿液细菌培养等检查项目的必备容器.尿液作为人体体液的一部分,其成分的变化,反映着机体的即时生理状况,体现身体器官的机能状态,所提供的诊疗信息对医生和患者至关重要.现有的尿液取样器形状各异:有的无盖易污染,致检查结果与实际病理生理变化不一致;有的留取标本时易外溅;有的运输时易泼洒.尤其是年幼和年老体弱患者,受年龄、环境、自身操作等因素的限制,不利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为此,笔者研制了一款医患双方均可便利操作的新型体液取样器,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俊豪;刘华;余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 引言在野战训练、应急任务及为基层官兵服务的过程中,使用S2001及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的频率很高.因长期使用S2001和XCY2002-1/200型两型野战X线诊断车,对这两型野战X线诊断车的结构、性能都比较熟悉,它们的不同点是: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的车体展开与撤收是液压式原理,而S2001型野战X线诊断车车体展开与撤收是电动机牵引式原理;共同点是:车内的装备相同(X线机、洗片机、计算机、空调等),其改进思路是一样的.现将其不足及改进方法介绍如下,以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刘素清;张运福;廖军;丰惠;李长英;曹建华;杨阳;杜慧;王鹤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 引言呼吸机是急救设备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呼吸机的型号比较多,我院购买了一批美国泰克PB840呼吸机,使用率一直很高,由于长时间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近我院神经外科手术室有一台PB840呼吸机出现电源指示灯频闪故障,该故障造成呼吸机无法开机,导致机器不能使用[1].现将此故障现象的维修过程汇总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阳;晋虎;云庆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 引言CR作为X线普通片的换代产品,有着成像快,图像清晰、能接入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优点,已被很多医院采用.以下总结了我院使用柯达CR900出现过的故障及维修过程,与同行交流.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图像有伪影,以横条伪影居多.从图1上可以看到,图像的伪影很明显,以横条纹居多,而且部分图像有严重失真或者大幅缺失的情况.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 引言罗氏COMBAS B221血气分析仪能够快速检测出17种重要的急诊重症血液指标,是检测血气、电解质、血氧和代谢物的多参数分析仪,能为急、危、重症检测提供全面综合的信息,为危重患者抢救创造有利条件.我院从2010年引进该款仪器,目前运行良好,现将该仪器常见的故障排除以及维护保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作者:孟庆书;马迎新;李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 引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CT)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PET/CT技术的广泛应用,用于PET/CT检查所需的正电子显像剂尤为重要.18F-氟代脱氧葡糖(18F-FDG)作为目前常用的正电子显像剂,其高产率、高质量、高安全性,是所有从事正电子显像剂生产、研究人员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作者:郭李磊;赵凌舟;赵晋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